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二尖瓣修复的远侧锚固件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02338发布日期:2019-01-05 08:50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用于二尖瓣修复的远侧锚固件设备和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3月31日提交的名称为“用于二尖瓣修复的短距离远侧锚固件设备和方法(shortthrowdistalanchorapparatusandmethodsformitralvalverepair)”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315,879;于2015年11月2日提交的名称为“用于二尖瓣修复的远侧锚固件设备和方法(distalanchorapparatusandmethodsformitralvalverepair)”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249,694;以及于2015年10月2日提交的名称为“用于二尖瓣修复的短距离远侧锚固件设备和方法(shortthrowdistalanchorapparatusandmethodsformitralvalverepair)”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no.62/236,225的优先权和权益;其每个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其全部并入本文。

背景

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方式涉及用于执行心脏瓣膜修复的方法和设备,并且更具体地,用于执行微创二尖瓣或三尖瓣修复的方法和设备。

各种疾病过程可损害心脏的一个或多个瓣膜的正常功能。这些疾病过程包括变性过程(例如,巴洛病、纤维弹性组织缺乏症)、炎性过程(例如风湿性心脏病)和感染过程(例如心内膜炎)。另外,由于先前心脏病发作(即继发于冠状动脉疾病的心肌梗塞)或其他心脏疾病(例如心肌病)对心室的损害可扭曲瓣膜的几何形状,导致其功能障碍。然而,绝大多数经历瓣膜手术如二尖瓣手术的患者遭受变性疾病的通过,其引起瓣膜小叶的机能障碍,导致脱垂和反流。

通常,心脏瓣膜可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发生机能障碍。一个可能的机能障碍,瓣膜狭窄,发生在瓣膜未完全打开并由此导致血流阻塞时。一般,狭窄是由瓣膜小叶上钙化物质的积累导致,钙化物质的积累引起瓣膜增厚并且从而削弱了它们完全打开并允许足够的前向血流的能力。

另一种可能的机能障碍,瓣膜返流,发生在瓣膜小叶未完全闭合,由此导致血液漏回到先前的腔室中时。有三种使瓣膜变得反流或机能不全的机制;它们包括carpentier的i型、ii型和iii型机能障碍。carpentieri型机能障碍包括环的扩张,使得瓣膜孔的面积增加。另外正常起作用的小叶没有足够的表面积来覆盖扩大的孔并且不能形成紧密的密封(即,没有适当地接合),其导致返流。i型机制机能障碍中包括瓣膜小叶的穿孔,如在心内膜炎中。carpentier的ii型机能障碍包括在环平面之上一个或两个小叶的节段的脱垂。这是二尖瓣反流的最常见原因,并且常常由通常与小叶连接的腱索的拉伸或破裂引起。carpentier的iii型机能障碍包括限制一个或多个小叶的运动的限制,使得小叶异常地被约束在环平面水平以下。小叶限制可能由风湿性疾病(iiia)或心室的扩张(iiib)引起。

二尖瓣疾病是最常见的瓣膜性心脏病,约有400万美国人估计有中度至重度二尖瓣反流(“mr”)。mr导致左心室容量超负荷,其反过来发展心室扩张、射血性能下降、肺动脉高压、症状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右心室功能障碍和最终死亡。成功的手术二尖瓣修复术恢复二尖瓣反应能力,消除左心室容量超负荷,改善症状状态,预防不良左心室重构并显著改善预期寿命,常常将其恢复至正常人群成员的预期寿命。

机能障碍的瓣膜可能被修复或置换。修复通常包括患者自身瓣膜的保存和纠正。置换通常包括用生物或机械替代物置换患者的机能障碍的瓣膜。通常,由于狭窄是不可逆的,所以置换优选针对由小叶遭受的狭窄损伤。另一方面,二尖瓣和三尖瓣更容易变形。如上所述,小叶的变形防止瓣膜适当闭合并且允许从心室向心房返流或回流,这导致瓣膜功能不全。二尖瓣或三尖瓣结构或形状的变形常常是可修复的。

在二尖瓣返流中,修复优于瓣膜置换。二尖瓣置换手术具有2倍更高的手术死亡率风险(风险标准化死亡率1.65%对2.96%)、每年2倍更高的中风风险(1.15%±0.1%对2.2%±0.4%)和每年10倍更高的感染风险(0.1%对1.0%)。接受优质二尖瓣修复手术的患者不需要抗凝,而且很少需要再次手术。这与要求终生抗凝的机械瓣膜置换和具有假体瓣膜功能障碍和再次手术的最后确定性的生物假体瓣膜置换形成鲜明对比。与二尖瓣置换相比,二尖瓣修复导致改善的左心室功能,并具有优越的长期生存。因此,不适当的起作用的二尖瓣或三尖瓣被理想地修复,而不是置换。然而,由于修复程序的复杂和技术要求,二尖瓣在美国进行的所有二尖瓣手术中的约三分之一中仍被置换。

研究表明carpentierii型机能障碍——常常被称为“变性的”、“原发的”或“器质性的”mr——占mr的多达60%。carpentier博士最初描述的切除的二尖瓣修复技术包括切掉(切除)一部分脱垂的小叶组织,将剩余的组织缝合在一起并在环周围植入瓣环成形术环。最近许多外科医生已转向“非切除”修复技术,其中将由eptfe缝线或其他合适材料制成的人造腱索(“新腱索(neochords)”)置于脱垂的小叶中并在左心室中固定至心脏,通常固定至乳头肌。由于天然小叶组织在非切除修复中维持,所以它们常常导致二尖瓣后叶和二尖瓣前叶之间的较大接合表面,但是在弛缓心脏上适当地调整新腱索尺寸可能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特别是对于低体积二尖瓣外科医生。

carpentieri型机能障碍——有时被称为“继发性”或“功能性”mr——与心力衰竭有关,并且仅在美国就影响160万和280万之间的人。研究已显示,心肌梗死后未治疗二尖瓣返流的患者的死亡率加倍。不幸的是,没有针对功能性mr的金标准手术治疗范例,并且大多数功能性mr患者由于显著的发病率、并发症风险和与心脏手术相关的长期残疾而未求助于用于手术干预。对于遭受功能性mr痛苦的患者,外科医生使用多种方法,从瓣膜置换到插入小尺寸二尖瓣瓣环成形术环,长期功效尚不清楚。alfieri博士已证明了在具有mr的患者中将两个小叶的中点固定在一起创建双孔瓣膜——称为“边到边(edge-to-edge)”修复或alfieri程序——的益处。由于修复是在微创、非体外循环程序(off-pumpprocedure)中完成,所以在具有扩张的环且未接受瓣环成形术环的变性mr患者中将新腱索修复与边到边修复结合的能力具有特别的前景。

