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电刺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26536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肌肉电刺激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肌肉电刺激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广泛地公知若电流在肌肉纤维中流动则会引起肌肉收缩。特别是在医疗、运动领域中,以增强肌肉为目的而灵活运用了上述常识。具体来说,采用了以下肌肉刺激方法:经由粘贴于人体的电极而进行通电,基于电信号而使肌肉紧张以及松弛。而且,作为使肌肉收缩的电信号,特别是低频信号较为有效。这是因为随着该电信号的频率升高,肌肉变得不进行收缩。

但是,在将电信号设为低频时,由于人的皮肤表面的电阻等的影响而容易产生疼痛。另一方面,具有如下性质:在将电信号设为高频时,难以受到上述电阻等的影响,从而难以产生疼痛。

而且,作为利用电信号而对肌肉施加刺激的肌肉刺激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装置:输出反复经历输出期间和无输出期间而构成的电刺激,其中,在所述输出期间内以规定时间输出属于由使用者选择的4~20hz的频域的脉冲状的电信号,在所述无输出期间内以规定时间不进行该电信号的输出。在这样的装置中,起到促进血液流动、使肌肉肥大或者促进代谢的效果。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4262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结构中,在输出的电刺激中,在因上述输出期间的电信号使得肌肉收缩而导致疲劳物质滞留于肌肉的情况下,由于在上述无输出期间并未输出任何电信号,所以有可能在上述无输出期间未将疲劳物质从肌肉充分排出。因此,如果长时间使用,则疲劳物质容易蓄积于肌肉中,容易对使用者施加过度的负担,有可能有损使用感。另外,输出的电刺激不过是反复经历上述输出期间和上述无输出期间而已,上述输出期间的电信号的输出模式不过是针对每种输出模式而准备了单一的模式而已。因此,基于输出的电刺激的肌肉的收缩方式容易变得单调,从而在使使用者积极地持续使用的方面存有改善的余地。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背景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肌肉电刺激装置,该肌肉电刺激装置能够有效地刺激肌肉,并且,即使长时间使用,使用感也较好,从而能够促进使用者积极地持续使用。

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一种肌肉电刺激装置,其对肌肉施加电刺激,

所述肌肉电刺激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电刺激中交替地反复出现第一输出期间和第二输出期间,在所述第一输出期间内输出引起所述肌肉的不完全强缩以及完全强缩的至少一方的第一电信号,在所述第二输出期间内输出引起所述肌肉的单收缩的第二电信号。

发明效果

在上述肌肉电刺激装置中,输出的电刺激中交替地反复出现第一输出期间和第二输出期间。受到该电刺激的肌肉首先在第一输出期间内通过基于第一电信号的不完全强缩或者完全强缩而产生肌肉的持续收缩,从而能够有效地对肌肉进行训练。其结果是,能够实现肌肉纤维的增强。伴随与此,在该肌肉中产生疲劳物质。然后,在第二输出期间内,通过基于第二电信号的单收缩而促进肌肉内的血液循环,将在第一输出期间内产生的疲劳物质积极地从该肌肉排出。而且,在充分排出疲劳物质之后,第一输出期间再次到来,按顺序依次进行基于不完全强缩或完全强缩的肌肉的增强、以及基于由第二输出期间内的单收缩实现的血液循环促进的疲劳物质的排出促进。由此,由于疲劳物质难以在肌肉中蓄积,因此即使连续使用该肌肉电刺激装置,也能够有效地刺激肌肉。

进一步,即使连续使用该肌肉电刺激装置,由于疲劳物质难以在肌肉中蓄积,因此减轻了使用者的负担。因此,即使长时间使用,使用感也较好,能够促进使用者积极地使用。另外,从上述肌肉电刺激装置输出的电刺激在第一输出期间内使肌肉产生不完全强缩或完全强缩,在第二输出期间使肌肉产生单收缩。因此,由于该肌肉呈现出互不相同的两种收缩方式,因此,该肌肉的收缩方式难以变得单调。由此也能够促进使用者积极地持续使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肌肉电刺激装置,其能够有效地刺激肌肉,并且,即使长时间使用,使用感也较好,并能够促进使用者积极地持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实施例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实施例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侧视图。

图4(a)是图1中的iva-iva线位置处的截面局部放大图,图4(b)是图1中的ivb-ivb线位置处的截面局部放大图。

图5是对实施例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使用方式进行说明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7是表示存储于实施例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中的基本波形的图。

图8是表示从实施例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输出的脉冲串波的图。

图9是表示从实施例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输出的电压变化的图。

图10是对实施例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主动作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1是对实施例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第一中断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2是对实施例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第二中断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3是对实施例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第三中断处理进行说明的流程图。

图14是变形例2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主视图。

图15是变形例2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后视图。

图16是表示变形例3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肌肉在被施加电刺激时与此相应地开始收缩,当电刺激的施加被解除时,肌肉与此相应地开始松弛。单收缩是指:由因一次电刺激的施加和施加的解除而产生的收缩和松弛构成的、且相对于因其他电刺激而引起的收缩以及松弛独立的方式。在单收缩中,表示肌肉的收缩状态的收缩曲线呈单一山峰的形状。

另外,强缩是指:在从电刺激的施加的解除之后起直至肌肉的松弛完全结束为止的期间,后续的电刺激到来,上次的肌肉的收缩和此次的肌肉的收缩融合的状态。而且,在强缩中存在不完全强缩和完全强缩。不完全强缩是指:在从因电刺激的施加的解除而使得肌肉的松弛开始之后起直至松弛完全结束为止的期间,后续的电刺激到来,由此使得此次的收缩加载于上次的收缩的一部分。在不完全强缩中,表示肌肉的收缩状态的收缩曲线呈多个山峰连绵的波形。另一方面,完全强缩是指:在电刺激的施加的解除之后、且在肌肉的松弛开始之前,后续的电刺激到来,由此使得此次的收缩加载于上次的收缩的一部分。在完全强缩中,收缩曲线并未变成波形,而是呈平滑连续的形状。再有,在施加给肌肉的电刺激的频率较低的情况下产生单收缩,在该频率较高的情况下产生强缩(不完全强缩和完全强缩),但是单收缩和强缩的频率的边界一般为15hz。

上述第一电信号可以具有15hz以上30hz以下的范围内的频率,上述第二电信号可以具有小于15hz的范围内的频率。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输出期间,能够通过第一电信号使肌肉产生不完全强缩,在第二输出期间,能够通过第二电信号使肌肉产生单收缩。其结果是,在第一输出期间,能够使肌肉适度地收缩而不会过度收缩。由此,能够抑制在肌肉中急剧地产生疲劳物质,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刺激肌肉。在第一输出期间产生的疲劳物质在第二输出期间从肌肉排出,从而即使连续使用也能防止疲劳物质的蓄积。

再有,第二电信号的频率是大于0hz的值。另外,第二电信号可以具有小于1hz的频率,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第二输出期间产生的单收缩的间隔变得过大,从而有时上述疲劳物质的排出效果较低。因此,优选第二电信号具有1hz以上且小于15hz的范围内的频率。

优选上述第一电信号以及上述第二电信号中分别包含正极性的信号和负极性的信号。在该情况下,由于容易消除电刺激中的电荷的失衡,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使用者的疼痛。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该肌肉电刺激装置时的身体感受。

上述第一输出期间的持续时间可以设为比上述第二输出期间的持续时间长。在该情况下,在输出的电刺激中,充分确保了第一输出期间而进一步提高了肌肉的增强效果。

优选上述第一电信号以及上述第二电信号的至少一方反复输出脉冲串波。具有分断为多个的电信号的脉冲串波在肌肉中被识别为一个电信号。而且,分割后的各电信号的持续时间(脉冲幅度)可以设为比未分割的连续的电信号的情况下的持续时间小,因此能够减轻使用者的皮肤的疼痛。因此,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身体感受。

上述脉冲串波可以设为以下构成:包括脉冲组输出期间和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在上述脉冲组输出期间内隔着输出停止时间而输出多个矩形波脉冲信号,上述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比上述输出停止时间长、且在上述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内中断矩形波脉冲信号的输出,上述脉冲串波的频率构成反复输出上述脉冲串波而成的上述第一电信号以及上述第二电信号的频率。在该情况下,在脉冲组输出期间,形成为该矩形波脉冲信号被输出停止时间分断为多个的状态。由此,在脉冲组输出期间,与不分断而连续地输出该矩形波脉冲信号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使矩形波脉冲信号的合计输出时间相同的同时,减小每一个矩形波脉冲信号的脉冲幅度。其结果是,能够在维持从上述肌肉电刺激装置输出并在肌肉或与肌肉相连的神经中流动的电刺激的同时,减轻使用者的疼痛,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该肌肉电刺激装置时的身体感受。

