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计用袖带及其制造方法以及血压计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83465发布日期:2018-08-28 23:48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血压计用袖带,更详细地,涉及佩戴于例如手腕等棒状的被测量部位的血压计用袖带。此外,涉及该血压计用袖带的制造方法。并且,涉及具备上述血压计用袖带的血压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手腕式血压计的需求不断增大。在例如专利文献2和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以下手表式的血压测量器:安装了袖带(空气袋)的绕臂带(band:束)安装于主体两侧,通过调节带固定于手臂上。此外,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以下手表型血压计:从血压计主体部的一端延伸的布制臂带(束)的顶端通过设置于主体部的相反侧端部的束环,折返并用魔术胶带(magictape、注册商标)固定。在该手表型血压计的束(袖带壳体)的内部以容纳由尼龙制的上基底和下基底构成的空气袋的方式构成了袖带。此处,该袖带以覆盖血压测量部和泵部的程度形成得短,使得袖带位于动脈附近,在血压测量时主体部(包括上述血压测量部和泵部)转向手腕的内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5136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开平6-1170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实开昭63-20014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9-28545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上述的专利文献中,没有公开任何对空气袋的横向膨胀的对策。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能够抑制流体袋膨胀时的横向膨胀的血压计用袖带及其制造方法,还提供具备该血压计用袖带的血压计。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在本说明书中,“基端部”、“顶端部”、“一端部”、“另一端部”分别并不局限于基端、顶端、一端、另一端本身,或者也可以指范围的部分。

此外,“内表面”是指,在将该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围绕被测量部位而佩戴的状态下,成为被测量部位侧的面。“外表面”是指,在将该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围绕被测量部位而佩戴的状态下,成为与上述内表面的相反侧的面。

此外,“生物体信息”是指,广泛地包括血压值、脉搏值、活动量、血中氧浓度值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血压计用袖带是应围绕被测量部位的带状的血压计用袖带,其特征在于,

上述血压计用袖带由外周层和流体袋层叠而成,上述外周层配置于与上述被测量部位相反的一侧,上述流体袋配置于上述被测量部位侧,并通过流体进出来膨胀收缩,

上述外周层和上述流体袋由弹性体材料形成,

上述外周层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个缘部朝向上述被测量部位侧在厚度方向上突起,

上述流体袋包括:底层,与上述外周层相对;以及顶层,与该底层重叠地配置,上述底层和上述顶层的缘部彼此熔接而形成袋状,在上述顶层和上述底层的熔接的缘部,在厚度方向上还熔接有其他追加片材,

在与上述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在上述外周层的两个缘部之间配置有上述流体袋。

在本发明的血压计用袖带中,由于在形成流体袋的底层和顶层的熔接的缘部,在厚度方向上还熔接有其他片材,因此能够抑制流体袋膨胀时的横向膨胀。

在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用袖带中,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周层的上述两个缘部之间,上述流体袋在上述宽度方向上压入并粘接于上述外周层。

在该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用袖带中,在带的宽度方向上外周层的两个缘部和流体袋之间的间隙消失。因此,很难积存灰尘并且外观良好。

在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用袖带中,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外周层的内周面,在上述宽度方向上在上述两个缘部的内侧,剖面凹状的槽以线状延伸,

在上述底层设置有突起线,上述突起线嵌入上述线状的槽。

在该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用袖带中,在能够抑制粘接材料的超出的同时粘接工序变得容易。

在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用袖带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线状的槽的深度尺寸和上述突起线的高度尺寸相等。

在该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用袖带中,能够将带的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的粘接强度变大。

在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用袖带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底层比上述顶层更难弯曲。

在该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中,流体袋的膨胀时,底层很难从带的内周面剥离。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制造上述血压计用袖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顶层和上述追加片材由光吸收性材料构成,上述底层由透光材料构成,

使上述追加片材沿上述顶层的外表面的缘部,向上述顶层和上述追加片材重叠的部分的整个区域照射激光,来熔接上述顶层和上述追加片材,

使上述底层沿上述顶层的与熔接有上述追加片材的面相反侧的面,从上述底层侧向上述顶层和上述追加片材重叠的部分的一部分照射激光,来熔接上述底层和上述顶层。

在通过该制造方法制造的血压计用袖带中,与上述追加片材相对的底层和顶层的一部分没有熔接。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横向膨胀并且有效地使用作为流体袋的宽度。

在又一方面中,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制造上述血压计用袖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顶层和上述追加片材由光吸收性材料构成,上述底层由透光材料构成,

使上述追加片材沿上述顶层的外表面的缘部,向上述顶层和上述追加片材重叠的部分的一部分照射激光,来熔接上述顶层和上述追加片材,

使上述底层沿上述顶层的与熔接有上述追加片材的面相反侧的面,从上述底层侧向上述顶层和上述追加片材重叠的部分中的上述顶层和上述追加片材未熔接的部分照射激光,来熔接上述底层、上述顶层和上述追加片材。

在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的血压计用袖带中,与上述追加片材相对的底层和顶层的一部分没有熔接。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横向膨胀并且有效地使用作为流体袋的宽度。

