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桥接的吸收结构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3967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制造桥接的吸收结构的方法与流程



背景技术:

本公开的领域整体涉及桥接的吸收结构以及制造在吸收制品中使用的桥接的吸收结构的方法,吸收制品诸如训练裤、尿布、失禁产品、一次性内衣、医疗服装、女性护理制品、吸收泳装等。

在形成纤维网(诸如铺设的纤维网)的一个通例中,纤维素的或其他合适的吸收材料的纤维片在常规的成纤器或其他合适的切碎或粉碎装置中纤维化以形成离散纤维。此外,超吸收材料的颗粒通常与纤维混合。纤维和超吸收颗粒然后被夹带在空气流中并引导到合适的多孔成形表面,纤维和超吸收颗粒沉积在该多孔成形表面上以形成连续的吸收纤维网或离散的吸收结构。

在此类系统中使用的成形表面通常由线栅或屏栅构成,并且采用合适的气流动机构,诸如真空抽吸设备,以在成形表面上限定压差区并在其上施加压差。压差通常导致空气流过成形表面的筛网或格栅中的开口或穿孔。使用真空抽吸将空气夹带的纤维流吸入到成形表面上,并使气流通过成形表面已被用于高速商业操作。

在形成过程中已经使用各种机构来产生所得纤维网的基重的梯度。例如,合适的成形表面已经被构造成具有用于在所形成的纤维网中形成期望的高基重的凹陷或凹坑区域。在凹坑区域大而深的情况下,难以将所需量的纤维材料引入凹坑区域中。在其他装置中,阻挡部件已经被定位在成形表面下方,以便部分地阻挡通过成形表面的气流,并且因此阻止气流成网纤维沉积在阻塞部分之上。

一些装置穿过纤维网的厚度在纤维网中形成空隙,这可以沿着纤维网产生基重的梯度。然而,纤维网中所形成的空隙不含任何纤维材料,并且穿透纤维网的整个深度。因此,空隙可能影响网的结构完整性,并且不允许额外的基重梯度。此外,用于沿着纤维网产生基重的梯度的已知方法不能通过纤维网的低基重区域提供基重的梯度。

因此,期望提供用于形成具有基重梯度的铺设的纤维网的更可靠且更有效的方法和设备。还期望提供用于形成铺设的纤维网的易于组装且改进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一个方面,一种制造吸收网的方法包括沿机器方向移动多孔构件。多孔构件具有至少一个掩模板,掩模板具有包括限定多个区段的至少一个分区的分隔区域。方法还包括:通过多孔构件吸入空气;以及将纤维材料沉积到多孔构件上以形成吸收网。吸收网包括具有对应于掩模板的分隔区域的减小基重的桥接区域。桥接区域具有垂直界面,垂直界面分离网区段和至少部分地桥接垂直界面的纤维材料。

在另一方面,一种形成在吸收制品中使用的吸收结构的方法包括:沿机器方向移动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掩模板的成形表面。通过成形表面和安装在成形表面上的掩模板吸入空气。掩模板具有小于1cm的分区,以用于至少部分地阻挡通过成形表面吸入的空气。方法还包括将纤维材料沉积在成形表面上以形成吸收网。掩模板的分区使纤维材料移位到由垂直界面分开的多个区段中。垂直界面对应于分区的位置。从成形表面去除吸收网。

在又一方面,一种组装包括桥接的吸收结构的吸收制品的方法包括形成纤维材料网。网具有连续区域和桥接区域。桥接区域包括由垂直界面分开的多个区段。连续区域具有比桥接区域高的基重。将网分成第一吸收结构和第二吸收结构。第一吸收结构包括连续区域和桥接区域。方法还包括:组装具有外覆盖件和身体侧衬里的底座;以及将第一吸收结构固定在外覆盖件和身体侧衬里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形成吸收网的形成组件的一个合适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2是图1的形成组件的侧视图,其中去除了部分以显露内部零件。

图3是用于与图1和图2的形成组件一起使用的去胀线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4是使用图1和图2所示的形成组件制造的桥接的吸收网的图示。

图5是图4的吸收网在图案化去胀之后的图示。

图6是吸收结构的一系列x射线图,其展示通过吸收结构的基重的梯度。

图7是通过吸收结构的基重分布图。

图8-12是具有用于形成桥接的吸收网的分区的合适的掩模板的实施例。

图13是具有用于形成桥接的吸收网的分区的掩模板的一个合适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14是示出了吸收芯垫的基重相对于离吸收芯垫的端部的距离的图表。

图15是包含桥接的吸收结构的一个合适实施例的吸收制品的俯视平面图,吸收制品以铺设的扁平构型示出。

图16是图15的吸收制品的透视图,吸收制品以使用构型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特别是图1和图2,用于形成纤维网的设备被示出并且总体上用参考标号20指示。设备20包括围绕滚筒26的圆周延伸的可移动的多孔成形表面24。成形滚筒26安装在由轴承30连接到支撑件32的轴28上。成形滚筒26包括操作地连接到滚筒驱动轴28并通过滚筒驱动轴旋转的圆形滚筒壁(未示出)。如图2所示,轴28通过合适的电机或线轴(未示出)沿逆时针方向旋转驱动。滚筒壁可以是主要的承载构件,并且滚筒壁可以绕滚筒驱动轴28大体径向地和周向地延伸。

位于成形表面24的径向内侧的真空管道36在成形滚筒26的内部的弧上延伸。真空管道36与成形表面24流体连通,用于通过成形表面24吸入空气。真空管道36安装在与真空源42连接的真空供应导管40上并与之流体连通。真空源42可以是例如排气扇。真空管道36沿着真空供应导管40的外周向表面连接到真空供应导管40,并且沿真空供应导管40周向延伸。真空管道36从真空供应导管40朝向成形表面24径向向外突出,并且包括轴向间隔侧壁44和以角度间隔的端壁46。

轴28延伸穿过滚筒壁并延伸到真空供应导管40中,在该真空供应导管中轴被接收在连接到真空供应导管40内的支撑件32的轴承30中。轴承30用真空供应导管40密封,从而使得空气不会被吸入其进入真空供应导管40的轴28周围。

