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服式急救药盒及呼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213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快服式急救药盒及呼救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联网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如心脑血管病急救的快服式急救药盒及呼救系统。



背景技术: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急、危险大,如果发病时没有得到及时救助,危险性骤增,危及生命。发病后的黄金抢救时间为90分钟以内,在这个时间段,必须与时间赛跑。

心脑血管病患者发病时,目前比较理想的急救措施是:服用心脑血管急救药进行自救,控制症状;向现场人员呼救,向其提供现场急救所需的信息(患者病史、年龄、现场急救预案、等等),以获得最快而有效的现场急救,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目前市场常见的产品,不能同时提供完整的急救措施,难于快而有效地实施措施,不能向被呼救方提供所在位置、呼救时间、姓名、性别、年龄、病史、急救预案等急救所需的信息,影响了心脑血管病的急救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分析:急救药及其服用,要便于携带,便于“快”服。而药物随身携带会遇到水汽、灰尘等污染。在病人发病时候,充其量只能做到服用药物,处于难于自理状态,很难再采取其它呼救措施。在呼救时候,如果呼救范围仅限于身边有限范围的人群,呼救效果受限(比如病人独处时候),而且,即使被他人发现,也未必遇到有急救常识的人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存在的缺陷和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快服式急救药盒及呼救系统,它们集快服式急救药盒、现场呼救、远程呼救、远程呼救回应等四功能为一体的心脑血管病急救系统。在心脑血管病发时,患者可以最短的时间服到急救药,同时立即发出现场呼救和远程呼救信号,向被呼救方即急救人提供患者位置、呼救时间、姓名、性别、年龄、病史、现场急救预案、远程急救预案、等等所需急救信息,同时自动或一键拨打有关(专职、专业)急救人智能手机。有关(专职专业)急救人通过智能手机对患者或其他现场人员进行现场情况了解和急救指导。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最完整、最有效的心脑血管病急救。本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快服式急救药盒,包括结构部分和电路部分;所述结构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药盒和电路防护盒;所述药盒包括盒盖和盒体,盒盖可开闭地连接在盒体顶部;盒盖和盒体之间连接有密封件;

所述电路防护盒内装有电路部分;所述电路部分包括电池、信号发生电路和开关;开关连接在电池和信号发生电路之间;

所述信号发生电路包括:无线信号发生器,以及声和/或光信号发生器;

所述无线信号发生器是蓝牙信号发射器;蓝牙信号发射器的使能端通过开关连接电池;

所述声信号发生器是蜂鸣器,蜂鸣器通过开关连接电池;所述光信号发生器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通过开关连接电池。

所述电路防护盒的表面设有与开关连接的结构。

所述无线信号发生器也可以采用WIFI信号发射器。

方案一:

盒体和盒盖的对应连接处设有相互配合的内螺纹和外螺纹,且盒盖与盒体的开口连接位置设有一个橡胶密封圈。盒盖设计为螺纹口型,盒盖与盒体交接处有一个橡胶密封圈。用旋转螺纹压紧密封圈的方式,实现盒盖与药盒之间的密封及防水。

所述药盒连接在电路防护盒的背面;所述开关是按钮开关;在电路防护盒上设有与按钮开关位置对应的柔性材质的外凸(该外凸的实现方法可以是,在电路防护盒开通孔,再在通孔位置贴薄膜,薄膜覆盖着按钮开关的按钮上);外凸的位置在药盒的下方。按钮放在药盒圆下方,药盒是凸起的,对按钮起到防护作用,防止误触碰,提高呼救信号的可靠性。

电路防护盒上留有与发光二极管对应的通孔,在该通孔内连接导光柱,导光柱与通孔之间的空隙由胶填充;导光柱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端贴合。

方案二:

所述盒盖和盒体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转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于盒盖所在平面;在盒盖与盒体之间还连接有弹性体;盒盖为开的状态下,弹性体的弹性势能最小,盒盖为闭的状态下,弹性体的弹性势能最大,盒盖和盒体之间通过卡扣卡住;所述盒盖内表面设有表面贴有硅胶的凸起,凸起的外形与盒体开口部分的内腔对应;

电路防护盒的顶部与药盒的盒体一体式连接。

所述电路部分的开关包括按钮开关和轻触开关,两个开关是并联连接在电池和信号发生电路之间;

还包括盒盖开闭与电路部分的开关的连动装置,所述连动装置是控制杆,控制杆的底端伸入电路防护盒,控制杆连接盒盖或盒体,控制杆与盒盖的开/闭动作连动,且控制杆的底端触发轻触开关;

所述药盒内设有容纳控制杆的空腔,控制杆可活动地在该空腔内,且空腔内壁上设有凸出支点,控制杆与该支点接触,构成杠杆结构;