在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用袖带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周层和上述流体袋之间设置有增强层,上述增强层用于抑制上述流体袋向外侧膨胀。

在该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用袖带中,由于能够抑制流体袋向外侧膨胀,因此能够提高对被测量部位的压迫效率。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血压的测量精度。

在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用袖带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增强层的硬度、上述外周层的硬度和上述流体袋的硬度依次变小。

在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用袖带中,由于在流体袋膨胀时增强层能够抑制流体袋向外侧膨胀,因此能够提高对被测量部位的压迫效率。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血压的测量精度。并且,由于在增强层的外周覆盖具有比增强层的硬度更小的硬度的外周层,因此即使用户用手触摸带的外周层也柔软。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上述血压计用袖带,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上述增强层,

使通过嵌入成形构成上述外周层的材料的树脂沿上述增强层的外表面,来制造由上述增强层和上述外周层构成的中间体,

沿上述中间体的上述增强层的内表面,粘接或熔接预先准备的上述流体袋。

一种制造上述血压计用袖带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准备上述增强层,

使通过嵌入成形构成上述外周层的材料的树脂沿上述增强层的外表面,来制造由上述增强层和上述外周层构成的中间体,

沿上述中间体的上述增强层的内表面,粘接或熔接预先准备的片材的周缘部,来形成由上述增强层和上述片材构成的上述流体袋。

根据这些制造方法,能够简单地制造包括上述外周层、上述增强层和上述流体袋的三层结构的血压计用袖带。

在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用袖带中,其特征在于,具备:盖部件,一并覆盖上述外周层的顶端部和上述流体袋的顶端部。

在该一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用袖带中,能够隐藏上述外周层的顶端部和上述流体袋的顶端部之间由各部件的尺寸误差等引起的位置偏移。因此,外观变得良好。

在另一方面中,本发明的血压计具备:

上述血压计用袖带;以及

主体,搭载与上述流体袋连通的压力检测部和流体供给部,

上述流体供给部向上述流体袋供给流体来压迫上述被测量部位,

通过上述压力检测部检测上述流体袋内的压力,计算上述被测量部位的血压。

在本发明的血压计中,由于在形成流体袋的底层和顶层的熔接的缘部,在厚度方向上还熔接有其他片材,因此能够抑制流体袋膨胀时的横向膨胀。

发明效果

如上明确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血压计用袖带和血压计,由于在形成流体袋的底层和顶层的熔接的缘部,在厚度方向上还熔接有其他片材,因此能够抑制流体袋膨胀时的横向膨胀。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简单地制造具有包括上述底层、上述顶层和上述追加片材的流体袋的血压计用袖带,或者包括上述外周层、上述增强层和上述流体袋的三层结构的血压计用袖带。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外观的俯视图。

图1b是沿图1a的b-b线切断时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纵向剖视图。

图1c是沿图1a的a-a线切断时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图1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仰视图。

图3是表示将图1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构成为环状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沿相对带的环垂直的方向观察图3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图1a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6a是用于说明图5的带扣(buckle)30的动作中的第一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6b是用于说明图5的带扣30的动作中的第二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7a是用于说明将图1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佩戴于手腕进行测量的第一顺序的概略图。

图7b是用于说明将图1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佩戴于手腕进行测量的第二顺序的概略图。

图7c是用于说明将图1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佩戴于手腕进行测量的第三顺序的概略图。

图8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内部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9是表示图1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执行的血压测量处理的流程图。

图10是图示图1的带20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纵向剖视图。

图11是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1的带20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纵向剖视图。

图12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a的外观的俯视图。

图12b是图12a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a的仰视图。

图12c是表示将图12a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围绕佩戴于被测量部位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a是用于说明图1a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带2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13b是表示图13a的流体袋22的粘接面的平面图。

图13c是概略地表示将图13a的增强板28粘接于流体袋22时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3d是沿图1a的j-j线切断时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纵向剖视图。

图14a是表示组装图1a的带20的第一工序的概略图。

图14b是表示组装图1a的带20的第二工序的概略图。

图14c是表示组装图1a的带20的第三工序的概略图。

图14d是表示组装图1a的带20的第四工序的概略图。

图14e是表示组装图1a的带20的第五工序的概略图。

图14f是表示组装图1a的带20的第六工序的概略图。

图14g是表示组装图1a的带20的第七工序的概略图。

图15a是图示图13d的流体袋22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工序的纵向剖视图。

图15b是图示图13d的流体袋22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工序的纵向剖视图。

图16a是图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13d的流体袋22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工序的变形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16b是图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13d的流体袋22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工序的变形例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关于相同的结构元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外观的俯视图,图1b是沿图1a的b-b线切断时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纵向剖视图,图1c是沿图1a的a-a线切断时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纵向剖视图。此外,图2是图1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仰视图,图3是表示将图1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围绕被测量部位而佩戴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沿相对带20的环垂直的方向观察图3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图,图5是用于说明图1a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从图3知道,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围绕棒状的例如用户的手腕90(参照图7a~图7c)等被测量部位佩戴,上述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具备:条状的带20,其应围绕被测量部位;主体10,其在带20的长度方向上配置于基端部a,并搭载了测量血压的元件;以及带扣30,其用于在带20的长度方向上连结基端部a和相反侧的顶端部b,以使带20成为环状。此处,带20起到作为血压测量用袖带的作用。以下说明带20的结构。