如代表性示出的,真空供应导管40可以包括界定真空供应导管40的大小和形状的导管端壁48和周壁50。真空供应导管40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横截面形状。在所示的构型中,真空供应导管40具有大体圆形的横截面形状。真空供应导管40可以用任何合适的支撑结构操作地保持在适当位置。支撑结构还可以接合并连接到其他部件或构件(诸如支撑件32),这些部件或构件操作地支撑真空供应导管40结构中啮合滚筒驱动轴28的部分。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件32和整个真空供应导管40由高架安装件(未示出)支撑。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壁34围绕真空供应导管40大体径向和周向延伸。滚筒边缘52接合到壁34,并且被构造和布置成提供空气通过滚筒边缘52的厚度的基本上自由的移动。滚筒边缘52的形状大体为圆柱形,并且沿滚筒轴线53的方向延伸,并围绕滚筒轴线53周向延伸。如代表性示出的,滚筒边缘52可由壁34支撑并在壁之间延伸。滚筒边缘52具有面向真空管道36的向内表面55。

参考图1和图2,成形表面24可以沿着成形滚筒26的外圆柱形表面设置,并且可以沿着成形滚筒的轴向和周向尺寸延伸。周向尺寸通常处于机器方向54上,并且轴向尺寸通常处于横跨机器方向56上。成形表面24的结构可以由组件组成,并且可以包括操作地连接并接合到成形滚筒26的多孔构件58。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插入件57的系统形成成形表面24和多孔构件58。

成形表面24可以通过采用任何合适的附接机构来操作地保持并安装在滚筒边缘52上。如代表性示出的,可以采用螺母和螺栓的系统来将插入件57固定到可操作的一组安装环上,并且安装环可以操作地安装在滚筒边缘52上并固定到滚筒边缘。

用于生产气流成网纤维网的合适的成形滚筒系统是本领域公知的。例如,参见k.enloe等人于1987年5月19日发布的题为apparatusandmethodforformingalaidfibrousweb的美国专利号4,666,647;和k.enloe于1988年8月2日发布的题为controlledformationoflightandheavyfluffzones的美国专利号4,761,258,专利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与本文一致的方式并入本文。其他成形滚筒系统在j.t.hahn等人于2001年12月18日发布的题为apparatusandprocessforformingalaidfibrouswebwithenhancedbasisweightcapability的美国专利号6,330,735中有所描述,专利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与本文一致的方式并入本文。用于成形表面的系统在michaelbarthventurino等人于2003年10月7日发布的题为formingmediawithenhancedairflowproperties的美国专利号6,3630,088中有所描述,专利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与本文一致的方式并入本文。

在其他实施例中,设备20可以具有任何类型的成形表面24。例如,成形表面24可以由环形成形带提供。用于生产纤维网的成形带系统是本领域公知的。此类成形带系统的例子可从造纸机公司购得,该公司在greenbay,wis.,u.s.a设有办事处;并且从curtg.joa有限公司购得,该公司在sheboyganfalls,wis.,u.s.a设有办事处。

至少一个掩模板60可以设置在多孔构件58上。优选地,掩模板60的配合系统设置在多孔构件58上并且被构造成围绕成形滚筒26周向延伸。掩模板60有助于形成通过纤维网22的基重的梯度,如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优选地,掩模板60被构造成相对于纤维网22中具有较高基重的连续区域64形成具有较低基重的桥接区域62。如本文所用,基重是指每单位面积的纤维材料的量,并且用于比较网的不同区域中的纤维材料的相对量。

在合适的实施例中,掩模板60的系统可以包括掩模板60,其具有任何数量的不同图案并且以任何顺序布置。所示的掩模板60的系统包括基本上相同的围绕成形滚筒26的圆周连续布置的掩模板60。如代表性示出的,掩模板60可以通过采用常规的附接或安装机构来接合并组装到成形表面24。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掩模板60通过插入穿过掩模板60和成形表面24中的孔68的多个螺栓66固定到成形表面24。

掩模板60定位在成形滚筒26上的成形表面24的径向外表面上,这有助于掩蔽板60的简单更换和/或重新定位。掩模板60的生产相对便宜并且易于安装。

掩模板60可以具有适于安装在插入件27上的任何形状。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例如,掩模板60具有形成基本上矩形形状的外周边。另外,掩模板60沿机器方向54的长度具有轻微的曲线,以形成用于装配在圆柱形成形表面24上的弧,如图12最佳所示。在其他合适的实施例中,掩模板60可以是基本上平坦的,用于装配在平面成形表面(未示出)上。每个掩模板60的曲线具有基本上等于成形表面24的半径的半径,这样使得掩模板60装配在成形表面24上。当接合在一起时,一系列掩模板60可以完全环绕成形表面24的圆周。

设备20还包括成形腔室84,成形表面24可移动通过该成形腔室。成形腔室84具有入口86,在该入口处,成形表面24进入基本上不含纤维材料的腔室;以及出口88,在该出口处,成形表面24离开基本上填充有纤维材料的腔室。成纤器(未示出)将纤维材料提供到成形腔室84中,并且真空源42相对于成形腔室84的内部在真空管道36中产生真空压力。当成形表面24进入并横穿成形腔室84时,纤维网22的部件材料由被吸入通过成形表面24的夹带空气流操作地携带或输送。跨成形表面24的压差致使成形腔室84中的流体纤维被吸入到成形表面24。

所选择的纤维材料可以按照本领域公知的方式从纤维素纤维(例如木浆纤维)或其他天然和/或合成纤维源(已经被分解)中适当地衍生,以提供有效量的单独的松散纤维。因此,成纤器(未示出)可以操作地接收所选择的网形成材料,将网形成材料转化为单独的纤维,并将纤维递送到成形腔室84中。成纤器可以是旋转锤磨机、可旋转的拾取辊或任何其他合适的成纤器。在一些实施例中,纤维可以是化学改变的或卷曲的纤维。

用于生产纤维网22的其他部件材料也可以被递送到成形腔室84中。例如,超吸收材料的颗粒或纤维可以通过采用常规机构(诸如管、通道、撒布机、喷嘴等以及它们的组合)来引入成形腔室84中。在代表性示出的构型中,超吸收材料可以通过采用递送系统92(诸如所示的操作导管和喷嘴系统)来递送到成形腔室84中。所示的操作导管和喷嘴系统包括导管93和喷嘴95。递送导管93的示出的取向是示例性的,并且应当容易地理解,可以采用递送导管93和喷嘴95的任何操作取向。纤维、颗粒和其他所需的网材料可以夹带在任何合适的气体介质中。因此,本文对作为夹带介质的空气的任何引用应被理解为包括任何其他操作夹带气体的一般参考。超吸收材料是本领域公知的,并且可以从各种供应商获得。例如,favor880超吸收剂可从stockhausen,inc购得,该公司在greensboro,n.c.,u.s.a设有办事处;并且basf9700可从basf公司购得,该公司在charlotte,n.c.,u.s.a设有办事处。