另外,与具有以与上述脉冲串波中的脉冲组输出期间相同的期间而连续输出脉冲的脉冲输出期间的脉冲串波的情况相比,在上述脉冲串波中,构成为以使得脉冲组输出期间隔着输出停止时间的方式输出多个矩形波脉冲信号,但是,作为输出脉冲的期间,两者是相同的。因此,即使在具有隔着输出停止时间的脉冲组输出期间的脉冲串波中,也能够获得与具有未隔着输出停止时间的脉冲输出期间的脉冲串波近似的身体感受。

另外,在脉冲组输出期间,隔着输出停止时间而输出多个矩形波脉冲信号,因此,脉冲组输出期间的持续时间,是多个矩形波脉冲信号的脉冲幅度和所有的输出停止时间相加所得的时间。因此,在这样的脉冲组输出期间的持续时间中,与连续输出矩形波脉冲信号的情况相比,脉冲组输出期间的持续时间相同,并且实际的脉冲信号输出时间与输出停止时间相应地缩短,从而能够降低消耗电力。因此,即使利用低容量的电源也能够进行驱动,因此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形成电刺激的脉冲串波包括脉冲组输出期间和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的持续时间比脉冲组输出期间中的输出停止时间长。由于脉冲串波中具备这样的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因此,不变更脉冲组输出期间而仅将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的持续时间变更为规定的长度,就能够容易地将脉冲串波的频率设定为期望的值。由此,容易进行控制,以输出由具有适合于使肌肉收缩、松弛的频率的脉冲串波构成的电刺激,并且能够有效地刺激肌肉。

可以设为上述脉冲组输出期间中包含极性互不相同的矩形波脉冲信号。由此,能够使上述第一电信号以及上述第二电信号中包含正极性的信号和负极性的信号,在一个脉冲串波内容易消除电荷的失衡,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使用者的疼痛。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该肌肉电刺激装置时的身体感受和使用容易度。

可以在上述反复输出的上述脉冲串波中包含第一脉冲串波和第二脉冲串波,上述第二脉冲串波包含第二上述脉冲组输出期间,在该第二上述脉冲组输出期间内输出具有与在该第一脉冲串波中的第一上述脉冲组输出期间输出的上述多个矩形波脉冲信号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上述多个矩形波脉冲信号。在该情况下,在第一脉冲串波中产生电荷的失衡时,能够在第二脉冲串波中可靠地消除该电荷的失衡。因此,在反复输出的脉冲串波整体中,能够减弱电荷的失衡,从而能够减轻使用者的疼痛。其结果是,能够更进一步提高使用该肌肉电刺激装置时的身体感受和使用容易度。进一步,在上述第二脉冲组输出期间,仅将上述第一脉冲组输出期间内输出的多个矩形波脉冲信号的极性反相(使电位反转)即可,因此,与分别对各脉冲串波中的各矩形波脉冲信号的极性进行控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轻控制负荷。这在脉冲串波内存在多个脉冲组的情况下也是同样的。

优选地,上述肌肉电刺激装置包括:主体部;电极部,其输出上述电刺激;电源部,其对上述电极部供给电力;控制部,其对上述电源部的电力供给进行控制;以及操作部,其构成为能够对上述控制部的控制方式进行变更,上述电源部内置于上述主体部。在该情况下,没有必要在外部准备对电极部供给的电力,因此,即使在难以确保电源的室外、或者外出目的地等处也能够容易地使用。另外,由于不需要用于与电源连接的软线(cord)等,因此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并且便携性也优异。由此,该肌肉电刺激装置适合于在各种环境下通过上述电刺激而对肌肉进行刺激。

优选地,上述电极部在从上述主体部延伸设置的片材状的基材上形成有:多个电极;和导线(lead)部,其经由上述控制部而将上述电极和上述电源部电连接。在该情况下,在从主体部延伸设置的片材状的基材形成有电极部,能够使主体部和电极部实现一体化。因此,不需要用于对主体部和电极部进行连接的软线等。由此,电源部内置于主体部,并且主体部和电极部实现了一体化,因此,能够发挥优异的便携性而在各种环境下使用。而且,通过将电源部、主体部以及电极部一体化,该肌肉电刺激装置相对于人体的安装、拆卸容易,特别是即使在刚刚使用了本肌肉电刺激装置之后的该肌肉疲劳的状态下,也能容易地将该肌肉电刺激装置拆下。因此,该肌肉电刺激装置更加适合于在各种环境下通过上述电刺激而有效地对肌肉进行刺激。

实施例

(实施例1)

利用图1~图13对实施例所涉及的肌肉电刺激装置进行说明。

本例的肌肉电刺激装置1构成为对肌肉施加电刺激。

而且,电刺激构成为交替地重复第一输出期间(后述的表2中的2-1、3-1、4-1)和第二输出期间(后述的表2中的2-2、3-2、4-2),上述第一输出期间输出引起肌肉不完全强缩以及完全强缩的至少一方的第一电信号(图8所示的第五脉冲串波),上述第二输出期间输出引起肌肉单收缩的第二电信号(第二脉冲串波)。

下面,对肌肉电刺激装置1进行详细叙述。

如图5所示,本例的肌肉电刺激装置1安装于人2的腹部3而使用。而且,在本例中,将人2的身高的长度方向设为身高方向y。另外,面对人2的正面,将与身高方向y平行、且从肚脐3a通过的从人体2的中心轴2a朝向人体2的右手5a侧的方向设为右方向x1,并将从中心轴2a朝向人体2的左手5b侧的方向设为左方向x2。而且,将右方向x1和左方向x2一并称为左右方向x。

如图1所示,在肌肉电刺激装置1的中央设置有主体部10。如图1以及图3所示,主体部10形成为近似圆盘状。如图4(a)、4(b)所示,主体部10包括:壳体11,其容纳后述的电源部20以及控制部40;以及外壳形成体12,其安装于壳体11并形成肌肉电刺激装置1的外壳。壳体11由abs制成。外壳形成体12由硅酮(silicon)制成。壳体11包括:第一壳体111,其形成为凹状;以及第二壳体112,其安装于第一壳体111,且在与第一壳体111之间形成有容纳控制部40的容纳部13。沿着第二壳体112的外缘,竖立设置的肋112a与第一壳体111的外缘部111a的内侧嵌合,由此第二壳体112与第一壳体111接合。

如图1、图4(b)所示,在第一壳体111形成有第一悬臂51a以及第二悬臂51b,上述第一悬臂51a以及第二悬臂51b形成后述的操作部50的一部分。第一悬臂51a以及第二悬臂51b将第一壳体111的壁部的一部分挖穿而形成为悬臂梁的状态。第一悬臂51a以及第二悬臂51b从身高方向y的上侧朝向下侧按该顺序排列。

如图1、图4(b)所示,外壳形成体12安装于第一壳体111中的与第二壳体112相反的一侧。而且,如图1所示,外壳形成体12将两个悬臂51a、51b覆盖。在外壳形成体12,在第一悬臂51a的正上方突出形成有记号“+”,在第二悬臂51b的正上方突出形成有记号“-”,并形成有操作面54,该操作面54形成后述的操作部50的一部分。根据上述悬臂的排列,“+”成为身高方向y的上侧,“-”成为身高方向y的下侧,在人体工学方面容易由使用者进行操作。

如图4(a)、图4(b)所示,在形成于第一壳体111和第二壳体112之间的容纳部13中容纳有形成控制部40(参照图6)的控制基板41。控制基板41是印刷基板,在控制基板41设置有未图示的布线图案和电子部件42等,由此形成控制电路。另外,在控制基板41电连接有表面安装型的小型的扬声器43。电子部件42及扬声器43的驱动电压均为3.0v。另外,虽未图示,但在控制基板41搭载有使电池21的输出电压升压的升压电路。由此,电池21的电力升高至规定的电压(例如40v)并向电极部30供给。