从图1b知道,带20包括:流体袋22,其用于在血压测量时压迫被测量部位;增强层23,其沿流体袋22的外表面设置,并用于抑制该流体袋22向外侧的膨胀;以及外周层24,其沿增强层23的外表面设置,并覆盖该增强层23。因此,由于能够抑制流体袋22向外侧的膨胀,因此能够提高对被测量部位的压迫效率,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血压的测量精度。另一方面,流体袋22的表面(佩戴时成为内表面)沿长度方向具有多个凹凸,从而能够容易向被测量部位侧膨胀。

此外,构成带20的流体袋22、增强层23和外周层24分别由弹性体材料形成。因此,由于带20具有挠性,从而能够围绕手腕90,并且不易被污染并能够用水擦拭。

并且,按照增强层23的硬度、外周层24的硬度和流体袋22的硬度依次变小。因此,由于流体袋22膨胀时增强层23能够抑制流体袋22向外侧的膨胀,因此能够提高对被测量部位的压迫效率。因此,能够进一步提高血压的测量精度。并且,由于在增强层23的外周覆盖具有比增强层23的硬度更小的硬度的外周层23,因此用户即使用手接触带20的外周层24也柔软。

图13a是用于说明图1a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带20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此处,表示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底面。图13b是表示图13a的流体袋22的粘接面的平面图。图13c是概略地表示将图13a的增强板28粘接于流体袋22时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3d是沿图1a的j-j线切断时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纵向剖视图。在图13d中,将带20的宽度方向表示为x方向、将长度方向表示为y方向、将厚度方向表示为z方向。

如图13a所示,主体10和流体袋22通过将粘接于流体袋22侧的增强板28嵌入主体10并用螺钉67(参照图14c)螺钉固定来接合。用粘接剂将该增强板28粘接于流体袋22的基端部a侧。因此,通过取下螺钉67,能够从主体10取下流体袋22和增强板28。但是,在图13a中,为了明确用螺钉67将流体袋22接合于主体10时的增强板28的位置,表示了仅将流体袋22取下时的状态。

此外,在主体10中的与流体袋22相对的面设置有:作为第一主体侧配管元件的通气口45b,其用于从搭载于主体10的压电泵17(参照图8)向流体袋22内供给加压用的流体;以及作为第二主体侧配管元件的通气口46b,其用于通过流体将流体袋22内的压力传递给搭载于主体10的压力传感器16(参照图8)。在与主体10相对的状态下,流体袋22具有:作为第一袋侧配管元件的螺纹接套45a,其与通气口45b气密地嵌合;以及作为第二袋侧配管元件的螺纹接套46a,其与通气口46b气密地嵌合。此处,流体袋22中的与主体10相对的部分,经由粘接于该部分的增强板28可拆卸地安装于主体10。根据该结构,由于通过用螺钉67将增强板28接合于主体10来将流体袋22接合于主体10,因此安装强度变大。并且,由于通过取下螺钉67可将流体袋22和增强板28简单地取下,因此能够使压力传感器16和压电泵17的通气口露出。因此,仅取下螺钉67,就能够简单地使用这些通气口45a、45b进行产品检查。

此外,在增强板28形成有贯通孔28a,上述贯通孔28a具有使通气口45b、46b和螺纹接套45a、46a一并通过的形状。根据该结构,螺纹接套45a和通气口45b以及螺纹接套46a和通气口46b的嵌合变得容易。

如图13b所示,在流体袋22中的与主体10相对的面中,在相对应安装的增强板28的贯通孔28a的缘部沿内侧的位置,设置有向带20的厚度方向突起的突起环75。根据该结构,涂敷于增强板28和流体袋22之间的粘接剂不会溢出到比突起环75更靠内侧的位置。

流体袋22中的没有粘接增强板28的部分由粘接剂粘接于带20的增强层23。如图13a、图13d所示,在带20的内周面,关于带20的宽度方向(x方向)的两个缘部68,向厚度方向(z方向)突起并且沿长度方向(y方向)线状延伸。两个缘部68之间的间隔变得比流体袋22的宽度更窄,在该两个缘部68之间,在带20的宽度方向(x方向)上压入流体袋22并与带20粘接。根据该结构,在带20的宽度方向上,两个缘部68和流体袋22之间的间隙消失。因此,很难积存灰尘并且外观良好。

如图13a所示,剖面凹状的槽74a在增强层23的表面沿长度方向(y方向)线状延伸。用于将流体袋22粘接于增强层23的粘接剂涂敷于该槽74a。如图13b、图13d所示,在流体袋22中的与增强层23相对的底层91,设置有嵌入到槽74a的突起线74b。根据该结构,能够抑制粘接材料的溢出的同时使粘接工序变得容易。

