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术后包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3418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肛肠术后包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医院肛肠手术术后包扎普遍采用胶布粘贴或是绷带T型包扎,但当患者对胶布过敏或出汗过多时,胶布粘贴不牢固易脱落,且止血效果不理想,因此不能使用胶布粘贴,而绷带T型包扎松紧度不易调节,且对患者腰部及双侧腹股沟处压迫过紧,患者舒适度差,使用不方便。为解决以上问题,有必要发明一种新型包扎装置,提高肛肠疾病术后的包扎效果及患者的舒适度,增强止血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肛肠术后包扎装置,其解决了肛肠疾病术后包扎患者舒适度差,止血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肛肠术后包扎装置,包括两侧具有U形凹槽的包扎带,包扎带内设置有第一橡筋、第二橡筋以及第三橡筋;第一橡筋与第三橡筋分别位于包扎带的横向边缘处,二者通过人字形的第二橡筋连接;第二橡筋与第三橡筋之间具有三角区,三角区上设置有与包扎带粘接的活动块;第一橡筋与第二橡筋之间设置有气囊,气囊上设置有与包扎带连通的导管;

包扎带上设置有第一粘贴件、第二粘贴件、第三粘贴件以及第四粘贴件;第二粘贴件与第三粘贴件粘接,第四粘贴件与第一粘贴件粘接。

优选地,第一橡筋两端延伸出包扎带外,一端上设置有金属孔,另一端设置有与之配合的按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包扎带的两侧具有U形凹槽,使整个包扎带呈尿不湿状,不仅便于医生对患者进行包扎,也便于患者自行操作。

在三角区设置的与包扎带粘接的第一粘贴件,便于患者小便操作,患者小便时只需将第一粘贴件掀起即可,不影响装置对肛门伤口处的包扎。

包扎带内设置有第一橡筋、第二橡筋以及第三橡筋,在进行包扎时,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通过第一橡筋、第二橡筋以及第三橡筋调节装置对患者的压迫力度,提升装置的舒适度。

第一橡筋两端设置的先配合的金属孔和按扣,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配合,将装置固定于患者腰部,避免装置掉落,也可调节装置对于患者的压迫力度,提升装置的舒适度。

在肛门伤口处设置有气囊,通过对气囊内气体含量的调节,以及与包扎带的配合,可提升装置对伤口的压迫作用,提升装置的止血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包扎带;2、活动块;3、第一粘贴件;4、第一橡筋;5、第二橡筋;6、气囊;7、导管;8、导管塞;9、金属孔;10、按扣;11、第三橡筋;12、第二粘贴件;13、第三粘贴件;14、第四粘贴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如图1所示,该肛肠术后包扎装置,包括两侧具有U形凹槽的包扎带1,使包扎带1整体形状呈尿不湿状,U形凹槽处设置有第一粘贴件3、第二粘贴件12、第三粘贴件13以及第四粘贴件14,其中,第二粘贴件12与第三粘贴件13粘接,第四粘贴件14与第一粘贴件3粘接,包扎带1通过粘接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包扎,便于医生对患者进行包扎,以及患者自己进行处理。

如图1所示,包扎带1内设置有第一橡筋4、第二橡筋5以及第三橡筋11,用于在包扎时,根据患者情况对包扎带1的舒适度进行调整。

第一橡筋4和第三橡筋11分别位于包扎带1内的横向边缘处,两者之间通过第二橡筋5连接,优选第二橡筋5为人字形。

第二橡筋5与第三橡筋11之间形成一三角区,在三角区处设置有活动块2,活动块2与包扎带1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患者在小便时,只需将活动块2掀起即可,不用拆除整个包扎装置,不仅便于患者进行小便,还不会影响肛门伤口处的包扎。

如图1所示,第一橡筋4两端均延伸出包扎带1外,一端设置有金属孔9,一端设置有与金属孔9相配合的按扣10,在利用包扎带1对患者进行包扎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将按扣10按压入金属孔9内,使包扎带1固定于患者腰部,避免包扎带1掉落。

另外,还可通过对金属孔9的选择来调整装置的装置对患者的压迫力度,提升患者的舒适度。

如图1所示,在第一橡筋4与第二橡筋5之间设置有气囊6,气囊6安装于包扎带1内,其通过导管7与包扎带1外部连通,并在导管7与包扎带1的联通处设置有导管塞8,防止漏气。

通过对气囊7内气体含量的调节,在包扎带1的配合下,可有增强装置对患者伤口的压迫作用,提升装置的止血效果。

装置采用粘接方式对患者进行包扎,在第一橡筋4、第二橡筋5以及第三橡筋11的配合下,可根据患者的情况对粘接位置进行调整,提升患者的舒适度,通过调节气囊7内气体含量,可根据患者情况对伤口的压迫力度进行调整,提升装置的止血效果。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