无论是否正在进行置换或修复程序,用于置换或修复心脏瓣膜的常规方法通常是侵入性的心脏直视外科程序,如胸骨切开术或胸廓切开术,其需要打开胸腔以便进入心脏。一旦胸部被打开,心脏就被旁通并停止。心肺转流术通常通过将套管插入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用于静脉引流)和升主动脉(用于动脉灌注)中,并将套管连接到心肺机——其用于使静脉血充氧和将它泵入动脉循环,从而旁通心脏而建立。一旦已完成心肺转流术,就通过夹紧主动脉并将使心脏停止跳动的“心脏停搏”溶液递送到主动脉根部中,然后到冠状循环中而建立心脏停顿。一旦已完成心脏停顿,外科程序就可以进行。然而,这些程序不利地影响身体的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并可能导致并发症,如中风、心肌“顿抑”(myocardial"stunning")或损伤、呼吸衰竭、肾衰竭、出血、全身炎症和死亡。这些并发症的风险与心脏停止的时间量(“阻断时间(cross-clamptime)”)和受试者在心肺机上的时间量(“泵时间”)直接相关。

因此,显著需要使用侵入性较小的程序进行二尖瓣修复同时心脏仍在跳动。因此,持续需要用于进行心脏瓣膜修复如二尖瓣修复的新程序和设备,其侵入性较少,不需要心脏停搏,并且劳动密集度较低且技术上具有挑战性。

概要

本文描述了用于执行无创程序(procedure)以修复心脏瓣膜的设备和方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文描述了在心脏的心房内递送远侧锚固件的装置。这样的装置可以包括手柄、可操作地耦接到手柄的致动器、推动器装置、耦接到致动器并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由推动器装置限定的管腔内的穿刺构件、以及远侧锚固件。远侧锚固件设置在人造腱索的远端部分处并以递送构型设置。人造腱索具有耦接到致动器的近端部分。人造腱索的近端部分延伸通过由穿刺构件限定的管腔。致动器可以被致动以将穿刺构件向远侧移动预设的距离,并且向远侧移动推动器装置,使得远侧锚固件的至少部分向穿刺构件的远端远侧移动,并且远侧锚固件从其递送构型移动到部署构型。

附图简述

图1是心脏的切开前视图,显示了内部腔室、瓣膜和相邻的结构。

图2a是在二尖瓣小叶闭合情况下的健康二尖瓣的顶部透视图。

图2b是二尖瓣小叶之间具有可见间隙的功能紊乱的二尖瓣的顶部透视图。

图2c是心脏的横截面图(剖视图,cross-sectionalview),图示了脱垂到左心房内的二尖瓣。

图2d是图2c的脱垂的二尖瓣的放大视图。

图3是心脏的横截面图(剖视图,cross-sectionalview),显示了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和心尖区域。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插入到心脏的一部分内的递送装置的示意图示。

图5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植入在心脏内的两个锚固件-系索设备的示意图示。

图6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示意图示,以在通过心脏的二尖瓣小叶的远侧锚固件部署之前并且显示外管的管腔和推动器装置的管腔的第一构型显示。

图7是图6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示意图示,以在通过心脏的二尖瓣小叶的远侧锚固件部署期间的第一构型显示。

图8是图6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部署期间的第二构型显示。

图9是图6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示意图示,以显示在部署期间远侧锚固件的形成的第三构型显示。

图10是图6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示意图示,以显示在远侧锚固件部署之后递送装置缩回的第四构型显示。

图11是以细长盘绕构型显示并且在递送装置的针周围设置的图6的远侧锚固件的透视图。

图12是以盘绕的结构型显示的图6的远侧锚固件的侧视图。

图13a是以细长盘绕构型显示的图6的远侧锚固件的单个线圈/环变化的侧视图;图13b是处于部分盘绕的结构型的图13a的远侧锚固件的单个线圈/环变化的侧视图;和图13c是处于盘绕的结构型的图13a的远侧锚固件的单个线圈/环变化的侧视图。

图14a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通过心脏的二尖瓣小叶的远侧锚固件部署之前的第一构型显示。

图14b是图14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通过心脏的二尖瓣小叶的远侧锚固件部署期间的第二构型显示。

图14c是图14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部署期间的第三构型显示。

图14d是图14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部署期间的第四构型显示。

图14e是图14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部署之后递送装置缩回时的第五构型显示。

图15a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横截面侧视图。

图15b是图15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部分的放大横截面侧视图。

图15c是图15a的递送装置的远端部分的透视图。

图15d是图15a的递送装置的近端部分的透视图,显示处于打开位置的递送装置的缝线捕捉器(suturecatch)。

图16是图15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横截面中部分显示的透视图,以在通过心脏的二尖瓣小叶的远侧锚固件部署之前的第一构型显示。

图17a是图15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横截面中部分显示的透视图,以在远侧锚固件部署期间的第二构型显示。

