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紧急救助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外心肺按压复苏器。
背景技术:
根据医学原理,在某些特殊因素影响下,如缺血缺氧、心率失常、电刺激、机械因素、血流异常、药物因素等各种情况下,可能会导致心脏暂时性或永久性停止跳动。因此,心肺复苏技术就应用而生,来抢救那些因为暂时心跳停止而失去生命的人们。根据心肺复苏原理,心跳停止时给予体外心脏按压是有效和必要的,可以引发心脏复跳,暂时维持血压,防止大脑缺氧和嬴得抢救时间,而心脏按压的根本作用并不仅限于对心脏本身的压缩,而是通过改变胸腔内的压力,使胸腔内产生压力梯度,形成压力差,从而改变心脏容积和促使血液流动循环。心肺复苏是医疗急救的关键环节,其基本操作是体外心脏按压。不仅在医院内部有广泛的应用,在院外急救,如车祸、事故、中毒、晕厥、地震等各种灾害中都是基本救命措施。目前的体外心脏按压还限于最原始的手掌按压,既不易撑握、实施费力,且存在效率低、成功率低、并发症多的缺点,传统的人工手掌胸外按压需要专门培训,而且一般人不易掌握,实施起来也很费力。由于只是凭借手掌下压和放松产生压力差,且人体的胸廓活动度有限,所以产生的压力差也很有限,复苏效率不高,尤其是由于按压幅度不易掌握,肋骨骨折和气胸的并发症很高。
目前现有的心肺按压复苏器大多使用繁琐,用力大小不能准确实施,容易对人体造成创伤,往往延误了抢救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使用程序繁琐,用力大小不能准确实施,容易对人体造成创伤的问题。
针对以上背景技术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体外心肺按压复苏器,包括把手、连接杆和底座,其中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把手和所述底座之间;所述底座设置有贴膜层和缓冲胶层,所述贴膜层与所述底座与胸壁接触的一侧连接,所述缓冲胶层与所述贴膜层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弹簧、电磁铁、永磁铁、触点、触头、滑杆、支撑轴、滑槽和顶盖,所述触点设置于所述顶盖的下端,所述滑槽滑动地套装在所述滑杆上,所述滑槽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竖直方向的通孔,所述滑杆垂直地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触头与所述支撑轴的顶端连接,所述永磁铁与所述支撑轴的顶端连接,所述电磁铁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永磁铁相对放置,所述支撑轴连接于所述触头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支撑轴插装在所述滑槽端面中心位置的通孔中,所述弹簧固定于所述顶盖与所述触头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还设置有压块、贴膜层和缓冲胶层,所述压块的端面中心位置开有盲孔,所述支撑轴插装在所述压块端面中心位置的盲孔中。
可选的,所述底座还设置有心肺感应器。
可选的,所述把手还设置有心肺显示器。
可选的,还包括急救包,所述急救包与所述压块连接。
可选的,所述把手还包括把手套,所述把手套套装于所述把手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体外心肺按压复苏器,通过所述贴膜层粘贴在胸壁上,施救人员抓住所述把手,通过下压和上提两种方式,从两个方向上改变胸腔内压,所述贴膜层和胸壁之间设有所述缓冲胶层,防止压力过大对胸壁造成创伤,所述体外心肺按压复苏器还包括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永磁铁,通过所述电磁铁的得电与失电,来实现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永磁铁的吸引与排斥,从而实现体外心肺按压复苏器的下压与上提,可以减少施救者的能耗,同时传输压力稳定,对胸壁起到保护作用,更加省力、高效,为抢救生命赢得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体外心肺按压复苏器,包括把手10、连接杆20和底座30,其中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把手和所述底座之间。
所述把手10设置有心肺显示器11,所述心肺显示器位于所述把手的顶面。所述把手供施救人员抓取,下压、上提体外心肺按压复苏器用,所述心肺显示器可以将被救人员心肺活跃状况体现到显示器上。
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底座设置有压块31、贴膜层32和缓冲胶层33,所述压块端面的中心位置开有盲孔,所述支撑轴插装在所述压块端面中心的盲孔中,所述贴膜层与所述压块的一侧连接,所述压块使用材料为塑钢或者橡胶,所述贴膜层使用手术切口保护贴膜,所述缓冲胶层与所述贴膜层连接,所述缓冲胶层使用凝胶样粘胶。
所述底座还设置有心肺感应器34,所述心肺感应器位于所述缓冲胶层的内部。
所述压块用于按压被救者胸壁,所述贴膜层粘贴在被救者胸壁上,当所述体外心肺按压复苏器上下移动时,所述贴膜层带动胸壁上下浮动,实现被救者被动呼吸的动作,所述缓冲胶层可以减少所述体外心肺按压复苏器对被救者胸壁的压力,避免对被救者胸壁造成创伤,所述心肺感应器可以在施救过程中感应被救者心肺的活跃状态,将被救者的情况反映到所述心肺显示器上。
所述体外心肺按压复苏器还包括急救包40,所述急救包连接于所述压块的顶面。所述急救包存放急救时必要的工具及药品,供紧急救援用。
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杆设置有弹簧21、电磁铁22、永磁铁23、触点24、触头25、滑杆26、支撑轴27、滑槽28和顶盖29,所述触点设置于所述顶盖的下端,所述滑槽滑动地套装在所述滑杆上,所述滑槽端面中心位置设有竖直方向的通孔,所述滑杆垂直地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触头与所述支撑轴的顶端连接,所述永磁铁与所述支撑轴的顶端连接,所述电磁铁与所述顶盖连接,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永磁铁相对放置,所述支撑轴连接于所述触头与所述底座之间,所述支撑轴插装在所述滑槽端面中心位置的通孔中,所述弹簧固定于所述顶盖与所述触头之间。所述触点与所述电磁铁通过导线连接,所述触头与电源连接。当所述把手向下压时,带动所述顶盖向下压,所述触点与所述触头连接,所述电磁铁通电,磁极变换,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永磁铁相互排斥,所述底座通过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永磁铁的排斥力向下压;所述底座下压动作完成后或者手动向上提拉所述把手,所述触点与所述触头断开连接,所述电磁铁失电,所述电磁铁与所述永磁铁之间的排斥力消失,被救者胸壁回复原位,从而所述体外心肺按压复苏器上提。所述滑杆可以在所述滑槽内上下滑动,所述支撑轴的作用是,连接所述把手与所述底座,所述支撑轴可以在所述滑槽端面中心位置的通孔中自由滑动。
如图5所示,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把手还包括把手套12,所述把手套套装于所述把手的两端,所述把手套为海绵把手套或者塑料把手套。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