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皮肤伤口的伤口治疗装置以及治疗皮肤伤口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64250发布日期:2018-07-31 22:24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伤口治疗,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皮肤伤口的伤口治疗装置以及一种治疗皮肤伤口的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但不限于用于使开放性皮肤伤口闭合的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伤口闭合带是已知的。伤口闭合带是一种旨在帮助皮肤伤口愈合的保护敷料。已知的伤口闭合带、如免缝胶带、通常是遍及伤口进行粘附的扁平的长方形粘性绷带条。这种条带将伤口固定就位,同时保护伤口免受外部环境伤害。

已知的伤口闭合带通常需要使用者用双手来施用这种条带。需要一只手先将伤口相反两侧上的皮肤牵拉得更加靠近,并将皮肤固定在适当的位置。然后需要另一只手来将该条带张紧并将其遍及伤口地粘附。这通常是耗时且繁琐的过程,特别是当需要多个条带时,例如、用以治疗较大的切口或撕裂伤。施用已知的粘性绷带通常还需要使用双手来避免绷带粘附到其自身上而使其无法使用的风险。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大体上克服或至少改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皮肤伤口的伤口治疗装置,该装置包括:

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条带,所述条带包括:

适于大体上延伸于整个伤口之上的中央部分;以及

一对对置的端部部分,所述一对对置的端部部分通过相应的一对对置的中间部分与中央部分连接,使得中央部分与所述一对端部部分交叠;以及

粘合剂,粘合剂设置在条带的位于端部部分处的下表面上,从而允许端部部分粘附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

其中,在沿正交于上表面且朝向下表面的方向向中央部分处的上表面施加力时,条带可从自支撑的预用构型变形到在用构型,其中,在处于自支撑的预用构型时,所述一对端部部分之间具有间隙。在处于在用构型时,所述一对端部部分之间的间隙减小;

而且其中,条带还包括在处于在用构型时用于相对于端部部分固定中央部分的装置。

在优选的形式中,条带一体地形成。

在优选的形式中,中间部分中每一者均与中央部分形成锐角弯曲部。

在优选的形式中,中间部分中每一者均与相应的端部部分形成锐角弯曲部。

用于相对于端部部分固定中央部分的装置可以包括设置于条带的位于中央部分处的下表面上的粘合剂。

替代地或附加地,用于相对于端部部分固定中央部分的装置包括设置于条带的位于中间部分处的下表面上的粘合剂。

替代地或附加地,用于相对于端部部分固定中央部分的装置包括设置于条带的位于中间部分处的上表面上的粘合剂。

在优选的形式中,粘合剂至少大体上遍及条带的整个下表面而延伸,由此形成用于固定中央部分的装置。

在优选的形式中,伤口治疗装置还包括安装于粘合剂上的背衬。

在优选的形式中,背衬包括抓握片。

在优选的形式中,抓握片大体上横向于条带的下表面的相邻区域延伸。

用于相对于中央部分固定端部部分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包括设置于每一个端部部分上的锁定元件,每个锁定元件均适于在条带处于在用构型时与相应的中间部分中的对应的孔接合。

条带可以包括从中央部分的相反两端延伸的一对对置的突片,突片分别包括设置于其下表面上的粘合剂并且适于在条带处于在用构型时粘附到伤口周围的皮肤上。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皮肤伤口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将处于预用构型的条带的中央部分放置于整个伤口之上,使得中央部分大体上延伸于整个伤口之上;

将条带的一对对置的端部部分粘附到伤口相反两侧上的皮肤上,使得端部部分之间具有间隙;

沿朝向伤口的方向向中央部分施加力,该力使条带变形为在用构型,在处于在用构型时,端部部分之间的间隙减小,由此将伤口相反两侧上的皮肤朝向彼此地牵拉;以及

在处于在用构型时相对于端部部分固定中央部分。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仅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其中:

图1是伤口治疗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处于预用构型时的正面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伤口治疗装置的前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伤口治疗装置处于在用构型时的正面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的伤口治疗装置处于在用构型时的前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的伤口治疗装置处于预用构型且在施用的初始阶段期间时的正面立体图;

