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雾化治疗吸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8114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雾化治疗吸入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治疗吸入管。



背景技术:

雾化治疗现已成为临床呼吸道疾病常用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对于湿化气道、缓解支气管痉挛等病状具有良好的治疗以及护理作用,患者在雾化治疗时,需要使用雾化机以及雾化治疗吸入管,而目前传统的雾化治疗吸入管,因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只具备基本的雾化气体引导传输功能,无法对雾化气体内部携带的异物进行阻挡,导致异物进入到患者体内,给患者使用带来隐患,此外,传统的雾化治疗吸入管无法对雾化气体流量进行调节,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雾化治疗吸入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雾化治疗吸入管,来解决目前传统的雾化治疗吸入管,因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无法对异物进行阻挡以及无法对雾化气体流量进行调节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雾化治疗吸入管,包括连接头、调节板、固定板、连接管、治疗管、固定座、第一活动塞、第一过滤网、第二活动塞、第二过滤网,所述的调节板贯穿连接头上端,所述的调节板与连接头滑动相连,所述的固定板位于连接头内部下端,所述的固定板与连接头一体相连,所述的连接管位于连接头左侧底部,所述的连接管与连接头螺纹相连,所述的治疗管位于连接头右侧,所述的治疗管与连接头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座位于治疗管顶部中端,所述的固定座与治疗管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活动塞位于固定座内部左侧,所述的第一活动塞与固定座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一过滤网位于第一活动塞底部,所述的第一过滤网与第一活动塞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活动塞位于固定座内部右侧,所述的第二活动塞与固定座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二过滤网位于第二活动塞底部,所述的第二过滤网与第二活动塞胶水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头左侧上端还贯穿有螺栓,所述的螺栓与连接头螺纹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板内部还设有透气孔,所述的透气孔为通孔。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管底部还设有进气接头,所述的进气接头与连接管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治疗管右侧还设有出气接头,所述的出气接头与治疗管一体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治疗管内部底端左右两侧还设有限位套,所述的限位套与治疗管一体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雾化治疗吸入管,使用前,首先将进气接头与外部雾化机螺纹相连接,再将出气接头与患者吸氧面罩螺纹相连接,使用前,雾化的气体通过进气接头进入连接管,再通过连接头内部透气孔流入治疗管,然后雾化气体通过第一过滤网以及第二过滤网,最后从出气接头排出,即使患者吸入雾化气体,从而达到相应雾化治疗的效果,因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能够有效的阻挡异物进入到患者体内,从而对患者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此外,可根据患者治疗需要,先将螺栓从连接头内旋转而出,即螺栓取消对调节板的夹持,使调节板处于活动状态,然后医护人员通过操作调节板,使调节板作上下移动,即实现透气孔大小的调节,此时通过透气孔大小的改变,从而使雾化气体供应量发生变化,即满足患者吸入所需,当该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将第一活动塞与第二活动塞从固定座内拔出,即第一活动塞与第二活动塞带动第一过滤网以及第二过滤网顺着治疗管作由下向上运动,即第一过滤网与第二过滤网分离治疗管,然后医护人员便可更换新的第一过滤网以及第二过滤网即可,通过以上方式,避免该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异物堵塞第一过滤网以及第二过滤网,从而给患者使用带来影响,该雾化治疗吸入管,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使用该装置,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异物进入到患者体内,还能够对雾化气体流量进行调节,从而满足患者吸入所需,此外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对内置过滤网进行更换,避免该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异物过多,从而给患者使用带来影响,同时,限位套是为了对第一过滤网以及第二过滤网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图1是雾化治疗吸入管的主视图;

图2是雾化治疗吸入管的剖视图。

连接头1、调节板2、固定板3、连接管4、治疗管5、固定座6、第一活动塞7、第一过滤网8、第二活动塞9、第二过滤网10、螺栓101、透气孔301、进气接头401、出气接头501、限位套50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雾化治疗吸入管,包括连接头1、调节板2、固定板3、连接管4、治疗管5、固定座6、第一活动塞7、第一过滤网8、第二活动塞9、第二过滤网10,所述的调节板2贯穿连接头1上端,所述的调节板2与连接头1滑动相连,所述的固定板3位于连接头1内部下端,所述的固定板3与连接头1一体相连,所述的连接管4位于连接头1左侧底部,所述的连接管4与连接头1螺纹相连,所述的治疗管5位于连接头1右侧,所述的治疗管5与连接头1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座6位于治疗管5顶部中端,所述的固定座6与治疗管5一体相连,所述的第一活动塞7位于固定座6内部左侧,所述的第一活动塞7与固定座6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一过滤网8位于第一活动塞7底部,所述的第一过滤网8与第一活动塞7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二活动塞9位于固定座6内部右侧,所述的第二活动塞9与固定座6紧配相连,所述的第二过滤网10位于第二活动塞9底部,所述的第二过滤网10与第二活动塞9胶水相连,所述的连接头1左侧上端还贯穿有螺栓101,所述的螺栓101与连接头1螺纹相连,所述的固定板3内部还设有透气孔301,所述的透气孔301为通孔,所述的连接管4底部还设有进气接头401,所述的进气接头401与连接管4一体相连,所述的治疗管5右侧还设有出气接头501,所述的出气接头501与治疗管5一体相连,所述的治疗管5内部底端左右两侧还设有限位套502,所述的限位套502与治疗管5一体相连。

该雾化治疗吸入管,使用前,首先将进气接头401与外部雾化机螺纹相连接,再将出气接头501与患者吸氧面罩螺纹相连接,使用前,雾化的气体通过进气接头401进入连接管4,再通过连接头1内部透气孔301流入治疗管5,然后雾化气体通过第一过滤网8以及第二过滤网9,最后从出气接头501排出,即使患者吸入雾化气体,从而达到相应雾化治疗的效果,因第一过滤网8与第二过滤网9能够有效的阻挡异物进入到患者体内,从而对患者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此外,可根据患者治疗需要,先将螺栓101从连接头1内旋转而出,即螺栓101取消对调节板2的夹持,使调节板2处于活动状态,然后医护人员通过操作调节板2,使调节板2作上下移动,即实现透气孔301大小的调节,此时通过透气孔301大小的改变,从而使雾化气体供应量发生变化,即满足患者吸入所需,当该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将第一活动塞7与第二活动塞9从固定座6内拔出,即第一活动塞7与第二活动塞9带动第一过滤网8以及第二过滤网10顺着治疗管5作由下向上运动,即第一过滤网8与第二过滤网10分离治疗管5,然后医护人员便可更换新的第一过滤网8以及第二过滤网10即可,通过以上方式,避免该装置长时间使用后,异物堵塞第一过滤网8以及第二过滤网10,从而给患者使用带来影响,同时,限位套502是为了对第一过滤网8以及第二过滤网10进行限位。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