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式触角经络激活脐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6437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囊式触角经络激活脐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该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肚脐贴,特别是涉及一种囊式触角经络激活脐贴。



背景技术:

肚脐是人体中唯一可以用手触摸,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穴位,名为神阙。神阙穴是胎儿生前从母体获取营养的通道,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直接相连,药物易于通过脐部,进入细胞间质迅速布于血液中,而且它内联十二经脉、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宫、皮肉筋,因而历来被医家视为治病要穴。

中药敷肚脐适用范围很广,但现有的肚脐贴大多是采用平面形式的膏贴,药物不能充分与肚脐部位的皮肤相接触,造成治疗效果差,即便采用药物部分符合肚脐形状的肚脐贴,随着药物部分的损耗,药物与肚脐部位的皮肤逐渐脱离接触,也造成有效治疗时间短,更主要的是,现在的肚脐贴都没有刺激肚脐内神经末梢敏感区的结构,不能激活肚脐内皮肤的的血液循环系统,不能使药物更有效的被吸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囊式触角经络激活脐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囊式触角经络激活脐贴,包括胶布,在胶布的内侧中部设有一与肚脐形状相配合的硅胶药囊,所述硅胶药囊内部装有药物,硅胶药囊内侧囊壁上设有注药头,所述注药头突出硅胶药囊内侧囊壁表面,硅胶药囊内侧囊壁表面与胶布连接,硅胶药囊外侧囊壁表面设有若干柔性激活触角,所述柔性激活触角上设有与硅胶药囊内部连通的出药孔,在硅胶药囊的外侧设有防粘离型纸,所述防粘离型纸的中心部分盖在硅胶药囊的外侧,防粘离型纸的边缘与胶布粘连。

所述硅胶药囊内部的药物为液体药物或胶体药物或膏体药物。

所述柔性激活触角为设在硅胶药囊外侧表面的抛物面体凸起。

所述硅胶药囊的内侧囊壁一圈设有延伸的凸缘。

所述出药孔的孔径为0.3mm~0.8mm。

所述注药头设置在硅胶药囊内侧囊壁中心。

所述胶布为透气无纺胶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囊式触角经络激活脐贴具有以下优点:1、本脐贴以人性化设计,以软质硅胶材料制成可容纳液体或胶体或膏体药物的硅胶药囊,使用时可吻合与肚脐眼内,其中硅胶药囊外侧囊壁表面设有若干柔性激活触角,柔性激活触角在人体活动时可刺激肚脐内神经末梢敏感区从而激活天生命原的血液循环系统,柔性激活触角上设有与硅胶药囊内部连通的出药孔,使硅胶药囊在挤压时将药囊内的药物微量排出,能使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或治疗药物通过中医学中的人体神阙穴肌肤渗透吸收,从而实现保健、调理和治疗的目的,本脐贴具有激活血脉、蠕动给药、药物不外溢和出药孔始终能与肚脐部皮肤接触从而给药时间长等优点;2、硅胶药囊内部的药物为液体药物或胶体药物或膏体药物,可以根据不同需要选择;3、柔性激活触角为设在硅胶药囊外侧表面的抛物面体凸起,和皮肤接触时柔和,对皮肤的冲击小;4、硅胶药囊的内侧囊壁一圈设有延伸的凸缘,能够增大内侧囊壁和胶布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硅胶药囊与胶布的连接更牢固;5、注药头设置在硅胶药囊内侧囊壁中心,便于硅胶药囊内侧囊壁表面与胶布粘结。

附图说明

图1是囊式触角经络激活脐贴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囊式触角经络激活脐贴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囊式触角经络激活脐贴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中标号1是胶布,2是硅胶药囊,3是注药头,4是柔性激活触角,5是出药孔,6是防粘离型纸,7是凸缘,8是肚脐眼。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囊式触角经络激活脐贴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囊式触角经络激活脐贴,包括胶布1,在胶布1的内侧中部设有一与肚脐形状相配合的硅胶药囊2,所述硅胶药囊2内部装有药物,硅胶药囊2内侧囊壁上设有注药头3,制作本脐贴时使用注药针通过注药头3往硅胶药囊2内注药,将药剂灌注完毕后拔出注药针,注药针孔能够依靠弹性闭合,所述注药头3突出硅胶药囊2内侧囊壁表面,硅胶药囊2内侧囊壁表面与胶布1连接,硅胶药囊2外侧囊壁表面设有若干柔性激活触角4,所述柔性激活触角4上设有与硅胶药囊2内部连通的出药孔5,在硅胶药囊2的外侧设有防粘离型纸6,所述防粘离型纸6的中心部分盖在硅胶药囊2的外侧,防粘离型纸6的边缘与胶布1粘连。

所述硅胶药囊2内部的药物为液体药物。

所述柔性激活触角4为设在硅胶药囊2外侧表面的抛物面体凸起。

所述出药孔5的孔径为0.3mm。

所述注药头3设置在硅胶药囊2内侧囊壁中心。

所述胶布为透气无纺胶布。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硅胶药囊2内部的药物为胶体药物。所述出药孔5的孔径为0.5mm。

实施例三: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硅胶药囊2内部的药物为膏体药物。所述出药孔5的孔径为0.8mm。

实施例四: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硅胶药囊2的内侧囊壁一圈设有延伸的凸缘7。

如图3所示,使用时首先将本脐贴从包装盒中取出,撕下防粘离型纸6,然后将硅胶药囊2吻合在肚脐眼8内并通过硅胶药囊2一圈的胶布1粘在人体腹部皮肤上。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种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