可以用于将超吸收颗粒引入成形腔室84中的技术的例子在r.e.bryson于1990年5月22日发布的题为methodandapparatusforcreatingagraduateddistributionofgranulematerialsinafibermat的美国专利号4,927,582中有所描述,专利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与本文一致的方式并入本文。

超吸收材料的颗粒或纤维可以被引入成形腔室84中并沉积在成形表面24上,这样使得纤维网22形成有所需百分比的超吸收材料。优选地,纤维网22可以包括约0%和90%之间的超吸收材料。甚至更优选地,纤维网22可以包括约50%和80%之间的超吸收材料。

在合适的实施例中,纤维网22可以在不同位置具有不同量的超吸收材料。例如,纤维网22的较高基重区域可以具有较高浓度的超吸收材料,而较低基重区域可以具有较低浓度的超吸收材料。在其他合适的实施例中,超吸收材料可以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纤维网22中。

空气夹带的纤维和颗粒流可以穿过成形腔室84,以便沉积到所选择的成形表面24上。成形腔室84可以用于引导和浓缩空气夹带的纤维和颗粒,并且提供空气夹带的纤维和颗粒流中期望的速度分布。通常,成形腔室84由合适的结构构件94支撑,这些结构构件一起形成用于成形腔室84的支撑框架。根据需要或期望,框架可以锚固和/或接合到其他合适的结构部件。

成形滚筒26的在特定时间点位于成形腔室84的边界内的部分可界定或以其他方式提供成形表面24的真空平放区96。如代表性示出的,真空平放区96可以构成可旋转滚筒26的周向圆柱形表面部分。在真空源42的作用下,在真空平放区96的表面上施加操作压差。真空源42可以是任何常规的真空生成机构,诸如真空泵、排气鼓风机或其他合适的机构,其可以在成形表面24下方提供相对较低的压力。真空源42可以通过真空管道36和真空供应导管40操作地从成形滚筒26的与真空平放表面96相关联的弓形区段抽取空气。因此,空气沿箭头98的方向流过成形腔室84和成形滚筒26。

在代表性的操作中,当夹带气体流过成形表面24中的开口并流入旋转成形滚筒26时,气流成网的纤维网22可以由空气夹带的纤维(和颗粒)流形成。在真空源42的影响下,传送空气流通过成形表面24被吸入成形滚筒26的内部,随后通过真空供应导管40从成形滚筒26中离开。当空气夹带的纤维和颗粒撞击在成形表面24上时,空气组分穿过成形表面24,并且纤维颗粒组分保留在成形表面24上,以在该成形表面上形成非织造纤维网22。在合适的实施例中,可以将衬底144(如图4所示)定位在成形表面24上,以接收沉积的纤维颗粒组分。衬底144至少部分是透气的,因此夹带气体可以流过衬底并穿过成形表面24。在合适的实施例中,基底144可以是非织造材料。

在合适的实施例中,每个掩模板60的至少一部分阻挡或以其他方式阻塞穿过成形表面24的所选择区域的空气流。因此,掩模板60可以偏转或减少沉积在成形表面24的被掩模板60覆盖的区域上的纤维量,即,掩模板60至少部分地使纤维材料移位。

示例性掩模板60具有侧壁70和在侧壁70之间延伸的分区72,以使纤维材料(图1)移位。侧壁70具有外侧侧边缘74和内侧侧边缘76。在期望的布置中,掩模板60的内侧侧边缘76可以具有轮廓。在代表性示出的布置中,掩模板60的侧壁70具有沿机器方向54由内侧侧边缘76限定的蛇形起伏的轮廓。另外,掩模板60可以协同地布置和构造成在成形表面24上方提供允许空气流过成形表面24的交替的窄区域和宽区域。在一些实施例中,掩模板60可以是对称的,这样使得内侧侧边缘76的轮廓可以基本上是彼此的镜像。掩模板60的内侧侧边缘76可以任选地具有沿纵向54的基本上笔直的构型,以暴露多孔构件58的基本矩形的带状区域。

分区72至少部分地阻挡通过掩模板60的侧壁70之间的成形表面24的气流。应当理解,掩模板60可以包括在任何方向上延伸的任何数量的分区7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分区72包括侧向分区78和纵向分区80。侧向分区78至少部分地在横跨机器方向56上延伸。纵向分区80至少部分地在机器方向54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侧向分区78和纵向分区80中的至少一些是基本上垂直的。

另外,分区72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和形状的组合,例如但不限于弯曲和/或笔直形状。此外,分区72可以具有任何大小。优选地,每个分区72具有小于1cm的宽度,并且甚至更优选地具有小于1/2cm的宽度。分区的宽度有助于引导纤维材料,如下面将更详细地讨论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掩模板60包括至少一个开放区域100。开放区域100基本上没有妨碍成形表面24上的网材料的沉积。优选地,开放区域100具有在约10cm2和约750cm2之间的连续面积。更优选地,开放区域100具有在约200cm2和约500cm2之间的连续面积。

分区72基本上阻挡通过成形表面24的一部分的气流,并因此阻止纤维材料沉积在成形表面24上。分区72还由于掩模板60的图案高度131而使纤维材料移位,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分区72之间的区域形成区段102,纤维材料可以通过这些区段被引导到成形表面24上。优选地,每个区段102具有在约10mm2和约2,500mm2之间的面积。更优选地,每个区段102具有在约25mm2和约2,000mm2之间的面积。甚至更优选地,每个区段102具有在约100mm2和约1,000mm2之间的面积。

分区72和区段102一起限定分隔区域82。优选地,分区72覆盖分隔区域82的约20%至约75%。更优选地,分区72覆盖分隔区域82的约20%至约40%。分区72至少部分地阻止纤维材料在分隔区域82中的沉积,并因此使纤维材料移位到开放区域100。因此,分隔区域82将形成具有比由开放区域100形成的纤维网22的部分更低的基重的纤维网22的部分。

