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促进局部肢体血液循环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6739阅读:3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促进局部肢体血液循环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促进局部肢体血液循环仪。



背景技术: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糖尿病足是一种影响糖尿病患者下肢功能的疾病,其容易导致关节僵硬、变形、血液循环减慢,从而使患者的肢体感觉异常,运动能力下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为了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需要寻求促进肢体血液循环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的症状,但是现有技术主要采用人工对其进行辅助按摩,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目的,但该种方式不仅极大的增加了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无法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多功能促进局部肢体血液循环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促进局部肢体血液循环仪,来解决目前传统采用人工按摩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方式,不仅极大的增加了人员的劳动强度,还无法达到很好效果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促进局部肢体血液循环仪,包括底座、振动器、第一固定板、第一螺杆、第一转动块、第一固定套、第一夹板、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第二固定板、第二螺杆、第二转动块、第二固定套、第二夹板、第二红外线理疗灯泡,所述的振动器位于底座内部顶端,所述的振动器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板位于底座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固定板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螺杆贯穿第一固定板中端,所述的第一螺杆与第一固定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转动块位于第一螺杆右侧,所述的第一转动块与第一螺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套位于第一转动块外壁,所述的第一固定套与第一转动块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夹板位于第一固定套右侧,所述的第一夹板与第一固定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位于第一夹板右侧,所述的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与第一夹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固定板位于底座右侧上端,所述的第二固定板与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螺杆贯穿第二固定板中端,所述的第二螺杆与第二固定板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转动块位于第二螺杆左侧,所述的第二转动块与第二螺杆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固定套位于第二转动块外壁,所述的第二固定套与第二转动块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夹板位于第二固定套左侧,所述的第二夹板与第二固定套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红外线理疗灯泡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二红外线理疗灯泡位于第二夹板左侧,所述的第二红外线理疗灯泡与第二夹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内部左侧下端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底座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内部左侧下端还设有充电接口,所述的充电接口与底座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充电接口与蓄电池导线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夹板顶部还设有第一开关,所述的第一开关与第一夹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夹板顶部还设有第二开关,所述的第二开关与第二夹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夹板右侧四周和第二夹板左侧四周还均设有弹性垫,所述的弹性垫分别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胶水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多功能促进局部肢体血液循环仪,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根据患者治疗需要,若患者下肢局部需要促进血液循环,医护人员便可将该装置套在患者下肢治疗部位,再旋转第一螺杆,使第一螺杆顺着第一固定板向右侧方向转动,即第一螺杆带动第一转动块联动第一固定套连同第一夹板向患者肢体方向运动,因第一转动块与第一固定套为转动相连,从而在第一螺杆旋转过程中,能够保证第一夹板不会跟随转动,当第一夹板带动弹性垫接触到患者肢体后,医护人员便可根据以上相同方法,旋转第二螺杆,使第二螺杆顺着第二固定板向左侧方向转动,即第二螺杆带动第二转动块联动第二固定套连同第二夹板向患者肢体方向运动,因第二转动块与第二固定套为转动相连,从而在第二螺杆旋转过程中,能够保证第二夹板不会跟随转动,当第二夹板带动弹性垫接触到患者肢体后,通过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相互配合对患者肢体进行夹持的作用,从而使得该装置能够与患者肢体得到有效的固定,因弹性垫材质为海绵,具备良好的弹性效果以及柔软性,使其与患者皮肤软接触,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性,然后医护人员便可根据患者治疗需要,可打开第一开关,使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亮起,即通过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的作用,对患者肢体左侧进行照射治疗,因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红外线波峰值严格在1300nm,即红外线的波长刚好可以穿透人体真皮层,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同理,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治疗需要,打开第二开关,使第二红外线理疗灯泡亮起,即通过第二红外线理疗灯泡的作用,对患者肢体右侧进行照射治疗,因第二红外线理疗灯泡红外线波峰值严格在1300nm,即红外线的波长刚好可以穿透人体真皮层,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同时,医护人员也可根据患者治疗需要,打开振动器,通过振动器的作用,使得该装置产生振动,即实现了患者下肢的振动,从而避免患者佩戴该装置后,肢体出现麻木的现象,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性,该多功能促进局部肢体血液循环仪,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简单的操作,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局部肢体血液循环,从而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进度,此外,还能够对患者肢体进行振动,从而避免患者肢体出现麻木现象,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性。同时,蓄电池是为了给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以及振动器提供能量供应,使得该装置能够无线使用,拓展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且因蓄电池与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以及振动器都为导线相连,从而实现了能量的正常供应,充电接口是为了连接外部电源,使得外部电源能够通过充电接口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功能促进局部肢体血液循环仪的主视图;

图2是多功能促进局部肢体血液循环仪的剖视图;

