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手术腔道损伤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7359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体手术腔道损伤保护器及保护系统,通过永磁铁的磁力大小来测定手术器械与腔道的距离,属于医疗设备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人体有许多自然的腔道,比如消化系统的胃、小肠、结肠以及直肠等,还有女性的阴道、子宫等。在这些腔道附近实施外科手术容易造成此类空腔器管的损伤,继而会导致许多严重的后果,比如十二指肠穿孔患者的死亡率高达 25%;直肠结肠损伤后患者需要在伤处近端做皮肤的肠道造瘘,待损伤愈合后二期行手术复位。这些并发症将会大大增加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费用,更为重要的是给患者带来非常大的精神负担以及痛苦体验。此类悲剧的直接原因就是手术操作缺乏对术野内临近空腔器官的解剖位置精确判断,进行切割操作时不慎导致。

目前现有技术中,有通过在插入体内的器械末端装有传感器或天线,与体外装置来传播电磁信号,但这种装置较为复杂,成本也较高;还有通过X射线荧光图像,来显示病人和插入的器械,这种方法的缺点是需要重复全部成像过程来得到病人图像,这本身也要使病人受到不必要的电离辐射;也有通过感测有源器械发出的磁场来确定器械位置的,但这种仅适用于能够发出磁场的有源器械,当用于像手术刀这种无源器械时就无法发挥作用。

有人发明“手术刀深度探测装置”。在手术刀刀头前加装超声波探发生和探测装置,但此发明装置缺乏实用性。手术刀安装此类外加设备的形体较大,必将影响手术操作空间以及灵活性。此外在一些空腔脏器附近操作时,如果自然体腔前后壁贴合紧密则无法探测手术刀与脏器之间实际距离,更容易损伤空腔器官。

目前大部分的家用轿车均安装有倒车雷达,根据前后车距离的远近,雷达探测器会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来提示司机。用于切割的手术器械绝大多数为钢铁制成,磁场对钢铁器械的吸引力跟距离有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体手术腔道损伤保护器,将该装置放入手术附近空腔器官内可以精确判断手术器械尖端与该器官的距离大小,从而达到保护目标器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体手术腔道损伤保护器,包括永磁铁、弹簧装置,能量转换器、无线信号发射器以及电源,所述永磁铁通过弹簧装置与能量转换器连接,能量转换器与无线信号发射器连接,能量转换器将磁场对手术器械引力大小转换为数据信号并传输给无线信号发射器,电源为能量转换器和无线信号发射器供电。

该人体手术腔道损伤保护器形状为胶囊状;所述永磁铁形状为平板状,位于人体手术腔道损伤保护器的侧面。该人体手术腔道损伤保护器的大小尺寸有多种。

该人体手术腔道损伤保护器外侧包绕有硅胶材料。

电源采用电池。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人体手术腔道损伤保护系统,包括上述人体手术腔道损伤保护器保护器,该系统还包括体外接收装置,所述体外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无线信号发射器输出的无线信号,并将该信号转换为声音输出。

该人体手术腔道损伤保护系统输出的声音频率随信号强度的增强而变大,声音在手术器械与腔道保护器装置的距离超过预设的高度危险阈值时为长鸣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人体手术腔道损伤保护器体积较小,便于植入体内,同时,由于其采用监测磁力大小来感测装置与金属器械的距离,因此,不需要手术器械上设置复杂的传感器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实际中运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人体手术腔道损伤保护器结构示例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永磁铁;2.能量转换器;3.信号发射器; 4.电源;5.硅胶材料;6.弹簧装置;7.手术刀。

具体实施方式

人体手术腔道损伤保护器包括永磁铁(1)、弹簧装置(6),能量转换器(2)、无线信号发射器(3)以及电源(4),其中,永磁铁通过弹簧装置(6)与能量转换器连接,金属手术器械尖部距离该装置越近则永磁铁对于器械的吸引力越大,能量转换器连接于无线信号发射器,用于将磁场对手术器械引力大小转换为数据信号并无线输出,电源为能量转换器和无线信号发射器供电。该装置为胶囊状,永磁铁为平板状,位于装置的侧面。该保护器外侧还包绕有高级硅胶材料(5)。体外接收设备根据接收信号的强弱转换为“嘀嘀”声音信号输出,信号越强则声音频率越大。可以设置高度危险距离信号,为长鸣声音。装置大小尺寸有多种,可以随患者需保护空腔器官的位置以及大小进行选择。可以直接塞入肛门直肠;或内镜下置入食道、胃、结肠、小肠内,术前需对各种不同手术器械进行磁力-距离校订,将器械尖部放置在同型号装置上方1cm进行磁力-距离校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