适当地,掩模板60可用于形成具有通过纤维网22的基重分布的纤维网22。优选地,纤维网22具有至少1.25∶1的较高基重面积与较低基重面积的比率。更优选地,纤维网22具有至少1.33∶1的较高基重面积与较低基重面积的比率。甚至更优选地,纤维网22具有至少1.5∶1的较高基重面积与较低基重面积的比率。

桥接区域62可以形成在纤维网22中,对应于分隔区域82的位置。另外,连续区域64可以形成在纤维网22中,对应于开放区域100的位置。桥接区域62通常具有比连续区域64更低的基重。因此,由于较低的基重桥接区域62和较高的基重连续区域64之间的变化,纤维网22具有通过纤维网22的基重梯度。

掩模板60可以任选地被构造成在铺设的纤维网22上形成其他期望的元件,诸如一系列的键槽或其他通孔。具有键槽77的吸收结构的一个例子在图6中示出。键槽77可以例如提供用于确定位置和定位的感测点,随后将纵向延伸的纤维网22切断成离散的纤维垫。在合适的实施例中,键槽77通过基本上阻止纤维材料沉积在足够大的宽度上而形成,从而防止桥接和穿过垫的厚度产生空隙。

如图所示,掩模板60有助于形成在成形表面24上具有基重梯度的纤维网,该成形表面沿其表面具有基本上均匀的深度,即为平坦的成形表面。然而,在合适的实施例中,成形表面24,特别是多孔构件58可以包括沿其深度尺寸不均匀的成形表面轮廓。例如,多孔构件58可以包括用于形成高基重区域的多个纵向间隔开的凹坑区域(未示出)。多孔构件58的配合非凹坑区域可以插入在凹坑区域之间,并且可以被指定用于形成纤维网22的低基重区域。

在形成气流成网的纤维网22之后,滚筒旋转然后可以将纤维网22从真空平放区96传递到刨切区109,在该刨切区中,纤维网22的多余厚度可以通过刨切系统108修整和去除到预定程度。刨切系统108可以位于成形腔室84的出口区域88处。刨切系统108可以包括刨切腔室110和位于刨切腔室110内的刨切辊112。刨切辊112可以从纤维网22磨损多余的纤维材料,并且去除的纤维可以用合适的排放导管从刨切腔室110运离,如本领域中公知的。去除的纤维材料可以根据需要再循环回到成形腔室84或成纤器中。另外,刨切辊112可以沿着网的纵向机器方向54和/或沿着纤维网22的侧向横跨机器方向56重新布置和重新分布网材料。

在刨切过程中,在纤维网22中产生较高基重区域的额外重新分布是不必要的,因为掩模板60在纤维网22的形成期间使纤维材料移位以形成较高基重区域。然而,在一些合适的实施例中,刨切系统108可用于重新分布纤维材料以进一步描绘基重梯度。

可旋转的刨切辊112操作地连接并接合到合适的轴构件,并且由合适的驱动系统(未示出)驱动。驱动系统可以包括任何常规的设备,诸如电机或与用于使成形滚筒26旋转的驱动机构的联接。刨切系统108可以提供用于去除或重新分布已沉积在成形表面24上的已铺设的纤维网22的任何多余厚度的常规修整机构。可以调节刨切辊112的表面以沿纤维网22的刨切表面提供期望的轮廓。在代表性地示出的布置中,例如刨切辊112可被构造成沿纤维网22的刨切表面提供基本平坦的表面。任选地,刨切辊112可被构造成提供非平坦表面。刨切辊112以与成型表面24紧密间隔的关系设置,并且成形表面24被平移经过刨切辊112。诸如抽吸风扇(未示出)的常规输送机构可以将去除的纤维材料从形成的纤维网22上拉出并从刨切室110吸出。

在代表性地示出的构型中,刨切辊112沿着以下方向旋转:该方向使刨切辊112的接触表面在与铺设的纤维网22的移动方向相反的反方向上移动。另选地,刨切辊112可以旋转以提供辊表面相对于最靠近其的成形滚筒26的表面的同向移动。在任一种情况下,应适当地选择切割辊112的旋转速度,以对所形成的纤维网22的接触表面提供有效的刨切作用。可以采用任何其他合适的修整机构来代替刨切辊组件,以通过纤维网22和所选择的修整机构之间的相对移动来向铺设的纤维网22提供切割或研磨作用。

在刨切操作之后,形成的纤维网22可以从成形表面24去除。去除操作可以通过纤维网22的重量、通过离心力和/或通过正空气压力来提供。随着成形滚筒26的旋转,成形表面24的携带气流成网的纤维网22的部分可以移动到成形滚筒26的任选的压力吹出区。在吹出区中,空气可以在压力下引入并且径向向外指向成形表面24的与吹出区对准的部分上的纤维网22。气体压力可以影响纤维网22从成形表面24的准备释放,并且纤维网22可以从成形表面24去除到合适的输送机构上。在合适的实施例中,衬底144可用于支撑纤维网22并且便于从成形表面24去除纤维网22。

网输送装置可以从成形滚筒26接收形成的纤维网22,并且传送纤维网22以用于进一步处理。例如,合适的网输送装置可以包括传送带、真空滚筒、输送辊、电磁悬浮传送装置、流体悬浮传送装置等,以及它们的组合。如代表性示出的,网输送装置可以由包括围绕辊116设置的环形传送带114的系统提供。

在本发明的特定构型中,真空箱118可以位于传送带114下方,以帮助从成形表面24去除纤维网22。真空箱118通向带114,并且从真空箱118抽出的空气可以通过传送带114中的穿孔吸入气流。这种气流继而可以操作来将纤维网22拉离成形表面24。可以在吹出区中使用或不使用正压力的情况下采用真空箱118。去除的纤维网22可以提供互连的一系列垫,并且每个垫可以具有基本上匹配由成形表面24和掩模板60的各个相应部分提供的轮廓的所选择表面轮廓,每个单独垫形成在相应部分上。

如图3所示,离开成形滚筒26之后的纤维网22被传递到带120上,其中去胀压缩辊122和124压缩材料以使其具有更多的强度并且使其去胀以便于处理。据信去胀增强了纤维缠结,从而可以实现纤维材料的更强的互连。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辊122具有突起126的图案,这些突起将图案压印在纤维网22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突起126与辊的表面水平相对较小的偏差通常仅为约1.27cm。在其他实施例中,辊122和124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去胀辊,例如,不限于具有压痕和/或空腔的辊。在一些实施例中,去胀辊可以是光滑的,并且不能赋予纤维网22图案。