如图13d所示,突起线74b的侧面和底面粘接于槽74a。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带20的宽度方向(x方向)和厚度方向(z方向)的粘接强度变大。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线状的槽74a的深度尺寸74az比突起线74b的高度尺寸74bz更大,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线状的槽74a的深度尺寸74az和突起线74b的高度尺寸74bz也可以相等。根据该结构,能够使带20的宽度方向(x方向)和厚度方向(z方向)的粘接强度进一步变大。

如图13d所示,流体袋22包括:底层91,其与带20的内周面相对;以及顶层92,与该底层91重叠地配置,底层91和顶层92的缘部彼此熔接形成袋状。此处,底层91比顶层92更难延伸。根据该结构,在流体袋22膨胀时,底层91很难从带20的内周面剥离。另外,在顶层92和底层91的熔接的缘部,沿厚度方向还熔接有流体袋22的横向膨胀防止用的片材93。根据该结构,在流体袋22膨胀时抑制横向膨胀。

图14a~图14f是表示组装图1a的带20的工序的概略图。首先,如图14a所示,在流体袋22粘接增强板28。接着,如图14b所示,将螺纹接套(nipple)45a、46a插入主体10的通气口45b、46b,将增强板28的爪97嵌入在主体10侧具备的被嵌合部(未图示),由螺钉67进行螺钉固定(参照图14c)。接着,如图14d所示,将增强层23和流体袋22粘接。此时,向位于从带20的两个缘部68向内侧仅离数毫米的槽74a流入粘接剂81,贴合流体袋22来粘接。接着,如图14e所示,在点线的部位剪切流体袋22、增强层23和外周层24的顶端部。最后,如图14f所示,在已剪切的端部由粘接剂将盖部件66贴合并将顶端部一并覆盖。

此处,如图14e所示,之后进一步在点线的部位剪切流体袋22、增强层23和外周层24的顶端部,接着,如图14f、图14g所示,也可以在已剪切的端部由粘接剂将盖部件66贴合并将顶端部一并覆盖。盖部件66是设置有包围带20的顶端部的凹部并由弹性体材料形成的部件。通过将盖部件66覆盖于带20的顶端部,能够遮挡由带20的增强层23的顶端部、带20的外周层24的顶端部和带20的流体袋22的顶端部之间的各部件的尺寸误差等引起的位置偏移。因此,作为产品的外观变得良好。

另外,通过将带20的顶端部以向内周面侧翘曲的方式设为r形状,并且通过由摩擦系数低的材料形成盖部件66或追加辊等的机构等使得容易滑动,从而能够提高带20的安装性。

图15是图示流体袋22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纵向剖视图。该流体袋22用激光透过熔接法(ltw)制造。该流体袋22大致将两层(底层91和顶层92)重叠形成为袋状。在该流体袋22的缘部还重叠有横向膨胀防止用的片材93。此处,关于宽度方向(x方向)说明一方的缘部。对其另一方的缘部也用相同的方法熔接。

首先,如图15a所示,准备由光吸收性材料构成的顶层92,使由光吸收性材料构成的横向膨胀防止用的片材93沿顶层92的外表面的缘部。接着,例如从顶层92侧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向片材93的整个区域照射激光。因此,这些光吸收性材料溶解,重叠的部分熔接使片材93熔接。在图15a(和下述的图15b、图16a、图16b)中,用三角波形的标记表示了熔接的区域。

接着,如图15b所示,使由光透过性材料构成的底层91沿顶层92的内表面。然后,从底层91侧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仅向片材93的外侧区域93o重新照射激光。因此,底层91和顶层92在该照射区域(外侧区域93o)熔接。由此,底层91和顶层92熔接而形成流体袋22。此处,与横向膨胀防止用的片材93相对的底层91和顶层92的一部分未被熔接。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横向膨胀并且有效地使用作为流体袋的宽度。

此处,说明流体袋22的制造方法的变形例。在上述流体袋22的制造方法中,向同一区域(片材93的外侧区域93o)照射二次激光。在该情况下,由于向同一区域照射多次激光,因此存在材料产生劣化的可能性。对此,在本变形例中,通过将向同一区域照射激光的次数设为一次,避免产生关于上述材料的劣化的问题。

图16是图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流体袋22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变形例的纵向剖视图。该流体袋22与图15的例子同样,大致将两层(底层91和顶层92)重叠来形成为袋状。在该流体袋22的缘部中,还重叠有横向膨胀防止用的片材93。此处,说明关于宽度方向(x方向)的一方的缘部。对另一方的缘部也用相同的方法熔接。

首先,如图16a所示,准备由光吸收性材料构成的顶层92,使由光吸收性材料构成的横向膨胀防止用的片材93沿顶层92的外表面的缘部。接着,从片材93侧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仅向片材93的内侧区域93i照射激光。因此,这些光吸收性材料溶解,在该内侧区域93i熔接片材93。

接着,如图16b所示,使由光透过性材料构成的底层91沿顶层92的内表面。然后,从底层91侧在宽度方向(x方向)上仅向片材93的外侧区域93o重新照射激光。因此,底层91和顶层92在该照射区域(外侧区域93o)熔接。由此,底层91和顶层92熔接而形成流体袋22。此处,通过将顶层92设成薄的厚度,从而能够使一部分激光透过。此处,与横向膨胀防止用的片材93相对的底层91和顶层92的一部分未被熔接。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横向膨胀并且有效地使用作为流体袋的宽度。