图17b是以远侧锚固件处于第一构型显示的图15a的递送装置的远端部分的侧视图。

图18a是远侧锚固件部署期间显示的图15a的递送装置的横截面中部分显示的透视图。

图18b是以远侧锚固件处于第一构型显示的图15a的递送装置的远端部分的侧视图。

图19a是以第三构型显示的图15a的递送装置的横截面中部分显示的透视图。

图19b是图15a的递送装置的远端部分的侧视图,显示在部署期间远侧锚固件形成为第二构型。

图20a是图15a的锚固件递送装置的横截面中部分显示的透视图,以显示在远侧锚固件部署之后递送装置缩回的第四构型显示。

图20b是图15a的递送装置的远端部分的侧视图,显示在远侧锚固件部署之后递送装置缩回。

图21是图15a的递送装置的横截面侧视图,显示在部署期间从柱塞释放时的推动器套(固定套筒,hub)。

图22a-22c分别是图15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流体输送系统的侧视图、横截面的顶部视图和横截面的侧视图。

图23-27图示了使用图15a的递送装置的远侧锚固件的递送和部署。

图28a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通过心脏的二尖瓣小叶部署之前的第一构型显示。

图28b是图28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部署期间的第二构型显示。

图28c是图28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部署期间的第三构型显示。

图28d是图28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部署期间的第四构型显示。

图28e是图28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部署之后递送装置缩回时的第五构型显示。

图29a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通过心脏的二尖瓣小叶部署之前的第一构型显示。

图29b是图29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部署期间的第二构型显示。

图29c是图29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部署期间的第三构型显示。

图29d是图29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部署期间的第四构型显示。

图29e是图29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部署后递送装置缩回时的第五构型显示。

图30a是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通过心脏的二尖瓣小叶部署之前的第一构型显示。

图30b是图30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部署期间的第二构型显示。

图30c是图30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部署期间的第三构型显示。

图30d是图30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部署期间的第四构型显示。

图30e是图30a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侧视图的示意图示,以在远侧锚固件部署之后递送装置缩回时的第五构型显示。

图3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以细长构型显示的远侧锚固件的示意图示。

图32a-32e顺序地图示了递送装置的远端部分的外部周围的图31的远侧锚固件的形成,以细长构型显示。

图33a-33d图示了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用于制备递送装置以递送远侧锚固件的示例程序。

图34a-34h图示了在针的外部周围形成远侧锚固件的示例方法。

图35是以第一递送构型显示的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远侧锚固件的侧视图。

图36是以第二部署构型显示的图35的远侧锚固件的侧视图。

图37是以递送构型显示的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远侧锚固件的透视图。

图38a是以第一递送构型显示的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远侧锚固件的侧视图。

图38b是以第二递送构型显示的图38a的远侧锚固件的侧视图。

图38c和38d分别显示了以部署构型显示的图38a的远侧锚固件的侧视图和透视图。

图39a是以递送构型显示的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远侧锚固件的侧视图;图39b是以部分部署构型显示的图39a的远侧锚固件的侧视图;和图39c是处于部署构型的图39a的远侧锚固件的侧视图。

图40a是以递送构型显示的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远侧锚固件的侧视图;图40b是以部分部署构型显示的图40a的远侧锚固件的侧视图;和图40c是处于部署构型的图40a的远侧锚固件的侧视图。

图41a是以递送构型显示并且设置在递送装置的管腔内的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远侧锚固件的侧视图。

图41b图示了处于递送构型的图41a的远侧锚固件。

图41c图示了处于部分部署构型的图41a的远侧锚固件。

图41d图示了处于部署构型的图41a的远侧锚固件。

图42a和图42b图示了以部署构型显示的图41a的远侧锚固件。

图43a-43c图示了以部署构型显示的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远侧锚固件。

图44a图示了以递送构型显示的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远侧锚固件。

图44b图示了参照瓣膜小叶和以递送构型显示的图44a的远侧锚固件。

图44c以横截面图示了以递送构型显示的图44a的远侧锚固件。

图44d图示了参照瓣膜小叶和以部署构型显示的图44a的远侧锚固件。

图44e以横截面图示了参照瓣膜小叶和以部署构型显示的图44a的远侧锚固件。

图45a和45b分别是以递送构型和部署构型显示的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远侧锚固件的侧视图。