如图4(b)所示,在容纳部13还容纳有形成操作部50的开关机构52。开关机构52是触觉开关(tactswitch),并具备能够按下的开关部53。开关机构52与控制部40电连接。开关机构52分别配置于在第一壳体111形成的第一悬臂51a以及第二悬臂51b的正下方。由此,当经由将第一壳体111覆盖的外壳形成体12的操作面54而从外部对第一悬臂51a进行按压时,悬臂梁状态的第一悬臂51a发生挠曲,由此将开关机构52的开关部53按下。而且,当解除操作面54处的按压时,由于悬臂梁状态的第一悬臂51a的恢复力而使得第一悬臂51a返回至原来的位置。在第二悬臂51b中也构成为同样地进行按压以及按压的解除。

如图4(a)、图4(b)所示,在第二壳体112形成有对构成电源部20的电池21进行保持的电池保持部14。由此,将电源部20内置于主体部10。电池21能够更换,例如,可以设为硬币型电池或纽扣型电池。在本例中,采用小型且薄型的硬币型电池(锂离子电池cr2032,额定电压为3.0v)作为电池21。再有,可以采用额定电压为3.0~5.0v的电池代替该电池21。

在对上述电池21进行保持的电池保持部14,可装卸地安装有防止电池21脱落的盖15。盖15形成为比电池21大一圈的圆盘状,在其外周嵌合安装有o型环16,该o型环16将盖15和第二壳体112之间密封。电池21经由未图示的导线而与控制部40电连接。如图2所示,在第二壳体112等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线状的槽113,该槽113从盖15的外周以放射状延伸。

如图4(a)、图4(b)所示,在第二壳体112形成有向肋112a的外侧突出的凸缘部112b。在凸缘部112b和第一壳体111的外缘部111a之间,经由未图示的防水用双面密封件而夹持有片材状的基材33。基材33由pet制成。如图2所示,基材33从主体部10以片材状伸出。如图1以及图3所示,作为操作部54露出的那侧的面的基材33表侧面33b由从外壳形成体12伸出的电极支承部121覆盖。而且,基材33的表侧面33b的相反侧的里侧面33a在肌肉电刺激装置1的外壳形成体12侧的面(表侧面)的相反侧的里侧面的整个区域扩展。而且,利用未图示的3m公司制造的粘合带以及硅酮粘接处理剂将基材33和电极支承部121接合。

如图2以及图6所示,电极部30具备第一电极组31和第二电极组32。如图5所示,第一电极组31以安装于腹部3时位于比中心线10a更靠人2的右手侧x1的位置的方式从主体部10伸出。如图5所示,第二电极组32以安装于腹部3时位于比中心线10a更靠人2的左手侧x2的位置的方式从主体部10伸出。第一电极组31中包含右侧电极311~313,第二电极组32中包含左侧电极321~323。

各电极311~313、321~323均形成为角部带有圆弧的近似长方形。而且,各电极311~313、321~323的长度方向(例如,在第三右侧电极313中由符号w表示的方向)大致沿着左右方向x。在本例中,各电极311~313、321~323均形成为相同的形状。对于各电极311~313、321~323的形状而言,例如当将长边方向上的长度设为w、且将短边方向上的长度设为h时,可以将h/w设为0.40~0.95,优选设为0.50~0.80,在本例中,h/w设为0.55。

如图2所示,在各电极311~313、321~323的内侧,隔开规定间隔地形成有多个电极非形成部34,该电极非形成部34形成为规定大小的六角形。另外,在各右侧电极311、312、313,以从主体部10引出的方式分别形成有导线部311a、312a、313a,该导线部311a、312a、313a用于经由控制部40而与电源部20电连接。同样,在各左侧电极321、322、323,以从主体部10引出的方式分别形成有导线部321a、322a、323a,该导线部321a、322a、323a用于与控制部40连接。在各导线部311a~313a、321a~323a实施有硅涂层(siliconcoating),使得无法与外部导通。另外,在各电极311~313、321~323中,对与导线部311a~313a、321a~323a连接的部分及其附近区域(图2中,由符号c所示的斜线区域)也实施有硅涂层,使得无法与外部导通。各右侧电极311~313相互并联连接,各左侧电极321~323也相互并联连接。

如图2所示,电极部30形成于基材33的里侧面33a。由此,电极部30与主体部10形成为一体。再有,电极部30可以形成为埋设于基材33。在本例中,通过将含有银浆的导电性墨水印刷于基材33的里侧面33a而形成电极部30。第一电极组31以及第二电极组32中包含合计4个以上的电极311~313、321~323。在本例中,第一电极组31以及第二电极组32分别包含同样数量的电极311~313、321~323,其数量分别为3个。即,第一电极组31中具备第一右侧电极311、第二右侧电极312以及第三右侧电极313。第二电极组32中具备第一左侧电极321、第二左侧电极322以及第三左侧电极323。而且,在基材33中,将形成第一右侧电极311、第二右侧电极312以及第三右侧电极313的部分分别作为第一右侧基部331、第二右侧基部332以及第三右侧基部333,将形成第一左侧电极321、第二左侧电极322以及第三左侧电极323的部分分别作为第一左侧基部341、第二左侧基部342以及第三左侧基部343。

而且,在各电极311~313、321~323粘贴有胶垫(gelpad)35(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制造“st-gel(テクノゲル)(注册商标)”型号sr-ra240/100)。胶垫35具有导电性,各电极311~313、321~323能够经由胶垫35而向腹部3(参照图5)通电。另外,胶垫35具有较高的粘着性,经由胶垫35而将肌肉电刺激装置1安装于腹部3。

如图2所示,胶垫35具有比各电极311~313、321~323大一圈的形状,并分别将各电极311~313、321~323覆盖。胶垫35能够更换,因此,在胶垫35随着使用而粘着力下降、破损、污渍变得明显时等,能够适当地进行更换。另外,可以每隔规定期间(例如,1个月、2个月等)将使用完毕的胶垫35更换为新品。

如图2所示,第一右侧电极311、第二右侧电极312以及第三右侧电极313均以位于比中心线10a更靠人2的右手侧x1(第一区域s1)的位置的方式从主体部10伸出,所述中心线10a与人2(参照图5)的身高方向y平行、且从主体部10的中心通过。而且,第一右侧电极311、第二右侧电极312以及第三右侧电极313沿身高方向y从上侧朝向下侧按该顺序排列。

另一方面,第一左侧电极321、第二左侧电极322以及第三左侧电极323均以位于比中心线10a更靠人2的左手侧x2(第二区域s2)的位置的方式从主体部10伸出。而且,第一左侧电极321、第二左侧电极322以及第三左侧电极323沿身高方向y从上侧朝向下侧按该顺序排列。

而且,如图2所示,第一电极组31和第二电极组32构成为在安装于腹部3(参照图5)时位于以中心线10a为基准而线对称的位置。即,构成为:在安装于腹部3时,以中心线10a为基准,第一右侧电极311和第一左侧电极321位于线对称的位置,第二右侧电极312和第二左侧电极322位于线对称的位置,第三右侧电极313和第三左侧电极323位于线对称的位置。

另外,如图2所示,第一电极组31和第二电极组32构成为在安装于腹部3(参照图5)时在身高方向y上形成有:一对上侧电极对301,其包括位于第一电极组31以及上述第二电极组32的各自的最上侧的第一右侧电极311和第一左侧电极321;一对下侧电极对303,其包括位于最下侧的第三右侧电极313和第三左侧电极323;以及中央电极对302,其包括位于上侧电极对301和下侧电极对303之间的一对第二右侧电极312和第二左侧电极322。由此,上侧电极对301、中央电极对302以及下侧电极对303沿身高方向y从上侧朝向下侧按该顺序排列。

而且,中央电极对302与上侧电极对301以及下侧电极对303相比,更加从主体部10向延伸设置的方向(左右方向x)突出。即,在安装于腹部3时,构成中央电极对302的第二右侧电极312,比构成上侧电极对301的第一右侧电极311以及构成下侧电极对303的第三右侧电极313更向右方向x1突出。同样地,构成中央电极对302的第二左侧电极322,比构成上侧电极对301的第一左侧电极321以及构成下侧电极对303的第三左侧电极323更向左方向x2突出。

另外,如图2所示,上侧电极对301以越趋向延伸方向则越靠近上侧的方式倾斜成v字形。而且,如上所述,各电极311~313、321~323形成为相同的大小。另一方面,电极部30的基材33的各右侧基部331~333比各右侧电极311~313大,各左侧基部341~343比各左侧电极321~323大。

