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6125阅读:1081来源:国知局
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中心静脉压(CVP)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特别在胸外科,一般患者手术大,术后80%以上的患者都需测定中心静脉压,这对进一步了解病人血容量、心功能都有着重大意义。临床测量中心静脉压的简易方法:经锁骨下静脉或右颈内静脉穿刺插入中心静脉导管至上腔静脉,中心静脉导管与输液器相通,输液器内充满液体,排空气泡,测量时,将输液器从输液瓶中拔出,当输液器内液面高度降至一定水平不再下降时,利用刻度尺测量中心静脉压零点与上述液面之间水柱的垂直高度,该水柱的垂直高度即为中心静脉压值。但是该测量方式,通常需要两位医护人员同时进行操作,即其中一位医护人员手持输液管一端,保证输液器内液面自由下降,另外一位医护人员需要固定刻度尺,同时还要固定输液管的液面测量段,并利用该刻度尺测量输液管内液面所显示的水柱的垂直高度,有时这种测量医护人员需要保持同一姿势等待很久,体位极为不适,另外测量时垂直度不够,导致测量准确度低,同时耗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利用该装置测量中心静脉压只需一人操作,且测量值准确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心静脉压测量装置,包括基板以及垂直安装在所述基板上的立板,所述立板的板面上设有沿所述立板高度方向布置且用于固定输液管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底面设有用于测量所述输液管内液面高度的刻度尺,所述卡槽的槽口处设有多个沿卡槽槽长方向布置且用于防止输液管滑脱的卡扣。

进一步的,所述卡扣由第一卡臂与第二卡臂构成,所述第一卡臂、第二卡臂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卡槽对应的两侧槽口边沿处且所述第一卡臂、第二卡臂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卡臂、第二卡臂分别包括从所述槽口边沿处向槽内侧延伸的第一臂段以及再向槽外侧延伸的第二臂段,所述第一臂段、第二臂段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卡臂、第二卡臂之间的间距稍小于所述输液管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立板可在所述基板上进行升降移动,所述立板由透明材质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该测量装置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所述卡槽将输液管的液面测量段进行固定,然后只需要一位医护人员手持输液管一端,保证输液管内液面自由下降,待液面降至输液管的液面测量段静止时,观察刻度尺所测得的液面高度,并记录即可得到相应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且测量精确度高。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立板位于铅垂方向,所以在使用时,自然放置在病床上,无需额外的医护人员对所述立板进行扶正即可保证中心静脉压测量值的准确性。所述卡扣可以将布置在卡槽内的输液管进行固定,防止输液管在测量过程中滑脱,保证了测量过程的正常进行,也大大减少了测量过程中需要参与的医护人员的数量,该测量装置结构简单,且临床使用效果好。

(2)所述第一卡臂的第二臂段与第二卡臂的第二臂段在卡槽的槽口处形成开口状以便于将所述输液管顺利置于所述卡槽内,所述第一卡臂的第一臂段与第二卡臂的第一臂段在卡槽的槽口处形成收口状以便于对在卡槽内的输液管起到阻挡的作用,防止输液管滑脱。将所述第一卡臂与第二卡臂之间的间距设置成稍小于所述输液管的管径,也是为了方便所述输液管在卡槽内的布置与固定。

(3)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病人中心静脉压零点位置对所述立板的高度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立板上刻度的起始位置与所述中心静脉压零点位置对准,这样医护人员在测量时,输液管内液面测量段的直接读数即为病人实际的中心静脉压值,使用非常方便。所述立板由透明材质构成,这样利于医护人员在测量中心静脉压时观察液面高度的变化以及提高测量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水平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卡扣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基板 2-立板 3-输液管 4-卡槽 5-刻度尺 6-卡扣

61-第一卡臂 62-第二卡臂 a-第一臂段 b-第二臂段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如附图所示: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基板1以及垂直安装在所述基板1上的立板2,所述立板2的板面上设有沿所述立板2高度方向布置且用于固定输液管3的卡槽4,所述卡槽4的槽底面设有用于测量所述输液管3内液面高度的刻度尺5,所述卡槽4的槽口处设有多个沿卡槽4槽长方向布置且用于防止输液管3滑脱的卡扣6。该测量装置在使用时,自然放置在病床上,首先通过所述卡槽4将输液管3的液面测量段进行固定,然后只需要一位医护人员手持输液管3一端,保证输液管3内液面自由下降,待液面降至输液管3的液面测量段静止时,只需要观察输液管3内液面静止时与刻度尺5的重合处,刻度尺5所对应显示的刻度值即为相应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数值,或者将所测得的刻度值减去相应的中心静脉压零点位置所在的刻度值即可获得实际的患者的中心静脉压数值,并记录即可,易于操作且测量精确度高。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卡槽4便于输液管3的布置和拆卸;所述立板2位于铅垂方向,所以在使用时,无需额外的医护人员对所述立板2进行扶正即可保证中心静脉压测量值的准确性。所述卡扣6可以将布置在卡槽4内的输液管3进行固定,防止输液管3在测量过程中滑脱,保证了测量过程的正常进行,也大大减少了测量过程中需要参与的医护人员的数量,该测量装置结构简单,且临床使用效果好。

如图2、3所示,所述卡扣6由第一卡臂61与第二卡臂62构成,所述第一卡臂61、第二卡臂62的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卡槽4对应的两侧槽口边沿处且所述第一卡臂61、第二卡臂6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卡臂61、第二卡臂62分别包括从所述槽口边沿处向槽内侧延伸的第一臂段a以及再向槽外侧延伸的第二臂段b,所述第一臂段a、第二臂段b圆弧过渡连接,所述第一卡臂61、第二卡臂62之间的间距稍小于所述输液管3的直径。所述第一卡臂61的第二臂段b与第二卡臂62的第二臂段b在卡槽4的槽口处形成开口状以便于将所述输液管3顺利置于所述卡槽4内,所述第一卡臂61的第一臂段a与第二卡臂62的第一臂段a在卡槽4的槽口处形成收口状以便于对在卡槽4内的输液管3起到阻挡的作用,防止输液管3滑脱。将所述第一卡臂61与第二卡臂62之间的间距设置成稍小于所述输液管3的管径,该结构在方便所述输液管3在卡槽4内布置的同时也实现了防止输液管3从卡槽4中滑出的作用。

所述立板2可在所述基板1上进行升降移动,所述立板2由透明材质构成。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以根据病人中心静脉压零点位置对所述立板2的高度进行调整,以使得所述立板2上刻度5的起始位置与所述中心静脉压零点位置对准,这样医护人员在测量时,输液管3内液面测量段的直接读数即为病人实际的中心静脉压值,使用非常方便。所述立板2由透明材质构成,这样利于医护人员在测量中心静脉压时观察液面高度的变化以及提高测量准确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