图45c是以部署构型显示的图45a和45b的远侧锚固件的透视图。

图46a图示了以递送构型显示的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的远侧锚固件。

图46b是以部署构型显示的图46的远侧锚固件的示意图。

详细说明

本文中描述了用于执行修复心脏瓣膜(诸如二尖瓣或三尖瓣)的无创程序的设备和方法。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用于修复二尖瓣的方法包括插入递送装置通过心脏的心尖区域,以及将递送装置的远端延伸到二尖瓣的小叶的近侧。递送装置的刺穿部分可以用来在小叶中形成开口,递送装置的远端可以插入通过所述开口。递送装置可以用于形成远侧锚固件或将远侧锚固件递送到小叶的远侧。开口在小叶中的位置和远侧锚固件的放置可以是从自由边上至二尖瓣小叶的基部的小叶中和甚至瓣膜的二尖瓣-环帘(annularcurtain)或环中的任何地方。递送装置然后可以撤回,并且耦接到远侧锚固件的系索可以利用例如近侧锚固件在心尖区处固定到心脏的外表面。组合的远侧锚固件、系索和近侧锚固件在本文中也被称为锚固件-系索设备。在锚固件-系索设备的近侧锚固件固定到心脏之前,系索部分的长度可以调整使得系索部分通过远侧锚固件耦接到的脱垂小叶的脱垂节段的心脏收缩期间的远侧移动在心脏收缩期间受系索设备限制。当心脏正在跳动时适当地调整锚固件-系索设备的长度允许操作者实时精确确定(titrate)脱垂小叶的脱垂节段的位置,以防止小叶延伸超过环的平面(脱垂),而且使得脱垂小叶的脱垂节段可以在心脏收缩期间远侧地移动足够距离以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小叶适当接合(coapt)。这种调整可以涉及缩短和伸长锚固件-系索设备的远侧与近侧锚固件之间的系索部分。相同的程序可以对相同的小叶进行重复,以将一个或多个额外的锚固件-系索设备递送到小叶,和/或可以对二尖瓣的其他小叶执行以将一个或多个锚固件-系索设备递送到其他小叶(或到两个其他小叶,在三尖瓣的情况下)。在多个锚固件-系索设备的情况下,系索调整程序可以一次完成一个或一次全部完成,目的是最大化小叶之间的接合的表面并且消除mr。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了执行上面的修复程序的递送装置。这样的递送装置可以包括例如远端部分、细长构件和致动手柄,远端部分包括刺穿部分和支撑部分,细长构件耦接到远端部分,致动手柄耦接到细长构件的近端部分。递送装置的远端部分的刺穿部分可以用于在二尖瓣的小叶中形成开口。远端部分的支撑部分可以用于递送或形成远侧锚固件。手柄可以包括系索控制装置,系索控制装置可以用于保持从远侧锚固件延伸的系索,并且利用近侧锚固件将系索固定到心尖区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包括手柄、可操作地耦接到手柄的致动器、限定管腔的推动器装置、耦接到致动器并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由推动器装置限定的管腔内的穿刺构件、以及远侧锚固件。远侧锚固件设置在人造腱索的远端部分处,并以递送构型设置。人造腱索具有耦接到致动器的近端部分。人造腱索的近端部分延伸通过由穿刺构件限定的管腔。致动器可以被致动以将穿刺构件向远侧移动预设的距离并且向远侧移动推动器装置以向穿刺构件的远端远侧移动远侧锚固件和将远侧锚固件从递送构型移动到部署构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包括将递送装置的远端部分插入通过心脏的心尖区域,通过心脏的心室并且至瓣膜小叶的近侧。递送装置具有在递送装置的远端部分处以递送构型设置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远端定位成与瓣膜的小叶的近侧接触。致动递送装置以将穿刺构件向远侧移动通过小叶,在递送装置的远端外面并在小叶的远侧上预设的距离。穿刺构件在穿刺构件移动通过小叶时形成、产生或以其他方式限定小叶中的开口。远侧锚固件设置在人造腱索的远端部分处。人造腱索延伸通过穿刺构件的管腔并具有耦接到递送装置的近端部分。致动递送装置包括相对于穿刺构件向远侧移动远侧锚固件以将远侧锚固件移动到部署构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包括手柄、可操作地耦接到手柄的致动器、限定管腔的推动器装置、耦接到致动器并且至少部分地设置在由推动器装置限定的管腔内的穿刺构件、以及远侧锚固件。远侧锚固件设置在人造腱索的远端部分处,并以递送构型设置。人造腱索具有耦接到手柄的近端部分。人造腱索的近端部分延伸通过由穿刺构件限定的管腔。致动器可以在第一时间段被致动以将穿刺构件向远侧移动预设的距离并且向远侧移动推动器装置,使得远侧锚固件的至少部分相对于穿刺构件向远侧移动并且设置在穿刺构件的远侧端的远侧。致动器可以在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被致动,以将远侧锚固件从其递送构型移动到部署构型。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包括将递送装置的远端部分插入通过心脏的心尖区域,通过过心脏的心室并且至瓣膜小叶的近侧。递送装置具有在递送装置的远端部分处以递送构型设置的远侧锚固件。递送装置的远侧定位成与瓣膜的小叶的近侧接触。递送装置在第一时间段期间被致动,以使穿刺构件向远侧移动通过小叶,在递送装置的远端外面并在小叶的远侧上预设的距离。当穿刺构件移动通过小叶时,穿刺构件形成、产生或以其他方式限定小叶中的开口。远侧锚固件设置在人造腱索的远端部分处,所述人造腱索延伸通过穿刺部件的管腔并具有耦接到致动器的近端部分。在第一时间段期间致动递送装置使远侧锚固件相对于穿刺构件向远侧移动,通过小叶中的开口,使得远侧锚固件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穿刺构件的远端的远侧。递送装置在第一时间段之后的第二时间段期间被致动,以将人造腱索的近端部分向近侧移动,导致远侧锚固件移动至部署构型。

如在图1中图示的,人类心脏10具有四个腔室,四个腔室包括表示为心房12、16的两个上腔室和表示为心室14、18的两个下腔室。隔20(例如,参见图3)将心脏10隔开,并且将左心房12和左心室14与右心房16和右心室18分开。心脏进一步包含四个瓣膜22、23、26和27。瓣膜的功能是维持通过身体的血液的压力和单向流动,并且防止血液渗漏回到它已经从其泵送的腔室内。

两个瓣膜将心房12、16与心室14、18分开,表示为房室瓣。二尖瓣22(也称为左房室瓣)控制含氧(氧合,oxygenated)血从左心房12到左心室14的通过。第二瓣膜(主动脉瓣膜23)将左心室14与主动脉(aorticartery或aorta)29分开,主动脉29经由循环递送含氧血到整个身体。主动脉瓣膜23和二尖瓣22是"左"心脏的部分,"左"心脏控制富氧血从肺到身体的流动。右房室瓣(三尖瓣24)控制脱氧血到右心室18内的通过。第四瓣膜(肺动脉瓣膜27)将右心室18与肺动脉25分开。右心室18泵送脱氧血通过肺动脉25到达肺,血液在肺中氧合并且然后经由肺静脉递送到左心房12。因此,三尖瓣24和肺动脉瓣膜27是"右"心脏的部分,"右"心脏控制氧耗尽的血从身体到肺的流动。

左和右心室14、18两者构成"泵送"腔室。主动脉瓣膜23和肺动脉瓣膜27位于泵送腔室(心室)与大动脉之间,并且控制血液从心室中出来并进入循环的流动。主动脉瓣膜23和肺动脉瓣膜27具有三个尖或小叶,三个尖或小叶打开和闭合并且由此用来防止血液在喷射到肺或主动脉29内以便循环之后渗漏回到心室内。