另外,如图2所示,上侧电极对301与下侧电极对303相比,更加从主体部10向延伸设置的方向(左右方向x)突出。即,在安装于腹部3时,构成上侧电极对301的第一右侧电极311比构成下侧电极对303的第三右侧电极313更向右方向x1突出。同样地,构成上侧电极对301的第一左侧电极321比构成下侧电极对303的第三左侧电极323更向左方向x2突出。

而且,如图2所示,第一右侧基部331的下方外缘部331a向右方向x1鼓出,第一左侧基部341的下方外缘部341a向左方向x2鼓出。

另外,第二右侧基部332的中央外缘部332a向右方向x1略微鼓出,第二左侧基部342的中央外缘部342a向左方向x2略微鼓出。

进一步,第三右侧基部333的上方外缘部333a向右方向x1鼓出,第三右侧基部333的下方外缘部333b向下方向(y方向上的下侧方向)鼓出。另外,第三左侧基部343的上方外缘部343a向左方向x2鼓出,第三左侧基部343的下方外缘部343b向下方向鼓出。

如图1以及图5所示,通过将基材33的各基部331~333、341~343设置为上述那样的形态,在从正面侧观察肌肉电刺激装置1时,肌肉电刺激装置1被配置成在左右方向上包裹腹部3的腹直肌4。另外,电极的配置也成为与腹直肌4的分区4a相应的配置,从而能够期待高效地刺激各肌肉。进一步,通过认识到是这样的形状而能够令使用者联想到腹部3绷紧而分割出腹肌的意象。由此,通过使用肌肉电刺激装置1,能够获得用于形成分割出腹肌而绷紧的腹部3的意象训练(imagetraining)的效果。(一般公知通过意象训练可提高运动效果)。

另外,如图2所示,在第一电极组31以及第二电极组32中,在彼此相邻的电极311~313、321~323之间,形成有朝向主体部10切入的切口部17。在本例中,在第一右侧电极311和第二右侧电极312之间、第二右侧电极312和第三右侧电极313之间、第三右侧电极313和第三左侧电极323之间、第三左侧电极323和第二左侧电极322之间、第二左侧电极322和第一左侧电极321之间以及第一左侧电极321和第一右侧电极311之间的合计六处部位形成有切口部17。进一步,在主体部10的周围形成有四处贯通孔18。

接下来,利用框图对本例的肌肉电刺激装置1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6所示,肌肉电刺激装置1在主体部10的内部除了具备电源部20、控制部40、操作部50之外,还具备皮肤检测部402以及电池电压检测部406。

皮肤检测部402对电极部30是否与皮肤接触进行检测。详细而言,皮肤检测部402与电极部30电连接,对第一电极组31和第二电极组32之间的电阻值进行检测。而且,将检测出的值与预先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当检测出的值小于阈值时,检测到皮肤正与第一电极组31以及第二电极组32接触。

电池电压检测部406对电源部20的电池21的电压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出的电源部20的电池21的电池电压v是否低于规定的阈值vm进行判断。在本例中,电池21的额定电压v为3.0v,阈值vm为2.1v。

如图6所示,电源部20中具备电池21。另外,控制部40中具备输出调整部401、电源关闭计数器403、计时器404、输出模式切换部405以及输出模式存储部405a。输出调整部401对电极部30的输出电压(输出电平)进行调整。在本例中,最大输出电压为40v,并设定成输出电平每下降一个等级则100%的输出电压降低2.0v。输出电平为从等级1至等级15的15个等级。

电源关闭计数器403对接收到计数开始信号之后的经过时间进行测量。计时器404对接收到输出开始信号之后的经过时间进行测量。输出模式切换部405将电极部30的输出模式切换为第一输出模式、第二输出模式以及第三输出模式中的任一模式,并构成对输出的脉冲串波的频率进行设定的频率设定部。输出模式存储部405a中存储有第一输出模式、第二输出模式以及第三输出模式。第一输出模式、第二输出模式以及第三输出模式中预先存储有作为具有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1~r5的脉冲串波类型的基本波形,输出模式存储部405a构成脉冲串波类型存储部。再有,脉冲串波类型存储部405a还含有程序方面的对脉冲串波的波形的定义记载。

接下来,对电极部30的输出模式进行说明。

首先,作为持续时间存储部的输出模式存储部405a中存储有图7所示的五种脉冲串波类型(基本波形b1~b5)。各基本波形b1~b5包括脉冲组输出期间p和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1~r5。即,各基本波形b1~b5具有共同的脉冲组输出期间p,并且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1~r5的长度不同。

在脉冲组输出期间p内,隔着输出停止时间n1~n5而输出多个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在本例中,输出五个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即,在脉冲组输出期间p内,按照第一矩形波脉冲信号s1、第一输出停止时间n1、第二矩形波脉冲信号s2、第二输出停止时间n2、第三矩形波脉冲信号s3、第三输出停止时间n3、第四矩形波脉冲信号s4、第四输出停止时间n4、第五矩形波脉冲信号s5、第五输出停止时间n5的顺序来执行。

而且,在本例中,各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的脉冲幅度、脉冲电压恒定,输出停止时间n1~n5的持续时间也恒定。在本例中,各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的脉冲幅度为100μs,脉冲电压在100%输出时为±40v,输出停止时间n1~n5的持续时间为100μs。因此,脉冲组输出期间p的持续时间为1ms。而且,各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的电压极性按照输出顺序而交替地变更。即,第一矩形波脉冲信号s1、第三矩形波脉冲信号s3以及第五矩形波脉冲信号s5具有正极性,第二矩形波脉冲信号s2以及第四矩形波脉冲信号s4具有负极性。

如上所述,脉冲组输出期间p的各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的脉冲幅度以及各输出停止时间n1~n5的持续时间分别为100μs。因此,脉冲组输出期间p的各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的脉冲周期为非常短的200μs。因此,使用者将这些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识别为一次电刺激。再有,脉冲组输出期间p的各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的频率为5000hz。

在各基本波形b1~b5中,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1~r5内不输出脉冲信号。而且,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1~r5的持续时间比脉冲组输出期间p的持续时间长。在本例中,如图7所示,脉冲组输出期间p的持续时间为1ms,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1~r5的持续时间分别为499ms、249ms、124ms、61.5ms、49ms。这样,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1~r5与脉冲组输出期间p中的输出停止时间相比,具有非常长的持续时间。

因此,如图7所示,第一脉冲串波(2hz)包括1ms的脉冲组输出期间p和499ms的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1。即,在脉冲组输出期间p内以2hz的频率输出第一脉冲串波(2hz)。

另外,第二脉冲串波(4hz)包括1ms的脉冲组输出期间p和249ms的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2。即,在脉冲组输出期间p内以4hz的频率输出第二脉冲串波(4hz)。

另外,第三脉冲串波(8hz)包括1ms的脉冲组输出期间p和124ms的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3。即,在脉冲组输出期间p内以8hz的频率输出第三脉冲串波(8hz)。

另外,第四脉冲串波(16hz)包括1ms的脉冲组输出期间p和61.5ms的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4。即,在脉冲组输出期间p内以16hz的频率输出第一脉冲串波(16hz)。

另外,第五脉冲串波(20hz)包括1ms的脉冲组输出期间p和49ms的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5。即,在脉冲组输出期间p内以20hz的频率输出第五脉冲串波(20hz)。

而且,以规定的组合在规定期间内反复输出基本波形b1~b5,从而,如图8(a)~图8(e)所示,输出规定的脉冲串波。而且,如上所述,由于使用者将脉冲组输出期间p的多个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识别为一次电刺激,因此,如图8(a)所示,在基本波形b1反复出现的第一脉冲串波中,输出频率为2hz的电刺激。同样地,在基本波形b2反复出现的第二脉冲串波中,输出频率为4hz的电刺激,在基本波形b3反复出现的第三脉冲串波中,输出频率为8hz的电刺激,在基本波形b4反复出现的第四脉冲串波中,输出频率为16hz的电刺激,在基本波形b5反复出现的第五脉冲串波中,输出频率为20hz的电刺激。

而且,适当地选择存储于输出模式存储部405a的基本波形b1~b5,由此对规定频率的脉冲串波进行组合而构成存储于作为持续时间存储部的输出模式存储部405a的第一~第三输出模式。首先,如表1所示,第一输出模式是构成为按顺序执行下述第1状态~第4状态的预热模式。各状态的条件如下。

(1)在第1状态下,以第一脉冲串波(2hz)进行20秒的、100%的输出。再有,如图9所示,在第1状态下的开始的5秒内进行输出电压从0%逐渐增大到100%的所谓的软启动。