去胀辊122、124期望地限定比纤维网22的厚度小的辊隙。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辊122和124之间的距离在突起区域中为约0.38mm,并且在辊的水平区域中为约1.65mm。因此,通过去胀辊122、124的操作,纤维网22的厚度被压缩并显著地减小。纤维网22的纤维在穿过辊122、124的辊隙时经历相当大的变形,特别是在高速和显著的压缩时。因此,去胀过程有利于将纤维材料从网区段103额外移位到垂直界面140中,从而产生额外的桥接部142并且断言基重的微梯度。在一些合适的实施例中,可以省略去胀压过程。

很明显,可以采用各种常规的装置和技术来进一步处理纤维网22。例如,可以采用各种常规的装置和技术(未示出)来将纤维网22切断成预定长度,以提供所选择的空气形成的纤维垫,例如吸收结构。切断系统可以例如包括模切割机、水切割机、旋转刀、往复刀、能量束切割机、粒子束切割机等,以及它们的组合。在切断之后,根据需要可输送和递送离散的纤维垫以用于进一步的处理操作。

用于形成和处理纤维垫的合适系统是本领域公知的。例如,参见patricklord等人于2007年3月1日发布的题为absorbentarticlewithcorewrap的美国专利申请号2007/0049892;和anthonywisneski等人于2007年3月1日发布的题为methodandapparatusformakingabsorbentarticlewithcorewrap的美国专利申请号2007/0044903,专利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与本文一致的方式并入本文。

在合适的实施例中,可以折叠纤维网22和/或纤维垫。例如,纤维网22的纵向或横向边缘可以在切断之前折叠。在合适的实施例中,纤维网22和/或纤维垫可绕折叠线折叠,这样使得桥接区域62的至少一部分被折叠。在一些实施例中,折叠线基本上与垂直界面140中的至少一个重合。纤维网22和纤维垫可以通过任何已知的折叠系统折叠,例如真空系统和包括诸如折叠滑雪板、折叠板和折叠杆的机械折叠结构的系统。

在一些实施例中,纤维垫的至少一个面可以由包裹片251(图15所示)覆盖。包裹片251可以缠绕在纤维垫周围,这样使得包裹片251覆盖纤维垫的相对面的侧边缘和部分。包裹片251可以固定到纤维垫以防止展开。可用于折叠和缠绕纤维垫的技术的例子在jamesgeorgevanhimbergen等人于2008年7月8日发布的题为wrappedabsorbentcore的美国专利号7,396,349中有所描述,专利的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与本文一致的方式并入本文。

掩模板60有助于生产吸收结构,其被成型并且具有为吸收制品设计的基重梯度。因此,掩模板60可以用于制造在一次性吸收制品(诸如尿布、儿童训练裤、女性护理产品、成人失禁产品等)中使用的吸收结构的设备。

优选地,纤维网22被划分成使得每个形成的吸收结构具有覆盖吸收结构的整个面积的约20%至约75%的至少一个桥接区域62。更优选地,每个形成的吸收结构的桥接区域62覆盖吸收结构的整个面积的约30%至约66%。最优选地,每个形成的吸收结构的桥接区域62覆盖吸收结构的整个面积的约33%至约60%。在一些实施例中,桥接区域62的面积可以根据吸收结构的预期用途而变化。例如,如果吸收结构用于特定性别的个人护理制品,则桥接区域62优选地覆盖吸收结构的整个面积的大约53%。如果吸收结构用于非特定性别的个人护理用品(诸如尿布),则桥接区域62优选地覆盖吸收结构的整个面积的大约42%。

图4示出了通过上述设备20形成的桥接的纤维网22。在铺设纤维材料期间,在对应于分区72的位置处,垂直界面140在纤维网22中形成。在垂直界面140之间,网区段103在纤维网22中形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网区段103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形状;然而,在合适的实施例中,网区段103可以具有任何形状。由于垂直界面140的宽度,一些纤维材料跨越垂直界面140形成桥接部142,即一些纤维材料在网区段103之间延伸。网区段103、垂直界面140和桥接部142通过纤维网22的桥接区域62产生基重的微梯度,这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

可以通过控制分区72的宽度来至少部分地控制桥接部142跨垂直界面140的量。具有较小宽度的分区72将形成较窄的垂直界面,从而导致形成较大量的桥接部142。可替代地,增加分区72的宽度将减小桥接部142的量。一旦达到最大宽度,几乎所有桥接部142将被消除并且将形成空隙。因此,优选地,分区72的宽度小于最大宽度。在合适的实施例中,分区72的宽度小于1cm。最大宽度至少部分取决于在掩模板60上形成的纤维网22的厚度。较厚纤维网22可以具有其最大宽度比较薄纤维网22更大的分区72。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纤维网22在压缩或以其他方式处理之前具有6.35mm的厚度。

桥接部142跨垂直界面140的量也可以至少部分地由掩模板60的图案高度131控制。图案高度131有助于纤维材料通过分区72移位并且形成桥接部142。优选地,图案高度131被构造成允许桥接部142延伸跨越至少一个垂直界面140的10-90%。更优选地,图案高度131被构造成允许桥接部142延伸跨越至少一个垂直界面140的25-75%。在合适的实施例中,小于1cm的图案高度131将允许桥接部142延伸跨越垂直界面140中的至少一个的10-90%,并且在约3mm与约10mm之间的图案高度131将允许桥接部142延伸跨越垂直界面140中的至少一个的25-75%。

在形成纤维网22期间可以控制形成桥接部142的材料。例如,大多数超吸收材料可以沉积在成形表面24附近,并且其他颗粒和纤维可以沉积在离成形表面24更远的地方。因此,其他颗粒和纤维将跨垂直界面140形成基本上所有的桥接部142,从而向桥接部142提供增加的强度。合适地,约66%与约100%之间的超吸收材料可以沉积在成形表面24附近。优选地,约75%与约100%之间的超吸收材料可以沉积在成形表面24附近。