左和右心房12、16两者是"接收"腔室。二尖瓣22和三尖瓣24因此位于接收腔室(心房)与心室之间,以便控制血液从心房到心室的流动,并且防止血液在从心室的喷射期间渗漏回到心房内。二尖瓣22和三尖瓣24两者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尖或小叶(未在图1中示出),两个或更多个尖或小叶由称为环(未在图1中示出)的可变密度的纤维性组织环环绕。瓣膜通过腱索(chordaetendineae或chordae)17锚固到心室的壁。腱索17是将乳头肌19连接到心脏10的二尖瓣22和三尖瓣24的小叶(未在图1中示出)的条状腱。乳头肌19位于腱索17的基部处,并且在心室的壁内。乳头肌19不打开或闭合心脏的瓣膜,心脏的瓣膜响应于压力梯度而被动地闭合;相反,乳头肌19支持瓣膜抵抗遍及身体循环血液所需的高压力。乳头肌19和腱索17一起称为瓣下结构(subvalvularapparatus)。瓣下结构的功能是阻止瓣膜在它们闭合时脱垂到心房内。

在图2a中图示了二尖瓣22。二尖瓣22包括两个小叶(前小叶52和后小叶54)和在瓣膜周围的透明不完整环(称为环53)。二尖瓣22具有两个乳头肌19(前内侧和后外侧乳头肌(例如,参见图1)),两个乳头肌19经由腱索17(例如,参见图1)将小叶52、54附接至左心室14的壁。

图2b图示了脱垂的二尖瓣22。如参照图2b-2d可以看出的,当二尖瓣22的小叶52、54的脱垂节段在二尖瓣环的平面上方移位到左心房12(参见图2c和2d)内阻止小叶在心脏收缩期间适当地密封在一起形成瓣膜小叶之间的自然平面或接合线时,脱垂发生。因为小叶52、54中的一个或多个机能失常,二尖瓣22未适当地闭合并且因此小叶52、54不能接合。这种接合失败引起小叶52、54之间的间隙55,在心脏收缩期间当血液正在被左心室喷射时,小叶52、54之间的间隙55允许血液流回到左心房内。如上面阐述的,存在小叶可以机能失常的若干不同方式,这由此可以导致返流。

二尖瓣返流增加了心脏上的工作负荷,并且如果不进行治疗,可以导致非常严重的状况,诸如降低的心室功能、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永久的心脏损伤、心脏停搏以及最终死亡。由于左心脏主要负责使血液的流动循环遍及身体,所以二尖瓣22的机能失常是特别成问题的并且往往危及生命。

如在pct国际申请号pct/us2012/043761(公布为wo2013/003228a1)(在本文中也称为‘761pct申请)(其整个公开内容以引用方式被并入本文)中详细地描述的,提供了用于执行无创程序来修复心脏瓣膜(诸如二尖瓣)的方法和装置。此类程序包括修复当二尖瓣的小叶在峰值收缩压力下不接合时发生的导致血液从心室到心房内的不期望的向后流动的返流的程序。如在‘761pct申请中描述的,在已经评估机能失常的心脏瓣膜并且核实机能失常的原因之后,可以执行矫正程序。各种程序可以根据在其中描述的实现心脏瓣膜修复的方法来执行,这将取决于所涉及的特定异常性和组织。

在一种示例方法中,可以通过由在胸腔附近的身体部分中(例如,在剑突附属物附近的患者的肋廓的一个或多个肋骨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小切口作出的一个或多个开口或经由腹腔和隔膜进入心脏。可以找寻到胸腔的入口以便允许一个或多个胸腔镜器械的插入和使用,同时可以找寻到腹腔的入口以便允许一个或多个腹腔镜器械的插入和使用。一个或多个可视化器械的插入然后可以由到心脏的跨隔进入跟随。此外,到心脏的入口可以通过从剑突区域的心脏的直接穿刺(即,经由适当尺寸的针,例如18号针)来获得。因此,一个或多个切口应当以这样的方式作出:提供适当的外科手术区和到心脏的入口部位。入口也可以使用经皮方法实现。例如参见full-spectrumcardiacsurgerythroughaminimalincisionmini-sternotomy(lowerhalf)technique(dotyetal.annalsofthoracicsurgery1998;65(2):573-7)和transxiphoidapproachwithoutmedianstermotomyfortherepairofatrialseptaldefects(barbero-marcialetal.annalsofthoracicsurgery1998;65(3):771-4),其以引用方式被完全并入本文。

在准备并且将对象置于麻醉下之后,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2d或3d)、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心内回波(ice)、或心脏光学直接可视化(例如,经由来自7.5f导管的尖端的红外视觉)可以执行以评估心脏及其瓣膜。

在微创方法被确定为是可取的之后,在胸腔附近作出一个或多个切口以便提供外科手术进入区。要作出的切口的总数量和长度取决于要使用的器械的数量和类型以及要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程序。(一个或多个)切口应当以以便是微创的方式作出。如本文中提及的,术语"微创"意指以可以在对找寻通过其的入口的解剖结构形成尽可能少的损伤的情况下进入内部器官或组织的方式。通常,微创程序是涉及通过在身体的皮肤中作出的例如大约5cm或更小的小切口进入体腔的程序。切口可以是垂直的、水平的或稍微曲形的。如果切口沿着一个或多个肋骨布置,它应当跟随肋骨的轮廓。开口应当延伸得足够深以允许在肋骨之间或在胸骨下方进入胸腔,并且取决于所选择的进入点,优选设置在肋廓和/或隔附近。

可以在胸腔附近作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切口来适应外科手术镜的插入,以便允许到心脏的容易进入和心脏的可视化。外科手术镜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内窥镜,但是取决于入口的类型和所要使用的镜,通常是胸腔镜或腹腔镜。此时,从业者可以确认通过心脏的心尖区域的一个或多个心脏瓣膜的入口适合于要执行的特定程序。

