引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6473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引流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一次性闭合高负压引流器采用鲁尔接头进行连接,临床使用时,需要医生将公、母鲁尔接头用力拧紧方可进行引流,患者需要更换引流瓶时,则需要用力将鲁尔接头拧开,在实际操作上非常不方便。倘若将鲁尔接头拧太松则易造成引流瓶漏气而影响引流,若拧太紧则不易拧松更换引流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引流器在安装和更换时不方便等缺陷,提供一种引流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引流器,其特点在于,其包括有一连接管、一橡胶管、一快速接头,所述快速接头的出口端连接于所述橡胶管,所述快速接头的入口端设有一用于锁紧所述连接管的锁紧机构,且所述连接管可拆卸地卡接于所述快速接头,所述连接管、所述快速接头、所述橡胶管之间相连通。

较佳地,所述连接管的外壁面设有一卡簧凹槽,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有一壳体、一按扣、一紧锁卡簧、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所述紧锁卡簧、所述按扣依次由内而外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入口端,所述密封圈和所述紧锁卡簧均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所述按扣限位滑设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所述按扣的一端是一触碰端,所述按扣的另一端是一楔形端,所述触碰端露出于所述壳体的入口端,所述楔形端抵靠于所述紧锁卡簧,所述紧锁卡簧卡接于所述卡簧凹槽。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作用力于按扣就可以实现装卸,安装使用非常方便,而且密封性能好,同时结构简单。

较佳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有一紧锁套,所述紧锁套连接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紧锁套的内壁面设有一限位凹槽,所述紧锁卡簧连接于所述紧锁套,且所述紧锁卡簧位于所述限位凹槽的出口端,所述按扣滑设于所述限位凹槽内。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锁紧机构组装和拆卸方便,且精准地限定按扣的滑移作用。

较佳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有一挡环,所述挡环设置于所述紧锁卡簧和所述密封圈之间,且所述紧锁卡簧抵靠于所述挡环。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挡环对紧锁卡簧起保护作用,保证紧锁卡簧的弹性力。

较佳地,所述密封圈中靠近于所述紧锁卡簧的一端形状设置为楔体。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楔体结构实现连接管与快速接头之间密封连接。

较佳地,所述快速接头的出口端设有一圆柱,所述圆柱嵌设于所述橡胶管,且所述圆柱通过胶水粘接于所述橡胶管。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方便且快速地实现快速接头固定连接于橡胶管,且连接牢固,密封性良好。

较佳地,所述引流器包括有一引流瓶、一弹性帽,所述橡胶管连接于所述引流瓶,且所述引流瓶与所述橡胶管之间相连通,所述弹性帽与所述引流瓶之间相连通。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弹性帽可以检查出引流瓶中是否为负压状态,保证引流器的安全性。

较佳地,所述引流器包括有:

一第一管夹板,所述第一管夹板设有一套设于所述橡胶管的第一长形槽,所述橡胶管滑设于所述第一长形槽,所述第一长形槽包括有一第一夹紧端、一第一释放端,所述第一释放端沿所述第一夹紧端的方向宽度逐渐变窄;

一第二管夹板,所述第二管夹板设有一套设于所述连接管的第二长形槽,所述连接管滑设于所述第二长形槽,所述第二长形槽包括有一第二夹紧端、一第二释放端,所述第二释放端沿所述第二夹紧端的方向宽度逐渐变窄。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方便于橡胶管和连接管的管路开断。

另外,可以实现将橡胶管和连接管之间断开进行引流瓶的更换和维护,同时在更换维护过程时引流瓶中的引流液体不会外漏。

较佳地,所述快速接头的材料为塑料。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生产成本低廉。

较佳地,所述引流器还包括有一穿刺针、一引流管,所述引流器还包括有一穿刺针、一引流管,所述引流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接管和所述穿刺针,且所述穿刺针、所述引流管、所述连接管之间相连通。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穿刺针方便且精准地进入引流部位。

另外,通过引流管方便于观察引流管路是否通畅。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器,在将连接管和橡胶管组装时,只要将连接管插入快速接头即可卡紧连接并可进行引流,且能够方便更换和维护,组装和更换操作极为便捷。连接后不漏气,且牢固程度得到极大改善,大大提高了密封性和安全性,同时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引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引流器的快速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连接管1,T塔接头11

