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前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4502发布日期:2018-07-31 22:26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颌前移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睡眠中包围气道的肌肉放松,则悬雍垂、扁桃体及舌头等向后悬。因此,相比于醒着的时候,气道略微变窄,但是对大部分人不会产生问题。然而,对于一部分人,睡眠中气道严重变窄而堵塞空气通过气道,所以发生打鼾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osa:obstructivesleepapnea)。打鼾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的原因包括:鄂相比于正常大小较小的情况、舌头或者扁桃体较大的情况、诸如悬雍垂伸长等情况导致气道被部分堵塞的情况等。

以缓解这种打鼾及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为目的,使用多种空腔内装置和方法,例如,利用使下颌向前方移动的装置而扩大变窄的气道的方法。

图1是根据现有的技术的用于矫正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症的牙科器具(dentalappliancefortreatmentofsnoringandobstructivesleepapnea),这种下颌前方装置10是为了维持在患者上咽部的气道而佩戴的口腔内牙科用器械,配备有:上部部件11,与患者的上颌的齿列一致;下部部件12,与患者的下颌的齿列一致;连接器13,坚固地连接于上部部件11及从其延伸的底面;以及,插槽14,以平行的方式相互隔开地设置于下部部件12。连接器13选择性地插入到插槽14中的任意一个,从而使上部部件11与下部部件12连接,以维持下部部件12位于相对于上部部件11较突出的位置,即前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美国授权专利5,868,138(1999.02.09)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感测在睡梦中的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症患者的睡眠姿势并根据睡眠姿势提供下颌前移装置是否移动。

并且,提供一种减少了由于佩戴下颌前进装置导致的疼痛以及流涎的下颌前移装置。

技术方案

一种下颌前移装置,可以包括:上齿安装部,能够安装人体的上齿;下齿安装部,能够安装人体的下齿;连接部,连接上齿安装部及所述下齿安装部;感测部,能够感测人体的姿势;以及,驱动部,能够使下齿安装部根据感测部的感测结果相对于所述上齿安装部移动。

感测部可以感测人体的睡眠姿势。

感测部可以位于上齿安装部或下齿安装部的至少一处。

睡眠姿势可以包括仰卧、侧卧、俯卧中的两个以上。

在仰卧状态下,下齿安装部可以前移,而在侧卧或俯卧状态下,下齿安装部可以返回。

可以包括:控制部,与感测部及驱动部连接,且控制感测部的感测信号。

连接部可以形成为长度可调节预设距离。

连接部的一端铰链结合于下齿安装部,连接部的另一端与配备于上齿安装部的驱动部连接,且通过驱动部使连接部旋转,能够使下齿安装部移动。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感测在睡梦中的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症患者的睡眠姿势并根据睡眠姿势提供下颌前移装置是否移动。

并且,提供一种减少了由于佩戴下颌前进装置导致的疼痛以及流涎的下颌前移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现有的技术的下颌前移装置的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颌前移装置的图。

图3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颌前移装置的下颌前移状态的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颌前移装置的佩戴状态的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颌前移装置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0:下颌前移装置110:上齿安装部

112:第一插入槽120:下齿安装部

122:第二插入槽130:连接部

140:连接件150:驱动部

151:旋转部153:旋转动力提供部

155:旋转传递轴160:铰链固定部

170:垫片部180:感测部

200:上颌210:上齿

300:下颌310:下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形态进行说明。然而,这些仅为示例,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在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的过程中,如果判断为对有关本发明的公知技术的具体说明有可能对本发明的主旨造成不必要的混乱,则省略其详细说明。另外,后述的术语均为考虑到本发明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其可能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等而不同。因此,需要以贯穿本说明书整体的内容为基础而对其下定义。

本发明技术思想通过权利要求决定,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用于向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有效地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下颌前移装置100可以被佩戴以缓解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症。

图2及图3是图示下颌前移装置100的图。下颌前移装置100可以包括:上齿安装部110,能够安装有人体的上齿210;下齿安装部120,能够安装有人体的下齿310;连接部130,连接上齿安装部110及下齿安装部120;感测部180,能够感测人体的姿势;以及,驱动部150,能够使下齿安装部120根据感测部180的感测结果相对于上齿安装部110移动。