(2)在第2状态下,以第二脉冲串波(4hz)进行20秒的、100%的输出。

(3)在第3状态下,以第三脉冲串波(8hz)进行10秒的、100%的输出。

(4)在第4状态下,以第四脉冲串波(16hz)进行10秒的、100%的输出。

而且,第一输出模式的持续时间(即,第1状态~第4状态的持续时间的合计)为一分钟。在这样的第一输出模式中,脉冲串波的频率构成为阶梯式地从2hz向16hz升高,因此,将第一输出模式称为预热模式。

表1

第一输出模式(预热模式)

在作为所述预热模式的第一输出模式中,伴随着脉冲串波的频率从2hz阶梯式地向16hz升高,肌肉的运动频率也升高,该肌肉、身体逐渐变热。由此,能够防止产生血压的急剧上升、该肌肉中的暂时性的氧气不足等。另外,该肌肉逐渐升温,由此,血流量增加而使得该肌肉的柔软性提高。由此,在后续的训练模式中,容易进一步获得对肌肉的刺激的效果。另外,通过在训练模式之前先执行该预热模式,使用者能够适度地习惯刺激,因此提高了身体感受。

接下来,如表2所示,第二输出模式是构成为按顺序执行下述第1状态~第4状态的训练模式。各状态的条件如下。

(1)在第1状态下,以第五脉冲串波(20hz)进行3秒(表2中的1-1)的、100%的输出,然后维持2秒的不输出的状态(表2中的1-2)。在5分钟内反复执行该动作。

(2)在第2状态下,以第五脉冲串波(20hz)进行3秒(表2中的2-1)的、100%的输出,然后以第二脉冲串波(4hz)进行2秒(表2中的2-2)的、100%的输出。在5分钟内反复执行该动作。

(3)在第3状态下,以第五脉冲串波(20hz)进行4秒(表2中的3-1)的、100%的输出,然后以第二脉冲串波(4hz)进行2秒(表2中的3-2)的、100%的输出。在5分钟内反复执行该动作。

(4)在第4状态下,以第五脉冲串波(20hz)进行5秒(表2中的4-1)的、100%的输出,然后以第二脉冲串波(4hz)进行2秒(表2中的4-2)的、100%的输出。在5分钟内反复执行该动作。

再有,如图9所示,在第二输出模式中,在第1状态~第4状态各自的开始的5秒内,进行输出电压从0%逐渐增大至100%的、所谓的软启动。

而且,第二输出模式的持续期间为20分钟。在这样的第二模式中,在规定期间内维持频率为20hz的第五脉冲串波,然后不进行输出、或者在规定期间内维持频率为4hz的第二脉冲串波,因此,在有效地刺激肌肉这方面较为优异。因此,将第二输出模式称为训练模式。

表2

第二输出模式(训练模式)

在上述第二输出模式中,在第2状态~第4状态下,如上所述,反复输出第五脉冲串波(20hz)和第二脉冲串波(4hz)。而且,具有15hz以上30hz以下的范围内的频率的第五脉冲串波(20hz)是使肌肉产生不完全强缩的电信号。另一方面,具有小于15hz的范围内的频率的第二脉冲串波(4hz)是使肌肉产生单收缩的电信号。因此,在上述第二输出模式中的第2状态下,输出第一输出期间(表2中的2-1)和第二输出期间(表2中的2-2)交替地反复出现的电刺激,在所述第一输出期间内,输出作为使肌肉产生不完全强缩的第一电信号的第五脉冲串波(20hz),在所述第二输出期间内,输出作为使肌肉产生单收缩的第二电信号的第二脉冲串波(4hz)。同样地,在上述第二输出模式中的第3状态下,输出第一输出期间(3-1)和第二输出期间(3-2)交替地反复出现的电刺激,在第4状态下,输出第一输出期间(4-1)和第二输出期间(4-2)交替地反复出现的电刺激。

而且,在本例中,如上所述,第一输出期间的持续时间在第2状态下为3秒,在第3状态下为4秒,在第4状态下为5秒。另外,第二输出期间的持续时间在第2状态~第4状态的任一状态下均为2秒。这样,在本例中,第一输出期间的持续时间比第二输出期间的持续时间长。再有,第一输出期间以及第二输出期间的持续时间并不限定于此,可以考虑电刺激整体的持续时间、该输出模式的持续时间等而适当地设定。

另外,如图7以及图8(e)所示,作为第一电信号的第五脉冲串波(20hz)中含有正极性的信号和负极性的信号。同样地,如图7以及图8(b)所示,作为第二电信号的第二脉冲串波(4hz)中也含有正极性的信号和负极性的信号。

接下来,如表3所示,第三输出模式是构成为按顺序执行下述第1状态~第4状态的冷却模式。各状态的条件如下。

(1)在第1状态下,以第四脉冲串波(16hz)进行10秒的输出。

(2)在第2状态下,以第三脉冲串波(8hz)进行10秒的输出。

(3)在第3状态下,以第二脉冲串波(4hz)进行20秒的输出。

(4)在第4状态下,以第一脉冲串波(2hz)进行20秒的输出。

再有,在第三输出模式下,如图9所示,各状态下的输出在第1状态开始时为100%,逐渐减小至在第4状态结束时为50%。

而且,第三输出模式的持续时间为1分钟。在这样的第三输出模式下,脉冲串波的频率构成为阶梯式地从16hz向2hz降低,因此,将第三输出模式称为冷却模式。

表3

第三输出模式(冷却模式)

在作为这样的冷却模式的第三输出模式下,伴随着脉冲串波的频率阶梯式地从16hz向2hz降低,肌肉的运动频率降低,由此,该升温后的肌肉和身体逐渐冷却。而且,将在先前的训练模式下在肌肉中产生的疲劳物质从该肌肉中积极地排出,防止了疲劳物质过度残留于该肌肉中。

如上,连续地执行第一输出模式(预热模式)、第二输出模式(训练模式)、第三输出模式(冷却模式)时的合计时间为22分钟。另外,在本例中,如图9所示,在第一输出模式和第二输出模式之间、以及第二输出模式的各状态之间的合计4处位置分别设有2秒的休止期间。因此,包含该休止期间的整个过程的合计时间为22分8秒。

接着,以下对本例的肌肉电刺激装置1的使用方式进行详细叙述。

对图10所示的主动作流程s100进行说明。在主动作流程s100中,首先,将操作面54的“+”按压2秒(s101)。由此,肌肉电刺激装置1的电源接通,将肌肉电刺激装置1启动,并且,由扬声器43发出通知已启动的通知音(“哔—”)(s102)。然后,肌肉电刺激装置1变为输出待机状态,输出电平设为0,并且使操作部50的输入无效化(s103)。

接下来,由皮肤检测部402对皮肤是否与电极部30接触进行检测(s104)。在由皮肤检测部402检测到皮肤与电极部30接触时(s104中的是),使操作部50有效化(s105)。而且,由操作部50将输出电平输入(s106)。从操作部50的操作面54进行输出电平的输入。每当对操作部50的操作面54的“+”进行按压时,输出电平就增大一个等级,每当对操作面54的“-”进行按压时,输出电平就减小一个等级。若设定了输出电平,则从控制部40向计时器404发送输出开始信号,计时器404开始进行测量(s107)。另外,在使用时间中(从操作部50的有效化后直至电源断开为止)的任何时刻都能够进行输出电平的操作。

在从计时器404开始测量时(经过时间为0)起直至经过时间达到1分钟为止的期间内,将电极部30的输出模式设为第一输出模式(预热模式)(s108)。当经过时间达到1分钟时,由作为频率设定部的输出模式切换部405将电极部30的输出模式切换为第二输出模式(训练模式),且在直至经过时间达到21分钟为止的20分钟内维持该模式(s109)。当经过时间达到21分钟时,由作为频率设定部的输出模式切换部405将电极部30的输出模式切换为第三输出模式(冷却模式),且在直至经过时间达到22分钟为止的1分钟内维持该模式(s110)。当经过时间达到22分钟时,结束计时器404的测量(s111)。然后,使肌肉电刺激装置1停止(s112)。这样,通过执行s108至s111的流程,以一个组合的方式执行第一输出模式(预热模式)、第二输出模式(训练模式)、第三输出模式(冷却模式)而后结束。

另一方面,当由皮肤检测部402判断为皮肤未与电极部30接触时(s104中的否),由扬声器43发出通知该情况的通知音(“哔、哔、哔”)(s113)。而且,从控制部40向电源关闭计数器403发送计数开始信号,电源关闭计数器403开始对经过时间的测量(s114)。

