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外用药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976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外用药袋。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药袋贴在患处后,在人们进行活动时,容易牵扯到药袋,导致药袋移位,影响疗效,浪费药物,易造成皮肤和衣物污染。一般需要一天用药几次,需要随身携带药物,很不方便。

因此设计一种可以防止药袋移位、便于使用的中药外用药袋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外用药袋,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中药外用药袋,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粘附层、药物层和加热层,所述粘附层和药物层之间设有弹性层,所述加热层的上面设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上面设有若干备用药物层,所述药物层的一个侧边和所述弹性层连接,所述药物层其余的三个侧边通过U型自封条和所述弹性层连接,所述若干备用药物层的周边和所述隔热层连接。

较佳地,所述弹性层为医用乳胶。

较佳地,所述加热层为自热贴。

较佳地,所述隔热层为EVA。

较佳地,所述若干备用药物层上设有矩形撕开线。

较佳地,所述药物层、加热层和隔热层依次胶粘连接或者魔术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中药外用袋可以避免移位,让药物很好地发挥药效,一个药袋可以携带多次用药,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药外用药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粘附层,2.弹性层,3.药物层,4.加热层,5.隔热层,6.备用药物层,6-1.矩形撕开线,7.U型自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药外用药袋,包括:由内而外依次设置的粘附层1、药物层3和加热层4,所述粘附层1和药物层3之间设有弹性层2,所述加热层4的上面设有隔热层5,所述隔热层5的上面设有若干备用药物层6,所述药物层3的一个侧边和所述弹性层2连接,所述药物层3其余的三个侧边通过U型自封条7和所述弹性层2连接,所述若干备用药物层6的周边和所述隔热层5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药袋是密封在外包装袋中的,使用时,只需撕开外包装袋,通过粘附层1粘贴在患处即可使用。当躯体活动时,由于存在弹性层2,能够缓冲躯体活动,避免药袋移位,避免污染皮肤和衣物,让药袋中的药物很好地发挥药效,促进患处恢复。加热层4促进药物发挥药效,加热层4可以是电加热装置,也可以是自热装置。备用药物层6可以设置为3层,当需要换药时,从药袋最上面取下一个备用药物层6,通过U型自封条7把药物层3打开,把备用药物层6替换进去即可。U型自封条7可以是设置在弹性层2和药物层3上,药物层3的药物部分可以取下;也可以是设置在弹性层2和加热层4上的,药物层3在U型自封条7内部。只要达到药物层3可替换即可。患者可以一次携带多次用药量,不用单独携带,避免药物丢失,方便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层2为医用乳胶,具有一定的弹性,可以缓冲躯体活动带来的拉扯,避免药袋移位。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层4为自热贴,不用充电,小巧轻便,撕开外包装即可使用可以替换。

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5为EVA,隔绝加热层4和备用备用药物层6之间传热,保证备用药物层6的药效。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备用药物层6上设有矩形撕开线6-1,方便取用备用药物层6。

进一步地,所述药物层3、加热层4和隔热层5依次胶粘连接或者魔术贴连接,两种方式都很方便,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中药外用袋可以避免移位,让药物很好地发挥药效,一个药袋可以携带多次用药,方便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