图6是图1所示的伤口治疗装置处于预用构型且在施用的中间阶段期间时的正面立体图;

图7是图1所示的伤口治疗装置处于预用构型且在施用的最终阶段期间时的正面立体图;

图8是图1所示的伤口治疗装置处于在用构型时的正面立体图;

图9是伤口治疗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伤口治疗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是伤口治疗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2是图1所示的伤口治疗装置的前视图,其示出了粘合剂仅设置于端部部分的下表面上以及中央部分的下表面上;

图13是图1所示的伤口治疗装置的前视图,其示出了粘合剂仅设置于端部部分的下表面上以及中间部分的下表面上;以及

图14是图1所示的伤口治疗装置的前视图,其示出了粘合剂仅设置于端部部分的下表面上以及中间部分的上表面上;

图15是图1所示的伤口治疗装置的立体图,其示出了附加的粘合剂覆盖层;

图16是图1所示的伤口治疗装置的正面立体图,其示出了形成于中央部分上的多个折缝;以及

图17是图1所示的伤口治疗装置的前视图,其示出了具有抓握片的背衬。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用于治疗皮肤伤口的伤口治疗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如将在下文进一步详细论述的,伤口治疗装置主要用于使开放性皮肤伤口闭合,但不限于该特定应用,并且还可以用于治疗闭合性皮肤伤口。伤口治疗装置包括形成该装置的主体的条带100。条带100呈单一的材料条带的形式。合适的材料包括机织织物、塑料(例如、pvc、聚乙烯或聚氨酯)、乳胶、弹性微孔材料。条带100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且包括适合于在整个伤口之上延伸的中央部分110。条带100还包括一对对置的端部部分112a和112b。端部部分112a和112b中每一者分别通过一对对置的中间部分114a和114b中相应一者与中央部分110连接。

如图2最佳所示,该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条带100的位于端部部分112a和112b处的下表面上的粘合剂116。粘合剂116允许端部部分112a和112b粘附到伤口周围的皮肤上。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粘合剂116延伸遍及条带100的整个下表面。粘合剂116可以由诸如丙烯酸酯(例如甲基丙烯酸酯或环氧二丙烯酸酯)之类的压敏低过敏性粘合剂形成。该装置还包括遍及条带100的下表面地安装于粘合剂116上的背衬117。背衬117可以由带涂层的纸或塑料形成。背衬117可以包括两个分离的部分。条带100处于预用构型,其中在上述一对端部部分112a和112b之间存在间隙118。中间部分114a和114b各自与中央部分110形成锐角的弯曲部。类似地,中间部分114a和114b各自与相应的端部部分112a和112b形成锐角的弯曲部。在该构型中,条带100是自支撑型并且具有足够的刚度,使得应用之前条带100在处于无支撑形式时不会自行折叠。

图3和图4示出了处于在用构型时的条带100。在该构型中,端部部分112a和112b之间的间隙116减小。中间部分114a和114b与中央部分110之间的弯曲部的锐角同样减小。类似地,中间部分114a和114b与各自的端部部分112a和112b之间的弯曲部的锐角同样减小。中央部分110还相对于端部部分112a和112b而固定,其中中央部分110、中间部分114a和114b以及端部部分112a和112b均平坦地置靠于彼此之上。遍及条带100的整个下表面延伸的粘合剂116允许端部部分112a和112b粘附于伤口周围的皮肤上,并且附加地形成用于相对于端部部分112a和112b固定中央部分110的装置,这一点将在下文进行描述。中间部分114a和114b中每一者的长度均略小于中央部分110长度的一半,使得当条带100处于在用构型时,端部部分112a和112b不会彼此交叠。

现在将参照图5至图8描述伤口治疗装置的应用。将端部部分112b粘附到伤口一侧的皮肤上,并将另一端部部分112a粘附到伤口的相反侧,从而在端部部分112a和112b之间形成间隙118。在该过程中,条带100的中央部分110定位于整个伤口之上,使得中央部分110大体延伸于整个伤口之上。端部部分112a和112b对伤口相反两侧上的皮肤的粘附可以相继地或同时地进行。