橡胶管2

快速接头3,锁紧机构31,壳体311,按扣312,紧锁卡簧313

密封圈314,紧锁套315,限位凹槽316,挡环317,圆柱32

引流瓶4,刻度41

弹性帽5

第一管夹板6,第一长形槽61

第二管夹板7

引流管8

穿刺针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引流器,其包括有连接管1、橡胶管2、快速接头3,快速接头3的出口端连接于橡胶管2,快速接头3的入口端连接于连接管1,图2中快速接头3的左端为出口端,快速接头3的右端为入口端,连接管1、快速接头3、橡胶管2之间相连通。引流器引流的液体经依次通过连接管1、快速接头3、橡胶管2进行流通。

快速接头3的入口端设有用于锁紧连接管1的锁紧机构31,且连接管1可拆卸地卡接于快速接头3。只需要将连接管1直接插入到锁紧机构31中并一拉,即可卡紧连接并可进行引流。操作极为方便,而且连接牢固,不会因为患者的拉扯而使得连接管1与橡胶管2断开连通,且连接后不漏气,且牢固程度得到极大改善,大大提高了密封性和安全性,同时连接管1与快速接头3反操作即可以断开,能够方便更换和维护,组装和更换操作极为便捷。

为了达到快速接头3与连接管1方便拆装的效果,锁紧机构31可以包括有壳体311、按扣312、紧锁卡簧313、密封圈314,密封圈314、紧锁卡簧313、按扣312依次由内而外设置于壳体311的入口端,密封圈314和紧锁卡簧313均设置于壳体311的内壁面,按扣312限位滑设于壳体311的内壁面,按扣312的一端是触碰端(图中未示出),触碰端露出于壳体311的入口端,触碰端可以设有一个方便于作用力的端面部,方便于人作用力于触碰端上,从而使得按扣312滑移于壳体311的内部。按扣312的另一端是楔形端,楔形端抵靠于紧锁卡簧313,当人作用力于触碰端上时,按扣312在受到作用力的条件下将会往壳体311的内部滑移,从而使得楔形端抵靠于紧锁卡簧313,使得紧锁卡簧313将会往贴紧于壳体311的内壁面摆动,从而实现锁紧机构31的孔径变大。连接管1的外壁面设有卡簧凹槽(图中未示出),锁紧机构31的孔径变大时,连接管1就可以实现插入至锁紧机构31的内部从而紧紧地抵靠于密封圈314,当人不在作用力于触碰端时,紧锁卡簧313因为弹性力而将会作用力于楔形端,从而实现按扣312和紧锁卡簧313恢复至原始位置,此时紧锁卡簧313卡接于卡簧凹槽。连接管1与快速接头3牢固地连接在一起,拆卸时则过程相反即可实现,在此不再复述。安装和拆卸非常方便,而且通过密封圈314与连接管1之间密封连接,密封性能好。同时锁紧机构31结构简单。

为了达到锁紧机构31组装更换方便的效果,锁紧机构31可以包括有紧锁套315,紧锁套315连接于壳体311内,紧锁套315的内壁面设有限位凹槽316,紧锁卡簧313连接于紧锁套315,且紧锁卡簧313位于限位凹槽316的出口端,即图2中限位凹槽316的左端为出口端,按扣312滑设于限位凹槽316内。紧锁套315可拆卸地连接于壳体311,方便于锁紧机构31的装卸,同时方便于紧锁卡簧313的维护和更换。按扣312能精准地限位滑设于限位凹槽316内,保证锁紧机构31的使用稳定性。

为了达到保护紧锁卡簧313的效果,锁紧机构31包括有挡环317,挡环317设置于紧锁卡簧313和密封圈314之间,且紧锁卡簧313抵靠于挡环317。挡环317固定设置于壳体311的内壁面,连接管1与快速接头3在经常开断过程中,楔形端将抵靠于紧锁卡簧313,使得紧锁卡簧313将会往贴紧于壳体311的内壁面摆动,紧锁卡簧313将会抵靠并紧贴于挡环317,通过挡环317能够避免紧锁卡簧313的结构发生损坏,保证紧锁卡簧313的弹性力。