图3是多功能促进局部肢体血液循环仪的A向剖视图。

底座1、振动器2、第一固定板3、第一螺杆4、第一转动块5、第一固定套 6、第一夹板7、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8、第二固定板9、第二螺杆10、第二转动块11、第二固定套12、第二夹板13、第二红外线理疗灯泡14、蓄电池101、充电接口102、第一开关701、第二开关1301、弹性垫130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多功能促进局部肢体血液循环仪,包括底座 1、振动器2、第一固定板3、第一螺杆4、第一转动块5、第一固定套6、第一夹板7、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8、第二固定板9、第二螺杆10、第二转动块11、第二固定套12、第二夹板13、第二红外线理疗灯泡14,所述的振动器2位于底座1内部顶端,所述的振动器2与底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板3位于底座1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固定板3与底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螺杆4 贯穿第一固定板3中端,所述的第一螺杆4与第一固定板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转动块5位于第一螺杆4右侧,所述的第一转动块5与第一螺杆4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套6位于第一转动块5外壁,所述的第一固定套6与第一转动块5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一夹板7位于第一固定套6右侧,所述的第一夹板7与第一固定套6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8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8位于第一夹板7右侧,所述的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8与第一夹板7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固定板9位于底座1右侧上端,所述的第二固定板9与底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螺杆10贯穿第二固定板9中端,所述的第二螺杆10与第二固定板9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转动块11位于第二螺杆10左侧,所述的第二转动块11与第二螺杆10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固定套12位于第二转动块11外壁,所述的第二固定套12与第二转动块11转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夹板13位于第二固定套12左侧,所述的第二夹板13与第二固定套12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红外线理疗灯泡14数量为若干件,所述的第二红外线理疗灯泡14位于第二夹板13左侧,所述的第二红外线理疗灯泡14与第二夹板13螺纹相连,所述的底座1内部左侧下端还设有蓄电池101,所述的蓄电池101与底座1螺纹相连,所述的底座1内部左侧下端还设有充电接口102,所述的充电接口102与底座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充电接口102与蓄电池101 导线相连,所述的第一夹板7顶部还设有第一开关701,所述的第一开关701与第一夹板7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夹板13顶部还设有第二开关1301,所述的第二开关1301与第二夹板1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夹板7右侧四周和第二夹板 13左侧四周还均设有弹性垫1302,所述的弹性垫1302分别与第一夹板7和第二夹板13胶水相连。

该多功能促进局部肢体血液循环仪,使用时,医护人员首先根据患者治疗需要,若患者下肢局部需要促进血液循环,医护人员便可将该装置套在患者下肢治疗部位,再旋转第一螺杆4,使第一螺杆4顺着第一固定板3向右侧方向转动,即第一螺杆4带动第一转动块5联动第一固定套6连同第一夹板7向患者肢体方向运动,因第一转动块5与第一固定套6为转动相连,从而在第一螺杆4 旋转过程中,能够保证第一夹板7不会跟随转动,当第一夹板7带动弹性垫1302 接触到患者肢体后,医护人员便可根据以上相同方法,旋转第二螺杆10,使第二螺杆10顺着第二固定板9向左侧方向转动,即第二螺杆10带动第二转动块 11联动第二固定套12连同第二夹板13向患者肢体方向运动,因第二转动块11 与第二固定套12为转动相连,从而在第二螺杆10旋转过程中,能够保证第二夹板13不会跟随转动,当第二夹板13带动弹性垫1302接触到患者肢体后,通过第一夹板7与第二夹板13相互配合对患者肢体进行夹持的作用,从而使得该装置能够与患者肢体得到有效的固定,因弹性垫1302材质为海绵,具备良好的弹性效果以及柔软性,使其与患者皮肤软接触,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性,然后医护人员便可根据患者治疗需要,可打开第一开关701,使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8亮起,即通过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8的作用,对患者肢体左侧进行照射治疗,因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8红外线波峰值严格在1300nm,即红外线的波长刚好可以穿透人体真皮层,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同理,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治疗需要,打开第二开关1301,使第二红外线理疗灯泡14亮起,即通过第二红外线理疗灯泡14的作用,对患者肢体右侧进行照射治疗,因第二红外线理疗灯泡14红外线波峰值严格在1300nm,即红外线的波长刚好可以穿透人体真皮层,从而达到促进血液循环的目的,同时,医护人员也可根据患者治疗需要,打开振动器2,通过振动器2的作用,使得该装置产生振动,即实现了患者下肢的振动,从而避免患者佩戴该装置后,肢体出现麻木的现象,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性,同时,蓄电池101是为了给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8、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14以及振动器2提供能量供应,使得该装置能够无线使用,拓展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且因蓄电池101与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8、第一红外线理疗灯泡14 以及振动器2都为导线相连,从而实现了能量的正常供应,充电接口102是为了连接外部电源,使得外部电源能够通过充电接口102对蓄电池101进行充电。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