接下来,由皮肤检测部402对皮肤是否与电极部30接触进行检测(s115),当由皮肤检测部402检测到皮肤与电极部30接触时,返回至上述的步骤s103变为输出待机状态(s115中的是)。另一方面,当由皮肤检测部402判断为皮肤未与电极部30接触时(s115中的否),对电源关闭计数器403中的经过时间是否超过了2分钟进行判断(s116)。当判断为电源关闭计数器403中的经过时间未超过2分钟时(s116中的否),再次返回至s115,并由皮肤检测部402对皮肤是否与电极部30接触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在s116中,当判断为电源关闭计数器403中的经过时间超过2分钟时(s116中的是),关闭肌肉电刺激装置1的电源(s117)。

接下来,对在上述主动作流程s100中的s105~s110之间中断而优先处理的中断处理进行说明。如图11所示,作为第一中断处理,进行皮肤检测中断处理s200。皮肤检测中断处理s200被用作在电极于使用中途从人体脱落时自动地将电源关闭的功能。在皮肤检测中断处理s200中,首先,由皮肤检测部402对皮肤是否与电极部30接触进行检测(s201),在由皮肤检测部402检测到皮肤与电极部30接触时(s201中的是),返回至主动作流程s100中的原来的流程。另一方面,在由皮肤检测部402判断为皮肤未与电极部30接触时(s201中的否),由扬声器43发出通知该情况的通知音(“哔、哔、哔”)(s202)。而且,从控制部40向电源关闭计数器403发送计数开始信号,电源关闭计数器403开始对经过时间的测量(s203)。

接下来,由皮肤检测部402对皮肤是否与电极部30接触进行检测(s204)。当由皮肤检测部402检测到皮肤与电极部30接触时,返回至主动作流程s100中的步骤s103(s204中的是)。另一方面,当由皮肤检测部402判断为皮肤未与电极部30接触时(s204中的否),对电源关闭计数器403中的经过时间是否超过2分钟进行判断(s205)。当判断为电源关闭计数器403中的经过时间未超过2分钟时(s205中的否),再次返回至s204,由皮肤检测部402对皮肤是否与电极部30接触进行检测。另一方面,在s205中,当判断为电源关闭计数器403中的经过时间超过2分钟时(s205中的是),关闭肌肉电刺激装置1的电源(s206)。

接下来,如图12所示,对在上述主动作流程s100中的s105~s110之间中断而优先处理的第二中断处理即电池电压降低处理s300进行说明。电池电压降低处理s300是在电池21的电池电压降低时自动地关闭电源的功能。由此,使用者在需要处理电池的更换等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获知该信息。首先,由电池电压检测部406对检测出的电源部20的电池21的电池电压v是否低于规定的阈值vm进行判断(s301)。当判断为电池电压v不低于规定的阈值vm时(s301中的否),返回至主动作流程s100中的原来的流程。另一方面,当判断为电池电压v低于规定的阈值vm时,由扬声器43发出通知该情况的通知音(“哔、哔、哔”)(s302)。而且,从控制部40向电源关闭计数器403发送计数开始信号,电源关闭计数器403开始对经过时间的测量(s303)。

接下来,对电源关闭计数器403中的经过时间是否超过2分钟进行判断(s304)。当判断为电源关闭计数器403中的经过时间未超过2分钟时(s304中的否),再次返回至s304。当判断为电源关闭计数器403中的经过时间超过2分钟时(s304中的是),关闭肌肉电刺激装置1的电源(s305)。

接下来,如图13所示,对在上述主动作流程s100中的s105~s110之间中断而优先处理的第三中断处理即中断处理s400进行说明。首先,由控制部50对按压操作部50的操作面54的“-”按钮的时间是否达到2秒以上进行判断(s401)。当判断为按压操作部50的操作面54的“-”按钮的时间未达到2秒以上时(s401中的否),返回至主动作流程s100中的原来的流程。另一方面,当判断为按压“-”按钮的时间达到2秒以上时(s401中的是),由扬声器43发出通知音(“哔—”)(s402),该通知音对肌肉电刺激装置1的电源关闭并结束的情况进行通知。然后,关闭电源(s403)。

下面,对本例的肌肉电刺激装置1的作用效果进行详细叙述。

在本例的肌肉电刺激装置1中,在输出的电刺激中,交替地反复出现第一输出期间(2-1、3-1、4-1)和第二输出期间(2-2、3-2、4-2)。受到该电刺激的肌肉,首先在第一输出期间(2-1、3-1、4-1)内因基于作为第一电信号的第五脉冲串波(20hz)的不完全强缩或完全强缩(本例中为不完全强缩)而产生肌肉的持续收缩,从而能够进行有效的肌肉训练。由此,实现了肌肉的增强。伴随与此,在该肌肉中产生疲劳物质。然后,在第二输出期间(2-2、3-2、4-2)内,因基于作为第二电信号的第二脉冲串波(4hz)的单收缩而促进了肌肉内的血液循环,将在第一输出期间(2-1、3-1、4-1)内产生的疲劳物质积极地从该肌肉排出。而且,在将疲劳物质充分排出之后,第一输出期间(2-1、3-1、4-1)再次到来,按顺序依次进行基于不完全强缩或完全强缩的肌肉的增强、以及对疲劳物质的排出的促进,所述疲劳物质的排出的促进基于由第二输出期间(2-2、3-2、4-2)内的单收缩实现的血液循环的促进。由此,即使连续地使用本例的肌肉电刺激装置1,疲劳物质也难以蓄积于肌肉中,因此,能够有效地刺激肌肉。进一步,由于减轻了使用者的负担,因此,即使长时间使用,使用感也较好,能够促进使用者积极地持续使用。

在本例中,作为第一电信号的第五脉冲串波(20hz)具有15hz以上30hz以下的范围内的频率,作为第二电信号的第二脉冲串波(4hz)具有小于15hz的范围内的频率。由此,在第一输出期间(2-1、3-1、4-1)内,能够利用作为第一电信号的第五脉冲串波(20hz)使肌肉产生不完全强缩,在第二输出期间(2-2、3-2、4-2)内,能够利用作为第二电信号的第二脉冲串波(4hz)使肌肉稳定地产生单收缩。其结果是,在第一输出期间(2-1、3-1、4-1)内,能够使肌肉适度地收缩而不会使其过度收缩。由此,抑制了肌肉中急剧地产生疲劳物质,能够更有效地刺激肌肉。在第一输出期间(2-1、3-1、4-1)内产生的疲劳物质在第二输出期间(2-2、3-2、4-2)内被从肌肉排出,从而即使连续地使用也能防止疲劳物质的蓄积。

再有,虽然在本例中采用使肌肉产生不完全强缩的第五脉冲串波(20hz)作为第一电信号,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地采用同样使肌肉产生不完全强缩的第四脉冲串波(16hz)。在该情况下,也起到与本例同等的作用效果。

再有,虽然在第一输出期间(2-1、3-1、4-1)内采用使肌肉产生不完全强缩的电信号作为第一电信号,但是也可以在第一输出期间(2-1、3-1、4-1)内采用使肌肉产生完全强缩的电信号作为第一电信号。在该情况下,除了因第一电信号是产生不完全强缩的电信号而实现的作用效果之外,起到与本例同等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本例中,作为第一电信号的第五脉冲串波(20hz)以及作为第二电信号的第二脉冲串波(4hz)中分别含有正极性的信号和负极性的信号。由此,容易消除电刺激中的电荷的失衡,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使用者的疼痛。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本例的肌肉电刺激装置1时的身体感受。

另外,在本例中,第一输出期间(2-1、3-1、4-1)的持续时间比第二输出期间(2-2、3-2、4-2)的持续时间长。由此,在输出的电刺激中,充分确保了第一输出期间(2-1、3-1、4-1),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肌肉的增强效果。

另外,在本例中,作为第一电信号的第五脉冲串波(20hz)以及作为第二电信号的第二脉冲串波(4hz)的至少一方(本例中为双方)反复输出脉冲串波(基本波形b1~b5)。而且,在本例中,脉冲串波(基本波形b1~b5)具有分断为多个的作为电信号的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该脉冲串波(基本波形b1~b5)在肌肉中被识别为一个电信号。而且,与未分割的连续的电信号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分割后的各电信号p1~p5的持续时间(脉冲幅度),因此,能够减轻使用者的皮肤的疼痛。因此,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身体感受。

