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髌骨空间位置测量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251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简易髌骨空间位置测量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仪器,具体是一种简易髌骨空间位置测量仪,属于医疗器械。



背景技术:

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正常状态下髌骨空间位置相对股骨应处在内上位置,屈膝关节时相对股骨向外下移动,但是当膝关节受损后膝盖关节处容易出现各种问题,其中以髌骨空间位置明显变化最为常见,髌骨空间变化后会对病人的自身活动影响很大,如不及时发现和矫正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掌握病患的髌骨空间位置变得尤为重要,但是当前对于髌骨位置的测量没有统一的标准,测量方法不正规,从而得出的测量结果不精确,不能为后续的治疗提供足够的依据和参考,另外,由于测量设备结构复杂,不方便医护人员的操作和随时测量,增加了治疗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测量方法简单易行、测量结果精确,能够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具备参考价值的简易髌骨空间位置测量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简易髌骨空间位置测量仪,包括测量尺架,测量尺架包括平行布置的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所述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之间通过与之垂直的左侧固定连杆和右侧活动连杆连接在一起,左侧固定连杆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上;右侧活动连杆两端分别套在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上,且可沿上固定臂和下固定臂的长度方向平行移动,所述右侧活动连杆上设有第一定位尺,所述第一定位尺与右侧活动连杆垂直,且可沿右侧活动连杆长度方向滑动,所述上固定臂上设有第二定位尺,所述第二定位尺与上固定臂垂直,且可沿上固定臂长度方向滑动,所述上固定臂、下固定臂、左侧固定连杆和右侧活动连杆上均设有刻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四根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分别与测量尺架平面垂直设置在测量尺架同一侧的四角处。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尺通过一端的安装环Ⅰ套在右侧活动连杆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尺通过一端的安装环Ⅱ套在上固定臂上。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臂、下固定臂、左侧固定连杆、右侧活动连杆、第一定位尺和第二定位尺材质为高强度铝合金。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测量方法简单易学、容易操作,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计算得出髌骨的空间位置,且测量结果精确,给医务人员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测量的成本低,减轻了患者经济上的压力,能够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髌骨空间计算的示意图;

图中,10.测量尺架,11.上固定臂,12.下固定臂,13.左侧固定连杆,14.右侧活动连杆,15.第一定位尺,151.安装环Ⅰ,16.第二定位尺,161.安装环Ⅱ,20.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的一种简易髌骨空间位置测量仪,包括测量尺架10,测量尺架10包括平行布置的上固定臂11和下固定臂12,所述上固定臂11和下固定臂12之间通过与之垂直的左侧固定连杆13和右侧活动连杆14连接在一起,左侧固定连杆13两端分别固定在上固定臂11和下固定臂12上;右侧活动连杆14两端分别套在上固定臂11和下固定臂12上,且可沿上固定臂11和下固定臂12的长度方向平行移动,所述右侧活动连杆14上设有第一定位尺15,所述第一定位尺15与右侧活动连杆14垂直,且可沿右侧活动连杆14长度方向滑动,所述上固定臂11上设有第二定位尺16,所述第二定位尺16与上固定臂11垂直,且可沿上固定臂11长度方向滑动,所述上固定臂11、下固定臂12、左侧固定连杆13和右侧活动连杆14上均设有刻度。

进一步的,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四根限位杆20,所述限位杆20分别与测量尺架10平面垂直设置在测量尺架10同一侧的四角处。四根限位杆20可以限定测量尺架10与人体膝关节之间的相对位置,将膝关节限制在测量尺架10平面下方,防止测量过程中出现相对位置的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尺15通过一端的安装环Ⅰ151套在右侧活动连杆14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尺16通过一端的安装环Ⅱ161套在上固定臂11上。

优选的,为了保证强度,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上固定臂11、下固定臂12、左侧固定连杆13、右侧活动连杆14、第一定位尺15和第二定位尺16材质为高强度铝合金。

使用时,首先将测量尺架10平面放在病人的膝盖关节部位,上固定臂11置于膝关节上方,下固定臂12置于膝关节下方,且左侧固定连杆13置于膝关节一侧,测量尺架10四角的四根限位杆20可以保持测量尺架10在膝盖关节处的位置稳定,平行移动右侧活动连杆14,使其刚好卡住膝关节的另一侧,此时通过上固定臂11和下固定臂12上的刻度可以直接计算得出膝关节的宽度W,将定位尺15沿右侧活动连杆14长度方向滑动,移动至膝关节的上缘和下缘时,分别记录下右侧活动连杆14上的刻度值,两个刻度值相减即可得出膝关节的长度L,继而可得出膝关节平面的面积:S=L×W。

将右侧活动连杆14沿上固定臂11的长度方向向左侧固定连杆13移动,直至右侧活动连杆14卡住髌骨的右侧边界,将第一定位尺15沿右侧活动连杆14长度方向滑动,观测第一定位尺15移动至髌骨的上缘和下缘时,分别记录下右侧活动连杆14上的刻度值,两个刻度值相减即可得出髌骨的长度a,将第二定位尺16沿上固定臂11长度方向滑动,观测第二定位尺16移动至髌骨的左缘和右缘时,分别记录下上固定臂11上的刻度值,两个刻度值相减即可得出髌骨的宽度b,即可得出髌骨的平面面积:s=a×b;从而计算得出髌骨在膝关节中的面积占比:P=s/S,同时依据第一定位尺15移动至髌骨的上缘和下缘时右侧活动连杆14上读出的刻度值以及第二定位尺16移动至髌骨的左缘和右缘时上固定臂11上读出的刻度值绘制出髌骨在膝关节中所处的空间位置。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