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电磁罐的电磁治疗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1991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电磁罐的电磁治疗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医疗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电磁罐的电磁治疗仪。



背景技术:

在电磁治疗仪的使用中,治疗探头与电磁罐均可用于传递治疗信号;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导联线过长容易造成线路混乱、影响使用与美观;并且,过多的灰尘与湿度较高的空气都将对电磁罐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带电磁罐的电磁治疗仪,便于将电磁治疗仪的配件归置整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电磁罐的电磁治疗仪,包括基座和位于基座之上的安装部,该基座一侧经支撑部连接安装部;该安装部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该安装部的正面形成控制面板,连接控制电路板的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导联线插口、调节按钮与调节旋钮,还包括第一导联线和第二导联线,该第一导联线连接控制面板与治疗探头,该第二导联线连接控制面板与电磁罐;该安装部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治疗探头的托架;该基座的顶端端面上嵌设有一放置抽屉,该放置抽屉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磁罐的内凹槽,匹配于电磁罐的内凹槽内侧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槽,内凹槽内位于安装槽上方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水平的安装轴,一匹配于安装槽的玻璃罩开口朝下地倒扣于安装槽上,该玻璃罩的开口一侧上设置有匹配于安装轴的通孔,该玻璃罩以通孔穿过安装轴的方式枢接于内凹槽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基座的底端设置有活动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改进,支撑部上设置有供导联线穿过的导线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有托架用于放置治疗探头,还设置有内凹槽用于放置电磁罐,并设置有导线环用于给导联线导向,合理设计结构,从而便于将各配件配置归位,节省了放置空间;在放置电磁罐的内凹槽上倒扣有玻璃罩,避免电磁罐在放置不用时沾染过多的灰尘,提高配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座;2、支撑部;3、安装部;4、控制面板;41、导联线插口;42、调节按钮;43、调节旋钮;44、托架;5、放置抽屉;6、内凹槽;7、安装槽;8、安装轴;9、玻璃罩;10、活动轮;11、导线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带电磁罐的电磁治疗仪,包括基座1和位于基座1之上的安装部3,该基座1一侧经支撑部2连接安装部3,基座1的底端设置有活动轮10,支撑部2上设置有供导联线穿过的导线环11;该安装部3内设置有控制电路板(未图示),该安装部3的正面形成控制面板4,连接控制电路板(未图示)的控制面板4上设置有导联线插口41、调节按钮42与调节旋钮43,还包括第一导联线(未图示)和第二导联线(未图示),该第一导联线(未图示)连接控制面板4与治疗探头(未图示),该第二导联线(未图示)连接控制面板4与电磁罐(未图示);该安装部3的侧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治疗探头(未图示)的托架44;该基座1的顶端端面上嵌设有一放置抽屉5,该放置抽屉5的顶端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电磁罐(未图示)的内凹槽6,匹配于电磁罐(未图示)的内凹槽6内侧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安装槽7,内凹槽6内位于安装槽7上方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水平的安装轴8,一匹配于安装槽7的玻璃罩9开口朝下地倒扣于安装槽7上,该玻璃罩9的开口一侧上设置有匹配于安装轴8的通孔(未图示),该玻璃罩9以通孔(未图示)穿过安装轴8的方式枢接于内凹槽6上。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