另外,在本例中,脉冲串波(基本波形b1~b5)包括脉冲组输出期间p和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n1~n5,在所述脉冲组输出期间p内隔着输出停止时间r1~r5而输出多个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所述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n1~n5比输出停止时间r1~r5长、且在所述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n1~n5内中断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的输出,该脉冲串波(基本波形b1~b5)的频率构成作为由上述脉冲串波构成的第一电信号的第五脉冲串波(20hz)、以及作为第二电信号的第二脉冲串波(4hz)的频率。由此,在脉冲组输出期间p内,形成为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被输出停止时间r1~r5分断为多个的状态。因此,与在脉冲组输出期间p内不分断地连续输出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的情况相比,能够在保持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的合计输出时间相同的同时,减小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的每一个的脉冲幅度。其结果是,能够在维持从肌肉电刺激装置1输出并向肌肉或与肌肉相连的神经流入的电刺激的同时,减轻使用者的疼痛,因此,能够提高使用肌肉电刺激装置1时的身体感受。

另外,在脉冲串波(基本波形b1~b5)中,构成为在脉冲组输出期间p内隔着输出停止时间n1~n5而输出多个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但是,与具有与该脉冲组输出期间p相同的期间、连续输出的脉冲输出期间的脉冲串波相比,脉冲的输出期间p相同。因此,即使在具有隔着输出停止时间n1~n5的脉冲组输出期间p的脉冲串波中,也能够获得与具有未隔着输出停止时间的脉冲输出期间的脉冲串波接近的身体感受。

另外,在脉冲组输出期间p内,隔着输出停止时间n1~n5而输出多个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因此,脉冲组输出期间p的持续时间是多个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的脉冲幅度和所有的输出停止时间n1~n5的合计。因此,与在这样的脉冲组输出期间p的持续时间内不分断地连续输出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的情况相比,在保持脉冲组输出期间p的持续时间相同的同时,与输出停止时间n1~n5相应地缩短实际的脉冲信号输出时间,因此,能够降低消耗电力。因此,即使利用低容量的电源也能够进行驱动,因此有助于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作为形成电刺激的第一电信号以及第二电信号的脉冲串波,包括脉冲组输出期间p和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1~r5,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1~r5的持续时间比脉冲组输出期间p中的输出停止时间n1~n5长。由于脉冲串波中具备这样的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1~r5,因此,无需改变脉冲组输出期间p,仅将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1~r5的持续时间变更为规定的长度便能够容易地将作为第一电信号以及第二电信号的脉冲串波的频率设定为期望的值。由此,能够容易地进行控制,以输出包括具有适合于使肌肉收缩、松弛的频率的作为第一电信号以及第二电信号的脉冲串波的电刺激,并且能够有效地刺激肌肉。

在本例中,脉冲组输出期间p中含有极性互不相同的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由此,在一个脉冲串波(基本波形b1~b5)内,容易消除电荷的失衡,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使用者的疼痛。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肌肉电刺激装置1时的身体感受和使用容易度。

进一步,如本例所示,当第一脉冲串波中的第一脉冲组输出期间p内输出的5个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按照“正、负、正、负、正”的顺序输出时,可以将在第一脉冲串波之后到来的第二脉冲串波中的第二脉冲组输出期间内输出的5个矩形波脉冲信号按照“负、正、负、正、负”的顺序输出。在该情况下,能够由第二脉冲串波可靠地消除在第一脉冲串波中产生的电荷的失衡,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使用者的疼痛。进一步,在上述第二脉冲组输出期间内,仅将在上述第一脉冲组输出期间p内输出的多个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的极性反相(使电位反转)即可,因此,与分别对各脉冲组输出期间中的各个矩形波脉冲信号的极性进行控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轻控制负荷。

而且,脉冲组输出期间p的电信号被输出停止时间r1~r5分割为多个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由此,脉冲组输出期间p中的连续通电时间(即,脉冲幅度)变短。而且,如上所述,在同一脉冲组输出期间p内,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交替地变为正极性和负极性,从而消除了电荷的失衡,并且,与该脉冲组输出期间p中的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反相的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随后到来。其结果是,在各电极311~323中,电荷偏向正或负的一方的状态下的连续通电时间变得极短。

而且,在各电极311~323中电荷失衡的状态下,作为电极311~323的形成材料的银浆中所含有的银,因空气中的亚硫酸气体等的硫磺成分发生硫化变黑而容易变色。但是,在本例中,如上所述,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交替地变为正极性和负极性而按顺序将电荷的失衡消除,并且,电荷偏向正或负的一方的状态下的连续通电时间变得极短,因此,能够抑制上述硫化反应。由此,能够有效地抑制电极311~323以发黑的方式变色。除此之外,有时上述银浆中含有的银还会因氧化、氯化而以发黑的方式变色,但是,对此也能够同样地进行抑制。

再有,在本例中,在同一脉冲组输出期间p中含有极性互不相同的矩形波脉冲信号s1、s3、s5和矩形波脉冲信号s2、s4,但也可以取而代之地形成为如下方式。将第一脉冲串波的第一脉冲组输出期间p的所有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的极性设为正,将在第一脉冲串波之后隔着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1~r5而到来的第二脉冲串波的第二脉冲组输出期间的所有矩形波脉冲信号的极性设为负,并反复输出第一脉冲串波和第二脉冲串波。在该情况下,对于各个脉冲组输出期间而言,矩形波脉冲信号的极性相同,但是,在反复输出的脉冲串波整体中,含有极性互不相同的矩形波脉冲信号。在该情况下,也能够由第二脉冲串波可靠地消除在第一脉冲串波中产生的电荷的失衡,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使用者的疼痛。

在本例中,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1~r5的持续时间比脉冲组输出期间p的持续时间(1ms)长。由此,通过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1~r5而充分确保在脉冲串波中反复输出的脉冲组输出期间p的间隔,因此,容易令使用者将脉冲组输出期间p中的多个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识别为一次电刺激。其结果是,能够容易地从高频(在本例中,频率为5000hz)的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输出低频(在本例中,为2~20hz)的脉冲串波,能够输出适合于刺激肌肉的电刺激。

在本例中,具有脉冲串波类型存储部(输出模式存储部405a)和频率设定部(输出模式切换部405),所述脉冲串波类型存储部中预先存储有多个脉冲串波类型(基本波形b1~b5),所述多个脉冲串波类型因脉冲组输出期间p的持续时间相同、且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r1~r5的持续时间不同而具有互不相同的频率,所述频率设定部通过从存储于脉冲串波类型存储部(输出模式存储部405a)的多个脉冲串波类型(基本波形b1~b5)中选择任一个而对电刺激中的脉冲串波的频率进行设定。由此,由于脉冲串波类型存储部(输出模式存储部405a)中预先存储有多个规定频率的脉冲串波类型(基本波形b1~b5),因此,在改变脉冲串波的频率时,频率设定部(输出模式切换部405)仅从在脉冲串波类型存储部(输出模式存储部405a)中存储的脉冲串波类型中选择规定的类型即可,容易对脉冲串波的频率进行变更。由此,形成为适合于有效刺激肌肉的肌肉电刺激装置1。

另外,在本例中,脉冲串波中的矩形波脉冲信号s1~s5的脉冲幅度以及输出停止时间n1~n5为恒定。由此,容易基于脉冲串波的频率而对施加于肌肉的电刺激进行变更。因此,容易基于脉冲串波的频率而对电刺激进行调整,从而容易输出适合于有效刺激肌肉的电刺激。

另外,在本例中,包括:主体部10;输出电刺激的多个电极部30;对电极部30供给电力的电源部20;对电源部20的电力供给进行控制的控制部40;以及构成为能够对控制部40的控制方式进行变更的操作部50,电源部20内置于主体部10。由此,无需在外部准备对电极部30供给的电力,因此,即使在难以确保电源的室外、或者外出地等也能够容易地使用。另外,由于不需要用于与电源连接的软线等,因此,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并且便携性也较为优异。由此,肌肉电刺激装置1适合于在各种环境下通过上述电刺激对肌肉进行刺激。

