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744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除颤机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不仅能自发电且能保证给体外除颤器提供长久供电的除颤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一般体外除颤器,是一种便携式、易于操作,稍加培训既能熟练使用,专为现场急救设计的急救设备。但是现有的体外除颤器只能通过室内的除颤机使用民用电来充电,而在停电的情况下或者无法接触民用电的情况下如果遇上突发的急救事件时,因为除颤机无法给体外除颤器供电或供充足电而使得病人错失黄金抢救时机,无法得到及时抢救。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除颤机,旨在实现一种不仅能自发电且能保证给体外除颤器提供永久供电的除颤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除颤机,它包括箱体,其内设置有体外除颤器,还包括光伏组件、蓄电装置、中央控制器、充电管理器、第一输电线、第二输电线和第三输电线,光伏组件通过充电管理器与蓄电装置连接;及蓄电装置通过第一输电线向光伏组件、充电管理器及中央控制器供应工作用电;及蓄电装置发出的电流由第二输电线输送出来,向体外除颤器供电;及光伏组件发出的电由第三输电线,经过充电管理器调节后连接到蓄电装置;中央控制器电连接光伏组件和蓄电装置。优选地,还包括供电管理器,所述供电管理器的电输入口与蓄电装置的直流电输出口连接,所述供电管理器的电输出口与体外除颤器或其它负载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供电管理器包括控制器和逆变器,由蓄电装置输送出来的直流电流与控制器的直流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的第一直流输出端与直流体外除颤器或直流负载的直流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的第二直流输出端与逆变器的直流输入端电性连接,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由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端口向交流体外除颤器或交流负载的交流输入端口电性连接;且逆变器的控制端与控制器的控制端口通信相连接。优选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光伏组件、蓄电装置和充电管理,且中央控制器的控制端与电性连接的体外除颤器和蓄电装置的控制端进行通信连接。优选地,所述光伏组件、蓄电装置、中央控制器、充电管理器及供电管理器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单元,也可以是相互间合并组合而成任意形式的新的功能体单元,但所述各单元的功能依然存在。优选地,还包括交流电输出扩展口、直流电输出扩展口和其它负载,其它负载的电输入口与电输出的扩展口电性连接。优选地,所述蓄电装置容纳于箱体的内腔,所述箱体的表面设置有隔热层。优选地,所述隔热层可以是在箱体外表面涂覆的隔热涂料,也可以是在箱体内表面设置的绝缘隔热材料。优选地,所述其它负载为呼救机或LED显示。优选地,所述蓄电装置采用铅酸免维护蓄电装置。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除颤机上设置光伏组件、蓄电装置及具有控电功能的中央控制器和充电管理器,实现即能自发电又能给体外除颤器提供长久用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停电的情况下或者无法接触民用电的情况下如果遇上突发的急救事件时,因为除颤机无法给体外除颤器供电或供充足电而使得病人错失黄金抢救时机的问题,不仅节能环保,又增强了除颤机的适用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通过设置供电管理器有效调节功率以及电气保护、反接、短路、过流完善的保护功能,在充放电中保护蓄电装置使用寿命的最大化和防止蓄电装置引起的火灾及爆炸,使光伏组件充电效率最大化和反冲等因素造成光伏组件击穿永久损坏等。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通过在供电管理器里设置逆变器和控制器,以适应直流需电负载和交流需电负载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通过设置隔热层,减少箱体受光伏组件以及紫外线照射而产生的热量,增加蓄电装置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除颤机的第一实施例的电连接结构图;图2为图1本实用新型除颤机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连接结构图;图3为图1本实用新型除颤机的供电管理器的电连接结构图;图4为图1本实用新型除颤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箱体11隔热层2体外除颤器3光伏组件4蓄电装置5中央控制器7供电管理器6充电管理器71控制器8呼救机72逆变器9LED显示屏10第一输电线20第二输电线30通信线40第三输电线81警报器82一键式传呼器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除颤机,它不仅能自发电且能保证给体外除颤器提供长久供电。