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膝跪位训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2490阅读:13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膝跪位训练器。



背景技术:

膝立位也称跪立位,是婴幼儿由爬行运动向独站运动移行过程中的过渡体位,是站和行走运动的基础。膝立位的训练在婴幼儿运动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婴幼儿因缺氧或病理性黄疸等围产期危险因素造成大脑损伤,患儿运动发育落后,跪位及爬行滞后。如脑瘫患儿,就往往无法达到膝立位这个发育标准。其特殊情况极大影响了其健康发育成长,所以我们必须加强患儿的跪位训练。膝立位训练通常分为以下三种:双膝跪位、单膝跪位、四点跪位。目前临床常规治疗方法有:①运动训练:需治疗师亲自执行,人力大,且治疗师手法差异性大,难免有人为引起的损伤。且患儿家长技术缺乏,家庭实施困难。②理疗方法:如电疗股四头肌部位,强化力量;如生物反馈治疗,需患儿高强度配合动作,且不适合年龄较小难配合的患儿。理疗缺乏动作的针对性,针对性不强,对仪器依赖性大,且仪器费用高,不利于家庭康复的使用。针对这种问题,本实用新型着手设计一种适用于婴幼儿进行双膝跪位训练的训练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适用于婴幼儿进行双膝跪位训练的双膝跪位训练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双膝跪位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以及第三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左端固定第二固定板的下端,第二固定板的上端固定第三固定板的右端,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三固定板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将婴幼儿小腿捆缚在第一固定板上的小腿固定绑带,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固定有用于将婴幼儿躯干的捆缚在第二固定板上的躯干固定绑带。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方便实现婴幼儿小腿以及躯干的限位,因而可以适用于婴幼儿进行双膝跪位训练,并且第三固定板可以提供可供婴幼儿进行认知教育和娱乐的平台,可以转移婴幼儿的注意力,有利于训练的正常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固定板的左端转动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有用于固定支撑杆和第三固定板之间角度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限位转轴、活动插杆、限位块、限位拉簧、限位孔和限位插销,限位转轴上开设有六面柱形孔,活动插杆呈六面柱形,活动插杆插设在限位转轴的六面柱形孔内,从而实现活动插杆可以相对限位转轴进行轴向滑动且相对限位转轴保持径向固定,限位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限位转轴和活动插杆,从而驱使活动插杆进入六面柱形孔内,限位块的内端面固定在活动插杆的一端,限位块的内端面上固定限位插销,当限位块上的限位插销插入限位孔,限位转轴不能相对限位孔转动,第一限位机构的限位转轴的一端固定在第三固定板的左端,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的限位转轴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支撑杆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机构的限位孔开设在支撑杆上,当拉出第一限位机构的限位块,支撑杆可以相对第三固定板转动,当第一限位机构的限位块反弹入第一限位机构的限位孔,支撑杆不能相对第三固定板转动,因而采用上述结构支撑杆可以防止双膝跪位训练器向前倾倒,保证稳定的支撑效果,并且可以保证良好的折叠效果,方便收纳。

作为优选,第一固定板上固定有用于调节小腿固定绑带松紧程度的第一松紧调节机构,第二固定板上固定有用于调节躯干固定绑带松紧程度的第二松紧调节机构,第一松紧调节机构和第二松紧调节机构均包括固定筒、旋转筒、旋转轴、棘轮、棘爪、槽轮以及销轴,所述旋转轴、棘轮、棘爪、槽轮位于固定筒内,所述旋转轴转动安装在固定筒上,所述旋转筒、棘轮、槽轮固定在旋转轴上,棘爪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固定筒上,销轴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棘爪的一端棘爪卡入棘轮的扭簧,棘爪的另一端伸出至固定筒外,小腿固定绑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小腿固定绑带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松紧调节机构的槽轮上,第一松紧调节机构的固定筒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当将小腿跪在第一固定板上后,将小腿固定绑带覆盖在小腿的上表面,转动第一松紧调节机构的旋转筒,旋转轴带动槽轮正转,从而将小腿固定绑带卷入槽轮,从而将小腿限制在第一固定板上,棘轮、棘爪的配合可以抑制旋转轴反转,当按动棘爪卡的另一端,棘爪卡的一端脱离棘轮,棘爪对旋转轴抑制消失,因此小腿固定绑带可以自由拉出槽轮,躯干固定绑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板上,躯干固定绑带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松紧调节机构的槽轮上,第一松紧调节机构的固定筒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当将躯干正面贴在第二固定板上后,将躯干固定绑带覆盖在躯干背面,转动第二松紧调节机构的旋转筒,旋转轴带动槽轮正转,从而将躯干固定绑带卷入槽轮,从而将躯干限制在第二固定板上,棘轮、棘爪的配合可以抑制旋转轴反转,当按动棘爪卡的另一端,棘爪卡的一端脱离棘轮,棘爪对旋转轴抑制消失,因此躯干固定绑带可以自由拉出槽轮。