图4所示的纤维网22在基板144上形成。衬底144有助于从成形表面24去除纤维网22并且为纤维网22提供支撑。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纤维网22可以直接在成形表面24上形成而没有衬底144。跨垂直界面140的桥接部142向纤维网22提供足够强度,以便在没有衬底144的处理期间保持网完整性。在一些实施例中,纤维网144可以在处理之前从成形表面24转移到衬底144。

在一些实施例中,垂直界面140可以限定弱线,其中桥接的吸收结构是更柔性的和/或可以容易分离。当在个人护理制品中使用吸收结构时,弱线可以是特别有益的,其中柔性增加了穿戴者的舒适度。因此,桥接区域62以及由此垂直界面140可以位于吸收结构的需要增加柔性的部分中。另外,垂直界面140可以提供有益的流体通道以便增加合并吸收结构的吸收制品的性能。

纤维网22的连续区域64没有空隙和垂直界面140,使得连续区域64是基本上连续的。因此,连续区域64的基重比纤维网22的桥接区域62更高。在合适的实施例中,连续区域64可以位于吸收结构的任何部分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形成并分割纤维网22,使得连续区域64在吸收结构的前部区域中形成。在合适的实施例中,形成并分割纤维网22,使得连续区域64在吸收结构的中部区域中形成。

在合适的实施例中,连续区域64覆盖未被桥接区域62覆盖的吸收结构部分。优选地,每个形成的吸收结构的连续区域64覆盖吸收结构的整个面积的约25%至约80%。更优选地,每个形成的吸收结构的连续区域64覆盖吸收结构的整个面积的约34%至约70%。最优选地,每个形成的吸收结构的连续区域64覆盖吸收结构的整个面积的约40%至约67%。

图5示出了在图案化去胀之后的桥接纤维网22。在合适的实施例中,纤维网22可以按照任何可接受的方式来去胀,并且可以或可以不被压印有任何合适的图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纤维网22被压有重复的菱形图案。如在图7中可见的,图案化压印过程有助于将纤维材料从网区段103进一步移位到垂直界面中,并且增强了较低基重的区域中的微梯度。

图6示出了使用所述过程而形成的吸收结构的一系列轮廓图。轮廓图是示出纤维材料和超吸收材料通过吸收结构的分布的x射线图。每个吸收结构包括具有桥接区域62和连续区域64的纤维材料层。每个吸收结构在桥接区域62中具有低基重,并且在连续区域64中具有高基重,从而形成通过吸收结构的宏梯度。此外,低基重桥接区域62中的桥接部142形成限定微梯度的基重变化。

这些图示出了吸收结构的高基重区域和低基重面区域,并且通过阴影暗度来区分这些区域。高基重区域与低基重区域之间的基重差异限定了吸收结构中的宏梯度。另外,低基重区域具有视觉上明显的微梯度,其中基重通过低基重区域而变化。如本文所用,宏梯度是指通过基本上全部物品的增加和/或减少基重的变化。如本文所用,微梯度是指通过物品的一部分的增加和/或减少基重的次级变化。

垂直界面140、网区段103和桥接部142形成通过纤维网22的低基重桥接区域62的基重变化(即,微梯度)。在形成纤维网22期间,一些纤维材料跨垂直界面140延伸或桥接,从而形成桥接部142而不是收集在网区段103中。因此,桥接部142可减轻网区段103中的纤维材料量。另外,桥接部142在垂直界面140中提供一些纤维材料,这致使垂直界面140具有大于零的基重。因此,基重通过限定微梯度的桥接区域62而变化。另外,当纤维网22被进一步处理时,诸如在刨切和/或去胀阶段期间,纤维材料被重新分布。这种重新分布进一步增强了桥接部142,从而致使产生微梯度。

图7是通过吸收结构的基重分布图。在压缩之前的吸收结构的基重分布图被示为实线。在压缩之后的吸收结构的基重分布图被示为虚线。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吸收结构在去胀过程中被压缩。

图8-12示出了用于在形成纤维网中使用的掩模板60的示例性实施例。每个掩模板60限定开放区域100和分隔区域82。在合适的实施例中,掩模板60可以具有以任何方式构造的任何数量的开放区域100和分隔区域81、8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分隔区域82包括第一分隔区域81和第二分隔区域83。

如图8-12所示,第一分隔区域81第二分隔区域83各自具有长度128和宽度13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长度128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在掩模板60的边缘132与开放区域100的边缘134之间被测量。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宽度130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并且在分隔区域81、83的最大侧向范围136之间被测量。

如图8-12所示,掩模板60各自具有累积图案长度。累积图案长度是每个掩模板60的区段102的周长的总和。优选地,累积图案长度在约12mm与约254mm之间。更优选地,累积图案长度在约63mm与约190cm之间。

图8中的掩模板60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开放区域100,在开放区域100的一侧上的第一分隔区域81、以及在开放区域100的相对侧上的第二分隔区域83。在合适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分隔区域82可以是相同的和/或对称的。另外,在适当的实施例中,分区72可以限定具有任何形状和尺寸的区段102。例如,分区可以限定具有几何形状(诸如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区段102。

第一分隔区域81具有多个类似网格的分区72,从而限定对齐的类似方形区段102。相比之下,第二分隔区域83具有不同宽度和长度的分区72,从而限定相异的矩形区段102。由于相异的尺寸和形状,分区72和区段102中的至少一些从邻接的分区72和区段102偏移。据信这种偏移构造可以有助于形成更强的纤维网22。

图9中的掩模板60也具有基本上矩形的开放区域100,在开放区域100的一侧上的第一分隔区域81、以及在开放区域100的相对侧上的第二分隔区域83。第一分隔区域81具有多个类似网格的分区72,从而限定对齐的类似方形区段102。相比之下,第二分隔区域83具有不同宽度和长度的分区72,从而限定偏移的相异矩形区段102。

图10中的掩模板60具有开放区域100,在开放区域100的一侧上的第一分隔区域81、以及在开放区域100的相对侧上的第二分隔区域83。第一分隔区域82和第二分隔区域83具有不同宽度和长度的分区72,从而限定偏移的相异区段102。第二分隔区域83中的一些分区72相对于掩模板60的边缘成角度,使得分区72限定梯形区段102。此外,侧壁70限定开放区域100的成角度部分。