随后沿朝向伤口的方向向中央部分110施加力,使得条带100在端部部分112a和112b、中间部分114a和114b以及中央部分110之间的每个弯曲部处产生变形。中间部分114a和114b绕其各自的弯曲部枢转,并且由此产生的力将端部部分112a和112b朝向彼此牵拉,由此减小间隙118并使条带100变平。可以想到,当伤口治疗装置构造为使开放性伤口闭合时,中间部分114a和114b中的每一者的长度通常均会略小于中央部分110长度的一半。这使得能够朝向彼此地牵拉端部部分112a和112b直至使端部部分112a和112b接触,由此使间隙118闭合,同时朝向彼此地牵拉伤口相反两侧上的皮肤。替代地,当伤口治疗装置构造为治疗或保护闭合性伤口时,中间部分114a和114b中的每一者的长度通常均会减小,使得仍然朝向彼此地牵拉伤口相反两侧上的皮肤,但以较轻的程度牵拉,使得间隙118未完全地闭合。随后通过粘合剂116相对于端部部分112a和112b固定中央部分110,使得条带100保持处于在用构型。在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中央部分110处的下表面上的粘合剂116附着于中间部分114a和114b的下表面上的粘合剂116,以便固定中央部分110。有利地,该装置的构造允许单独地(即一次一个地)粘附端部部分112a和112b中的每一者,使得可以仅用一只手来施加条带100、使条带100变形以及固定条带100。这提供了用以治疗皮肤伤口的快速且相对简单的方法。

图9示出了伤口治疗装置的第二实施例,该伤口治疗装置与上述的伤口治疗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大体相同,除了在第二实施例中,条带100’的每个端部部分112a和112b均具有较大的表面。这又增加了设置于端部部分112a和112b处下表面上的粘合剂116的表面面积,因而允许更好地粘附到伤口周围的皮肤上。

图10示出了伤口治疗装置的第三实施例,该伤口治疗装置与上述的伤口治疗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大体相同。然而,该实施例中的条带100”的端部部分112a包括第一锁定元件120a,并且中间部分114a包括对应于第一锁定元件120a的形状的第一孔121a。类似地,条带100”的端部部分114b包括第二锁定元件120b,并且中间部分114b包括对应于第二锁定元件120b的形状的孔121b。孔121a和孔121b分别适于在其中以卡扣装配接合的方式接收相应的锁定元件120a和120b。当条带100”从预用构型变形为在用构型时,锁定元件120a和120b分别与其相应的孔121a和121b接合并且粘附到条带100”的位于中央部分110处的下表面上。因此,锁定塞120a和120b允许端部部分112a和112b在处于在用构型时固定到中央部分110。这允许在处于在用构型时更好地保持条带100的形状。

图11示出了伤口治疗装置的第四实施例,该伤口治疗装置与上述的伤口治疗装置的第一实施例同样大体相同。然而,该实施例中的条带100”’包括从中心部分110的相反两端延伸出的一对对置的突片122a和122b。突片122a和122b分别从中间部分114a和114b中切出而成。突片122a和122b也包括设置在其下表面上的粘合剂。当条带100”’从预用构型变形为在用构型时,突片122a和122b分别与相反两侧上的位于下方的皮肤接触并粘附到所述皮肤上,从而增强条带100”’对伤口相反两侧上的皮肤的粘附并且允许在处于在用构型时更好地保持条带100”’的形状。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所述伤口治疗装置的各种其他可能的修改和增补。可以想到可以使用替代装置来相对于端部部分112a和112b固定中央部分110。当上述装置是粘合剂116时,可以想到粘合剂116可以设置于中央部分110处的下表面上,以便将中央部分110粘附到中间部分114a和114b上,如图12所示。替代地或附加地,粘合剂116可以设置于中间部分114a和114b处的下表面上,以便将中间部分114a和114b粘附到中央部分110上,如图13所示。替代地或附加地,粘合剂可以设置于中间部分114a和114b处的上表面上,以便将中间部分114a和114b粘附到端部部分112a和112b上,如图14所示。

