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可回收食道支架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69194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定可回收食道支架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稳定可回收食道支架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的食道介入治疗中,通常使用装载有记忆合金食道支架的食道支架输送系统在X光下或内镜直视下送至病变部位后将支架释放,利用支架自身的径向支撑力达到治疗或缓解病症的目的。目前的食道支架输送系统的结构包括外鞘管、中管、芯管、定位引导头、大手柄、固定柄和小手柄。在手术过程中将食道支架输送系统送入患者病灶处,确定位置,将支架完全释放至病灶处,之后将系统撤出患者体内。其不足之处在于,如支架释放后可能发生位置不准确却无法调整的情况,可能加大手术难度或手术失败;此外,因食道支架头端直径与主体直径相差较多,食道支架在输送系统的外鞘管中可能出现扭转移位的现象,从而导致推出困难引起手术失败或延长手术时间。

因此,解决支架装载中的扭转移位及植入过程中的定位不准确,实现植入过程位置及时调整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快捷、定位准确、释放精准、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的稳定可回收食道支架输送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稳定可回收食道支架输送系统,它包括定位引导头(1)、显影环(2)、芯管(3)、外鞘管(5)、大手柄(6)、中管(7)、固定柄(8)和小手柄(9),其特征在于,在芯管(3)上套接有台阶状套管(4),在该台阶状套管(4)上设有回收控制管(10),台阶状套管(4)的内径等于芯管(3)外径,该回收控制管(10)的外径小于外鞘管(5)的内径,该回收控制管(10)的内径等于台阶状套管(4)的外径。

其中,定位引导头呈枣核状,芯管前端为定位引导头和显影环连接,之后依次为台阶状套管、回收控制管、外鞘管、大手柄、中管、固定柄和小手柄,定位引导头与中管之间为食道支架装载空间,内有台阶状套管和回收控制管,台阶状套管和回收控制管套于芯管外并固定,回收控制管套接于台阶状套管上并固定于台阶状套管中部。

其中,台阶状套管和回收控制管采用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制成。

其中,台阶状套管和回收控制管位于定位引导头与中管之间的芯管上。

其中,台阶状套管和回收控制管与芯管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为粘接、镶嵌或锚定方式。

其中,台阶状套管起始端距不锈钢标记环(11)10-30mm,长度为30~120mm,回收控制管起始端距显影环40-70mm,长度为2-5mm。

台阶状套管填充了覆膜食道支架主体部位装载入食道系统中的空间,使食道支架保持平滑不褶皱,推送过程将更为稳定,不会发生推出困难和跳弹移位的情况。

回收控制管使得支架在未完全释放且回收控制管未推出的情况下可以将食道支架再次收回输送系统中,调整释放位置从而再次释放,达到可回收的效果,使得定位更精准,避免推出困难或定位偏差而导致的手术失败或延长手术时间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新颖、操作快捷、定位更准确、支架释放稳定、回收简便、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台阶状套管和回收控制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定位引导头,2-显影环,3-芯管,4-台阶状套管,5-外鞘管,6-大手柄,7-中管,8-固定柄,9-小手柄,10—可回收控制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稳定可回收食道支架输送系统,它包括定位引导头1、显影环2、芯管3、外鞘管5、大手柄6、中管7、固定柄8和小手柄9,在芯管3上套接有台阶状套管4,在该台阶状套管4上设有回收控制管10,台阶状套管4的内径等于芯管3外径,该回收控制管10的外径小于外鞘管5的内径,该回收控制管10的内径等于台阶状套管4的外径。

其中,定位引导头1呈枣核状,芯管3前端为定位引导头1和显影环2连接,之后依次为台阶状套管4、回收控制管10、外鞘管5、大手柄6、中管7、固定柄8和小手柄9,定位引导头1与中管7之间为食道支架装载空间,内有台阶状套管4和回收控制管10,台阶状套管4和回收控制管10套于芯管3外并固定,回收控制管10套接于台阶状套管4上并固定于台阶状套管4中部。

其中,台阶状套管4和回收控制管10采用金属或高分子材料制成。

其中,台阶状套管4和回收控制管10位于定位引导头1与中管7之间的芯管3上。

其中,台阶状套管4和回收控制管10与芯管3之间的连接固定方式为粘接、镶嵌或锚定方式。

其中,台阶状套管4起始端距显影环2为10-30mm,长度为30~120mm,回收控制管起始端距显影环40-70mm,长度为2-5mm。

本实用新型在临床介入使用过程中,根据食道支架长度旋开大手柄后端安全锁套,调整小手柄9将食道支架套过定位引导头1、显影环2、芯管3,使其跨过台阶状套管4和回收控制管10,将食道支架压入外鞘管5中,旋紧大手柄6上。在手术过程中,医生X射线(或内窥镜监视)下,将输送系统送至病灶处;输送系统在置入体内的过程中,保持外鞘管5和中管7的相对位置不变,勿松开大手柄6处安全锁,待输送系统到达确定的释放位置后,方可松开安全锁;在确定释放位置后(胃镜或X光造影),松开大手柄处安全锁,紧握固定柄8并固定其位置不动,后撤外鞘管5,释放出食道支架;食道支架全部释放后,撤出输送系统。如若释放过程中需要调整食道支架位置,只要保证回收控制管4依然在外鞘管5中即可通过回撤中管7的方式将食道支架再次压入外鞘管5中,之后调整输送系统位置直至准确释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