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口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5093阅读:14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造口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护理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造口袋。



背景技术:

结肠造口是指外科医生为了治疗某些肠道疾病(如直肠癌、膀胱癌等)而在腹壁上所做的人为开口,并将一段肠管拉出开口外,翻转缝于腹壁,从而形成了肠造口,其作用就是代替原来的会阴部肛门行使排便功能,临床上各种结肠造口术后病员均需要使用造口袋,首先将造口袋剪出与病人瘘口大小形状相适应的开口,然后撕下造口袋上的粘胶盘,将造口袋贴在病人肚子上,使肠道通过引流管固定在开口上,肠道中的排泄物可以直接进入造口袋内。

由于人体的排气,造口袋内会积聚有气体,不易排出,因此公开号为CN204723239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冲洗排气的造口袋,包括袋体,袋体背面设有与患者痿口相接的袋口,袋底设有用来排出患者的排泄物的排出口,还包括软管和固定扣,袋体正面设有开孔并与软管前端相连,软管的后端在袋体外,且其上设有端盖,固定扣设置在袋体外,软管不使用时可固定于固定扣内,当造口袋内聚集过多气体而又不便取下或者打开造口袋排气时,可打开设置于软管上的端盖,轻轻捏挤造口袋,排出内部聚集的气体。

该专利中打开端盖后需要捏挤造口袋来排气,由于造口袋内具有排泄物,因此不能太过用力去捏,否则排泄物可能从软管溢出,但是轻轻地捏造口袋,能够排出的气体很少,造口袋内的气体无法进行充分地排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造口袋,其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排放造口袋内的气体,排气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造口袋,包括带有空腔的袋体,所述袋体的一面固定有粘胶盘,所述袋体连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第一管道与所述袋体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开关阀,所述三通管的第二管道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开关阀,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管道固定连接有抽气针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袋体内进行排气时,打开第一开关阀,抽气针管的活塞远离袋体运动,将气体吸入抽气针管内,然后关闭第一开关阀,打开第二开关阀,推动抽气针管的活塞朝向袋体方向运动,将气体推出,气体会从第二管道向外排放。通过抽气将袋体内的气体向外排出,方便易行,比起挤压袋体进行排气,抽气的方式一次的排气量更多,更加充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通管设置在所述袋体远离所述粘胶盘的一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造口袋时,粘胶盘贴在病人瘘口处,三通管在袋体远离粘胶盘的一面,不会影响粘胶盘的贴合,从而不会对造口袋使用时造成不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管道内固定有第一过滤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过滤网的网眼很小,用于防止袋体内的固体排泄物进入第一管道内,只允许气体通过,避免固体排泄物污染和堵塞第一管道,以免影响排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袋体远离所述粘胶盘的一端设有排液管口,所述排液管口上设有封闭排液管口的密封塞。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排液管口用于排走袋体内的液体,密封塞保证排液管口的密闭性,可以避免袋体内液体从排液管口向外泄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塞的侧面设有若干用于与所述排液管口的内壁相抵触的凸起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一圈圈的凸起圈在密封塞与排液管口内壁抵触时增大了二者之间的摩擦,使得密封塞不易从排液管口掉落出来,提高了密封塞密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三通管设置在远离所述排液管口的顶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三通管设置在袋体顶端,当袋子贴在病人皮肤上时,排液管口位于袋子的最下端,袋内的排泄物由于重力原因会沉在靠近排液管口处,此时三通管远离袋内的排泄物,排泄物不容易与三通管接触,因此也不会对三通管与袋体连通处造成堵塞,有利于造口袋向外排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腔内部缝有活性炭片。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片可以用于吸附袋体内的异味,同时可以吸附部分气体,减少了造口袋的异味,并且减少了袋内的气体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胶盘与所述袋体之间设有无纺布网。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粘胶盘与皮肤贴合时,无纺布网与皮肤接触,无纺布质地柔软,吸汗效果好,网眼可以增强透气性,使病人皮肤感觉更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管道内固定有过滤体,所述过滤体两面均为第二过滤网,所述第二过滤网之间为腔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过滤体两面设置为第二过滤网,中间的腔体可以用于填充活性炭或是一些香料,当排放的气体通过过滤体时,活性炭可以对气体的异味进行吸附,香料可以中和气体的臭味,达到减轻气体异味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粘胶盘上设有刻度盘。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刻度盘为圆形,标有各种直径的刻度,在裁剪粘胶盘的开口时,可以直接根据引流管的大小选择相应的直径,从而使裁剪时变得更加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比起挤压袋体进行排气,抽气的方式排气更加充分;