以以下方式制造上述的带20。

图10(a)~(c)是图示图1的带20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纵向剖视图。如图10(a)图示的那样,首先,准备增强层23,通过嵌入成形(insert-molded)使构成外周层24的材料的树脂沿增强层23的外表面。如图10(b)图示的那样,沿这样一体化的由增强层23和外周层24构成的中间体的增强层23的内表面,粘接或熔接预先准备的流体袋22。这样,如图10(c)图示的那样,形成包括外周层24、增强层23和流体袋22的三层结构的带20。另外,为了易于理解,在图中,对构成外周层24的材料的树脂也标注了与外周层24相同的附图标记。

图11(a)~(c)是图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1的带20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纵向剖视图。如图11(a)图示的那样,首先,准备增强层23,通过嵌入成形使构成外周层24的材料的树脂沿增强层23的外表面。接着,如图11(b)图示的那样,制造由增强层23和外周层24构成的中间体。此外,与此同时准备一张片材29。最后,沿如图11(c)图示的那样制造的中间体的增强层23的内表面,粘接或熔接预先准备的片材29的周缘部29e,形成由增强层23和片材29构成的流体袋22。这样,能够简单地制造包括外周层24、增强层23和流体袋22的三层结构的带20。另外,为了便于理解,在图中,对构成外周层24的材料的树脂也标注与外周层24相同的附图标记。

另外,也可以没有上述的增强层23,此时,增强层的部分作为外周层形成。

从图1a、图1b和图3知道,在带20的长度方向上与配置有主体10的特定部(该例子中是基端部a)不同的部位(该例子中是大致中央部),配置有包括用于输入生物体信息测量的指示的血压测量开关52b的操作部。此外,如图5中所示,在流体袋22和增强层23之间,插入将主体10和操作部52电连接的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s:柔性印刷电路板)线缆54。这样,由于主体10和操作部52由fpc线缆54电连接,因此能够将带20构成为薄的厚度。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仅配置有操作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配置通信部、显示部。

从图2知道,在带20的基端部a的内表面侧具备磁铁33,在第二板框部件30b具备吸附于该磁铁33的由金属制成的突起部31,构成吸附机构。通过该吸附机构,能够使带20的基端部a的内表面侧或第一板框部件30a的一端部d与第二板框部件30b的另一端部h相互吸附。因此,在将主体10、带扣30的第一板框部件30a和第二板框部件30b相互折叠时,引导主体10的内表面、带扣30的第一板框部件30a和第二板框部件30b相互重叠。

另外,除了上述吸附机构之外,或者,代替上述吸附机构,优选具备使带20的基端部a的内表面侧或第一板框部件30a的一端部d与第二板框部件30b的另一端部h相互卡合的锁定机构。此外,这些吸附机构和/或锁定机构,优选包括用于解除该吸附和/或卡合的解锁机构。在该例子中,在主体10设置有解除吸附的释放(release)按钮19作为解锁机构(参照图1a、图2、图5)。如图5所示,在释放按钮19一体地形成有滑动板19a。当朝向主体10内按压该释放按钮19时,滑动板19a如楔子那样进入如图6b所示的第一板框部件30a的一端部d和第二板框部件30b的另一端部h之间,从而解除第一板框部件30a和第二板框部件30b的吸附。

如图6a、图6b所示,在第二板框部件30b的另一端部h的内表面设置具有凸状的形状的卡合部32的第一固定元件,并且如图1a、图1b、图5所示,在带20的顶端部b的外表面设置具有可与卡合部32卡合的凹状的形状的被卡合部25的第二固定元件。由此,如图3、图4所示,卡合第二板框部件30b和带20的顶端部b,从而能够使带20成为环状。因此,能够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固定于被测量部位。并且,由于在带20的顶端部b的外表面设置有构成为能够与该凸状的第一固定元件(卡合部32)卡合的非贯通的凹状的第二固定元件(被卡合部25),因此这些固定元件不会对流体袋22进行干扰。因此,在血压测量时能够由流体袋22可靠地压迫作为被测量部位的手腕90。

