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深度的胃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96520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是一种可调节深度的胃管。



背景技术:

留置胃管是腹部外科手术或者食管手术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胃管可以给病人输送食物和药物,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治疗方法。在临床上,传统的胃管固定方法是采用胶布交叉固定法,即通过胶布将胃管贴紧于病人身体,这种固定方法存在外观不整洁,病人主观感觉不舒适等缺陷。特别是患脑血管疾病、有精神症状及躁动的病人容易导致胃管移位,严重的还会出现胃管脱出而危及病人。

中国专利( 201445653U)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胃管,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止胃管滑脱且能把握胃管插入深度的胃管,包括胃管本体,其特别之处是在胃管上距离胃管的插入端14~16cm的位置或者45~55cm的位置设有穿线孔。由于在该位置设有穿线孔,可以通过线带将胃管方便地绑紧于患者身体,能够比较好的防止胃管滑脱,又可以比较准确地确定插管深度。

上述公开文件中,胃管外侧有穿孔,穿孔内有穿孔线,该设备在对食道损伤或食道较为细小的病人使用时,容易对病人食道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深度的胃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可调节深度的胃管,包括胃管管体、设置在管体外侧的多个环槽、用于固定胃管并设置在环槽上的固定环及设置在胃管外壁的刻度。

所述胃管管壁为透明管壁。

所述刻度为凸出式刻度,防止因胃液影响而导致打印的刻度模糊或消失的问题。

所述环槽顶端的槽边为弧形边,防止刮伤病人食道。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胃管容易移位的问题,并解决了胃管固定方式容易损伤食道的问题,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具有极大的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管体;2-环槽;3-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胃管管体、设置在管体外侧的多个环槽、用于固定胃管并设置在环槽上的固定环及设置在胃管外壁的刻度,所述胃管管壁为透明管壁,所述刻度为凸出式刻度,防止因胃液影响而导致打印的刻度模糊或消失的问题,所述环槽顶端的槽边为弧形边,防止刮伤病人食道。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胃管插入至食道后,从刻度看出插入深度,到适合深度后(每个病人食道长短不一),在胃管凸出部分的环槽上套上固定环,帮助病人将胃管插入深度固定好,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环槽槽边为弧形,可有效防止刮伤食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