一旦合适的进入点已经建立,外科医生就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缝线在期望位置处的心肌中以一个或多个同心圆进行一系列缝合,以产生“荷包(pursestring)”闭合。seldinger技术可以用于通过在由荷包缝线环绕的区域中利用小的锋利中空针(“套管针”)穿刺心肌进入左心室,其中导丝在套管针的管腔中。一旦已经进入心室,就可以推进导丝,并且移除套管针。瓣膜引入器(valvedintroducer)(其具有延伸通过瓣膜引入器的管腔的扩张器)可以在导丝上面推进以获得到左心室的入口。导丝和扩张器可以被移除,并且瓣膜引入器将会遍及程序在有或没有合适递送装置插入其中的情况下维持止血。可选地,外科医生可以在心肌中作出小切口,并且经由切口将瓣膜引入器插入到心脏内。一旦瓣膜引入器适当地放置,则荷包缝线就收紧以减少瓣膜引入器的轴周围的出血。

合适的装置(诸如本文中描述的递送装置)可以以以便进入左心室的方式推进到身体内并且通过瓣膜引入器。装置的推进可以连同超声波扫描术或直接可视化(例如,直接经血可视化)来执行。例如,递送装置可以连同tee引导或ice来推进,以便促进并引导用于接触心脏的适当心尖区域的装置的移动和适当定位。在suematsu,y.,j.thorac.cardiovasc.surg.2005;130:1348-1356中阐述了用于回波引导的使用的典型程序,其以引用方式被完全并入本文。

如在图3中显示的,可以根据本文中公开的方法进入一个或多个腔室(即,心脏10中的左心房12、左心室14、右心房16或右心室18)。可以在任何合适的入口部位处作出但是优选在心脏的心尖区域中(例如,在乳头肌19(同样参见图2c)的水平处的心尖26稍微上方)作出到心脏10中的腔室12、14、16、18内的入口。通常,例如执行二尖瓣修复的到左心室14内的入口通过上面描述的在靠近心脏10的中轴线28(或朝向心脏10的中轴线28的左侧稍微歪斜)的心尖区域中执行的过程来获得。通常,例如执行三尖瓣修复的到右心室18内的入口通过上面描述的在靠近心脏10的中轴线28或朝向心脏10的中轴线28的右侧稍微歪斜的心尖区域中执行的过程来获得。一般来说,心脏的心尖区域是在左或右心室区域内并且在二尖瓣22和三尖瓣24下方且朝向心脏10的尖端或心尖26的心脏的底部区域。更具体地,心脏的"心尖区域"ar(参见图2c和3)在乳头肌19的水平处或附近在心脏10的隔20右侧或左侧几厘米内。因此,可以经由心尖26或经由在顶端或心尖区域ar中但是稍微从心尖26迁移(removed)的偏离心尖位置(诸如经由侧面心室壁、心尖26与乳头肌19的基部之间的区域、或甚至直接在乳头肌19的基部处或在上方)直接进入心室。通常,为进入心脏的适当心室而作出的切口不长于约例如0.5cm。可选地,入口可以使用上面描述的seldinger技术来获得。

二尖瓣22和三尖瓣24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环(参见图2a和2b中的53)、小叶(参见图2a和2b中的52、54)和瓣下结构。瓣下结构包括乳头肌19(参见图1)和腱索17(参见图1),乳头肌19和腱索17可以伸长和/或破裂。如果瓣膜适当地起作用,当闭合时,小叶的自由边缘或边在一起并且形成紧密接合(junction),在二尖瓣中的其弧形称为接合线、平面或区域(参见例如,例如图27中标记为ac的圈出区域)。当心室松弛从而允许来自心房的血液填充减压的心室时,正常的二尖瓣和三尖瓣打开。当心室收缩时,腱索适当地定位瓣膜小叶使得心室内的压力的增加引起瓣膜闭合,由此防止血液渗漏到心房内,并且确保离开心室的所有血液都喷射通过主动脉瓣膜(未示出)和肺动脉瓣膜(未示出)进入身体的动脉。因此,瓣膜的适当功能取决于环、小叶与瓣下结构之间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这些部分中的任一个中的损伤都可以引起瓣膜功能紊乱,并且由此导致瓣膜返流。如上面阐述的,当小叶在峰值收缩压力下未适当地接合时,返流发生。因此,血液从心室到心房内的不期望的回流发生。

尽管本文中描述的程序是参照通过一个或多个人造腱索的植入修复心脏二尖瓣或三尖瓣,但是所呈现的方法可容易地适合于各种类型的小叶和环修复程序。一般来说,本文中的方法将会参照二尖瓣22进行描述。

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方式涉及递送装置,其包括作为被配置以刺穿心脏组织(如二尖瓣小叶)的穿刺构件的针。应该理解的是,尽管参考针描述了这样的实施方式,但是在替代实施方式中,递送装置可以包括适于刺穿心脏组织并且形成通过其中的开口的任何穿刺构件。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穿刺构件可以是套管针、导丝、棒、管或类似物。作为另一个实例,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穿刺构件可以包括电外科装置,即具有以频率(例如,高频)操作的电路(或任何合适的电能源)的装置,该频率被配置为切割和/或刺穿心脏组织。

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方式涉及递送装置,其包括柱塞作为致动器,该柱塞配置成接收手动力并且在递送装置的手柄内移动以帮助递送和部署心脏内的远侧锚固件。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具有手动柱塞致动器的这种递送装置可用于部署如本文所述的大体积结型远侧锚固件。应该理解的是,尽管参考手动致动的柱塞描述了这种实施方式,但是在替代实施方式中,递送装置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致动器,如例如自动致动的柱塞和/或按钮——当按压或以其他方式被激活时其可致动适于选择性地移动递送装置的部件(例如,推动器、穿刺构件、缝线等)的内部机构。作为另一个例子,递送装置的致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能量储存构件,其被配置以选择性地移动递送装置的部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方法包括将一个或多个人造腱索植入到机能失常的二尖瓣22和/或三尖瓣24的一个或多个小叶(例如,图2a和2b中的52、54)内。已经在心脏的心尖区域中(例如,在心尖26中)作出适当的切口之后,递送装置可以引入到例如心脏的左心室14内,并且以以便接触需要修复的一个或多个心脏组织(例如,小叶、环、索、乳头肌等)的方式推进。超声引导(例如,tee引导或ice)可以用于帮助装置到心室内的推进、装置的远侧尖端在小叶的近侧上的适当定位、和(如果需要的话)利用该装置的心脏组织的夹紧。也可以使用直接经血可视化。

