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TOTM自动止液精密过滤输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6294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使用TOTM自动止液精密过滤输液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TOTM自动止液精密过滤输液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在临床上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在药液输完不及时取下输液器或更换输液瓶时,空气可能会进入病人体内威胁病人生命安全或出现回血现象,从而引起病人恐慌情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止液的一次性使用TOTM自动止液精密过滤输液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使用TOTM自动止液精密过滤输液器,它包括由输液导管依次连通的穿刺器、滴斗组件和静脉针,所述输液导管上还安装有调节器,所述滴斗组件的底部设有止液底座,以及设置在止液底座内的止液过滤膜和止液内芯,所述止液内芯具有上部开口,所述止液过滤膜位于止液内芯的上部开口处,并与止液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止液过滤膜具有亲水性。

进一步,所述止液过滤膜通过超声、热焊或高频热合的方式焊接在止液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滴斗组件还包括滴管和滴斗,所述滴管位于滴斗的顶部,止液底座位于滴斗的底部。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药液通过止液过滤膜流入滴斗下方的输液导管,由于止液过滤膜具有亲水性,一旦被液体浸湿,气体则无法透过,故临床输液时,当药液瓶中液体输完后,由于止液过滤膜处于浸湿状态,止液过滤膜上方的气体无法再透过止液过滤膜往下,止液过滤膜下方的输液导管内保持液体充盈,从而膜形成“气液分隔”的效果,即达到止液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滴斗组件具有亲水性的止液过滤膜,在输液输尽后,能防止空气进入人体及杜绝回血现象,提高输液安全性,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滴斗组件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穿刺器,2、输液导管,3、滴斗组件,3-1、滴管,3-2滴斗,3-3、止液过滤膜,3-4、止液内芯,3-5、止液底座,4、调节器,5、静脉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一次性使用TOTM自动止液精密过滤输液器,它包括由输液导管2依次连通的穿刺器1、滴斗组件3和静脉针5,所述输液导管2上还安装有调节器4;具体地,输液导管2分两段连接上述各结构,所述穿刺器1的末端与输液导管2的进液端相连通,所述滴斗组件3的进液端与输液导管2的出液端相连通,所述滴斗组件3的出液端与输液导管2的进液端相连通,所述静脉针5与输液导管2的出液端与相连通;

所述滴斗组件的底部设有止液底座3-5,以及设置在止液底座3-5内的止液过滤膜3-3和止液内芯3-4,所述止液内芯3-4具有上部开口,所述止液过滤膜3-3位于止液内芯3-4的上部开口处,并与止液底座3-5固定连接,所述止液过滤膜3-3具有亲水性,且其上的孔径在5.0μm左右,能阻隔空气经过,形成止液效果。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滴斗组件还包括滴管3-1和滴斗3-2,所述滴管3-1位于滴斗3-2的顶部,止液底座3-5位于滴斗3-2的底部。

优选地,为了将止液过滤膜3-3良好固定在止液底座3-5上,所述止液过滤膜3-3通过超声、热焊或高频热合的方式焊接在止液底座3-5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药液通过止液过滤膜3-3流入滴斗3-2下方的输液导管2,由于止液过滤膜3-3具有亲水性,一旦被液体浸湿,气体则无法透过,故临床输液时,当药液瓶中液体输完后,由于止液过滤膜3-3处于浸湿状态,止液过滤膜3-3上方的气体无法再透过止液过滤膜3-3往下,止液过滤膜3-3下方的输液导管2内保持液体充盈,从而膜形成“气液分隔”的效果,即达到止液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滴斗组件具有亲水性的止液过滤膜3-3,在输液输尽后,能防止空气进入人体及杜绝回血现象,提高输液安全性,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