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流袋随行套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8731阅读:849来源:国知局
引流袋随行套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流袋随行套袋。



背景技术:

引流是目前临床经常需要进行的操作,如腹腔的普外科术后常需放置引流管引流创腔的积液或积气,在重症病人中,尤其是伴有大便失禁或需要观察肛门排气的病人中,常需要放置肛管引流大肠内容物,如稀薄的粪便和气体,对于挂有引流袋的病人,其活动受到明显的限制,因此,对于早期需要活动的病人,由于引流袋的存在,其活动受到较大的限制,甚至有些病人挂了两个引流袋,活动起来更加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引流袋随行套袋,双面结构能够放置两个引流袋,并将该随行套袋能够别在病人衣角或通过背带斜背在身上,从而解决病人手提两个引流袋导致活动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引流袋随行套袋,包括挂杆,所述挂杆的两侧下方对称设置有一对用于放置引流袋的袋体,所述袋体的上部开口,所述挂杆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多个向外凸起的不同高度的挂扣,所述挂杆的顶部固定有一挂环。

根据病人不同的需要,选择合适高度的挂扣,将引流袋挂上,通将挂环别在病人衣角或通过背带斜背在身上,从而解决病人手提两个引流袋导致活动困难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袋体的底部开设有一个下液口,所述的袋体采用透明薄膜制成。

在引流袋内污物较满时,可将引流袋挂在最低的挂扣上,此时,引流袋的排液管穿过下液口伸出到袋体外,打开排液管上的排液阀,就能够将引流袋内的污物排走,排走后可将引流袋挂在合适的挂扣上继续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挂杆两侧的挂扣分别包括上扣、中扣和下扣,所述上扣与中扣、中扣与下扣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袋体的深度为35-45cm,所述挂杆的长度为15-40cm。

根据引流袋的长度,袋体的深度较引流袋要长,从而使得引流袋能够完全被放置在袋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的挂扣与挂杆通过螺纹连接。

挂扣与挂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能够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将需要使用的挂扣安装到挂杆上,这样就能够防止病人在使用过程中将引流袋挂错挂扣,影响引流。

本实用新型的随行套袋采用双面结构,能够放置两个引流袋,并将该随行套袋能够别在病人衣角或通过背带斜背在身上,从而解决病人手提两个引流袋导致活动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挂杆,2.袋体,3.挂扣,4.挂环,5.下液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3所示,一种引流袋随行套袋,包括挂杆1,所述挂杆1的两侧下方对称设置有一对用于放置引流袋的袋体2,所述袋体2的上部开口,所述挂杆1的两侧分别固定有多个向外凸起的不同高度的挂扣3,所述挂杆1的顶部固定有一挂环4。

所述袋体2的底部开设有一个下液口5,所述的袋体2采用透明薄膜制成。

所述挂杆1两侧的挂扣3分别包括上扣、中扣和下扣,所述上扣与中扣、中扣与下扣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袋体2的深度为35-45cm,所述挂杆1的长度为15-40cm。

所述的挂扣3与挂杆1通过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只需根据病人的不同需求,将挂扣固定在合适的高度,将引流袋挂在挂扣上即可,挂环可别在衣角或通过背带斜背在病人身上,对于一些没有挂钩的病床,也可将本实用新型的挂环通过别针固定在床单上,引流袋通过挂扣悬挂,在引流袋内污物较满时,可将引流袋挂在最低的挂扣上,此时,引流袋的排液管穿过下液口伸出到袋体外,打开排液管上的排液阀,就能够将引流袋内的污物排走,排走后可将引流袋挂在合适的挂扣上继续使用,本实用新型两面对称设置的袋体,能够同时放置两个引流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