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身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93954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身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理疗作用的椅子,特别是一种塑身椅。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美有较高的要求,所以越来越重视体形美,特别是女性产后盆骨张开,以致压逼臀部腰部等位置的血管,因此脂肪在这些位置积聚,久而久之,出现臀部腰部明显肥胖,以及影响到身体其他部位的健康。现市场上开始普及一种具有塑身效果的塑身椅,该塑身椅是通过设置气囊,并利用充气放气产生的形变对人体挤压达到塑身效果,但传统的塑身椅一般只能实现挤压,因此塑身效果较差,而且舒适感较差,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塑造完美体形、纠正不良坐姿、功能多样化、适用人群广、通过加热达到理疗按摩效果的塑身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塑身椅,包括椅体、修身气囊、供气系统、电控系统和椅套,椅体包括坐垫、椅背和左右两扶手,椅背位于坐垫后侧上方,左右两扶手分别位于坐垫左右侧上方,坐垫、椅背和左右两扶手共同围成塑身座位;修身气囊包括分别与供气系统连通的底托气囊组、背托气囊组和侧推气囊组,底托气囊组设置在坐垫顶面上,背托气囊组设置在椅背内侧,侧推气囊组设有两组、并分别设置在左右两扶手内侧;电控系统与供气系统电性连接,椅套套设在椅体及修身气囊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塑身座位中设有电加热层,电加热层与电控系统电性连接。本结构通过电加热层使塑身椅具备加热功能,其可结合修身气囊同时使用,实现加热塑身,修身气囊具有定型塑身的功能,电加热层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理疗按摩的功能,二者结合不但大大调高了塑身效果,而且使用更舒适。

作为最基本的一方案,所述电加热层为柔性加热膜,柔性加热膜设置在底托气囊组、背托气囊组和/或侧推气囊组外表面。所述柔性加热膜与底托气囊组、背托气囊组和/或侧推气囊组外表面粘贴固定,或者,柔性加热膜设置在椅套内侧朝向修身气囊的位置上。电加热层的柔性使其适应修身气囊的形变,防止损坏电加热层的同时,使其与人体更贴合,适用效果更好。

所述底托气囊组为模拟大腿承托气囊,背托气囊组为模拟背部承托气囊,侧推气囊组包括前后布置的模拟大腿侧推气囊和模拟腰部侧推气囊。通过控制程序选择不同的气囊充气放气动作,从而强制推动用户腿部、腰部、臀部等部位运动及受力,从而改善用户体形,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等。

所述电控系统包括控制电路板、控制面板和供电电路,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椅体外底部的电器盒内,控制面板设置在其中一扶手上,控制面板和供电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供电电路包括交流转直流并降压的适配器,适配器设置在椅体外,适配器设有市电输入端和低压直流输出端,低压直流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电器盒内还设有所述供气系统。椅体中只含有安全的直流驱动电压,不含有高压交流电,使用更安全。

所述供气系统包括设置于电器盒内的气泵和若干电子阀,气泵通过电子阀连接修身气囊,气泵电性连接电控系统。气泵通过电子阀可用于对修身气囊进行充气,使其膨胀变形;电子阀可用于对修身气囊进行放气,气泵与电子阀的配合作用使修身气囊达到充气放气的效果。

为提高乘坐质感和确保椅体强度,所述椅体由骨架和发泡材料结合而成,发泡材料包裹在骨架外,所述坐垫、椅背和左右两扶手分别由发泡材料一体成型;所述骨架包括坐垫骨架、靠背骨架和左右两扶手骨架,坐垫骨架设置于坐垫内,靠背骨架设置于椅背内,扶手骨架设置于扶手内。骨架对椅体具有较好的定型作用,防止修身气囊膨胀形变时反作用于椅体,使椅体整体变形,降低塑身效果。

所述坐垫与椅背连接处设有透气通孔,确保塑身座位内空气流动,增强舒适感。所述扶手上设有用于放置手臂的平面,提高椅体乘坐的舒适感。

所述椅体底部还设有支撑脚,其包括调节机构和支撑座,调节机构相对支撑座上下调节移动或转动,支撑脚对椅体具支撑作用外,还具备上下调节或转动功能。

所述电控系统还设有WiFi或蓝牙模块,智能终端通过WiFi或蓝牙模块无线连接电控系统。本塑身椅可与手机等通信器材信号连接,实现由通信器材来输入控制命令,达到无线控制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修身气囊和电加热层,使塑身椅同时具备塑身和加热功能,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塑身效果,另一方面,加热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等,达到理疗按摩效果;

