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止血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51050阅读:1526来源:国知局
一种止血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止血带。



背景技术:

旋压式止血带是通过旋转绞棒增加止血带压力达到止血目的。其操作简单、安全可靠,能适时调节止血压力,可单手操作,非常适合急救和自救、互救使用。

现有的旋压式止血带的固定通常采用两种方式:

1、采用粘扣连接,用粘扣的自身粘合力来锁紧和固定;此类产品的优势是,可以用单手直接完成止血操作;但此类产品的缺陷是安全性较差,而且不能在所有环境中有效固定止血,例如:在雨天中产生的泥沙、在寒冷所产生的冰雪、受伤时产生的血液凝结等物质,如果与粘扣接触,都会导致粘扣的粘合力降低甚至失去粘合力,从而导致止血带无法固定,失去止血效果;

2、另一种新式的止血带没有采用粘扣做为固定部件,而是采用金属扣来连接固定。优势是增加了安全性,不再受环境制约;但是,缺点是不能单手直接操作,因为此种止血带由于没有采用防滑设计,而且金属扣的设计本身阻力过大,如果只拉动带子,止血带会围绕止血肢体转动,从而无法收紧,无法实现止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血带,即没有采用粘扣来固定连接,又可以单手直接操作。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前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止血带,包括带体,所述带体包括外层带和内层带,所述外层带与所述内层带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内层带上缝纫设置有若干条橡胶丝。

优选地,所述外层带上也缝纫设置有若干条橡胶丝。

优选地,还包括卡扣连接件和挂钩连接件,所述带体的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带体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卡扣连接件。

优选地,所述卡扣连接件具有矩形框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两相对的第一边框内侧均设有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可滑动连接有锁止条和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锁止条的一侧设有齿形卡紧部,所述齿形卡紧部背向所述圆柱体。

优选地,所述带体的至少一端电烫紧固处理。

优选地,所述止血带的除带子外的部件都设计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橡胶丝一方面可增加止血带与肢体或者衣物之间的摩擦力,防止止血带与肢体的相对滑动,另一方面,橡胶丝还可以提高带体与带扣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带体与带扣之间的相对滑动,增加了两者之间的紧固程度。本实用新型采用低阻力自锁紧连接件,操作方便快捷。本实用新型可单手操作,使用便利。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端电烫紧固处理,有效防止了脱丝现象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实施例低阻力自锁紧连接件的立体图;

图2是一种实施例低阻力自锁紧连接件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穿入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锁紧过程示意图;

图5是图2的A-A剖视松开过程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7的D-D剖视图;

图8是图7的C向视图;

图9是图7的E-E剖视图。

附图标记:10-卡扣连接件,11-本体,12-锁止条,121-齿形卡紧部,13-第一边框,131-凹槽,14-第二边框,141-斜坡,15-圆柱体,16-钩挂连接槽;

20-挂钩连接件,21-挂钩,211-弧形翻转部;

30-带体,31-外层带,32-内层带,33-锁紧带,34-橡胶丝;

40-固定板,41-锁止部,411-开口,412-自粘带,413-自粘扣,414-防滑带;

50-绞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种止血带,请参考图7中所示,包括带体30,所述带体30包括外层带31和内层带32,所述外层带31与所述内层带32的两侧缝纫连接,当然也可以粘接或者采用其他方式固定连接,但此处一般采用缝纫连接,所述内层带32上缝纫设置有若干条橡胶丝34,作为优选,所述外层带31上也缝纫设置有若干条橡胶丝34。如图8所示,橡胶丝34可以分布于带体30的两侧,为了提高橡橡胶丝34的防滑效果,可以将多条橡胶丝34集中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带体30应用到旋压式止血带时的结构如图6、图7和图9所示,在外层带31与内层带32之间穿设有锁紧带33,胶棒50的中心设有一扁孔,锁紧带33穿过所述扁孔;本实施例还包括固定板40,该固定板40一般为塑料材质,当然也可以为金属材质,固定板40的一侧设有锁止部41,如图9所示,所述锁止部41的上部设有一开口411,自粘带412的一端与锁止部41的一侧外部固定连接,自粘带412的另一端与锁止部41的另一侧外部的自粘扣413粘扣连接,所述的锁止部41的底部设有防滑带,其可防止锁止部41在手臂上滑动。应用本实施例进行止血时,通过转动绞棒50,绞棒50将锁紧带33拧为螺旋状,从而将锁紧带33收紧直到完成止血,再将绞棒50的一端从所述开口411内伸入锁止部41内,再将自粘带412与自粘扣413连接完成止血操作。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卡扣连接件10和挂钩连接件20,所述带体30的一端与所述挂钩连接件20固定连接,所述带体30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卡扣连接件10。

如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低阻力自锁紧连接件,包括卡扣连接件10,所述卡扣连接件10具有矩形框状的本体11,所述本体11的两相对的第一边框13内侧均设有相对应的凹槽131,所述凹槽131内可滑动连接有锁止条12和圆柱体15。本实用新型在卡扣连接件10内增加了圆柱体15,当止血带30穿入卡扣连接件10或者从卡扣连接件10内拉出时,圆柱体15与止血带30接触,随着止血带30的穿入或者拉出,圆柱体15随之转动,将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降低了止血带30与卡扣连接件10的摩擦阻力。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带体30也可以应用其他的带扣进行连接,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想到的。

如图2所示,所述锁止条12的一侧设有齿形卡紧部121,所述齿形卡紧部121背向所述圆柱体15,增加了卡扣连接件10与止血带30的卡紧强度及牢固性。

如图1所示,所述本体11上与所述锁止条12相邻的第二边框14内侧设有斜坡141,一方面止血带30在与卡扣连接件10相对运动时,降低了两者之间的阻力,另一方面松开连接时,将卡扣连接件10抬起即可将其与止血带30分离,使用便利。当第二边框14内侧设有斜坡141时,橡胶丝34与斜坡141接触,橡胶丝34的设置提高了带体30与斜坡141的摩擦力。

如图1所示,还包括矩形框状的挂钩连接件20,所述挂钩连接件20的一端设有挂钩21,所述卡扣连接件10上与所述第二边框14相对的边框上设有钩挂连接槽16,两者连接方便。

如图1所示,所述挂钩21呈圆弧形,其具有朝向远离所述挂钩连接件20方向弯折的弧形翻转部211,弧形翻转部211有利于将挂钩21与钩挂连接槽16连接。

如图3所示,止血带30穿入卡扣连接件10时,第二边框14内侧的斜坡141相对于尖角,更有利于降低两者之间的阻力,而另一侧圆柱体15与止血带30接触,将止血带30与卡扣连接件10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也降低了摩擦阻力。

如图4所示,止血带30与卡扣连接件10锁止过程中,止血带30的两端均向左侧移动(图4中A向所示),其右端将圆柱体15和锁止条12向左挤压,将止血带30的左端挤压在锁止条12与第二边框14之间,橡胶丝34提高了带体30与第二边框14的摩擦力,实现了止血带30与卡扣连接件10的卡紧连接,作为优选,在锁止条12朝向第二边框14的一侧设置齿形卡紧部121,更加有利于锁止条12卡紧止血带30。

如图5所示,止血带30与卡扣连接件10松开时,将卡扣连接件10按图5中所示的P向翻转,止血带30的左端将锁止条12和圆柱体15向右侧挤压,脱离锁止状态,将止血带30的中间部分向上(图5中B向所示)拉出时,止血带30的右端与圆柱体15之间再次发生摩擦,使圆柱体15滚动,降低了拉出的阻力。

作为优选,所述带体30的至少一端电烫紧固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