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肛肠手术的辅助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815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辅助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肛肠手术的辅助器械。



背景技术:

公知的,在患者进行肛肠手术过后,为避免患者肛肠内部感染,医务人员会使用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处理,然而通过无菌纱布包扎后会造成患者肛门阻塞,当患者肛肠蠕动产生积气需要排出时,会阻碍患者排气,不仅给患者带来了不适,而且很容易造成无菌纱布包扎不严;授权公告号:CN204133701公开了一种肛肠手术后用肛塞,它解决了无菌纱布包扎容易堵塞患者肛门,不便于透气等问题,然而使用该肛塞时需要额外使用胶布进行固定,人体在活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肛塞掉落,稳固效果不佳,并且由于肛塞直接插入患者肛肠内,患者肛肠内的污物或液体很容易沿肛塞本体流出,污染患者衣物或者病床,给患者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肛肠手术的辅助器械,通过本实用新型,不仅可避免患者肛肠内部细菌感染,便于固定,而且可对肛肠内的肛液进行收集,避免污染衣物或病床。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肛肠手术的辅助器械,包括透气层和内塞体,所述内塞体为棒状的硅胶材质制成,在所述内塞体前端设有圆滑过渡,在所述内塞体外表面上设有透气层,所述透气层为医用TPU防水透气膜,在所述内塞体下端设有扩径环,在所述扩径环上表面外侧设有倾斜面,在所述扩径环内设有集液腔,在所述扩径环上表面内侧设有与所述集液腔相对应的集液孔,在所述内塞体底部设有连接杆,在所述连接杆两侧分别设有伸缩杆,在所述连接杆两侧的伸缩杆上分别套接有弹簧,在所述连接杆两侧的伸缩杆前端分别设有橡胶垫,在所述橡胶垫外表面上分别设有粘接层。

所述的肛肠手术的辅助器械,所述的橡胶垫为弧形结构。

所述的肛肠手术的辅助器械,所述橡胶垫外表面上的粘接层为双面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肛肠手术的辅助器械,通过设置内塞体,可避免患者肛肠内部感染;通过设置透气层,不仅避免肛肠内的肛液污染内塞体,而且方便患者排气;通过设置集液腔,患者肛液沿内塞体外表面的透气层流出后可对肛液进行收集,避免污染患者衣物或病床;通过在扩径环上设置倾斜面,不仅方便了对肛液的收集,而且刚好的对患者肛门处进行固定;通过设置伸缩杆和橡胶垫,通过伸缩杆及橡胶垫固定支撑在患者大腿内侧,在弹力作用下可对上部的内塞体进行稳固支撑,避免内塞体掉落;本实用新型不仅可避免患者肛肠内部细菌感染,便于固定,而且可对肛肠内的肛液进行收集,避免污染衣物或病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透气层,2.内塞体,3.集液孔,4.倾斜面,5.集液腔,6.扩径环,7.连接杆,8.粘接层,9.橡胶垫,10.伸缩杆,11.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结合附图1所给出的肛肠手术的辅助器械,所述内塞体2为棒状的硅胶材质制成,在所述内塞体2前端设有圆滑过渡,在所述内塞体2外表面上设有透气层1,所述透气层1为医用TPU防水透气膜,在所述内塞体2下端设有扩径环6,在所述扩径环6上表面外侧设有倾斜面4,在所述扩径环6内设有集液腔5,在所述扩径环6上表面内侧设有与所述集液腔5相对应的集液孔3,在所述内塞体2底部设有连接杆7,在所述连接杆7两侧分别设有伸缩杆10,在所述连接杆7两侧的伸缩杆10上分别套接有弹簧11,在所述连接杆7两侧的伸缩杆10前端分别设有弧形结构的橡胶垫9,在所述橡胶垫9外表面上分别设有粘接层8,所述橡胶垫9外表面上的粘接层8为双面胶。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肛肠手术的辅助器械,在对患者肛肠进行包扎防感染处理时,将内塞体2换换插入患者肛肠内,使得内塞体2底部的扩径环6贴近患者肛门部位;内塞体2插入患者肛肠后,将内塞体2底部的两伸缩杆10按压缩短,使得两缩颈杆10前端的弧形橡胶垫9贴附在患者的两大腿内侧,撕开橡胶垫9表面的粘接层8使得橡胶垫9较为紧密的与患者大腿内侧进行粘贴,停止对两伸缩杆10施加压力后,通过伸缩杆10上的弹簧11自带的弹力,可使得伸缩杆10及橡胶垫9较为牢固的顶靠在患者大腿内侧,从而实现对内塞体3的固定;患者的行走过程中,伸缩杆10会随着患者腿部的摆动进行伸缩,而弹簧11又对其进行复位,从而确保对内塞体2进行稳固支撑;患者肛肠内的肛液沿内塞体2上的透气层1流出后,肛液流至扩径环6上表面后通过扩径环6上表面外侧的倾斜面4可避免肛液流出,使得肛液经由扩径环6上的集液孔3流至集液腔5内进行收集;本实用新型不仅可避免患者肛肠内部细菌感染,便于固定,而且可对肛肠内的肛液进行收集,避免污染衣物或病床。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