盒盖围绕转轴转动状态下,盒盖底部的路径途经控制杆的顶端,连动状态下,控制杆的底端的路径途经轻触开关,且触发轻触开关。

所述电路防护盒的表面开有窗口,在窗口上贴有膜;所述按钮开关在所述膜下;所述发光二极管在膜下。

上述方案一和二,在具体实现时候,电池的电压要符合无线信号发生器,声、光信号发生器的工作电压。如果电池电压不符合,则增加电压变换电路,例如三端稳压管等。一般来说,电池采用纽扣电池即可。因为,现有的无线发射电路多为低功耗电路,正常情况下,纽扣电池可以满足半年左右的能耗需求。

由于快服式急救药盒需要随身携带,其防水、防尘等防护要求比较高,并且,还要便于使用,做到“快”。如方案二的药盒,通过卡扣+弹性体结构,患者按下卡扣,盒盖自动打开,同时,连动机构触发呼救电路,同时盒盖也带有防护机构。病患者也可以主动通过膜下的按钮开关触发呼救电路。

此外,所述盒体内可更换地装有药瓶;药瓶的顶部开有口,药瓶的外形与盒体的内腔形状对应,便于增加药物,以及药物免污染。还包括挂绳,所述药盒的上部设有与挂绳连接的绳扣。

一种使用上述快服式急救药盒的呼救系统,包括所述急救药盒、装有APP的病患者的智能手机、装有相同APP的他人的智能手机、以及装有与APP软件对应系统的急救中心服务器;所述急救药盒通过电路部分发送无线信号给病患者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通过公共网络发送信息给急救中心服务器,和/或其它装有相同APP的他人的智能手机。

借助于智能手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应用手机接收药盒通过蓝牙发出的信号,触发手机安装的APP,调用手机本身预装报警铃声进行发声报警,同时,借助于手机的4G等网络,把呼救信息发送给急救中心,以及周边装有同样APP的手机,和病患者家属的手机等,最大程度扩散呼救信息。同时借助于智能手机及其APP,向现场人员呼救,向其提供现场急救所需的信息(患者病史、年龄、现场急救预案、等等),以获得最快而有效的现场急救,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向急救的人员(如医生、家属)、专业的急救单位(如急救中心)远程呼救,自动拨打其电话,向其提供远程急救所需的信息(患者位置、呼救时间、姓名、性别、年龄、病史、远程急救预案、等等),以获得最快而有效的专职专业的急救;负责急救的人员和急救单位收到患者电话,立即通过其智能手机进行现场情况了解和急救指导,并根据收到的上述信息,启动急救预案,根据位置信息自动导航,准确到达患者位置,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完整、最快、有效的实施各项急救措施,可以帮助心脑血管病发者赢得极为宝贵的急救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例1的急救药盒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是例1的盒盖和盒体局部结构示意图(剖面);

图3是例2的急救药盒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例的急救药盒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5是本例的呼救系统原理拓扑图。

图中:药盒1、电路防护盒2、盒盖3、盒体4、转轴5、弹性体(套装在轴上的扭簧)6、药瓶7、凸起8、卡扣9、控制杆10、空腔11、凸出支点12、橡胶密封圈13、外凸14、导光柱15、盒盖螺纹16、盒体螺纹17、挂绳18、快服式急救药盒19、病患者的智能手机20、他人的智能手机21、急救中心服务器2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快服式急救药盒,包括结构部分和电路部分;所述结构部分包括相互连接的药盒和电路防护盒;所述药盒包括盒盖和盒体,盒盖可开闭地连接在盒体顶部;盒盖和盒体之间连接有密封件;

所述电路防护盒内装有电路部分;图4中,所述电路部分包括电池、信号发生电路和开关;开关连接在电池和信号发生电路之间;所述信号发生电路包括:无线信号发生器,以及声和/或光信号发生器;本例中,所述无线信号发生器是蓝牙信号发射器(本例1、2中,采用的是蓝牙4.0信号发射器);蓝牙信号发射器的使能端通过开关连接电池;所述声信号发生器是蜂鸣器,蜂鸣器通过开关连接电池;所述光信号发生器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通过开关连接电池。

所述电路防护盒的表面设有与开关连接的结构。

例1、2的电路部分采用的蓝牙信号发射器是TI品牌的CC25XX、26XX系列芯片。该系列芯片集成有控制器及蓝牙4.0信号发射器。该芯片的RF_P和RF_N端管脚接外围天线电路;VCC端接(纽扣)电池E的正极,GND端接(纽扣)电池E的负极;I/O接口的P0.0~P0.7或P1.0~P1.7或P2.0~P2.4端,接(呼救)按钮开关K1、(开盖)轻触开关K2、指示灯(发光二极管)D、蜂鸣器BZ的信号线路。

例1的结构如图1、2:

盒体和盒盖的对应连接处设有相互配合的内螺纹和外螺纹,且盒盖与盒体的开口连接位置设有一个橡胶密封圈。盒盖设计为螺纹口型,盒盖与盒体交接处有一个橡胶密封圈。用旋转螺纹压紧密封圈的方式,实现盒盖与药盒之间的密封及防水。