图11中的掩模板60具有开放区域100,在开放区域100的一侧上的第一分隔区域81、以及在开放区域100的相对侧上的第二分隔区域83。第一分隔区域81和第二分隔区域83相对于行进通过开放区域100的中线彼此基本对称。第一分隔区域81和第二分隔区域83具有矩形和梯形区段102。

图12中的掩模板60具有开放区域100,在开放区域100的一侧上的第一分隔区域81、以及在开放区域100的相对侧上的第二分隔区域83。掩模板60的侧壁70各自具有阶梯138,其中开放区域100的宽度改变。

如图13所示,每个掩模板60具有图案高度131。图案高度131是掩模板60的分隔区域82中的掩模板60的厚度。应当理解,掩模板60可以具有任何图案高度131,并且图案高度131可以在整个分隔区域82中变化或恒定。例如,在一个实施例中,掩模板60可以在第一分隔区域81中具有恒定的图案高度131,并且可以在第二分隔区域83中具有变化的图案高度131。优选地,图案高度131小于1cm。更优选地,图案高度131在约3mm与约10mm之间。

图14示出了通过示例性过程的另一个合适实施例而形成的吸收结构的基重分布的图表。吸收结构在其中部部分附近具有较高基重的区域,并且在其前端部分和后端部分附近具有较低基重的区域。如从图中可以看出的,连续区域64的平均基重高于桥接区域62的平均基重。

从根据本公开而形成的多个吸收垫样品收集的分析中收集图14中用图形示出的数据。使用x射线密度测定法来测量吸收垫的基重分布图。密度测定法被限定为“由于暴露于光而导致的感光材料(诸如相纸或照相胶片)的光密度的定量测量。所使用的光是x射线,并且光密度从数字x射线图像的灰度测量(参见图6)导出。

针对每个垫收集x射线图像并且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将垫图像切成2.5mm×2.5mm切片。所使用的程序具有校准曲线,其将每个切片内的所有像素的灰度转换为质量并且从而报告每个切片中的质量。

参考图14,数据示出了前区和后区中的平均质量可以变化,并且较低基重区具有表明该区中的图案变化的切片重量的高变化系数。

图15显示了一种示例性的吸收制品,其包括通过所述方法制造的吸收结构。示例性的吸收制品呈现在解开、展开和铺平条件下示出的尿布的形式,并且通常由参考编号220指示。尿布220包括在221处指示的底座,其具有在233处指示的大致矩形的中心面板、一对侧向相对的前侧耳部234、以及一对侧向相对的后侧耳部235。例如,箭头223和225分别描绘尿布220的纵向轴线223和横向或侧向轴线225的取向。预期吸收制品可以具有其他形式而不脱离本发明的一些方面(例如,训练裤和失禁制品)。

尿布220的中心面板233被构造成容纳和/或吸收由尿布220的穿戴者释放的流出物。如图15中所见,中心面板233具有前腰区域222、后腰区域224、以及在前腰区域222和后腰区域224之间延伸并且互连前腰区域与后腰区域的裆部区域226。中心面板233还包括一对侧边缘236、前腰边缘238和后腰边缘239。中心面板233和侧耳部234、235可以包括单独的元件或整体形成。

所示的中心面板233包括外覆盖件240、身体侧衬里242、以及设置在外覆盖件240与身体侧衬里242之间的吸收结构244。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外覆盖件240包括一种材料,其是基本上液体不可渗透的,并且可以是弹性的、可拉伸的或不可拉伸的。外覆盖件240可以是液体不可渗透的材料的单层,但合适地包括多层层合结构,其中至少一层是液体不可渗透的。例如,外覆盖件240可包括液体可渗透的外层和液体不可渗透的内层,其通过层合粘合剂、超声波结合、热结合等接合在一起。合适的层合粘合剂可作为珠、喷雾、平行漩涡等以连续方式或间歇方式施加。液体可渗透的外层可以是任何合适的材料,并且期望是提供通常像布一样的质地的材料。外覆盖件240的内层可以是液体和蒸气均不可渗透的,或者可以是液体不可渗透的而蒸气可渗透的。内层可由薄的塑料膜制成,但也可以使用其他柔性的液体不可渗透的材料。内层或液体不可渗透的外覆盖件240在为单层时防止液体流出物弄湿诸如床单和衣服之类的物品以及穿戴者和护理者。

身体侧衬里242是液体可渗透的,并且覆盖在吸收结构244和外覆盖件240上。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身体侧衬里242的宽度小于外覆盖件240的宽度。然而,应当理解,身体侧衬里242和外覆盖件240可以具有除了本文所示的尺寸之外的尺寸。例如,身体侧衬里242和外覆盖件240可以具有基本上相同的尺寸,或者身体侧衬里242可以比外覆盖件240更宽。

身体侧衬里242合适地呈现尿布220的面向身体的表面,其是顺应性的、柔软感的且对穿戴者皮肤无刺激。另外,身体侧衬里242的亲水性可比吸收结构244低以便向穿戴者提供相对干燥的表面,并且可以是足够多孔的以便为液体可渗透的,从而使得液体可容易地穿透其厚度。合适的身体侧衬里242可由多种选择的网材料制造,诸如多孔泡沫、蜂窝状泡沫、有孔塑料薄膜、天然纤维(即木纤维或棉纤维)、合成纤维(即聚酯或聚丙烯纤维)或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组合。各种织造和非织造织物可用于身体侧衬里242。例如,身体侧衬里242可由聚烯烃纤维的熔喷或纺粘纤网构成。身体侧衬里242还可以是由天然纤维和/或合成纤维构成的结合的梳理纤网。身体侧衬里242可由基本上疏水的材料构成,并且疏水材料可以任选地用表面活性剂处理或以其他方式加工以赋予所需水平的润湿性和亲水性。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例如,身体侧衬里242可以是被称为sms的疏水性三层非织造聚丙烯材料。sms是纺粘、熔喷、纺粘的首字母缩略词,通过该过程三个层被构造并且然后层合在一起。在brock等人的美国专利号4,041,203中描述了sms材料的一个例子。身体侧衬里242合适地用于帮助将穿戴者的皮肤与吸收结构244中所保持的液体隔开。