图4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递送装置插入在其中的部分心脏的示意图示。递送装置130可以包括被配置以插入到心脏h内的远端部分132、耦接到远端部分132的细长部分134、和近端部分136。递送装置130的远端部分132可以包括穿刺或刺穿构件(未示出)和锚固件支撑部分(未示出)。远端部分132可以包括使得递送装置130能够执行各种功能(如,例如,夹紧、抽吸、冲洗、切割、缝合或另外接合心脏组织)的其他部件。

近端部分136可以包括例如可以被使用者/操作者用来操纵递送装置130的移动和/或致动递送装置130的手柄。近端部分136还可以包括可以用于致动递送装置130的各种功能的控制特征和/或部件。近端部分136还可以包括可以用于在远侧锚固件的部署期间保持并控制从远侧锚固件(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延伸的系索(例如,缝线、细绳或丝)的保持装置或构件。

使用例如超声引导(实时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递送装置130可以在心脏h的心尖ap处(或在心尖附近)插入通过进入口,并且引导通过左心室lv并在使用者/操作者已经确定需要修复的位置处与图4和5中显示的二尖瓣小叶l1(或l2)的近侧接触。通常,这将会是前或后小叶的主体的脱垂节段,即,在瓣膜已经由于破坏或伸长的腱(索,chord)而脱垂的位置中。递送装置130的远端部分130可以用于在瓣膜小叶l1和/或瓣膜小叶l2中穿刺或形成开口。例如,如在图4中显示的,远侧尖端138处的刺穿构件可以用于穿刺或刺穿通过小叶l2。这可以在夹紧、捕获或另外固定小叶的脱垂节段的情况下或在没有夹紧、捕获或另外固定小叶的脱垂节段的情况下完成。

递送装置130的远侧尖端138可以插入通过穿刺部位或开口,并且定位在小叶l2的远侧上且在左心房la内。当远侧尖端138在期望位置中时,递送装置130可以致动以插入远侧锚固件140或在心脏h的左心房la内的小叶l2的远侧上形成远侧锚固件140(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远侧锚固件140可以包括在递送装置130的致动后可以形成为结的缝线或缝线/导丝组合。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远侧锚固件140包括由eptfe缝线或其他适当材料制成的大的或大体积结,结由递送装置130形成并且在左心房la中在小叶l2上方达到显著尺寸。结可以呈缝线或用于形成系索(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其他材料的一个或多个多匝线圈的形式,该线圈可以通过使(一个或多个)线圈的相对端朝向彼此接近而从细长构型改变为结构型,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远侧锚固件140包括在递送装置130的致动后部署到小叶l2上方的左心房la内的锚固构件。

不论是由递送装置130形成或还是通过递送装置130部署的远侧锚固件140都可以耦接到系索142,系索142从远侧锚固件140近侧地(向近侧,proximally)延伸并且固定到递送装置130的近端部分136。可选地,远侧锚固件140和系索142可以都是一个部件(即,eptfe缝线),其中远侧锚固件140通过将系索142的形状从第一位置改变为第二位置来形成。如上面描述的,递送装置130的近端部分136可以包括可以用于在远侧锚固件140的递送和部署期间固定和控制系索142的保持装置(未示出)。

如在图5中显示的,在远侧锚固件140已经部署或形成之后,递送装置130可以从心脏h撤回。如上面讨论的,远侧锚固件140与心脏中的开口之间的系索142的长度可以调整,直至建立期望的长度(即,防止小叶的脱垂,但是小叶仍然可以足够远侧地(向远侧,distally)移动以与(一个或多个)其它小叶接合)。系索142的近端然后可以在例如心尖ap区域处利用近侧锚固件144固定到心脏h的外表面。近侧锚固件144可以是,例如纱布、一个或多个结、或其它合适的锚固装置。

上面的程序可以对同一小叶执行多次,和/或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对另一个二尖瓣小叶l1执行。结果因此可以是两个或更多个锚固件-系索设备145均利用远侧锚固件140锚固在小叶l1、l2的远侧上,并且利用近侧锚固件144经由系索142固定到心脏h的心尖ap区域。因此,每个锚固件-系索设备145可以将小叶l1、l2的顶部固定到心脏h的心尖ap区域,充当人造腱索或新腱索。

图6-10显示了可以部署在二尖瓣小叶的远侧上的远侧锚固件以及用于将这种远侧锚固件部署在患者心脏内的递送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示。在该实施方式中,远侧锚固件240(参见,例如图9和图10)包括可使用递送装置230形成/部署的预成型的结。如图6所示,递送装置230包括远侧部分232、中间部分234和近端部分236。设置在远端部分232上的是远端效应器233,远端效应器233耦接到细长外管231的远端部分,并且可以在远侧锚固件240部署期间放置成与二尖瓣小叶l的近侧接触。远端效应器233可以将细长外管231的力分配在更大的区域上,以防止/消除部署期间递送装置230对小叶的穿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末端效应器233可以包括球囊。外管231的近端部分在近端部分236处耦接到手柄235。至少部分地耦接到或包括在手柄235内的是耦接到推动器套239的细长推动器237、耦接到穿刺构件套243(例如,针套(needlehub))的穿刺构件241(例如,针)、以及缝线捕捉器246。推动器237可移动地设置在外管231的管腔内,并且针241可移动地设置在推动器237的管腔内。针241在远端包括刺穿构件或部分247,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细长外管231可以提供相对坚硬的结构,并且可以在远侧锚固件的递送和部署期间以及在从患者内撤回递送装置期间保护穿刺构件241和/或推动器23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递送装置不包括细长外管或远端效应器。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单独的装置来提供与由上述细长外管231和远端效应器233提供的功能类似的功能。