为了达到加强连接管1与快速接头3密封连接的效果,密封圈314中靠近于紧锁卡簧313的一端形状可以设置为楔体。能加强连接管1与快速接头3之间的密封性,同时通过楔体结构实现对不同口径的连接管1进行密封连接。优选地,快速接头3的材料可以为塑料,降低快速接头3的生产成本。

为了达到快速接头3与橡胶管2之间方便连接的效果,快速接头3的出口端可以设有圆柱32,圆柱32嵌设于橡胶管2,且圆柱32通过胶水粘接于橡胶管2。方便且快速地实现快速接头3固定连接于橡胶管2,且连接牢固,密封性良好。优选地,圆柱32上可以设有凸部,使得橡胶管2在连接于快速接头3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圆柱32可以与壳体311之间一体成型,加强快速接头3的结构强度。

如图1所示,引流器可以包括有穿刺针9、引流管8,引流管8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连接管1和穿刺针9,且穿刺针9、引流管8、连接管1之间相连通。穿刺针9方便且精准地刺穿皮肤进入患者引流部位,方便于引流。引流管8为透明材料,方便于观察引流的管路是否通畅,保证引流器的使用安全性。根据人体需要引流部位的不同使得引流管8的内径尺寸大小不一,引流管8的内径尺寸具有不同分段,引流管8的内径尺寸比连接管1的内径尺寸要小。连接管1的一端可以设有T塔接头11,T塔接头11的大端部连接于连接管1,T塔接头11的小端部可以根据引流管8的内径尺寸的需要,切断T塔接头11所不需要的小尺寸分段,将引流管8插入连接至T塔接头11的小端部,从而实现引流管8与连接管1之间相连通。

为了盛装引流的液体,引流器可以包括有引流瓶4,橡胶管2连接于引流瓶4,且引流瓶4与橡胶管2之间相连通。引流瓶4内预置负压,最大初始负压范围为80kpa-98kpa,可为术后伤口引流提供高负压吸引。引流瓶4瓶体透明,可直观评价引流分泌物。引流瓶4上设置有刻度41,可以直接观测液体量。其中刻度41包括有一个竖直刻度和一个斜角刻度,竖直刻度和斜角刻度都是用于测量引流瓶4内的液体量,只是当引流瓶4中液体量较少时竖直刻度无法测量时,可以将引流瓶4倾斜放置,从而可以通过斜角刻度测量出引流瓶4的液体量。在使用引流器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直接观测引流瓶4内是否处于负压状态,引流器可以包括有弹性帽5,弹性帽5与引流瓶4之间相连通。当弹性帽5呈紧密缩合状态,说明引流瓶4为负压状态,可以使用。反之,弹性帽5呈弹起状态,说明引流瓶4为非负压状态,切勿使用。保证引流器的使用安全性。

引流瓶4盛满或者引流瓶4中处于非负压状态时,为了达到方便更换引流瓶4的效果,引流器可以包括有第一管夹板6、第二管夹板7,第一管夹板6设有套设于橡胶管2的第一长形槽61,橡胶管2滑设于第一长形槽61,第一长形槽61包括有第一夹紧端(图中未示出)、第一释放端,第一释放端沿第一夹紧端的方向宽度逐渐变窄。当橡胶管2位于第一释放端时,橡胶管2将打开管路,引流器从而可以进行引流,当橡胶管2位于第一夹紧端时,橡胶管2将断开管路,引流器将管路被切断而不会进行引流作用。使得橡胶管2的管路开断非常方便。

第二管夹板7的形状可以与第一管夹板6的形状是一样,第二管夹板7设有套设于连接管1的第二长形槽,连接管1滑设于第二长形槽,第二长形槽包括有第二夹紧端、第二释放端,第二释放端沿第二夹紧端的方向宽度逐渐变窄。当连接管1位于第二释放端时,连接管1将打开管路,引流器从而可以进行引流,当连接管1位于第二夹紧端时,连接管1将断开管路,引流器将管路被切断而不会进行引流作用。当使用第一管夹板6和第二管夹板7分别切断橡胶管2和连接管1后,可以通过快速接头3使得快速接头3与连接管1之间断开,通过可以对引流瓶4进行更换和维护,同时在更换维护过程时引流瓶4中的引流液体不会外漏。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