上齿安装部110可以包括形成为插入佩戴者的上齿210的第一插入槽112。第一插入槽112可以单独制作以按吻合方式装配到佩戴者的上齿210的齿列。当将上齿安装部110佩戴于上齿210时,第一插入槽112可以包围上齿210且贴合于上齿210。下齿安装部120可以包括形成为安装于佩戴者的下齿310的第二插入槽122。第二插入槽122可以单独制作以按吻合方式装配到佩戴者的下齿310的齿列。当将下齿安装部120佩戴于下齿310时,第二插入槽122可以包围下齿310且贴合于下齿310。

为了连接上齿安装部110与下齿安装部120,可以配备至少在一个地方与上齿安装部110及下齿安装部120结合的一个以上的连接部130。参照图2,连接部130可以包括连接件140、驱动部150及铰链固定部160。

驱动部150可以位于上齿安装部110。驱动部150可以与连接件140的一端结合,并使连接件140旋转。驱动部150可以根据后述的感测部180的感测结果使下齿安装部120相对于上齿安装部110而前进移动(使下颌凸出地移动)。在此,“移动”可以表示下齿安装部120根据驱动部150的旋转而前移或后移。为此,驱动部150可以包括与连接件140固定结合的旋转部151,以及旋转动力提供部153,该旋转动力提供部153经由且结合于旋转部151和旋转传递轴155并能够向旋转部151提供旋转动力。进而,旋转动力提供部153可以包括与旋转传递轴155直接或间接结合并且能够使旋转传递轴155旋转的双向电机(未图示)。并且,驱动部150可以包括用于驱动电机的电源部(未图示)。电源部可以在下颌根据后述的感测部180的感测结果需要前移的情况下,向电机供应电源。

另外,对于佩戴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下颌前移装置100的佩戴者,可能发生根据下颌的前移量的疼痛感的差异。因此,用于使下颌前移的下齿安装部120的前移程度可以预设定。可以控制电机,使连接件140能够旋转预定角度,即,使下颌能够前移预设的前移程度的角度。为实现这种控制,电机例如可以是步进电机。进而,为了防止由于电机的急剧旋转而造成下颌的急剧推进,驱动部150可以包括减速部(例如,减速齿轮)。在所述的说明中,虽然主要对驱动部150配备于上齿安装部110的情形进行了说明,然而并不限定于此,驱动部150可以配备于下齿安装部120。

铰链固定部160与连接件140的另一端以可旋转的方式结合。从旋转的驱动部150传递的旋转动力可以经由铰链固定部160传递至垫片部170。铰链固定部160及垫片部170可以直接结合于下齿安装部120。

感测部180可以感测人体的睡眠姿势。感测部180可以位于上齿安装部110及下齿安装部120中的一个以上。本发明对位于上齿安装部110的感测部180进行说明。感测部180可以包括感测睡眠姿势的姿势传感器182。更进一步而言,感测部180可以包括感测打鼾或睡眠呼吸暂停状态的打鼾传感器184。

首先,姿势传感器182可以感测佩戴下颌前移装置100的佩戴者的睡眠姿势。睡眠姿势可以包括仰卧、侧卧、俯卧中的两个以上。进而,根据本实施例的下颌前移装置100当然也可以根据佩戴者的睡眠障碍程度感测特定的睡眠姿势。姿势传感器182可以包括陀螺仪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倾斜传感器等中的一个或以上。打鼾传感器184可以感测佩戴下颌前移装置100的佩戴者的打鼾或睡眠呼吸暂停状态。

打鼾传感器184可以是能够感测空气通过变窄的气道的流动或者能够感测打鼾等外部声响的传感器。若发生打鼾或睡眠呼吸暂停症,则打鼾传感器184可以感测不规律或非正常的空气的流动,进而使姿势传感器182和驱动部150动作。即,在佩戴下颌前移装置100的佩戴者未发生打鼾或睡眠呼吸暂停症的情况下,下齿安装部120相对于上齿安装部110是非固定的,处于相对自由移动的状态,若通过打鼾传感器184感测到睡眠障碍,则使驱动部150及姿势传感器182动作,进而根据本实施例的下颌前移装置100能够发挥功能。

图3是图示下颌前移装置100的下齿安装部120前移状态的图。在图3中图示了连接部130使下齿安装部120移动预设距离d的状态。在连接部130旋转而使下齿安装部120移动时,下齿安装部120可以接近上齿安装部110。在这种情况下,佩戴者可能感受到不适感,为了防止这种情况,连接件140可以形成为可伸缩的。例如,连接件140可以包括圆柱体(cylinder)或多段可拉伸结构。

