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防粘膜受损的肛门保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4195阅读:102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防粘膜受损的肛门保护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防粘膜受损伤的肛门保护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灌肠作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被广泛的应用于便秘、结肠炎等患者的结肠灌注治疗中。目前使用的灌肠装置是一根灌肠管一端连接储药袋,另一端直接插入患者肛门中进行灌注。该装置容易损伤肛门、直肠等部位粘膜,而且灌肠管操作困难,如无他人协助下,很难独立完成。对于需长期或反复给药的患者带来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给药、不易损伤粘膜的能防粘膜受损的肛门保护器。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能防粘膜受损的肛门保护器,其中:包括储药袋、连接管、气囊以及润滑液保护结构,连接管由连接内管和连接外管组成,连接内管位于连接外管中,连接外管的内腔与连接内管的内腔互不连通,连接内管的上端与储药袋连通,连接外管上端与气囊连通,气囊能向连接外管内压气,润滑液保护结构包括有辅助手柄以及注射管,辅助手柄设置有内腔,内腔中填充润滑液,辅助手柄上部设置有一插槽,注射管由注射内管和注射外管组成,注射内管位于注射外管中,注射内管的内腔与注射外管的内腔互不连通,注射内管上端从辅助手柄下部贯穿至插槽中,连接管下端能插入插槽中与辅助手柄固定连接,且连接外管与内腔连通,连接内管下端与注射内管上端对接,注射外管上端与辅助手柄下端连接,且注射外管与内腔连通,注射管下端设置有葫芦头,葫芦头包裹在注射管上,葫芦头上开设有若干个注射孔,注射孔与连接外管连通,注射内管开口于注射管底端。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辅助手柄的内腔与连接外管的连接处以及辅助手柄的内腔与注射外管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一层密封膜,密封膜将润滑液密封于内腔中,密封膜能在压力下冲破。

上述的辅助手柄的插槽的内壁贴附有一层摩擦层,辅助手柄通过该摩擦层与连接管下端固定连接。

上述的连接管上端连接Y形管,Y形管上端的两个分支分别连接储药袋和气囊,其中,连接储药袋的分支下端与连接内管对接,连接气囊的分支端与连接外管对接。

上述的润滑液为石蜡油。

上述的储药袋上设置有刻度。

上述的辅助手柄为透明塑料制作。

上述的葫芦头为硅胶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防粘膜受损的肛门保护器,增加了润滑液注入的机构,注射管道也相应地设计成内管和外管,注射时能将润滑液与灌肠药液分开,灌肠时,按动气囊,使润滑液从注射管前端渗出,能对肛门及肠壁润滑,防止注射管插入肛门时摩擦肠壁,导致肠壁受损,按压储药袋,能将储药袋中的灌肠液从注射管喷出,进行灌肠,本实用新型的注射管通过连接管连接储药袋和气囊,管线较长,患者可以将储药袋和气囊放在面前,一只手操作气囊或储药袋,另一只手拿握辅助手柄将注射管前端插入肛门,操作非常方便,一个人即可完成灌肠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图2的M-M剖视图;

图4是图1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图4的D部结构放大图;

图6是图1的C部结构放大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为:储药袋1、连接管2、连接内管21、连接外管22、气囊3、润滑液保护结构4、辅助手柄5、内腔51、插槽52、密封膜53、摩擦层54、注射管6、注射内管61、注射外管62、葫芦头63、注射孔64、Y形管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能防粘膜受损的肛门保护器,其中:包括储药袋1、连接管2、气囊3以及润滑液保护结构4,连接管2由连接内管21和连接外管22组成,连接内管21位于连接外管22中,连接外管22的内腔与连接内管21的内腔互不连通,连接内管21的上端与储药袋1连通,连接外管22上端与气囊3连通,气囊3能向连接外管22内压气,润滑液保护结构4包括有辅助手柄5以及注射管6,辅助手柄5设置有内腔51,内腔51中填充润滑液,辅助手柄5上部设置有一插槽52,注射管6由注射内管61和注射外管62组成,注射内管61位于注射外管62中,注射内管61的内腔与注射外管62的内腔互不连通,注射内管61上端从辅助手柄5下部贯穿至插槽52中,连接管2下端能插入插槽52中与辅助手柄5固定连接,且连接外管22与内腔51连通,连接内管21下端与注射内管61上端对接,注射外管62上端与辅助手柄5下端连接,且注射外管62与内腔51连通,注射管6下端设置有葫芦头63,葫芦头63包裹在注射管6上,葫芦头63上开设有若干个注射孔64,注射孔64与连接外管22连通,注射内管61开口于注射管6底端。

实施例中,辅助手柄5的内腔51与连接外管22的连接处以及辅助手柄5的内腔51与注射外管62的连接处均设置有一层密封膜53,密封膜53将润滑液密封于内腔51中,密封膜53能在压力下冲破。

实施例中,辅助手柄5的插槽52的内壁贴附有一层摩擦层54,辅助手柄5通过该摩擦层54与连接管2下端固定连接。

实施例中,连接管2上端连接Y形管7,Y形管7上端的两个分支分别连接储药袋1和气囊3,其中,连接储药袋1的分支下端与连接内管21对接,连接气囊3的分支端与连接外管22对接。

实施例中,润滑液为石蜡油。

实施例中,储药袋1上设置有刻度。

实施例中,辅助手柄5为透明塑料制作。

实施例中,葫芦头63为硅胶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能防粘膜受损的肛门保护器操作方式如下:使用时,按图1所示安装好本实用新型,组装好的能防粘膜受损的肛门保护器具有两个通道,一个是灌肠液通道,灌肠液由储药袋1开始,经连接内管21、注射内管61后,从注射管6末端喷出,另一个是润滑剂通道,该通道由气囊3、连接外管22、辅助手柄5的内腔51、注射外管62和葫芦头63组成,润滑剂密封在辅助手柄5的内腔51的内腔中,使用时,压迫气囊3,气体经连接外管22进入辅助手柄5,冲破内腔51上部的密封膜53,润滑液在压力下,会冲破内腔51下部的密封膜53,进入注射外管62,然后从葫芦头63渗出,持续润滑肠壁。辅助手柄5和注射管6是一次性用品,可以和连接管2分离,注射管6前端设计成葫芦状,采用硅胶制作,对直肠刺激小,易插入。辅助手柄5的插槽中有摩擦层54,使连接管2插拔方便,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固定效果。储药袋1上设置精准刻度,方便兑灌肠液。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