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皮肤打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13368阅读:5662来源:国知局
动物皮肤打孔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皮肤打孔器,尤其适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动物实验时制作皮肤伤口。



背景技术: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外的第3大类疾病。其皮肤并发症,即DM伤口愈合障碍,是常见的DM并发症,发病率高达30%。这类并发症早期如不及时干预病情常不断恶化,从皮肤溃疡发展到肌肉受损,最后累及骨骼,最终需要截肢治疗,给患者生活带来严重的困扰,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而,越来越多的学者正从事本领域的研究工作。在制作实验性皮肤伤口模型时,多数直接用刀片或剪刀切开皮肤,导致制作出的皮肤伤口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致,深浅不统一,难以实现对皮肤伤口愈合的准确评估。另外,目前市售皮肤打孔器多为一次性打孔器,质地软而脆,且刀口不够锋利,容易卷刃,很难切开皮肤。如果强行用力,常导致实验动物内脏损伤,更为严重的是,制作出的皮肤伤口扭曲变形,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实验研究。归纳起来,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皮肤打孔器刀口多采用不锈钢材料,或更差的铁质,这种材料虽有不易生锈的特点,但其硬度小,质地脆,刀口不够锋利且不可重复使用;

(2)现有皮肤打孔器多无专门的手柄设计,导致无法用力;

(3)现有皮肤打孔器不能制作出深度统一的皮肤伤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物皮肤打孔器,以实现制作形状规则、大小一致、深度统一的皮肤伤口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以实现:

一种动物皮肤打孔器,包括手柄、刀座和外套,所述手柄设置在刀座的顶端,所述刀座的下部设置在外套内,所述刀座的底部圆周上设置一圈刀口,所述刀座和外套之间设置有用来调整刀口和外套底部相对位置的调整装置。

优选的,所述调整装置,包括定位螺丝,所述刀座外壁上设置多个浅槽,所述外套的侧壁上设置有小孔,定位螺丝设置在小孔内。

优选的,所述浅槽离刀口最近的距离为20mm。

优选的,所述浅槽的个数为3个,且相邻浅槽之间的距离为2mm。

优选的,所述手柄为Y型。

优选的,所述刀口采用模具钢;

优选的,刀座为中空的圆柱体。

优选的,所述外套的底部设置有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硅胶垫的内径为10mm,外径为15mm。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调整装置用来调整刀口和外套底部相对位置,调整好后,通过调整装置将刀座和外套固定住,从而保证刀口与外套底部的距离,可以很好固定刀口切取组织深度,达到制作出深度统一的皮肤伤口的目的。

Y型手柄设计,在伤口制作时操作更简单,更省力。

刀口以硬度大、耐磨性好的模具钢为材料,这种材料经车床机械加工磨制而成,刀口可以实现刀片样切面,更为锋利,从而有效避免现有皮肤打孔器刀口不利、容易卷刃,不可重复使用的缺陷。

为克服实验动物皮肤活动度大,制作伤口时易扭曲变形的缺点,本技术方案在外套下端设置有硅胶垫,硅胶垫的内径为10mm,外径为15mm,利用硅胶阻力大的特点,可以起到固定作用,从而避免在刀口转动时皮肤组织的变形,从而保证制作出的皮肤伤口形状规则、边缘整齐,另外,操作时更加方便,皮肤组织固定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动物皮肤打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动物皮肤打孔器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动物皮肤打孔器中手柄与刀座纵切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动物皮肤打孔器中刀座浅槽设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动物皮肤打孔器中外套纵切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动物皮肤打孔器中手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刀座;3-外套;4-刀口;5-硅胶垫;6-浅槽;7-定位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动物皮肤打孔器,包括手柄1、刀座2和外套3。如图2所示,手柄1设置在刀座2的顶端,刀座2的下部设置在外套3内,刀座2的底部圆周上设置一圈刀口4,刀座2和外套3之间设置有用来调整刀座2底部刀口和外套3底部硅胶垫相对位置的调整装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调整装置,包括定位螺丝7,刀座2外壁上设置多个浅槽6,外套3的侧壁上设置有小孔,定位螺丝7设置在小孔内,当刀座2底部刀口与外套3底部硅胶垫的位置调整好后,将定位螺丝7旋入相应的浅槽6内。

其中,在刀座2中浅槽6离刀口4最近的距离为20mm。

在刀座2中浅槽6的个数为3,且相邻浅槽6之间的距离为2mm。

在上述两个优选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的,如图6所示,手柄1为Y型。刀口4采用模具钢,刀座2为一中空的圆柱体。外套3的底部设置硅胶垫5。硅胶垫5的内径为10mm,外径为15mm。

本技术方案刀座2为一中空的圆柱体,刀口4位于刀座2的底部,经车床机械加工制成切面,使其更加锋利,从而有效的避免目前市售打孔器刀口不利、不可重复使用的缺点。

刀座2与外套3的连接如图4和图5所示,外套3中间有一个直径为7mm圆孔,可将刀座2置于圆孔中,外套3的下端焊接有内径10mm,外径15mm的硅胶垫5,硅胶垫5具有固定皮肤组织的作用,防止在刀口4转动时皮肤组织的变形,保证伤口的形状规则、边缘整齐。

刀座2周围浅槽6与外套3上定位螺丝7的关系如图4所示,在距离刀口20mm处开始设置浅槽6,每间隔2mm设置一个浅槽6,共设置3个浅槽6,在最下端一个浅槽6处外套3上钻两个孔,供定位螺丝7控制。

本技术方案中的动物皮肤打孔器的制作过程如下:

手柄1与刀座2采用一体式,刀座2下端的刀口4用机床打磨,内外两面均打磨,实现刀口4的切面端近似刀片样的切面,刀口4内径约6mm,刀座2与外套3分开,外套3下端连接一个硅胶垫5,硅胶垫5内径10mm,外径15mm。

本技术方案中的动物皮肤打孔器进行皮肤伤口制作时具体操作如下:

1.取8周龄雄性C56BL/6J小鼠,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80mg/kg进行麻醉;

2.剃除小鼠背部的毛;

3.先将打孔器外套固定在要切取的皮肤组织处;

4.将刀座2插入外套3,通过外套3的定位螺丝7调节刀口4距离硅胶垫5的相对距离。

5.右手握住刀柄1,向下用力旋转,切除皮肤组织,建立伤口。伤口的深度可以根据刀座2周围的浅槽6进行优化。

本技术方案具体地说,适用于研究皮肤伤口愈合时,在实验动物的特定皮肤部位制作出圆形切口,以建立实验动物的皮肤伤口模型。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