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吸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6132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式吸氧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吸氧管,尤其涉及一种改良式吸氧管。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老式吸氧管结构单一,在使用过程中患者的鼻腔粘膜易发生导管性压疮,鼻腔水肿、溃烂、破损,导致吸氧过程中患者不愿意配合,不愿意持续吸氧,不能达到吸氧的效果,易造成患者病情加重,不利于患者疾病康复,不利于临床护理工作,不仅降低了患者吸氧的进度,还增加了患者吸氧的痛苦,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式吸氧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吸氧管,来解决目前传统的吸氧管,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对患者造成伤害,降低了患者吸氧进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良式吸氧管,包括鼻插管、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一进气管、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第二进气管、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真空泵,所述的第一气垫贯穿于鼻插管左侧,所述的第一气垫与鼻插管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气垫贯穿于鼻插管中端,所述的第二气垫与鼻插管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进气管位于第一气垫右侧中端,所述的第一进气管与第一气垫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进气管贯穿于第二气垫,所述的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位于第一进气管左侧,所述的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与第一进气管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进气管位于第二气垫右侧下端,所述的第二进气管一端与第二气垫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进气管另一端与第一进气管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位于第二进气管内部左侧,所述的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与第二进气管胶水相连,所述的真空泵位于第一进气管右侧,所述的真空泵与第一进气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鼻插管右侧还设有吸氧管,所述的吸氧管与鼻插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进气管外壁还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的第一电磁阀与第一进气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二进气管外壁还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的第二电磁阀与第二进气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真空泵顶部左侧还设有定时器,所述的定时器与真空泵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真空泵顶部右侧还设有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与真空泵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进气管底部右侧还设有出气管,所述的出气管与第一进气管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出气管外壁还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的第三电磁阀与出气管螺纹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改良式吸氧管,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鼻插管连同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插入患者的鼻腔内,并将第一气垫处于患者鼻腔的后端,同步,将第二气垫处于患者鼻腔的前端,医护人员再用手关闭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再将真空泵、第一电磁阀以及定时器开启,所述的真空泵为微型真空泵,具有充气和吸气功能,首先开启真空泵的充气功能,此时,充气气体由第一进气管排入第一气垫内,在气体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气垫逐渐膨胀,当充气气体的流量达到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所设定的标准值时,第一电磁阀被关闭,同步,真空泵停止工作,此时,通过第一气垫的膨胀,使得第一气垫对患者鼻腔内壁的后端进行软挤压力,其目的是为了让鼻插管在患者鼻腔内部处于固定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将吸氧管与鼻插管相连接,此时,吸氧管将氧气排入鼻插管内,再由鼻插管将氧气排入患者体内,对患者进行供养治疗,当第一气垫膨胀后的时间达到定时器所设定的时间值时,第二电磁阀被开启,同步,真空泵开启充气功能,充气气体由第二进气管排入第二气垫内,在气体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气垫逐渐膨胀,当充气气体的流量达到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所设定的标准值时,第二电磁阀被关闭,通过第二气垫的膨胀,使得第二气垫对患者鼻腔内壁的前端进行软挤压力,其目的是为了让鼻插管在患者鼻腔内部处于固定的状态,同步,通过充气气体的流量达到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所设定的标准值的作用,使得第一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被开启,此时,第一气垫内的气体由第一进气管排入出气管,再由出气管将气体排出外界,其目的为了让第一气垫处于压缩的状态,即第一气垫对患者鼻腔内壁后端的软夹紧力消失,避免了第一气垫长时间软挤压患者鼻腔内壁后端而形成压疮等现象的发生,对患者鼻腔起到保护作用,当第三电磁阀开启的时间达到定时器所设定的时间值时,第三电磁阀停止工作,当第二气垫膨胀后的时间达到定时器所设定的时间值时,此时,第一电磁阀被开启,同步,真空泵开启充气功能,充气气体由第一进气管排入第一气垫内,在气体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气垫逐渐膨胀,当充气气体的流量达到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所设定的标准值时,第一电磁阀被关闭,通过第一气垫的膨胀,使得第一气垫对患者鼻腔内壁的后端进行软挤压力,同步,通过充气气体的流量达到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所设定的标准值的作用,第二电磁阀和第三电磁阀被开启,此时,第二气垫内的气体由第二进气管排入第一进气管,再由第一进气管排入出气管,再由出气管将气体排出外界,其目的为了让第二气垫处于压缩的状态,即第二气垫对患者鼻腔内壁前端的软夹紧力消失,避免了第二气垫长时间软挤压患者鼻腔内壁前端而形成压疮等现象的发生,对患者鼻腔起到保护作用,当第三电磁阀开启的时间达到定时器所设定的时间值时,第三电磁阀停止工作,通过以上运动的方式,即第一气垫膨胀时第二气垫压缩,第二气垫膨胀时第一气垫压缩的交替式膨胀的工作方式,最终使得患者在吸氧过程中鼻腔不会出现压疮等现象的发生,该改良式吸氧管,结构巧妙,功能强大,操作简单,通过使用该装置,使得第一气垫和第二气垫对患者鼻腔内壁的前后两端面进行交替式软挤压,避免了传统的吸氧管长时间对患者鼻腔内壁形成的挤压力而造成压疮等现象的发生,有效的提高了患者吸氧的舒适度,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吸氧进度,同时,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再开启第一电磁阀或第二电磁阀以及第三电磁阀,使得第一气垫或第二气垫内的气体由出气管排出外界,医护人员再将鼻插管从患者鼻腔内取出,再对鼻插管、第一气垫、第二气垫、第一进气管以及第二进气管进行消毒或进行更换,确保了该装置使用的无菌性,蓄电池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改良式吸氧管的局部主视图;