还可以想到伤口治疗装置可以包括粘合剂覆盖物123(如图15所示),该粘合剂覆盖物123粘附到条带100的位于中央部分110处的上表面或与条带100的位于中央部分110处的上表面一体形成。粘合剂覆盖物123比中央部分110宽,从而使条带100的位于中央部分110处的上表面有效地延长。当条带100从预用构型变形到在用构型时,粘合剂覆盖物123在条带100的宽度两侧与位于下方的皮肤接触并粘附到所述皮肤上。这增强了条带100对伤口两边的皮肤的粘附,并且还允许在处于在用构型时更好地保持条带100的形状。

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嵌入条带100中的金属条带,以增加刚度并有助于在条带100发生变形以及处于在用构型时保持条带100的形状。金属条带会在弯曲不处发生塑性变形。条带100还可以具有波纹状的或呈肋状的横向截面以提高刚度。条带100还可以包括聚酯长丝以提高强度和刚度。条带100的宽度尺寸和长度尺寸的范围可以为3mm至24mm(宽度)以及37mm至125mm(长度)。可以想到条带100的厚度也可以改变以提高刚度。例如,中央部分110可以比中间部分114a和114b以及端部部分112a和112b更厚。这使得在条带100发生变形时更好地保持中央部分110的形状。中央部分110的增加的厚度还可以为伤口提供附加的保护以防止物理接触造成的进一步损害。条带100可以是防水的或气密的,以便提供封闭敷裹。条带100还可以由半透明材料或透明材料形成,以通过使得使用者能够在应用过程中透过条带100观察伤口的位置来辅助该装置在伤口上的定位和对准。

该装置可以替代地包括设置于条带100的位于中央部分110处的下表面上的吸收垫,特别地、在如图13和图14所示的粘合剂仅设置于位于中间部分114a和114b处的下表面和/或上表面上的实施例中。吸收垫的大小可以设置为使得其仅覆盖中央部分110的叠覆于间隙118正上方的一较小中间区段。在这些实施例中,条带100的尺寸可以设置为使得端部部分112a和112b之间的间隙118更大,以便当条带100处于在用构型时允许吸收垫与伤口接触。可以想到,间隙118可以具有20mm或更大的长度和/或宽度尺寸,其中吸收垫具有相似的尺寸以允许完全覆盖住较小的皮肤伤口。在这种布置中,中间部分114a和114b的长度减小(例如减小至大约10mm),使得当条带100从预用构型变形到在用构型时,端部部分112a和112b(以及位于下方的皮肤)被牵拉到一起的程度也降低。这导致间隙118的大小仅有较小的减小量,从而允许将条带100应用于不需要闭合的皮肤伤口,以替代常规的粘性绷带。吸收垫可以由棉织品形成,优选地具有较薄的、多孔聚合物涂层,以防止所述垫粘附在伤口上。吸收垫可以以抗菌溶液而进行加药。替代地,吸收垫可以由吸水凝胶形成。

可以进一步想到,当条带100相对较硬时,可以在中央部分110上形成一个或多个折缝a、b和/或c,如图16所示。折缝a、b和/或c会增加条带100的易弯性,使得该装置可更容易地符合应用有该装置的表面的形状轮廓。折缝a、b和/或c各自有效地形成铰合部。可以想到,其他形式的铰合部也可以作为折缝a、b和/或c的替代形式而被利用。

背衬117可以具有远离中央部分110处的下表面延伸的抓握片119,如图17所示。背衬117可以在中间处自身翻折或者以两部分的形式设置,以形成抓握片119。抓握片119通过允许使用者在一个动作中简单地捏住抓握片119并使整个背衬117脱离粘合剂116而有利于快速且容易地移除背衬117。背衬117和抓握片119可以应用于该装置的上述实施例的任意一者。可以想到,当背衬117应用于如图11所示的第四实施例时,背衬117也可以遍及突片122a和122b的下表面而延伸。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