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袖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42487阅读:5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袖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袖带。



背景技术:

当病人的手部不能进行正常握持动作时,会对日常生活造成较多不便,比如吃饭、写字和刷牙等都不能自己完成,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辅助手部握持的装置帮助病人实现生活自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辅助病人手部完成握持操作的多功能袖带。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袖带,包括带状本体,其还包括与所述带状本体相连接的袖套,所述袖套由柔性布带围合而成,所述柔性布带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绒毛面和第一钩刺面,所述第一绒毛面和第一钩刺面相互配合,所述带状本体绑附在人体的手掌上,所述带状本体的两端相互连接锁紧,其中,所述带状本体的中部还设有工具套,所述工具套位于人体的拇指和食指之间,且所述工具套内穿设有工具。

进一步地,所述带状本体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绒毛面和第二钩刺面,所述第二绒毛面和第二钩刺面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工具套包括相互围合的第三绒毛面和第三钩刺面,所述第三绒毛面和第三钩刺面的大小和位置均相互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带状本体还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绒毛面,其另一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排调节扣座,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设有所述第二钩刺面,其另一端设置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调节扣座相配合。

进一步地,每排所述调节扣座包括等间隔分布的多个扣座本体,所述卡扣包括等间隔分布的多个卡扣本体,所述卡扣本体与所述扣座本体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袖套套设在人体的手腕部,再将勺子或牙刷等工具穿设在工具套内,利用带状本体牢固地绑附在人体的手心处,从而能辅助病人手部完成对工具的握持操作,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方便,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通过改变第一绒毛面和第一钩刺面的配合位置,还可以改变袖套的大小,从而能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袖带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袖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袖带的工具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袖带,包括带状本体1,其还包括与带状本体1相连接的袖套,袖套由柔性布带2围合而成,柔性布带2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绒毛面3和第一钩刺面4,第一绒毛面3和第一钩刺面4相互配合,带状本体1绑附在人体的手掌上,带状本体1的两端相互连接锁紧,其中,带状本体1的中部还设有工具套5,工具套5位于人体的拇指和食指之间,且工具套5内穿设有工具。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改变带状本体1在人体手掌上的绑附姿态,以及改变第一绒毛面3和第一钩刺面4的配合位置,还可以对有手腕背伸功能障碍者,起到一定的辅助手腕背伸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袖套套设在人体的手腕部,再将勺子或牙刷等工具粘附在工具套5上,利用带状本体1牢固地绑附在人体的手心处,从而能辅助病人手部完成对工具的握持操作,其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方便,极大地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通过改变第一绒毛面3和第一钩刺面4的配合位置,还可以改变袖套的大小,从而能适用于不同体型的人群。

具体地,带状本体1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绒毛面11和第二钩刺面12,第二绒毛面11和第二钩刺面12相配合。通过改变第二绒毛面11和第二钩刺面12的配合位置,可以很方便的调节带状本体1在人体手掌上缠绕的松紧程度,提高人体的舒适度。

参阅图3所示,工具套5包括相互围合的第三绒毛面51和第三钩刺面52,所述第三绒毛面51和第三钩刺面52的大小和位置均相互匹配。当工具插入到工具套5内部后,通过按压第三绒毛面51和第三钩刺面52,可以使第三绒毛面51和第三钩刺面52相互配合后锁紧工具,这样不仅能增加握持工具的稳定性和牢固性,而且能适用于不同大小和规格的工具。

本实用新型中,带状本体1还包括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第一连接部13的一端设有第二绒毛面11,其另一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排调节扣座15,第二连接部14的一端设有第二钩刺面12,其另一端设置卡扣16,卡扣16与调节扣座15相配合。通过卡扣16和不同的调节扣座15相配合,即可以改变带状本体1的有效长度,方便不同体型人群的使用。

较佳的,为了防止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14连接处产生扭曲,保证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每排调节扣座15包括等间隔分布的多个扣座本体151,卡扣16包括等间隔分布的多个卡扣本体161,卡扣本体161与扣座本体151相配合。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