2、过滤体与活性炭片都可以吸附气体的异味,提高卫生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实施例1中体现三通管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1中体现第一过滤网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6是实施例2中体现过滤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C处的放大图;

图8是实施例3中体现活性炭片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袋体;11、空腔;12、排液管口;121、密封塞;122、凸起圈;2、粘胶盘;21、刻度盘;3、三通管;31、第一管道;311、第一开关阀;312、第一过滤网;32、第二管道;321、第二开关阀;33、过滤体;331、第二过滤网;332、腔体;34、第三管道;4、抽气针管;5、无纺布网;6、活性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造口袋,如图1所示,包括带有空腔11的袋体1,袋体1的一面固定有粘胶盘2,粘胶盘2上设有圆形的刻度盘21,在裁剪粘胶盘2的开口时,可以直接根据引流管的大小选择相应的直径,从而使裁剪时变得更加方便。

粘胶盘2与袋体1之间贴有无纺布网5,在粘胶盘2与皮肤贴合时,无纺布网5与皮肤接触,无纺布质地柔软,吸汗效果好,网眼可以增强透气性,使病人皮肤感觉更舒适。

袋体1远离粘胶盘2的一端设有排液管口12,排液管口12上设有封闭排液管口12的密封塞121。排液管口12用于排走袋体1内的液体,密封塞121保证排液管口12的密闭性,可以避免袋体1内液体从排液管口12向外泄露。密封塞121的侧面设有若干圈凸起圈122,一圈圈的凸起圈122在密封塞121与排液管口12内壁抵触时增大了二者之间的摩擦,使得密封塞121不易从排液管口12掉落出来,提高了密封塞121密封的效果。

如图2所示,在袋体1远离粘胶盘2的一面设置有三通管3,三通管3位于袋体1远离排液管口12的顶端。三通管3的第一管道31与袋体1一体成型并且相连通,在第一管道31上设有第一开关阀311,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管道31内固定有第一过滤网312。

如图2所示,三通管3的第二管道32与外界空气连通,第二管道32上设有第二开关阀321;三通管3的第三管道34一体成型固定连接有抽气针管4。

需要对袋体1内进行排气时,打开第一开关阀311,抽气针管4的活塞远离袋体1运动,将气体吸入抽气针管4内,然后关闭第一开关阀311,打开第二开关阀321,推动抽气针管4的活塞朝向袋体1方向运动,将气体推出,气体会从第二管道32向外排放。通过抽气将袋体1内的气体向外排出,方便易行,比起挤压袋体1进行排气,抽气的方式一次的排气量更多,更加充分。

第一过滤网312的网眼很小,用于防止袋体1内的固体排泄物进入第一管道31内,只允许气体通过,避免固体排泄物污染和堵塞第一管道31,以免影响排气。

实施例2:一种造口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6和7所示,第二管道32内固定有过滤体33,过滤体33的两面均为第二过滤网331,第二过滤网331之间为腔体332。中间的腔体332可以用于填充活性炭或是一些香料,当排放的气体通过过滤体33时,活性炭可以对气体的异味进行吸附,香料可以中和气体的臭味,达到减轻气体异味的效果。

实施例3:一种造口袋,如图8所示,与实施例2的不同之处在于,空腔11内部缝有活性炭片6,活性炭片6缝合在袋体1空腔11内,可以用于吸附袋体1内的异味,同时可以吸附部分气体,减少了造口袋的异味,并且减少了袋内的气体量。

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是结合上述所有实施例进行说明,其每个单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均包含在本实施过程当中。首先保持第一开关阀311与第二开关阀321均关闭,根据病人瘘口的大小,在粘胶盘2上剪出相应刻度的开口,然后撕下粘胶盘2,贴在病人瘘口上并固定;当袋内气体较多时,打开第一开关阀311进行抽气,然后关闭第一开关阀311,打开第二开关阀321并将气体向外界空气中进行排放。

在抽气时,应当注意轻轻拉动抽气针管4的活塞,避免活塞运动过快而导致抽气的吸力太大,从而将袋体1下端的液体吸出。抽气之前可以先打开排液管口12排走袋内的液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够有效地排放造口袋内的气体,排气效果好,尤其适用于术后处于恢复期的患者,适合短期临时进行使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