吸收结构244通常是可压缩的、可适形的、对穿戴者的皮肤无刺激性、并且能够吸收和保留液体和某些身体废物,并且可以按照各种各样的大小和形状以及本领域通常使用的各种各样的液体吸收材料制造。示例性吸收结构244包括具有高基重区域和低基重区域的纤维材料层243。在合适的实施例中,包裹片251缠绕在吸收结构244的至少一个面周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包裹片251适当地覆盖吸收结构244的身体侧面(即,当吸收物品被穿戴时面向穿戴者的面)、侧边缘和衣服侧面的一部分。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吸收结构244的宽度沿其长度变化。更具体地,所示的吸收结构244在中央面板233的前腰区域222中具有大约115毫米的宽度,并且在吸收结构244的后腰区域224中具有大约101毫米的宽度。吸收结构244的宽度沿着其长度从前腰区域222和后腰区域224朝向裆部区域226向内渐缩至吸收结构244的最小宽度。作为中央面板233的裆部区域226的所示吸收结构244的最小宽度为大约85毫米。应当理解,吸收结构244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和大小。

吸收结构244具有连续区域245和桥接区域246。连续区域245具有比桥接区域246高的基重。另外,如上所讨论,在桥接区域246中,吸收结构244具有垂直界面247,这些垂直界面分离区段248和跨垂直界面247延伸的桥接部249。在合适的实施例中,吸收结构244可以具有任何形状和任何数量的连续区域245和桥接区域246。

中央面板233还可以包含主要设计用于接收、临时储存和/或沿着与吸收结构244相互面对的表面输送液体的其他材料,从而使吸收组件的吸收能力最大化。一种合适的材料被称为涌流管理层(未示出),并且可以位于吸收组件和身体侧衬里242之间。涌流管理层可有助于减速并扩散可快速引入吸收结构244中的涌流或进发液体。涌流管理层可在将液体释放进吸收结构244的储存或保持部分前快速接纳并暂时保留液体。合适的涌流管理层的例子在美国专利号5,486,166和美国专利号5,490,846中有所描述。在美国专利号5,820,973中描述了其他合适的涌流管理材料。

如图15所示,前侧耳部234和后侧耳部235以彼此纵向间隔的关系设置在中央面板233的侧向相对侧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背侧耳部235在相应的后腰区域224中沿着接缝永久地结合到中央面板233。更具体地,背侧耳部235中的每一个夹在外覆盖件240和身体侧衬里242之间,永久性地结合到外覆盖件和身体侧衬里242。前侧耳部234与中央面板233整体形成。前侧耳部234在前腰区域222中横向向外延伸超过中央面板233的侧边缘236,并且后侧耳部235在后腰区域224中横向向外延伸超过中央面板233的侧边缘236。

在合适的实施例中,前侧耳部234和后侧耳部235可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附接方式诸如粘合剂、热或超声波结合来结合到中央面板233。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例如,背侧耳部235粘合地结合到外覆盖件240和身体侧衬里242两者。如上所述,前侧耳部234和后侧耳部235可以形成为中央面板233的部件的整体部分。例如,前侧耳部234和后侧耳部235可以包括外覆盖件240和/或身体侧衬里242的大致较宽的部分。

在一个合适的实施例中,前侧耳部234和后侧耳部235包括能够在大体平行于尿布220的横向轴线225的方向上拉伸的弹性材料。在特定的实施例中,弹性材料包括拉伸-热层合物(stl)、颈缩粘结层合物(nbl)、可逆颈缩层合物或拉伸-粘结层合物(sbl)材料。制备这样的材料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并在以下专利中有所描述:授予wisneski等人的1987年5月5日公布的美国专利号4,663,220;授予morman的1993年7月13日公布的美国专利号5,226,992;以及以taylor等人名义的1987年4月8日公开的欧洲专利申请号ep0217032。另选地,侧面板材料可包括其他织造或非织造材料,诸如在以上描述为适于外覆盖件240或身体侧衬里242的那些材料、机械预应变复合物或可拉伸但无弹性的材料。

所示的尿布220包括紧固系统280,该紧固系统用于将尿布220可重复地固定在穿戴者的腰部周围。所示的紧固系统280包括适于可重复紧固啮合到对应的第二紧固部件282的第一紧固部件284。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紧固部件284包括多个突出的啮合元件。第一紧固部件284的啮合元件适于重复地啮合和脱离第二紧固部件282的啮合元件。

紧固部件284、282可以包括结合到侧耳部234、235的单独元件,或者它们可以与侧耳部234、235整体形成。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例如,第一紧固部件284与前侧耳部234分开形成并与其结合。另一方面,第二紧固部件282与后侧耳部235整体形成。第一紧固部件284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任何方式(诸如粘合结合、超声波结合或热结合)结合到相应的前侧耳部234。

紧固部件284、282可以包括适用于吸收制品的任何可重复紧固的紧固件,诸如粘合紧固件、粘结紧固件、机械紧固件等。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紧固部件284、282包括机械紧固元件。合适的机械紧固元件可以通过互锁的几何形状的材料,诸如钩、环、球状物、蘑菇状物、箭头、杆上的球、凸凹配合部件、带扣、卡扣等来提供。

在图16所示的尿布220的即时穿戴三维构型中,前侧耳部234和后侧耳部235固定在一起以限定具有腰部开口250和一对腿部开口252的三维穿戴构型。前腰区域222包括尿布在穿戴时定位在穿戴者正面的部分,而后腰区域224包括尿布在穿戴时定位在穿戴者背面的部分。尿布220的裆部区域226包括尿布在穿戴时定位在穿戴者腿部之间并覆盖穿戴者下体的部分。前侧耳部234和后侧耳部235限定尿布220在穿戴时定位在穿戴者臀部上的部分。尿布底座221的腰部边缘238、239被构造成在穿戴时包围穿戴者的腰部并一起限定腰部开口250。

如图16所示,在尿布220的即时穿戴三维构型中,当第一紧固部件284与第二紧固部件282啮合时,背侧耳部235与前侧耳部234重叠。然而,应当理解,尿布220实际上可以被构造成使得前侧耳部234与背侧耳部235重叠。

当介绍本发明的元件或其优选实施例时,冠词“一个/种”和“该/所述”旨在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元件。术语“包含”、“包括”和“具有”旨在包括端值并且意味着可能存在不同于已列出的元素的附加元素。此外,为了方便,使用“顶部”、“底部”、“上方”、“下方”和这些术语的变体是不需要部件的任何特定取向。

由于可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对以上构造作出各种更改,所以预期的是,以上说明中所含的和附图中所示的所有事项均应被解释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含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