请参阅图1及图4,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除颤机包括箱体1,其内设置有体外除颤器2,该除颤机还包括:还包括光伏组件3、蓄电装置4、中央控制器5、充电管理器6、第一输电线10、第二输电线20和第三输电线40,光伏组件3通过充电管理器6与蓄电装置4连接;及蓄电装置4通过第一输电线10向光伏组件3、充电管理器6及中央控制器5供应工作用电;及蓄电装置4发出的电流由第二输电线20输送出来,向体外除颤器2供电;及光伏组件3发出的电由第三输电线40,经过充电管理器6调节后连接到蓄电装置4;中央控制器5电连接光伏组件3和蓄电装置4。具体地,光伏组件3,为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电能输送出来的发电装置;蓄电装置4,用于将发电装置输送来的电能存储起来,或向负载供应工作用电;中央控制器5,为自动控制本除颤机的电子控制硬件或软件;充电管理器6,是能够自适应发电装置的电压变动并按中央控制器5的指令或根据内置软件调节给蓄电装置4充电电流或电压的电子器件;第一输电线10,用于将蓄电装置4供应的管理工作用电输送至光伏组件3及中央控制器5;第二输电线20,用于将蓄电装置4发出的电流输送出来,向体外除颤器2供电;第三输电线40,用于由光伏组件3发出的电,经过充电管理器6调节后连接到蓄电装置4;通信线30,用于把中央控制器5分别与光伏组件3、蓄电装置4及充电管理器6相连接,传送通信信号。光伏组件3采光发电,一边通过充电管理器6给需电系统供电,一边通过充电管理器6调节给蓄电装置4充电;光伏组件3直流输入口与充电管理器6的电输入口相连接,充电管理器6的电输出口与蓄电装置4的电输入口相连接;光伏组件3与蓄电装置4介由充电管理器6并联;蓄电装置4通过由第一输电线10向光伏组件3、充电管理器6及中央控制器5供应工作用电;蓄电装置4发出的电流由第二输电线20输送出来,向体外除颤器2供电;光伏组件3发出的电由第三输电线40,经过充电管理器6调节后连接到蓄电装置4;中央控制器5通过通信线30分别与蓄电装置4、光伏组件3及充电管理器6连接。光伏组件3可通过匹配连接的方式设置于箱体1外表面,匹配连接方式具体可为箱体1设置安装槽,光伏组件3嵌入安装槽内,该光伏组件3中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体外除颤器2和蓄电装置4位于箱体1内,光伏组件3分布于箱体1外表面,光伏组件3的直流输出端电性连接蓄电装置4的输入端,体外除颤器2设有充电接口,蓄电装置4的直流输出端电线连接充电接口,当阳光光线照射到光伏组件3时,分布于箱体1外表面的光伏组件3对光能进行无限吸收,从而被吸收的光能转换为电能,经过光伏组件3的直流输出端电性连接蓄电装置4的输入端进行传输,进而储存进蓄电装置4,储存有电能的蓄电装置4在经过蓄电装置4的直流输出端电线连接充电接口,进而传输进体外除颤器2进行永久性充电,使得除颤机在停电的情况下或者无法接触民用电的情况下对体外除颤器2进行永久性充电,非常实用。本实用新型的光伏组件3可采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或者多元化合物太阳电池,其中单晶硅太阳能电池使用寿命长,而多元化合物太阳电池光能转换率高。本实用新型的蓄电装置4可以是任何种类的可反复充/放电的蓄电池(也叫二次电池),也可以是超级电容器(也叫双电层电容器),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蓄电装置4分别设置“充满电”状态和“放尽电”的状态,其充满电状态的标志是电压达到上限电压Umax,而其放尽电状态的标志是电压达到下限电压Umim,且Umax>Umim,中央控制器5时时监测蓄电装置4的电压状态,当蓄电装置4的电压小于等于Umim时,中央控制器5向光伏组件3发出启动指令,光伏组件3通过充电管理器6向蓄电装置4输送电流(即充电),随着光伏组件3通过充电管理器6向蓄电装置4输送电流过程的持续,蓄电装置4的电压将会跟着持续上升,上升到大于等于Umax时,中央控制器5向光伏组件3发出停运行指令,光伏组件3停止发电运行转入待机状态。本实用新型的中央控制器5,为自动控制本除颤机的电子控制硬件或软件。本实用新型的充电管理器6是能够自适应光伏组件3的电压变动并按中央控制器5的指令或根据内置软件调节给蓄电装置4充电电流或电压的电子器件。具体来说,充电管理器6,是能够自适应光伏组件3输出电压高低变化,并能自动将自身的输出电压根据所述蓄电装置4规定的技术要求调整到合适值的装置,或者是,按中央控制器5的指令或根据内置软件调节给蓄电装置4充电电流或电压的电子器件,即能管理光伏组件3的发电,又能够管理对蓄电装置4的蓄电。