此外,当与专利文献2~4比较时,从图4知道,以下内容不同: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带扣30以带20成为环状的方式,发挥作为在带20的长度方向上用于将基端部a和相反侧的顶端部b紧固的紧固部的功能。即,通过该带扣30,在主体10的内表面和带20的顶端部b重叠的状态下,基端部a和顶端部b紧固而佩戴于作为被测量部位的手腕90。根据该结构,在带20的基端部a和带20的顶端部b紧固时,主体10的内表面和带20的顶端部b重叠。此处,从图1c知道,流体袋22沿带20的长度方向从顶端部b延伸到主体10的内表面。因此,如图4所示,在带20的基端部a和带20的顶端部b被紧固时,在手的指甲侧流体袋22重叠。因此,由于手的指甲侧的流体袋22的膨胀程度即向厚度方向的流体袋22的膨胀变大,因此能够高精度地检测脈波。因此,提高血压的测量精度。并且,在紧固的状态下,因带20的顶端部b不会凸出而外观良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第一固定元件使用了凸状的形状,作为第二固定元件使用了凹状的形状,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作为第一固定元件也可以使用凹状的形状,作为第二固定元件也可以使用凸状的形状。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得到与本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从图1a、图1b、图5知道,被卡合部25形成为沿带20的长度方向排列多个,使得在带20的长度方向上能够调整第二板框部件30b的另一端部h的安装位置。因此,在带20的长度方向上能够调整第二板框部件30b的另一端部h(参照图6b)的安装位置。由此,能够改变带20的环的长度进行设定,使得与作为被测量部位的手腕90的周围长度恰好合适。

此外,被卡合部25形成为沿带20的宽度方向排列多个(该例子中是两个)。因此,即使带20有些扭曲,卡合部32和被卡合部25的卡合也难以脱落。

此外,带20中的至少顶端部b的外表面由具有挠性的材料构成。因此,卡合部32和被卡合部25的卡合的解除变得容易。另外,也可以具备用户解除卡合部32和被卡合部25的卡止的拆卸机构(未图示)。该情况下,在将带20佩戴于手腕90的状态下,用户通过该拆卸机构能够解除卡合部32和被卡合部25的卡止。因此,带20的拆卸变得更容易。

图6a是用于说明图5的带扣30的动作的第一状态的概略立体图,图6b是用于说明图5的带扣30的动作的第二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带扣30具备第一板框部件30a,上述第一板框部件30a用一端部d以能够围绕与相对带20的长度方向交叉的轴c转动地方式安装在带20的基端部a的内表面侧,该第一板框部件30a从一端部d向相反侧的另一端部e板状弯曲地延伸。此外,具备第二板框部件30b,上述第二板框部件30b以能够围绕与轴c平行的轴f转动的方式安装在第一板框部件30a的另一端部e,该第二板框部件30b从一端部g向相反侧的另一端部h板状弯曲地延伸。

并且,该第二板框部件30b的另一端部h构成为能够安装于带20的顶端部b,第一板框部件30a、第二板框部件30b分别具有相对板面贯通的第一开口部op1、第二开口部op2。此处,在将主体10的内表面、带扣30的第一板框部件30a和第二板框部件30b重叠地折叠的状态下,第一板框部件30a的第一开口部op1和第二板框部件30b的第二开口部op2沿主体10的厚度方向相连。

因此,可以构成为在主体10的内侧以压迫被测量部位的方式配置流体袋22。

第一开口部op1朝向第一板框部件30a的另一端部e侧打开,并且第二开口部op2朝向第二板框部件30b的一端部g侧打开,因此第一开口部op1和第二开口部op2连通。即,第一板框部件30a和第二板框部件30b形成为大致コ字状,相互在开口部打开侧连结。此外,从图2容易知道,在带20内沿带20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在血压测量时用于压迫被测量部位的流体袋22,在折叠的状态下,该流体袋22通过与第一开口部op1和第二开口部op2对应的区域连通到主体10内。

根据该结构,在作为被测量部位的手腕90中,能够用流体袋22压迫在周向上从与主体10的内侧对应的部分朝向带20的顶端部b在空间上连续的区域。因此,由于能够进一步增大流体袋22和被测量部位的接触的面积,因此能够提高对动脈的压迫效率。因此,能够提高血压的测量精度。

此外,流体袋22沿长度方向延伸到带20的顶端部b。而且,在以主体10的内表面、带扣30的第一板框部件30a和第二板框部件30b重叠的方式折叠的状态下,主体10的流体袋22连通的部分和带20的流体袋22延伸的部分重叠。

根据该结构,带20中的在长度方向上上述重叠的区域膨胀比主体10的除此以外的区域的厚度更大的厚度。因此,手腕90中存在的动脈被重叠的区域以外的区域按压使得离开的距离变小,从而减少用于挤压动脈的多余的加压量。该结果,通过上述流体袋的加压能够使测量出的血压的测量值与实际的值接近,从而能够提高测量精度。另外,在带扣30中省略了第一板框部件30a的第一开口部op1和第二板框部件30b的第二开口部op2的情况下,也能得到能够减少用于挤压该动脈的多余的加压量的效果。

图7a~图7c是用于说明将图1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佩戴于手腕进行测量的顺序的概略图。如图7a所示,实际上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佩戴于手腕90时,首先,在主体10、带扣30的第一板框部件30a和第二板框部件30b相互打开的状态下,用户使带20沿着手腕90。而且,将带20的顶端部b通过第二板框部件30b的第二开口部op2(参照图6a和图6b)内使第二板框部件30b的卡合部32和位于带20的顶端部b侧的被卡合部25卡合。由此,设成带20为环状,并且手腕90通过带20的环的状态。这样,将带20的环的长度设定为正好适合手腕90的周围长度。

