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血液滤过置换液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5086阅读:1195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使用血液滤过置换液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血液滤过置换液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持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以下简称“CRRT”)主要用于治疗重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滤过是CRRT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种治疗技术,治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同时需要向患者血液中补充大量的置换液。该治疗过程中,需要一个产品用于置换液的灌装、暂存、输注。

目前,市场上没有一种专门适用于置换液配制、暂存、输注的产品,国内医院操作时大多借用3L袋。3L袋用于置换液时的操作步骤是:(1)将多种成分组成的置换液(容量约4000-5000ml)通过3L袋的进液管路灌装进袋体;(2)将多种成分组成的置换液混合均匀后,运送至病房中;(3)由于3L袋没有专用的接口与CRRT设备上的管路连接,操作者需要将3L袋的输液管路剪断,然后将CRRT管路上的穿刺器插入剪断的管路内孔,连接后进行输注。

3L袋作为置换液用途使用存在以下问题:(1)置换液每次的配液量通常为4000-5000ml,而3L袋的额定容量为3000ml,使用3L袋灌装置换液时袋体膨胀变形较大,存在破裂漏液风险;(2)置换液的灌装分为人工灌装、机器灌装两种,使用机器灌装时,3L袋的接口难以配套,无法灌装;(3)输注置换液时,3L袋没有专用的接口,容易对置换液产生污染、同时存在漏液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一次性使用血液滤过置换液袋,以解决置换液在灌装与输注时存在污染与漏液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使用血液滤过置换液袋,包括袋体,以及连接在袋体上的加药软管、出液软管和进液软管,所述加药软管上安装有袋体加药件,所述出液软管上连接有内鲁尔接头或橡胶塞,所述进液软管通过一锁定接头连接进液管路,所述进液管路的头端设有穿刺器或外鲁尔接头,穿刺器用于人工灌装,外鲁尔接头用于机器灌装。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在出液软管上的内鲁尔接头上还安装有内鲁尔接头护帽。

进一步提供一种进液管路的具体结构,所述进液管路为总进液管,总进液管通过一连接三通与第一分进液管、第二分进液管连通,所述第一分进液管通过一连接三通与第一支进液管、第二支进液管连通,第一支进液管、第二支进液管、第二分进液管的头端均设有穿刺器。

进一步提供一种穿刺器的具体结构,所述穿刺器包括基座和穿刺头,基座和穿刺头之间设有空气过滤器,穿刺头上套有穿刺器护帽。

进一步为了分别控制进液,所述第一支进液管、第二支进液管、第二分进液管上套有止液夹。

进一步,所述出液软管和进液软管上套有止液夹。

进一步,所述进液软管上还设有盖帽。

进一步,所述连接在进液管路上的外鲁尔接头上安装有外鲁尔接头护帽。

进一步为了方便悬挂,所述袋体的顶部设有挂孔或挂片,袋体的下部设有下悬挂孔。

进一步,所述袋体的容量为5000ml。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对进液管路做了改进,在进液管路的头端设有用于人工灌装的穿刺器或用于机器灌装的外鲁尔接头,在进行机器灌装时,使用专用的外鲁尔接头,从而保证灌装无污染、无漏液问题;

2)本实用新型对出液软管做了改进,在出液软管上连接橡胶塞或内鲁尔接头,可以避免出液时出现污染、漏液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袋体部分的尺寸加大,袋体的额定容量设定为5000ml,能够满足置换液的一次配液量;