另外,在本例中,电极部30在从主体部10延伸设置的片材状的基材33形成有多个电极311~313、321~323以及导线部311a~313a、321a~323a,所述导线部311a~313a、321a~323a经由控制部40而将电极311~313、321~323和电源部30电连接。由此,在从主体部10延伸设置的片材状的基材33形成有电极部30,能够将主体部10和电极部30一体化。因此,不需要用于将主体部10和电极部30连接的软线等。由此,电源部内置于主体部,并且主体部和电极部实现了一体化,因此,能够发挥优异的便携性而在各种环境下使用。而且,通过使电源部20、主体部10以及电极部30一体化,肌肉电刺激装置1容易相对于人体2的安装、拆卸,特别是即使在刚刚使用肌肉电刺激装置1之后的该肌肉疲劳的状态下,也能容易地将肌肉电刺激装置1拆下。因此,肌肉电刺激装置1更加适合于在各种环境下通过上述电刺激而有效地对肌肉进行刺激。

另外,在本例中,电源部20中具备能够更换的电池21。由此,仅更换电池21便能够补充电力,因此,容易长时间地使用至电池容量以上。由此,无需内置过大容量的电池,因此能够使装置小型化。

另外,电池21可以设为纽扣型电池或者硬币型电池,在本例中为硬币型电池。由此,由于电池21是小型电池,因此有助于肌肉电刺激装置1的小型化。而且,伴随着肌肉电刺激装置1的小型化而能够实现轻量化,因此,电极部30难以从使用者的身体剥离、脱落,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并且还提高了便携性。进一步,电池21还是薄型电池,因此还有助于肌肉电刺激装置1的薄型化。而且,肌肉电刺激装置1是薄型结构,由此,使用者能够在安装有肌肉电刺激装置1的状态下从其上方穿戴衣物。因此,能够在上下班途中或上下学途中、家务或工作等作业中、其他各种状况下使用肌肉电刺激装置1。另外,纽扣型电池与其他干电池等相比,具有在较高的工作电压下稳定的放电特性,因此,能够在较长的时间内使肌肉电刺激装置1稳定地工作。

另外,作为电池21可以采用额定电压为3.0~5.0v的电池,在本例中,采用3.0v的电池21。由于肌肉电刺激装置1中具备的电子部件42、扬声器43等的驱动电压一致,因此,无需为了驱动这些电子部件42、43而另外准备降压电路和升压电路。由此,能够有助于小型化。

另外,在上述电源部20中,可以取代上述可更换的电池21而内置可充电的电池。作为这样的电池的充电单元,可以具备能够与外部电源连接的供电用的端子,也可以具备使用电磁感应的非接触型的供电部。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能够反复使用该电池,因此,与使用非充电型的电池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消耗品。

另外,在本例中,电极部30具有3个以上的电极311~313、321~323。如上所述,因在脉冲组输出期间p中含有输出停止时间n1~n5而降低了消耗电力,因此,即使在具备3个以上的电极311~313、321~323的本结构中,也能施加充分的电刺激。由此,能够对大范围的肌肉施加电刺激,因此,能够有效地刺激肌肉。

再有,在本例中,供电极部30形成的基材33从主体部10延伸设置,并且,粘接有从外壳形成体12延伸设置的电极支承部121,由此,电极部30与主体部10形成为一体。可以取而代之地构成为:基材33和主体部10形成为分体结构,并且电极支承部121和外壳形成体12形成为分体结构,由此,在非使用时能够将主体部10和电极部30相互分离。在该情况下,能够将电极部30从主体部10分离而与其他方式的电极部进行更换。另外,由于电极部30不具有电子部件,因此,通过将其分离而能够容易地对电极部30进行清洗。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肌肉电刺激装置1,其能够有效地刺激肌肉,并且,即使长时间使用,使用感也较好,并能够促进使用者积极地持续使用。

在本例中,基于上述表2所示的第1状态~第4状态而执行第二输出模式(训练模式)。也可以取而代之地如以下所述的变形例1那样形成为:在与本例同等的第1状态~第4状态中,在第2状态和第3状态之间执行表4所示的第2a状态,在第3状态和第4状态之间执行表4所示的第3a状态。

表4

第二输出模式(训练模式)

在变形例1中,如表4所示,在第2a状态以及第3a状态下进行如下动作。

(2a)在第2a状态下,在以第二脉冲串波(4hz)进行10秒的、100%的输出之后(2a-1),以第三脉冲串波(8hz)进行10秒的、100%的输出(2a-2),进一步,此后以第四脉冲串波(16hz)进行10秒的、100%的输出(2a-3)。

(3a)在第3a状态下,在以第二脉冲串波(4hz)进行10秒的、100%的输出之后(3a-1),以第三脉冲串波(8hz)进行10秒的、100%的输出(3a-2),进一步,此后以第四脉冲串波(16hz)进行10秒的、100%的输出(3a-3)。

再有,在该变形例1中,与本例的第二输出模式(参照表2)相比,增加了第2a状态以及第3a状态,因此,连续地执行表4所示的第一输出模式(预热模式)、第二输出模式(训练模式)、以及第三输出模式(冷却模式)时的合计时间为23分钟。

即,在本例中,在第2状态下,在规定期间(300秒)内反复产生不完全强缩和单收缩之后(表4中的2-1、2-2),在第2a状态下,在以规定期间(10秒)分别输出作为使肌肉产生单收缩的第三电信号的第二脉冲串波(4hz)以及第三脉冲串波(8hz)之后(表4中的2a-1、2a-2),以规定期间(10秒)输出作为使肌肉产生不完全强缩的第四电信号的第四脉冲串波(16hz)(表4中的2a-3)。而且,此后经过2秒的休止期间,在第3状态下,反复产生基于作为第一电信号的第五脉冲串波(20hz)的不完全强缩和基于作为第二电信号的第二脉冲串波(4hz)的单收缩(表4的3-1、3-2)。然后,在第3a状态下,也与第2a状态相同,在以规定期间(10秒)分别输出作为第三电信号的第二脉冲串波(4hz)以及第三脉冲串波(8hz)之后(表4的3a-1、3a-2),以规定期间(10秒)输出作为第四电信号的第四脉冲串波(16hz)(表4的3a-3)。

在第2a状态中,构成为脉冲串波的频率阶梯式地从4hz向16hz升高,因此,从第2a状态向第3状态切换时的频率变化较为平滑。同样,从第3a状态向第4状态切换时的频率变化较为平滑。而且,在该变形例1中,相对于实施例1的情况,追加了第2a状态和第3a状态,从而,第二输出模式(训练模式)下的电刺激的类型发生较大变化。其结果是,能够防止因使用者习惯了该电刺激而引起的身体感受的降低,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刺激腹直肌。另外,通过设置第2a状态、第3a状态,还起到了通过电刺激的施加而排出疲劳的肌肉中的疲劳物质的效果。再有,在这样设定第二输出模式(训练模式)的该变形例1中,也起到了与实施例1同等的作用效果。

再有,在实施例1中,具备6个电极311~313、321~323,但并不局限于此,可以具备两个以上。例如,在变形例2中,如图14、15所示,作为电极,形成为与实施例1的电极311、321相同的结构,但具备两个大一圈的电极311、321。再有,对变形例2中与实施例1同等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在该情况下,也实现了与实施例1同等的作用效果。而且,根据变形例2的肌肉电刺激装置1,与电极为6个的情况(参照图2)相比,电极311、321的个数较少,因此,能够增大每个电极的消耗电力,因此,使各电极311、321增大一圈。由此,扩大了能够由一个电极施加电刺激的范围,从而容易刺激臂部、大腿部等较大部位的肌肉。

再有,在实施例1中,在变更脉冲串波的频率时,频率设定部(输出模式切换部405)从存储于脉冲串波类型存储部(输出模式存储部405a)的脉冲串波类型中选择规定的类型。还能够取而代之地设为下面的变形例3。在变形例3中,如图16所示,具有:作为选择脉冲串波的频率的频率选择部的操作面54a;中断期间持续时间计算部405b;以及中断期间持续时间设定部405c。

而且,中断期间持续时间计算部405b基于由频率选择部(操作面54a)选择的频率而对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的持续时间进行计算。

中断期间持续时间设定部405c基于由中断期间持续时间计算部405b计算出的上述持续时间而对上述脉冲组输出中断期间的持续时间进行设定。

再有,对于变形例3中与实施例1同等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根据所述变形例3,能够由频率选择部(操作面54a)而将脉冲串波的频率设定为期望的频率,因此,根据使用者的喜好(收缩的强度、收缩和松弛的间隔)而适当地设定脉冲串波的频率,由此,形成为针对每个使用者都能进一步有效刺激肌肉的肌肉电刺激装置1。再有,在该变形例3中,除了与脉冲串波的频率的变更方式有关的作用效果之外,起到与实施例1同等的作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