所述药盒连接在电路防护盒的背面;所述开关是按钮开关;在电路防护盒上设有与按钮开关位置对应的柔性材质的外凸;外凸的位置在药盒的下方。按钮放在药盒圆下方,药盒是凸起的,对按钮起到防护作用,防止误触碰,提高呼救信号的可靠性。

电路防护盒上留有与发光二极管对应的通孔,在该通孔内连接导光柱,导光柱与通孔之间的空隙由胶填充;导光柱与发光二极管的发光端贴合。

本例的盒盖设计为螺纹口型,盒盖与盒体交接处有一个橡胶密封圈。用旋转螺纹压紧密封圈的方式,实现盒盖与药盒之间的密封及防水。盒盖打开后,药盒圆柱形内腔内的急救药,可以直接倒入心血管病发者的口中,不会泼洒、丢失,服用快。按钮放在药盒圆柱体下方。药盒圆柱体的凸起,对呼救按钮起到防护作用,防止误触碰,提高呼救信号的可靠性。

例2的结构如图3:

所述盒盖和盒体之间通过转轴连接,转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于盒盖所在平面;在盒盖与盒体之间还连接有弹性体;盒盖为开的状态下,弹性体的弹性势能最小,盒盖为闭的状态下,弹性体的弹性势能最大,盒盖和盒体之间通过卡扣卡住;所述盒盖内表面设有表面贴有硅胶的凸起,凸起的外形与盒体开口部分的内腔对应;

电路防护盒的顶部与药盒的盒体一体式连接。

所述电路部分的开关包括按钮开关和轻触开关,两个开关是并联连接在电池和信号发生电路之间;

还包括盒盖开闭与电路部分的开关的连动装置,所述连动装置是控制杆,控制杆的底端伸入电路防护盒,控制杆连接盒盖或盒体,控制杆与盒盖的开/闭动作连动,且控制杆的底端触发轻触开关;

所述药盒内设有容纳控制杆的空腔,控制杆可活动地在该空腔内,且空腔内壁上设有凸出支点,控制杆与该支点接触,构成杠杆结构;

盒盖围绕转轴转动状态下,盒盖底部的路径途经控制杆的顶端,连动状态下,控制杆的底端的路径途经轻触开关,且触发轻触开关。

所述电路防护盒的表面开有窗口,在窗口上贴有膜;所述按钮开关在所述膜下;所述发光二极管在膜下。

如图5,一种使用上述快服式急救药盒的呼救系统,包括所述急救药盒、装有APP的病患者的智能手机、装有相同APP的他人的智能手机、以及装有与APP软件对应系统的急救中心服务器;所述急救药盒通过电路部分发送无线信号给病患者的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通过公共网络发送信息给急救中心服务器,和/或其它装有相同APP的他人的智能手机。

快服式急救药盒设计为挂坠式,药盒内装心脑血管病急救药,患者随身挂在胸前,不易丢失,位置固定易找,病发时可以最近的距离、最短的时间拿到和服到。出药形式为直接倒入口中,防止手拿掉落和药片泼洒。

患者病发时,立即取出药盒中的急救药服下,然后按下呼救按钮发出呼救信号。检测电路和检测软件检测到呼救信号后,通过无线发射电路向患者智能手机发出呼救信号,同时向现场周围发出声光报警。

患者智能手机装有智能手机端APP呼救软件。预先输入多名急救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预先输入患者病史、年龄、所有急救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现场急救预案、等等现场急救所需信息。预先输入患者病史、姓名、性别、年龄、所有急救人的姓名和电话号码、远程急救预案、等等远程急救所需信息。呼救界面按顺序显示急救人姓名,点击一下姓名旁边的电话图标,即可一键拨打其电话。

患者智能手机收到呼救与急救药盒发出呼救信号后,立即进入现场呼救程序:自动按拨打急救人电话;向现场发出呼救语音和报警声;点击显示现场急救所需信息;向云平台无线发出本机呼救信号、位置信息、远程急救所需信息。拨通急救人电话后,急救人通过电话对患者进行现场情况了解和急救指导。在呼救界面,也可以按照急救人姓名,一键手动拨打其电话。

云平台在收到该患者呼救信号后,将该患者的呼救时间、位置信息、远程急救所需信息等,通过互联网分别发给每一个急救人的智能手机或电脑终端。云平台具有对所有患者的呼救信号的记录、统计、处理和管理等功能。

急救人智能手机装有智能手机端APP呼救软件,收到呼救信号后,立即进入远程呼救程序:显示该患者的呼救时间、位置信息、远程急救所需信息;显示该患者、所有急救人的电话拨打界面,按照姓名一键手动拨打其电话。

120急救中心的电脑终端,装有PC端呼救软件,收到呼救信号后,立即进入远程呼救程序:显示该患者的呼救时间、位置信息、远程急救所需信息;显示所有急救人的姓名和电话。

为了防止呼救按钮误动作,可以在手机APP中对呼救按钮的开关信号进行控制处理,比如,病患者没有发病时候,触发了按钮,则病患可以主动在手机APP中做撤销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