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2496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仪。



背景技术:

在现代社会中,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很高,脑血管病患者的肢体致残率也很高,肢体偏瘫的病人给社会、家庭带来了很重的负担,同时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近年来,人们利用康复器械对这类病人进行肢体康复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使很多患者恢复行走。但目前大多数康复器械结构复杂、体积大,且多设置在医疗机构里,不适合患者在家中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很多肢体康复训练器械以力量训练为主,不能兼顾偏瘫患者左右肢体和上下肢协调的训练。研发一种体积小、方便患者在家中使用,且肢体训练能够兼顾肌肉力量和肢体协调的康复仪,将会显著提高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也是本技术领域当前面临的任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训练力度可调、利用健侧肢体带动瘫痪侧肢体运动并促进上下肢协同运动的医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仪。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结构:一种医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仪,包括矩形底板、座椅底座、座椅、第一Y形托架、第一托架底座、第一链轮、链条、配重大轮、配重小轮,第一主轴、第二Y形托架、第二托架底座、第二链轮、第二主轴、六方锁紧螺母、手轮锁紧螺母、曲柄、把手及脚踏板,其特点是:矩形底板平面纵向一端固定安装座椅底座,座椅下面的立柱插入座椅底座中心的空心立柱内,由手轮锁紧螺母锁紧;矩形底板平面中部固定安装第一托架底座,第一Y形托架立柱插入托架底座中心的空心立柱内,由手轮锁紧螺母锁紧,Y形托架上部两立杆之间转动安装第一主轴,第一主轴轴向中心线与矩形底板纵向中心线垂直,第一主轴上依次套装第一链轮、配重大轮及配重小轮,并由六方锁紧螺母锁紧,第一主轴两端固定安装曲柄,曲柄上活动安装把手;矩形底板平面纵向另一端固定安装第二托架底座,第二Y形托架立柱插入托架底座中心的空心立柱内,由手轮锁紧螺母锁紧,Y形托架上部两立杆之间转动安装第二主轴,第二主轴轴向中心线与矩形底板纵向中心线垂直,第二主轴上套装第二链轮,并由六方锁紧螺母锁紧,第二主轴两端固定安装曲柄,曲柄上活动安装脚踏板,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转动链条连接,构成医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仪。

上述所述第一主轴两端固定安装的曲柄相互平行对应,两曲柄上的把手轴向中心线之间有空间距离并与第一主轴轴向中心线空间平行。

上述所述第二主轴两端固定安装的曲柄相互平行对应,两曲柄上的脚踏板轴向中心线之间有空间距离并与第二主轴轴向中心线空间平行。

上述所述第一Y形托架高度大于第二Y形托架高度,第一主轴与第二主轴形成空间高度差,高度差的距离符合人体坐姿手脚互相转动的间距。

上述所述座椅、第一Y形托架及第二Y形托架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垂直距离,垂直距离符合人体坐姿手脚互相转动的平行间距。

上述所述座椅、第一Y形托架及第二Y形托架均通过手轮锁紧螺母调节高度,三者之间的

垂直距离可通过纵向移动座椅底座、第一托架底座和第二托架底座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根据患者身高情况,通过调整座椅、第一Y形托架及第二Y形托架三者之间的高度、垂直距离,然后选择性使用配重大轮及配重小轮来调整运动量的大小,用六方锁紧螺母将其固定在第一主轴上,同时旋紧第二主轴上的六方锁紧螺母固定第二链轮,患者坐在座椅上,双手握住把手,双足踩住脚踏板,健侧上下肢同时运动,使曲柄带动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转动,带动偏瘫侧肢体活动,实现健侧肢体带动患侧肢体运动,增强了左右两侧肢体运动的协调性。第一链轮和第二链通过链条连接进行同步运动,实现上下肢同时活动,增强了上下肢运动的协调性,达到康复肢体力量,训练双侧肢体协调性,增强上下肢配合的康复训练目的。如单独进行上肢训练,可松开第二主轴上六方锁紧螺母,使第二链轮和第二主轴分开,第二主轴及脚踏板不随第二链轮转动,实现单纯上肢康复训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体积小,结构简单,便于患者在家庭等非医疗机构使用,费用低。二、在肢体力量训练方面,运动力度可调,瘫痪肢体康复效果明显。三、能够增强左右两侧肢体和上下肢运动的协调性,有助于改善偏瘫患者生活质量,达到了发明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第一Y形托架结构部分的侧视图

图4为图1中第二Y形托架结构部分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附图标记:矩形底板1、座椅底座2、手轮锁紧螺母3、座椅4、第一Y形托架5、曲柄6、第一链轮7、配重大轮8、配重小轮9、六方锁紧螺母10、把手11、第一主轴12、链条13、脚踏板14、第二链轮15、第二主轴16、第二Y形托架17、第二托架底座18、第一托架底座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根据图1-图4所示,一种医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仪,包括矩形底板1、座椅底座2、座椅4、第一Y形托架5、第一托架底座19、第一链轮7、链条13、配重大轮8、配重小轮9,第一主轴12、第二Y形托架17、第二托架底座18、第二链轮15、第二主轴16、六方锁紧螺母10、手轮锁紧螺母3、曲柄6、把手11及脚踏板14,矩形底板1平面纵向一端固定安装座椅底座2,座椅4下面的立柱插入座椅底座2中心的空心立柱内,由手轮锁紧螺母3锁紧;矩形底板 1平面中部固定安装第一托架底座19,第一Y形托架5立柱插入第一托架底座19中心的空心立柱内,由手轮锁紧螺母3锁紧,第一Y形托架5上部两立杆之间转动安装第一主轴12,第一主轴12轴向中心线与矩形底板1纵向中心线垂直,第一主轴12上依次套装第一链轮7、配重大轮8及配重小轮9,并由六方锁紧螺母10锁紧,第一主轴12两端固定安装曲柄6,曲柄6上活动安装把手11;矩形底板1 平面纵向另一端固定安装第二托架底座18,第二Y形托架17立柱插入第二托架底座18中心的空心立柱内,由手轮锁紧螺母3锁紧,第二Y形托架17上部两立杆之间转动安装第二主轴16,第二主轴16 轴向中心线与矩形底板1纵向中心线垂直,第二主轴16上套装第二链轮15,并由六方锁紧螺母10锁紧,第二主轴16两端固定安装曲柄6,曲柄6上活动安装脚踏板14,第一链轮7与第二链轮15之间通过转动链条13连接,构成医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仪。

上述所述第一主轴12两端固定安装的曲柄6相互平行对应,两曲柄6上的把手11轴向中心线之间有空间距离并与第一主轴12轴向中心线空间平行。所述第二主轴16两端固定安装的曲柄6相互平行对应,两曲柄6上的脚踏板14轴向中心线之间有空间距离并与第二主轴16轴向中心线空间平行。

上述所述第一Y形托架5高度大于第二Y形托架17高度,第一主轴12与第二主轴16形成空间高度差,高度差的距离符合人体坐姿手脚互相转动的间距。所述座椅4、第一Y形托架5及第二Y形托架17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垂直距离,垂直距离符合人体坐姿手脚互相转动的平行间距。

上述所述座椅4、第一Y形托架5及第二Y形托架17均通过手轮锁紧螺母3调节高度,三者之间的垂直距离可通过纵向移动座椅底座2、第一托架底座19和第二托架底座18进行调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