图2是第一进气管的内部局部剖视图;

图3是第二进气管的内部局部剖视图。

鼻插管 1 第一气垫 2

第二气垫 3 第一进气管 4

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 5 第二进气管 6

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 7 真空泵 8

吸氧管 101 第一电磁阀 401

出气管 402 第三电磁阀 403

第二电磁阀 601 定时器 801

蓄电池 80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改良式吸氧管,包括鼻插管1、第一气垫2、第二气垫3、第一进气管4、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5、第二进气管6、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7、真空泵8,所述的第一气垫2贯穿于鼻插管1左侧,所述的第一气垫2与鼻插管1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气垫3贯穿于鼻插管1中端,所述的第二气垫3与鼻插管1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进气管4位于第一气垫2右侧中端,所述的第一进气管4与第一气垫2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进气管4贯穿于第二气垫3,所述的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5位于第一进气管4左侧,所述的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5与第一进气管4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进气管6位于第二气垫3右侧下端,所述的第二进气管6一端与第二气垫3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二进气管6另一端与第一进气管4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7位于第二进气管6内部左侧,所述的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7与第二进气管6胶水相连,所述的真空泵8位于第一进气管4右侧,所述的真空泵8与第一进气管4螺纹相连,所述的鼻插管1右侧还设有吸氧管101,所述的吸氧管101与鼻插管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进气管4外壁还设有第一电磁阀401,所述的第一电磁阀401与第一进气管4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进气管6外壁还设有第二电磁阀601,所述的第二电磁阀601与第二进气管6螺纹相连,所述的真空泵8顶部左侧还设有定时器801,所述的定时器801与真空泵8螺纹相连,所述的真空泵8顶部右侧还设有蓄电池802,所述的蓄电池802与真空泵8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进气管4底部右侧还设有出气管402,所述的出气管402与第一进气管4螺纹相连,所述的出气管402外壁还设有第三电磁阀403,所述的第三电磁阀403与出气管402螺纹相连。