这样,当反复进行蓄电装置4的充放电时,充电管理器6通过减少或抑制作为充放电的副反应发生的电解液等的分解反应,进一步地提高蓄电装置4的循环特性。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除颤机上设置光伏组件3、蓄电装置4及具有控电功能的中央控制器5和充电管理器6,实现即能自发电又能给体外除颤器2提供长久用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停电的情况下或者无法接触民用电的情况下如果遇上突发的急救事件时,因为除颤机无法给体外除颤器供电或供充足电而使得病人错失黄金抢救时机的问题,不仅节能环保,又增强了除颤机的适用性。进一步地,参照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较佳实施例中除颤机还包括供电管理器7,所述供电管理器7的电输入口与蓄电装置4的直流电输出口连接,所述供电管理器7的电输出口与体外除颤器2或其它负载电性连接。所述供电管理器7包括控制器71和逆变器72,蓄电装置4直流电输出口连接供电管理器7的电输入口,经过控制器71对电流的控制及分配,向体外除颤器2输电。由于体外除颤器2有直流电供电的体外除颤器(以下简称直流体外除颤器21)和交流电供电的体外除颤器(以下简称交流体外除颤器22),由蓄电装置4输送出来的直流电流与控制器71的直流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71的第一直流输出端与直流体外除颤器21或直流负载的直流输入端电性连接;控制器71的第二直流输出端与逆变器72的直流输入端电性连接,逆变器72将直流电转变为交流电,由逆变器72的交流输出端口向交流体外除颤器22或交流负载的交流输入端口电性连接;且逆变器72的控制端与控制器71的控制端口通信相连接。由于光伏组件3直流输出的电能为直流电,当需要给交流体外除颤器22或交流负载供电时,控制器71控制逆变器72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从而对交流体外除颤器22或交流负载进行供电,而对于直流体外除颤器21,可以直接与控制器71电性连接,经过控制器71的控制使用蓄电装置4输出的直流电进行供电。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管理器6在光伏组件3传输电能时,还有效调节功率以及电气保护、反接、短路、过流完善的保护功能,在充放电中保护蓄电装置4使用寿命的最大化和防止蓄电装置4引起的火灾及爆炸,使光伏组件3充电效率最大化和反冲等因素造成光伏组件3击穿永久损坏等。进一步地,中央控制器5电连接光伏组件3、蓄电装置4和充电管理6,且中央控制器5的控制端与电性连接的体外除颤器2和蓄电装置4的控制端进行通信连接。中央控制器5的控制端与电性连接的体外除颤器2和蓄电装置4的控制端进行电性连接,用于对体外除颤器2和蓄电装置4进行电量控制,当太阳能机构无法使用时,可以直接使用蓄电装置4充电。进一步地,所述光伏组件3、可反复充/放电的蓄电装置4、中央控制器5、充电管理器6及供电管理器7可以是各自独立的单元,也可以是相互间合并组合而成任意形式的新的功能体单元,但所述各单元的功能依然存在。如,充电管理器6可以与蓄电装置4合并为一体,即合并以后的可反复充/放电的蓄电装置不仅具有反复充/放电的功能,而且还具有自动适应光伏组件3的状态,并以最佳或受控的形式进行充/放电的功能。但无论如何合并、组合、变化,所述功能仍然存在。进一步地考虑到本除颤机的需电系统的适用性,以便满足其它负载的用电需求,本除颤机还包括交流电输出扩展口、直流电输出扩展口和其它负载。进一步地,考虑到太阳能的热辐射产生的热量会影响到蓄电装置4的使用寿命,蓄电装置4容纳于箱体1的内腔,且在箱体1的表面设置有隔热层11。隔热层11可采用中的隔热涂料、隔热板、隔热膜。当本除颤机在室外照射阳光时,在箱体1表面的隔热层有效减慢热流传递的能力,减少箱体1受光伏组件3以及紫外线照射而产生的热量,增加蓄电装置4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为了降低箱体1内的热量,可以是在箱体1外表面涂覆的隔热涂料,隔热涂料可采用隔绝传导型隔热涂料,也可以在箱体1的内表面设置一层隔热绝缘材料,以有效地减缓箱体外的热量传递进来。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其它负载可以为与急救相关的负载或生活相关的负载,比如:呼救机8和LED显示屏9,呼救机8设于箱体1侧壁,呼救机8包括电路板以及分别连接于电路板的警报灯81和一键式传呼器82,电路板电线连接于蓄电装置4。LED显示屏9,可进行广告显示或视频输出。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蓄电装置4采用铅酸免维护蓄电装置、普通铅酸蓄电装置、胶体蓄电装置、或者碱性镍镉蓄电装置。其中,铅酸免维护蓄电装置的电解液的消耗量非常小,在使用寿命内基本不需要补充蒸馏水,它还具有耐震、耐高温、体积小、自放电小的特点,具有“免”维护特性及对环境较少污染的特点,有效长期保持正常供电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