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引流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针对现有负压引流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引流器,负压引流器,包括负压盘,所述负压盘为中空的圆柱体;在负压盘的顶部设有引入流口和排气口;在负压盘的底部设有引流出口;设有顶部排气导管、顶部引流导管、底部引流导管和储液器;其中,排气导管的一端与排气口相连接;顶部引流导管的一端与引入流口相连接;引流出口与储液器相连。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不但引流方便,而且易于倾倒其中的液体,并能够准确记录引流量。
【专利说明】
一种负压引流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0002]负压引流器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胃肠减压和其它负压引流,对于危重患者在进行负压引流的同时还需要准确记录患者引流出的液体的量,有时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病情予以相应药物的注入。但在临床使用中,我们发现现有的负压引流器存在如下的问题:
[0003]1、负压引流器的引流入口和开口都在上方,虽引流方便,倾倒不方便,需整体去掉负压盘挤压后方可倒去负压盘内的液体,易污染,使用不便利。
[0004]2、当需要对正在进行胃肠减压的病人注入药物时,需先断开负压盘与插入人体的胃肠减压管的连接,再通过胃肠减压管向人体注入药物,间隔一段时间后方可重新接连负压引流器。操作繁琐,增加工作量。
[0005]3、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次性负压引流器虽有刻度,但误差较大不能准确记录引流量。
【实用新型内容】
[0006]针对现有负压引流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引流器,其具体结构如下:负压引流器,包括负压盘6,所述负压盘6为中空的圆柱体。在负压盘6的顶部设有引入流口 I和排气口2。在负压盘6的底部设有引流出口4。设有顶部排气导管7、顶部引流导管8、底部引流导管9和贮液器5。其中,排气导管7的一端与排气口2相连接。顶部引流导管8的一端与引入流口 I相连接。引流出口 4与贮液器5相连。
[0007]进一步说,贮液器5为圆筒状。在贮液器5的筒壁上设有标识体积值的刻度线。
[0008]有益的技术效果
[0009]本实用新型不但引流方便,而且易于倾倒其中的液体,无污染,使用便利。采用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和传统结构的产品相比较,工作量显著减少。本实用新型的贮液器为窄长的圆筒,误差小,能够准确记录引流量。
[0010]1.计量负压引流器上下双开口,出口入口位于不同面,便于倾倒。
[0011 ] 2.本实用新型的贮液器的统计准确、可视化强。
[0012]3.本实用新型通过三通接头三通管来输注药液,操作简单易行,避免频繁拔插负压吸引装置导致的二次感染。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不意图。
[0014]图2是图1中负压盘6的俯视图。
[0015]图3是设有边10的负压盘6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
[0017]参见图1,负压引流器,包括负压盘6,所述负压盘6为中空的圆柱体。参见图2和3,在负压盘6的顶部设有引入流口 I和排气口 2。在负压盘6的底部设有引流出口 4。设有顶部排气导管7、顶部引流导管8、底部引流导管9和贮液器5。其中,排气导管7的一端与排气口2相连接。顶部引流导管8的一端与引入流口 I相连接。引流出口4与贮液器5相连。进一步说,弓I流出口 4与贮液器5之间采用活动连接。优选的方案是,引流出口 4与贮液器5之间通过螺纹方式活动连接。
[0018]参见图1,进一步说,顶部引流导管8的另一端与三通接头3相连。三通接头3的另一个端口与第二引流导管12相连。
[0019]进一步说,三通接头3的第三个端口常闭。
[0020]参见图1,进一步说,贮液器5为设有贮液导管的中空容器。在储液导管上设有截流阀件。通过截流阀件实现负压盘6与贮液器5之间的导通或关闭。
[0021 ] 进一步说,在贮液器5为袋子。
[0022]参见图1,进一步说,在贮液器5的顶部设有挂钩。
[0023]参见图1,进一步说,贮液器5为圆筒状。在贮液器5的筒壁上设有标识体积值的刻度线。
[0024]进一步说,贮液器5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且贮液器5为透明或半透明的。
[0025]进一步说,贮液器5的直径是负压盘6直径的1/4至1/2。
[0026]参见图3,进一步说,在负压盘6的底部边缘设有一块边10。在边10上设有一个穿孔
Ilo
【主权项】
1.负压引流器,包括负压盘(6),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盘(6)为中空的圆柱体;在负压盘(6)的顶部设有引入流口(I)和排气口(2);在负压盘(6)的底部设有引流出口(4);设有顶部排气导管(7)、顶部引流导管(8)、底部引流导管(9)和储液器(5);其中,排气导管(7)的一端与排气口⑵相连接;顶部引流导管(8)的一端与引入流口(I)相连接;引流出口(4)与储液器(5)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顶部引流导管(8)的另一端与三通接头(3)相连;三通接头(3)的另一个端口与第二引流导管(12)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三通接头(3)的第三个端口常闭。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贮液器(5)为设有贮液导管的中空容器;在储液导管上设有截流阀件;通过截流阀件实现负压盘(6)与贮液器(5)之间的导通或关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在贮液器(5)为袋子。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在贮液器(5)的顶部设有挂钩。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贮液器(5)为圆筒状;在贮液器(5)的筒壁上设有标识体积值的刻度线。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储液器(5)的材质为塑料或橡胶,且贮液器(5)为透明或半透明的。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贮液器(5)的直径是负压盘(6)直径的 1/4 至 1/2。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所述的任一负压引流器,其特征在于:在负压盘(6)的底部边缘设有一块边(10);在边(10)上设有一个穿孔(11)。
【文档编号】A61M1/00GK205698662SQ201620402373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5月3日
【发明人】王春霞, 宋真, 吴三兵, 张远宁, 柳子放, 李思恒, 王敬阳, 岑婷, 郝宗耀, 周骏
【申请人】安徽医科大学第附属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远宁, 柳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