4)本实用新型是专用的置换液袋,用于置换液的灌装、暂存、输注,能够明显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挂孔或挂片,2、袋体,3、下悬挂孔,4、加药软管,5、袋体加药件,6、出液软管,7、内鲁尔接头,8、内鲁尔接头护帽,9、进液软管,10、盖帽,11、锁定接头,12、连接三通,13、止液夹,14、穿刺器,15、空气过滤器,16、穿刺器护帽,17、进液管路,18、第一分进液管,19、第二分进液管,20、第一支进液管,21、第二支进液管,22、橡胶塞,23、外鲁尔接头,24、外鲁尔接头护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一次性使用血液滤过置换液袋,包括袋体2,以及连接在袋体2上的加药软管4、出液软管6和进液软管9,所述加药软管4上安装有袋体加药件5,所述出液软管6上连接有内鲁尔接头7,所述进液软管9通过一锁定接头11连接进液管路17,所述进液管路17的头端设有穿刺器14,穿刺器14用于人工灌装,外鲁尔接头23用于机器灌装。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的连接在出液软管6上的内鲁尔接头7上还安装有内鲁尔接头护帽8。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进液管路17为总进液管,总进液管通过一连接三通12与第一分进液管18、第二分进液管19连通,所述第一分进液管18通过一连接三通12与第一支进液管20、第二支进液管21连通,第一支进液管20、第二支进液管21、第二分进液管19的头端均设有穿刺器14。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穿刺器14包括基座和穿刺头,基座和穿刺头之间设有空气过滤器15,穿刺头上套有穿刺器护帽16。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进液管20、第二支进液管21、第二分进液管19上套有止液夹13。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出液软管6和进液软管9上套有止液夹13。

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进液软管9上还设有盖帽10。

进一步,所述袋体2的顶部设有挂孔或挂片1,袋体2的下部设有下悬挂孔3。

进一步,所述袋体2的容量为5000ml。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一次性使用血液滤过置换液袋,包括袋体2,以及连接在袋体2上的加药软管4、出液软管6和进液软管9,所述加药软管4上安装有袋体加药件5,所述出液软管6上连接有橡胶塞22,所述进液软管9通过一锁定接头11连接进液管路17,所述进液管路17的头端设有穿刺器14,穿刺器14用于人工灌装。

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进液管路17为总进液管,总进液管通过一连接三通12与第一分进液管18、第二分进液管19连通,所述第一分进液管18通过一连接三通12与第一支进液管20、第二支进液管21连通,第一支进液管20、第二支进液管21、第二分进液管19的头端均设有穿刺器14。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穿刺器14包括基座和穿刺头,基座和穿刺头之间设有空气过滤器15,穿刺头上套有穿刺器护帽16。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进液管20、第二支进液管21、第二分进液管19上套有止液夹13。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进液软管9上还设有盖帽10。

可选地,所述袋体2的容量为5000ml。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一种一次性使用血液滤过置换液袋,包括袋体2,以及连接在袋体2上的加药软管4、出液软管6和进液软管9,所述加药软管4上安装有袋体加药件5,所述出液软管6上连接有内鲁尔接头7,所述进液软管9通过一锁定接头11连接进液管路17,所述进液管路17的头端设有外鲁尔接头23,外鲁尔接头23用于机器灌装。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的连接在出液软管6上的内鲁尔接头7上还安装有内鲁尔接头护帽8。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出液软管6和进液软管9上套有止液夹13,所述进液管路17上也套有止液夹13。

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进液软管9上还设有盖帽10。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在进液管路17上的外鲁尔接头23上安装有外鲁尔接头护帽24。

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袋体2的顶部设有挂孔或挂片1,袋体2的下部设有下悬挂孔3。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袋体2的容量为5000ml。

实施例四:

如图4所示,一种一次性使用血液滤过置换液袋,包括袋体2,以及连接在袋体2上的加药软管4、出液软管6和进液软管9,所述加药软管4上安装有袋体加药件5,所述出液软管6上连接有橡胶塞22,所述进液软管9通过一锁定接头11连接进液管路17,所述进液管路17的头端设有外鲁尔接头23,外鲁尔接头23用于机器灌装。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出液软管6和进液软管9上套有止液夹13。

可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进液软管9上还设有盖帽10。

可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在进液管路17上的外鲁尔接头23上安装有外鲁尔接头护帽24。

进一步,所述袋体2的容量为5000ml。

本实用新型对进液管路17做了改进,在进液管路17的头端设有用于人工灌装的穿刺器14或用于机器灌装的外鲁尔接头23,在进行机器灌装时,使用专用的外鲁尔接头23,从而保证灌装无污染、无漏液问题。

本实用新型对出液软管6做了改进,在出液软管6上连接橡胶塞22或内鲁尔接头7,可以避免出液时出现污染、漏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袋体部分的尺寸加大,袋体2的额定容量设定为5000ml,能够满足置换液的一次配液量。

本实用新型是专用的置换液袋,用于置换液的灌装、暂存、输注,能够明显提高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