该改良式吸氧管,使用时,首先医护人员将鼻插管1连同第一气垫2和第二气垫3插入患者的鼻腔内,并将第一气垫2处于患者鼻腔的后端,同步,将第二气垫3处于患者鼻腔的前端,医护人员再用手关闭第二电磁阀601和第三电磁阀403,再将真空泵8、第一电磁阀401以及定时器801开启,所述的真空泵8为微型真空泵,具有充气和吸气功能,首先开启真空泵8的充气功能,此时,充气气体由第一进气管4排入第一气垫2内,在气体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气垫2逐渐膨胀,当充气气体的流量达到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5所设定的标准值时,第一电磁阀401被关闭,同步,真空泵8停止工作,此时,通过第一气垫2的膨胀,使得第一气垫2对患者鼻腔内壁的后端进行软挤压力,其目的是为了让鼻插管1在患者鼻腔内部处于固定的状态,医护人员再将吸氧管101与鼻插管1相连接,此时,吸氧管101将氧气排入鼻插管1内,再由鼻插管1将氧气排入患者体内,对患者进行供养治疗,当第一气垫2膨胀后的时间达到定时器801所设定的时间值时,第二电磁阀601被开启,同步,真空泵8开启充气功能,充气气体由第二进气管6排入第二气垫3内,在气体的作用下,使得第二气垫3逐渐膨胀,当充气气体的流量达到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7所设定的标准值时,第二电磁阀601被关闭,通过第二气垫3的膨胀,使得第二气垫3对患者鼻腔内壁的前端进行软挤压力,其目的是为了让鼻插管1在患者鼻腔内部处于固定的状态,同步,通过充气气体的流量达到第二气体流量传感器7所设定的标准值的作用,使得第一电磁阀401和第三电磁阀403被开启,此时,第一气垫2内的气体由第一进气管4排入出气管402,再由出气管402将气体排出外界,其目的为了让第一气垫2处于压缩的状态,即第一气垫2对患者鼻腔内壁后端的软夹紧力消失,避免了第一气垫2长时间软挤压患者鼻腔内壁后端而形成压疮等现象的发生,对患者鼻腔起到保护作用,当第三电磁阀403开启的时间达到定时器801所设定的时间值时,第三电磁阀403停止工作,当第二气垫3膨胀后的时间达到定时器801所设定的时间值时,此时,第一电磁阀401被开启,同步,真空泵8开启充气功能,充气气体由第一进气管4排入第一气垫2内,在气体的作用下,使得第一气垫2逐渐膨胀,当充气气体的流量达到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5所设定的标准值时,第一电磁阀401被关闭,通过第一气垫2的膨胀,使得第一气垫2对患者鼻腔内壁的后端进行软挤压力,同步,通过充气气体的流量达到第一气体流量传感器5所设定的标准值的作用,第二电磁阀601和第三电磁阀403被开启,此时,第二气垫3内的气体由第二进气管6排入第一进气管4,再由第一进气管4排入出气管402,再由出气管402将气体排出外界,其目的为了让第二气垫3处于压缩的状态,即第二气垫3对患者鼻腔内壁前端的软夹紧力消失,避免了第二气垫3长时间软挤压患者鼻腔内壁前端而形成压疮等现象的发生,对患者鼻腔起到保护作用,当第三电磁阀403开启的时间达到定时器801所设定的时间值时,第三电磁阀403停止工作,通过以上运动的方式,即第一气垫2膨胀时第二气垫3压缩,第二气垫3膨胀时第一气垫2压缩的交替式膨胀的工作方式,最终使得患者在吸氧过程中鼻腔不会出现压疮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当该装置使用完毕后,医护人员再开启第一电磁阀401或第二电磁阀601以及第三电磁阀403,使得第一气垫2或第二气垫3内的气体由出气管402排出外界,医护人员再将鼻插管1从患者鼻腔内取出,再对鼻插管1、第一气垫2、第二气垫3、第一进气管4以及第二进气管6进行消毒或进行更换,确保了该装置使用的无菌性,蓄电池802是为了给该装置提供能量供应,该装置无需外界电源即可正常使用。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