若在睡眠时发生打鼾或睡眠呼吸暂停症,则如图3所示,下齿安装部120可以前进移动(使下颌凸出地移动)。打鼾或睡眠呼吸暂停症可以通过上述的打鼾传感器184被感测。打鼾传感器184可以使姿势传感器182和驱动部150动作。姿势传感器182可以感测仰卧、侧卧、俯卧及特定睡眠姿势,进而使驱动部150动作。例如,若姿势传感器182感测到仰卧睡眠姿势,则驱动单元150可以使连接件140沿顺时针方向(图3中的cw方向)旋转。据此,下齿安装部120可以向前移动。在下齿安装部120前移的状态下,只要佩戴者的睡眠姿势未改变为侧卧或俯卧,则可以维持该前移状态。即,通过旋转动力提供部153提供能够持续维持下齿安装部120的前移状态的动力,或者因电机的轴位置固定而限制连接件140进一步旋转,从而使下齿安装部120的位置可以相对于上齿安装部110相对固定。为此,姿势传感器182可以感测佩戴者的睡眠姿势,进而将其感测结果的信号传递至控制部(未图示)。控制部可以与感测部180及驱动部150电连接。感测部180及驱动部150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控制部电连接。在有线连接的情况下,可以在图2的上齿安装部110的内部不暴露的方式埋设连接引线(未图示)。并且,在无线连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诸如蓝牙、红外通信等多种无线通信手段。另外,控制部不仅可以形成于下颌前移装置100内,也可以位于与佩戴下颌前移装置100的佩戴者分开的睡眠场所内。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部可以通过无线接收感测信号,并将控制信号(驱动部150的驱动信号)无线传递至用于驱动驱动部150的电源部。电源部可以驱动电机从而使驱动部150的旋转部151沿顺时针方向(图3中的cw方向)旋转。据此,下齿安装部120可以向前移动。通过向前移动的下齿安装部120将咽喉附近的气道维持为开放状态,而使气道扩张,从而能够空气在气道内的流动顺畅。因此,与现有集中的不管当前的睡眠姿势而使下齿向前移动而引起颞颌关节或牙齿的不适感的情况不同,能够根据佩戴者的睡眠姿势来使下颌前移或不前移。

即,若佩戴下颌前移装置100的佩戴者将睡眠姿势从仰卧姿势变换为侧卧或俯卧姿势,则下齿安装部120可以相对于上齿安装部110返回至初始位置。据此,当佩戴者以侧卧或俯卧的睡眠姿势睡眠时,不向下齿安装部120或上齿安装部110施加强制的力,从而能够缓解佩戴者颞颌关节的疼痛。

图4是图示在口腔内佩戴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下颌前移装置100的状态的图。佩戴者佩戴下颌前移装置100,并且感测部180感测到这一点而驱动驱动部150,从而佩戴者的下颌300可以相对于上颌200向前方凸出。进而,舌头400的背面可以向前方移动,使其与后侧的咽喉壁表面500隔开,因此将气道维持为开放的状态,以能够缓解睡眠中的佩戴者的打鼾及睡眠呼吸暂停症。另外,为了发生间歇性睡眠障碍的佩戴者,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颌前移装置100可以包括单独的打鼾传感器184,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仅在打鼾传感器184感测到睡眠障碍的情况下,姿势传感器182感测佩戴者的睡眠姿势从而使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下颌前移装置100动作。

参照图5,其为下颌前移装置100的整体工作流程图。在步骤s1中可以感测佩戴下颌前移装置100的佩戴者的睡眠姿势。在步骤s2中可以通过位于下颌前移装置100的感测部180判断睡眠姿势。若判断睡眠姿势为仰卧,则在步骤s31中,可以判断下颌是否前移。若下颌为已前移的状态,则在步骤s41中,可以维持下颌前移的状态。若不是,则在步骤s42中可以驱动驱动部150,从而使下颌前移。若判断睡眠姿势为侧卧或俯卧,则在步骤s32中,可以判断下颌是否前移。若下颌为已前移的状态,则在步骤s43中,可以驱动驱动部,从而使下颌返回。若下颌为返回的状态,则在步骤s44中,可以将下颌维持为返回的状态。

以上,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然而在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中具有基本知识的人员可以理解上述的实施例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度内实现多种变形。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不应局限于上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权利范围需要根据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以及与该权利要求书均等的范围来确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