接着,如图7b所示,将主体10接近手腕90侧,以主体10的内表面、带扣30的第一板框部件30a和第二板框部件30b重叠的方式进行折叠。因此,第二板框部件30b的突起部31被磁铁33吸附而完成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佩戴于手腕90。接着,如图7c所示,当用户按压血压测量开关52b时,开始血压的测量。

图8是概略地表示图1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内部结构的框图。在主体10除了上述的显示单元50和操作部52之外,还搭载有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100、存储器51、电源部53、作为压阻式的压力检测部的压力传感器16、向流体袋22供给作为流体的空气的压电泵即作为流体供给部的压电泵17、用于调节压电泵17的吐出侧的压力(背压)的阀18、将来自压力传感器16的输出转换为频率的振荡电路160、驱动压电泵17的泵驱动电路170和驱动阀18的阀驱动电路180。压力传感器16、压电泵17和阀18经由设置于主体内部的空气配管39和与该空气配管39嵌合并连通的螺纹接套38(参照图5),与内包于带20的流体袋22连接。由此,在压力传感器16、压电泵17、阀18和流体袋22之间,能够使作为流体的空气流通。

显示单元50包括显示器和指示器等,按照来自cpu100的控制信号显示规定的信息。

在操作部52中,电源开关52a接收接通(on)断开(off)电源部53的指示以及血压的测量开始的指示。血压测量开关52b接收用于将存储于存储器51的血压值的测量结果的数据显示于显示单元50的指示。这些开关52a、52b向cpu100输入根据用户的指示的操作信号。

存储器51存储用于控制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程序、用于设定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各种功能的设定数据和血压值的测量结果的数据。此外,存储器51作为执行程序时的工作存储器等使用。

电源部53向cpu100、压力传感器16、压电泵17、阀18、显示单元50、存储器51、振荡电路160、泵驱动电路170和阀驱动电路180的各部供给电力。

振荡电路160基于根据来自压力传感器16的基于压阻效应的电阻的变化的电信号值来振荡,向cpu100输出具有根据压力传感器16的电信号值的频率的频率信号。

cpu100通过存储于存储器51的用于控制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程序作为背压控制部来动作,进行根据来自操作部52的操作信号,经由泵驱动电路170驱动压电泵17,并且经由阀驱动电路180驱动阀18的控制。为了从流体袋22排出空气,或向流体袋22封入空气来控制背压,阀18进行开闭。此外,基于来自压力传感器16的信号,cpu100计算血压值,控制显示单元50和存储器51。

为了对内包于带20的流体袋22内的压力(背压)进行加压,压电泵17向流体袋22供给作为流体的空气。为了从流体袋22排出空气,或向流体袋22封入空气来控制背压,阀18进行开闭。泵驱动电路170基于从cpu100提供的控制信号来驱动压电泵17。阀驱动电路180基于从cpu100提供的控制信号来开闭阀18。

压力传感器16和振荡电路160作为检测背压的压力检测部来动作。压力传感器16例如是压阻式压力传感器,经由空气配管39,与压电泵17、阀18和内包于带20的流体袋22连接。在该例子中,振荡电路160基于根据来自压力传感器16的基于压阻效应的电阻的变化的电信号值来振荡,向cpu100输出具有根据压力传感器16的电信号值的频率的频率信号。

以下说明如上所述的结构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的动作。

图9是表示图1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执行的血压测量处理的流程图。根据一般的示波法测量血压的情况下,大致进行以下的动作。即,在用户的被测量部位(手腕等)预先围绕袖带,测量时,控制泵和阀,将背压加压到比最高血压更高,之后逐渐减压。在该减压的过程,用压力传感器检测背压,将在被测量部位的动脈产生的动脈容积的变动作为脈波信号取出。基于随着此时的背压的变化的脈波信号的振幅的变化(主要是上升和下降),计算最高血压(收缩期血压:systolicbloodpressure)和最低血压(舒张期血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

在该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中,按照图9的流程,通过示波法,cpu100测量用户的血压值。

具体来说,图9所示,当在电源开关52a接通的状态下按压测量开关52b时,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开始血压测量。血压测量开始时,cpu100对处理用存储器区域进行初始化,向阀驱动电路180输出控制信号。基于控制信号,阀驱动电路180打开阀18,将带20的流体袋22内的空气排出。接着,进行将压力传感器16调整为0mmhg的控制。

在图9,当开始血压测量时,首先,cpu100进行经由阀驱动电路180关闭阀18,然后经由泵驱动电路170驱动泵32,向流体袋22输送空气的加压处理。由此,使流体袋22膨胀并且对背压逐渐进行加压(步骤st101)。

当袖带压力被加压达到规定的压力时(步骤st102中为“是”),cpu100进行经由泵驱动电路170停止泵32,然后经由阀驱动电路180逐渐打开阀18的控制。由此,使流体袋22收缩并且对背压逐渐进行减压(步骤st103)。

此处,规定的压力是指,比用户的收缩期血压足够高的压力(例如,收缩期血压+30mmhg),预先存储于存储器51,或者在背压的加压中cpu100根据规定的计算式推定并决定收缩期血压(参照例如日本特开2001-70263号公报)。