作为优选,躯干固定绑带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卡件上,连接卡件上开设有用于卡入第二固定板的卡槽,卡槽的厚度和第二固定板的厚度采用过盈配合。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方便摘下连接卡件,待婴幼儿躯干贴在第二固定板上后,将连接卡件卡入第二固定板,从而将婴幼儿躯干束缚在第二固定板上,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得操作非常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方便实现婴幼儿小腿以及躯干的限位,因而可以适用于婴幼儿进行双膝跪位训练,并且第三固定板可以提供可供婴幼儿进行认知教育和娱乐的平台,可以转移婴幼儿的注意力,有利于训练的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是婴幼儿进行双膝跪位训练的姿势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膝跪位训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松紧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限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双膝跪位训练器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2-图5,本实施例双膝跪位训练器,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以及第三固定板3,第一固定板1的左端固定第二固定板2的下端,第二固定板2的上端固定第三固定板3的右端,所述第一固定板1和第三固定板3水平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2垂直设置,所述第一固定板1上设置有两个用于将婴幼儿小腿捆缚在第一固定板1上的小腿固定绑带41,所述第二固定板2上固定有用于将婴幼儿躯干的捆缚在第二固定板2上的躯干固定绑带42。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板3的左端转动安装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10上固定有用于固定支撑杆10和第三固定板3之间角度的第一限位机构51,所述第一限位机构51包括限位转轴541、活动插杆542、限位块543、限位拉簧544、限位孔545和限位插销546,限位转轴541上开设有六面柱形孔547,活动插杆542呈六面柱形,活动插杆542插设在限位转轴541的六面柱形孔547内,从而实现活动插杆542可以相对限位转轴541进行轴向滑动且相对限位转轴541保持径向固定,限位拉簧544的两端分别连接限位转轴541和活动插杆542,从而驱使活动插杆542进入六面柱形孔547内,限位块543的内端面固定在活动插杆542的一端,限位块543的内端面上固定限位插销546,当限位块543上的限位插销546插入限位孔545,限位转轴541不能相对限位孔545转动,第一限位机构51的限位转轴541的一端固定在第三固定板3的左端,所述第一限位机构51的限位转轴541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支撑杆10的一端,所述第一限位机构51的限位孔545开设在支撑杆10上,当拉出第一限位机构51的限位块543,支撑杆10可以相对第三固定板3转动,当第一限位机构51的限位块543反弹入第一限位机构51的限位孔545,支撑杆10不能相对第三固定板3转动,因而采用上述结构支撑杆10可以保证良好的折叠效果且保证稳定的支撑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板1上固定有用于调节小腿固定绑带41松紧程度的第一松紧调节机构81,第二固定板2上固定有用于调节躯干固定绑带42松紧程度的第二松紧调节机构82,第一松紧调节机构81和第二松紧调节机构82均包括固定筒831、旋转筒832、旋转轴833、棘轮834、棘爪835、槽轮836以及销轴837,所述旋转轴833、棘轮834、棘爪835、槽轮836位于固定筒831内,所述旋转轴833转动安装在固定筒831上,所述旋转筒832、棘轮834、槽轮836固定在旋转轴833上,棘爪835通过销轴837转动安装在固定筒831上,销轴837上设置有用于驱使棘爪835的一端棘爪835卡入棘轮834的扭簧,棘爪835的另一端伸出至固定筒831外,小腿固定绑带41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上,小腿固定绑带41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松紧调节机构81的槽轮836上,第一松紧调节机构81的固定筒831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上,当将小腿跪在第一固定板1上后,将小腿固定绑带41覆盖在小腿的上表面,转动第一松紧调节机构81的旋转筒832,旋转轴833带动槽轮836正转,从而将小腿固定绑带41卷入槽轮836,从而将小腿限制在第一固定板1上,棘轮834、棘爪835的配合可以抑制旋转轴833反转,当按动棘爪835卡的另一端,棘爪835卡的一端脱离棘轮834,棘爪835对旋转轴833抑制消失,因此小腿固定绑带41可以自由拉出槽轮836,躯干固定绑带4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固定板2上,躯干固定绑带42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二松紧调节机构82的槽轮836上,第一松紧调节机构81的固定筒831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上,当将躯干正面贴在第二固定板2上后,将躯干固定绑带42覆盖在躯干背面,转动第二松紧调节机构82的旋转筒832,旋转轴833带动槽轮836正转,从而将躯干固定绑带42卷入槽轮836,从而将躯干限制在第二固定板2上,棘轮834、棘爪835的配合可以抑制旋转轴833反转,当按动棘爪835卡的另一端,棘爪835卡的一端脱离棘轮834,棘爪835对旋转轴833抑制消失,因此躯干固定绑带42可以自由拉出槽轮836。

本实施例中,躯干固定绑带42的一端固定在连接卡件9上,连接卡件9上开设有用于卡入第二固定板2的卡槽91,卡槽91的厚度和第二固定板2的厚度采用过盈配合。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