(2)座椅本体表面设置的控制面板方便用户进行控制操作,且还预设有若干不同效果的塑身键供用户选择,此外,用户还可单独控制相应的气囊包,操作人性化,多元化;

(3)椅体中只含有安全的直流驱动电压,不含有高压交流电,使用更安全;

(4)通过WiFi或蓝牙模块实现无线控制,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修身气囊的分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骨架、电器盒和支撑脚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器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参见图1 - 图4所示,作为基本的实施方式,本塑身椅,包括椅体1、修身气囊3、供气系统、电控系统和椅套,椅体1包括坐垫101、椅背103和左右两扶手102,椅背103位于坐垫101后侧上方,左右两扶手102分别位于坐垫101左右侧上方,坐垫101、椅背103和左右两扶手102共同围成塑身座位;修身气囊3包括分别与供气系统连通的底托气囊组、背托气囊组和侧推气囊组,底托气囊组设置在坐垫101顶面上,背托气囊组设置在椅背103内侧,侧推气囊组设有两组、并分别设置在左右两扶手102内侧;电控系统与供气系统电性连接,椅套套设在椅体1及修身气囊3外;所述塑身座位中设有电加热层4,电加热层4与电控系统电性连接。本结构通过电加热层4使塑身椅具备加热功能,其可结合修身气囊3同时使用,实现加热塑身;具体是:修身气囊3具有定型塑身的功能,电加热层4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的功能,二者结合不但大大调高了塑身效果,而且使用更舒适;此外,通过调节修身气囊3,可纠正用户的不良坐姿,对发育成长中的小孩或青年等具有很好的身体保护作用;再有,热挤压可为用户带来理疗按摩效果。

作为最基本的一方案,所述电加热层4为柔性加热膜,柔性加热膜设置在底托气囊组外表面;所述柔性加热膜与底托气囊组外表面粘贴固定。电加热层4的柔性使其适应修身气囊3的形变,防止损坏电加热层4的同时,使其与人体更贴合,适用效果更好。修身气囊3上设有气嘴305,修身气囊3通过气嘴305连接供气系统,实现充放气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底托气囊组为模拟大腿承托气囊301,背托气囊组为模拟背部承托气囊303,侧推气囊组包括前后布置的模拟大腿侧推气囊302和模拟腰部侧推气囊304。通过控制程序选择不同的气囊充气放气动作,从而强制推动用户腿部、腰部、臀部等部位运动及受力,从而改善用户体形,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等。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系统包括控制电路板10、控制面板11和供电电路,控制电路板10设置在椅体1外底部的电器盒6内,控制面板11设置在其中一扶手102上,控制面板11和供电电路分别与控制电路板10电性连接,供电电路包括交流转直流并降压的适配器12,适配器12设置在椅体外,适配器12设有市电输入端和低压直流输出端,市电输入端通过导线连接插头13,低压直流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电器盒6内还设有所述供气系统。椅体1中只含有安全的直流驱动电压,不含有高压交流电,使用更安全。

进一步地,所述供气系统包括设置于电器盒6内的气泵8和若干电子阀9,气泵8通过电子阀9并联连接修身气囊3,气泵8电性连接电控系统。气泵8通过电子阀9可用于对修身气囊3进行充气,使其膨胀变形;电子阀可用于对修身气囊3进行放气,气泵8与电子阀9的配合作用使修身气囊3达到充气放气的效果。

进一步地,为提高乘坐质感和确保椅体1强度,所述椅体1由骨架5和发泡材料104结合而成,发泡材料104包裹在骨架5外,所述坐垫101、椅背103和左右两扶手102分别由发泡材料104一体成型;所述骨架5包括坐垫骨架501、靠背骨架503和左右两扶手骨架502,坐垫骨架501设置于坐垫101内,靠背骨架503设置于椅背103内,扶手骨架502设置于扶手102内。骨架5对椅体1具有较好的定型作用,防止修身气囊3膨胀形变时反作用于椅体1,使椅体1整体变形,降低塑身效果。座套由皮革和布料编织而成,外形美观,使用舒适。

进一步地,所述坐垫101与椅背103连接处设有透气通孔105,确保塑身座位内空气流动,增强舒适感。所述扶手102上设有用于放置手臂的平面,提高椅体1乘坐的舒适感。

进一步地,所述椅体1底部还设有支撑脚7,其包括调节机构701和支撑座702,调节机构701相对支撑座702上下调节移动或转动,支撑脚7对椅体1具支撑作用外,还具备上下调节或转动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系统还设有WiFi或蓝牙模块,智能终端通过WiFi或蓝牙模块无线连接电控系统。本塑身椅可与手机等通信器材信号连接,实现由通信器材来输入控制命令,达到无线控制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