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压式手功能康复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1835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压式手功能康复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功能康复仪,特别涉及一种气压式手功能康复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老龄化到来,中风发病率人群广,致残率高,治疗后大多数会留偏瘫、语言障碍、肢体疼痛等后遗症。其中偏瘫最多。在偏瘫的康复中,又以手功能的康复最为困难,患者的手指因肌肉痉挛,形成一个屈曲的半握拳姿势,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困难。目前市场的康复设备大多采用刚性机械机构或电机驱动方式,容易引起外力拉伤,现有的气压式手功能康复装置,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220753178.X(一种用于抗痉挛的气动式手康复装置)所公布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实现气压式手功能康复治疗,但在使用时充气速度过快也会对患者造成拉伤,而且在气囊放气还原过程中由于受到患者手指形状的限制,不能保证较好的还原到合适位置,影响康复治疗中的运动幅度,还有目前的康复仪一般一台只能对一个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成本较高,不能够较好的利用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的手功能康复仪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气压式手功能康复仪。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了下述的技术方案:一种气压式手功能康复仪,包括主机,在主机中设置有气泵和控制器,气泵连接至控制器,气泵的出气上连接有一个或多个出气管路,所有的出气管路上设置有单独的控制阀,控制阀连接至控制器,所有的出气管路上都连接有一个相对应的手部护套,手部护套上设置有多个气囊,各气囊联通至出气管路,所述的手部护套包括手腕部、手腕以上部、手腕以下部,所述的手部护套包括正面和反面,正反面为不同的两层,在手部护套正面间隔设置有四个气囊,在四个气囊之间以及位于两边部的两个气囊外侧均设置有手指粘扣,上述部位共设置的手指粘扣总数为五个,在手部护套的反面并列设置有两个或三个V形气囊,所述的V形气囊的V形底角最小为135o,最大为180o,V形气囊下的手腕部设置有弹性带,康复仪工作时,控制器控制对气囊充放气使手部护套带动手指和腕部活动,进一步的,在手部护套上正面和反面设置有拉链开合的囊套,位于手部护套正面和反面的各气囊均设置在囊套中,进一步的,在手部护套的手腕部设置有腕套,进一步的,在手部护套正面的气囊和手腕部之间设置有垫块,进一步的,在主机内设置有储气罐,储气罐的进气连接至气泵,储气罐的出气上连接有控制阀和出气管路,控制阀连接至控制器,出气管路上出气连接至手部护套上的各气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康复仪采用气压式进行手功能康复,在手腕部设置有弹性带,能够有效的防止充气过快对手部造成的拉伤,又能够使在气囊放气后较好将手部的还原到原始状态,保证运动幅度和治疗效果,本装置在一个主机上设置多个单独的气路,能够利用一台气泵对多个患者同时进行治疗,在主机内设置储气罐,储气罐上也可以连接气压治疗管路,更能有效的利用气泵和主机资源,实现一台设备同时对多个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手部护套正面的示意图。

图3是手部护套反面的示意图。

图4是手部护套未充气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手部护套充气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提供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实例。这些实施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阐述,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的解释,附图中各标记为:1:主机;2:气泵;3:储气罐;4:出气管路一;5:出气管路二;6:显示装置;7:手部护套一;8:手部护套二;71:手部护套正面气囊;72:手指粘扣;73:手腕部;74:手腕以上部;75:手腕以下部;76:垫块;77:腕套;78:护套连接头;79:V形气囊;701:弹性带。如附图所示,一种气压式手功能康复仪,包括主机1,在主机中设置有气泵2和控制器,控制器在图中没有示出,气泵2连接至控制器,气泵2的出气上连接有一个或多个出气管路,所有的出气管路上设置有单独的控制阀,控制阀连接至控制器,所有的出气管路上都连接有一个相对应的手部护套,图中示出了两个出气管路,分别为4所示的出气管路一,5所示的出气管路二,两个出气管路分别连接至手部护套一、手部护套二,手部护套上设置有多个气囊,各气囊联通至出气管路,所述的手部护套包括手腕部、手腕以上部、手腕以下部,图中示出了手部护套一7的结构,73、74、75所示分别为手腕部、手腕以上部、手腕以下部,手部护套包括正面和反面,正面、反面为不同的两层,在手部护套正面间隔设置有四个气囊,图中71所示为手部护套正面气囊,在四个气囊之间以及位于两边部的两个气囊外侧均设置有手指粘扣,图中72所示为手指粘扣,上述部位共设置的手指粘扣总数为五个,在手部护套的反面并列设置有两个或三个V形气囊,图中为三个V形气囊,如图中79所示,所述的V形气囊的V形底角最小为135o,最大为180o,V形气囊充气后两个边变为V形,不充气时是平面状,V形气囊下的手腕部设置有弹性带701,康复仪工作时,控制器控制对气囊充放气使手部护套带动手指和腕部活动,进一步的,在手部护套上正面和反面设置有拉链开合的囊套,位于手部护套正面和反面的各气囊均设置在囊套中,在手部护套正面的的手腕部设置有腕套77,在手部护套正面的气囊和手腕部73之间设置有垫块76,在主机内设置有储气罐3,储气罐的进气连接至气泵,储气罐的出气上连接有控制阀和出气管路,控制阀连接至控制器,出气管路上出气连接至手部护套上的各气囊,图中示出了两个出气管路,实际上还可以在主机上上连接更多的出气管路,出气管路可以直接连接在气泵的出气上,也可以连接在储气罐的出气上,通过控制阀控制气囊的充气和放气。本康复仪子在使用时,将患者的手掌手心部位对着手部护套的正面,将五个手指用手指粘扣固定好,手腕部用腕套固定在手部护套上,治疗时,气囊充气后V形气囊充气后如图5的状态,使患者的手腕部位以及手指伸开以达到活动的目的,放气后如图4的状态,反复的对气囊充气和放气以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在控制器中可以设定充气和放气的频率、治疗时间、充气和放气次数等治疗参数。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士可清楚地了解,在不脱离上述申请专利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修改,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实例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