此外,关于减压速度,设定在袖带的加压中成为目标的目标减压速度,cpu100以成为该目标减压速度的方式控制阀18的开口度(参照相同公报)。

在上述减压过程中,压力传感器16经由带20检测表示带20的压力的背压信号(以附图标记pc表示)。基于该背压信号pc,cpu100用示波法适用下述的算法计算血压值(收缩期血压和舒张期血压)(步骤st104)。另外,血压值的计算并不局限于减压过程,也可以在加压过程进行。

当计算并决定血压值时(步骤st105中为“是”),cpu100进行将计算出的血压值显示于显示单元50(步骤st106),将血压值保存于存储器51的控制(步骤st107)。

接着,cpu100进行经由阀驱动电路180打开阀18,将带20的流体袋22内的空气排出的控制(步骤st108)。

然后,当按压上述电源开关52a时,结束血压测量。

在将该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从手腕90取下的情况下,在打开带扣30的第一板框部件30a和第二板框部件30b,变大带20的环的状态下,用户从带20中取出手腕90。

第二次以后佩戴时,在打开带扣30的第一板框部件30a和第二板框部件30b的状态下,只要将手腕90通过带20的环,关闭带扣30即可。因此,用户能够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容易佩戴于手腕90。

第二实施方式.

图12a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a的外观的俯视图。图12b是图12a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a的仰视图,图12c是表示将图12a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a围绕被测量部位而佩戴时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12a所示,当将本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进行比较时,在代替带20具备带20a,代替带扣30具备带扣30a方面不同。

此外,从图12a、图12b知道,当将本实施方式的带20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带20进行比较时,在与带20a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设置有宽幅部20a方面不同。该宽幅部20a形成为在宽度方向夹着第二固定元件(被卡合部25)。即,被卡合部25形成于带20a的宽度宽的区域,以被下述的钩部34的顶端部钩住的方式,带20a的顶端部在与带20a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形成得宽。

此外,从图12b、图12c知道,当将本实施方式的带扣30a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带扣30进行比较时,在代替第二板框部件30b具备第二板框部件30ab方面不同。此处,在第二板框部件30ab的另一端部h的内表面设置具有凸状的形状的卡合部32a的第一固定元件。与此同时,如图12a、图12c所示,在带20a的顶端部b的外表面设置具有可与卡合部32a卡合的凹状的形状的被卡合部25的第二固定元件。由此,如图12c所示,第二板框部件30ab和带20a的顶端部b卡合,能够将带20a设为环状。因此,能够将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a固定于被测量部位。并且,由于在带20a的顶端部b的外表面设置有构成为可与该凸状的第一固定元件(卡合部32a)卡合的非贯通的凹状的第二固定元件(被卡合部25),因此这些固定元件不会对流体袋22进行干扰。因此,在血压测量时通过流体袋22能够可靠地压迫作为被测量部位的手腕90。

如图12a、图12b、图12c所示,在第二板框部件30ab的另一端部h形成有突出形成的钩状的钩部34。将该钩部34钩在带20a的宽幅部20a进行卡止。由此,能够将第二板框部件30ab可靠地固定于带20a。

从图12b知道,在带20a的基端部a的内表面侧具备作为凹状的形状的被卡合部33a,在第二板框部件30ab具备与该被卡合部33a卡合的卡合部31a,从而构成锁定机构。根据该锁定机构,能够将带20a的基端部a的内表面侧或第一板框部件30a的一端部d与第二板框部件30ab的另一端部h相互锁定。因此,在将主体10、带扣30a的第一板框部件30a和第二板框部件30ab相互折叠时,固定成主体10的内表面、带扣30a的第一板框部件30a和第二板框部件30ab相互重叠。

从图12a、图12c知道,被卡合部25形成为沿带20a的长度方向排列多个,使得在带20a的长度方向上能够调整第二板框部件30ab的另一端部h的安装位置。因此,在带20a的长度方向上能够调整第二板框部件30ab的另一端部h(参照图12c)的安装位置。由此,能够改变带20a的环的长度进行设定,使得与作为被测量部位的手腕90的周围长度恰好合适。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将手腕作为被测量部位,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被测量部位也可以是手臂或腿。此外,本发明的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1~1i除了测量血压值之外,还可以一并测量例如脉搏数等其他生物体信息。

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示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能够进行各种变形。虽然,上述的多个实施方式是可分别单独成立的实施方式,但是也可以彼此组合实施方式实施。另外,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各个特征也可以分别单独成立,但是也可以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彼此组合。

附图标记说明

1、1a: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

10:主体

16:压力传感器

17:压电泵

18:阀

20、20a:带

22:流体袋

23:增强层

24:外周层

25:被卡合部

29:片材

30、30a:带扣

30a:第一板框部件

30b、30ab:第二板框部件

31:突起部

31a、32、32a:卡合部

33:磁铁

34:钩部

38:螺纹接套

39:空气配管

50:显示单元

51:存储器

52:操作部

52a:电源开关

52b:血压测量开关

53:电源部

66:盖部件

160:振荡电路

170:泵驱动电路

180:阀驱动电路

100:cpu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