缝线242(在本文中也称为“系索”)耦接到缝线捕捉器246并且延伸通过针241的管腔,并且在递送装置230的远端部分232处形成盘绕构型,如图6所示。如下文更详细描述的,缝线捕捉器246可配置成在远侧锚固件240递送期间可释放地保持或固定缝线2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缝线捕捉器246可以用摩擦配合或用夹持力保持缝线242,并且可以具有可在远侧锚固件240已经部署/形成之后释放的锁定件。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在致动递送装置230后,缝线242的远侧盘绕部分将形成为远侧锚固件240。如上面针对远侧锚固件140所讨论的,远侧锚固件240(例如,大体积结)可以是呈缝线242的一个或多个多匝线圈的形式,其可以通过使(一个或多个)线圈的相对端朝向彼此接近而在递送期间从细长构型(参见,例如,图7、11和13a)改变为结构型(参见例如图9、10、12和13c),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环。例如,两股或两段的缝线242从缝线242的细长盘绕部分的相对端延伸并延伸通过递送装置230。当缝线242的两个近端近侧地拉动时,盘绕部分的相对端朝向彼此拉动以形成环。

图13a-13c图示了上面关于远侧锚固件140和远侧锚固件240描述的从细长构型转变为结构型的顺序,然而为了便于图示,显示并描述了单个线圈和环变化。如在图13a中显示的,远侧锚固件240’处于配置用于递送到心脏的盘绕的细长构型(例如,预成型的结)。为了形成结构型(如图13c中显示的),缝线242’的近端近侧地拉动以相对于线圈的近端pe横向地偏转线圈的远端de,并且朝向彼此牵引线圈的近端pe和线圈的远端de以形成环l,如在图13b和13c中图示的。

为了在例如心脏的左心房内递送和形成远侧锚固件240以修复二尖瓣,递送装置230的针241的远端部分可插入通过心脏的心尖部分并进入左心室直到末端效应器233接触二尖瓣小叶l的近侧,如图6-9所示。在递送装置230抵靠二尖瓣小叶l定位并且缝线232的近端部分(即,缝线242的两个近端部分)固定到缝线捕捉器246的情况下,针241和针套243,推动器237和推动器套239以及缝线捕捉器246都相对于手柄235向远侧(以箭头a的方向)移动,如图7所示,直到推动器237和推动器套239相对于手柄235锁定就位。当这些部件共同向远侧移动时,针241的刺穿部分247穿刺小叶l形成开口,并通过瓣膜小叶l并设置在小叶l的远侧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穿刺部分247的远端延伸到递送装置230的末端效应器233的外面约1.0英寸。同时,推动器237推动或移动仍处于细长构型并围绕针241的一部分的远侧锚固件240(即,缝线232的远侧盘绕部分),通过小叶l中的开口,直到它被设置在小叶l的远侧上。如图7所示,针241的刺穿部分247延伸超过远侧锚固件240。

如图8所示,针241和针套243然后可以以箭头b的方向向近侧撤回或移动,直到在针套243和缝线捕捉器246之间形成接触,将左心房中的远侧锚固件240留在小叶l的远侧上。当针套243(和针241)继续以箭头b的方向向近侧移动时,远侧锚固件240将开始形成结,因为缝线242(例如,缝线242的两个末端部分)被固定到缝线捕捉器246,使得当缝线捕捉器246向近侧移动时,其拉动远侧锚固件240,使线圈相对端朝向彼此接近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环,如图9和10所示。此外,在缝线捕捉器246和针241的近端之间存在一段缝线242,其允许缝线242在结形成之前从针241上滑落。当针241撤回时,缝线242的缠绕物保持在相同的位置,消除了针241的远端和缝线捕捉器246之间的额外长度的缝线242。因此结在推动器237的远端上而不是抵靠二尖瓣小叶形成。在远侧锚固件240已经形成结(在图9和10中)之后,缝线242的近端部分可以从缝线捕捉器246释放,并且递送装置230可以箭头b的方向向近侧撤回,将远侧锚固件240设置在小叶l的远侧上,并且将两段缝线242延伸出心脏。换句话说,在缝线242从缝线捕捉器246释放的情况下,递送装置230可以在缝线242上滑动以移除。

如上针对远侧锚固件140和系索142所描述的,远侧锚固件240和心脏中的开口之间的缝线242的长度可以调节,如上面所讨论的,直到建立所需的长度(即,防止小叶脱垂,但是小叶仍然可以向远侧移动足以与其它小叶(一个或多个)接合)。然后可以用近侧锚固件(未示出)将缝线242的近端在例如心尖区域固定到心脏的外表面。近侧锚固件可以是例如小拭子、一个或多个结,或其它合适的锚固设备。如前所述,上述程序可以在同一小叶上多次进行,和/或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在其它的二尖瓣小叶上进行。因此,结果可以是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锚固件-系索设备(例如,锚固件-系索设备145)每个通过缝线242用远侧锚固件锚定在小叶的远侧上,并用近侧锚固件固定到心尖。可选地,如果一个或多个锚固件-系索设备附接到两个二尖瓣小叶,则附接到每个小叶的锚固件-系索设备可通过用结或其它合适的附接构件(未示出)将它们系在一起而在心脏中固定在一起,产生边到边修复以减小二尖瓣孔的间隔-侧面距离(septal-lateraldistance)。两个附接的锚固件-系索设备可以松动或拉紧以在用近侧锚固件固定到心脏的外表面之前产生“顺利的(facilitated)”边到边修复。

图6-10图示了用于部署大体积结远侧锚固件的一个示例方法和装置。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递送装置来部署/形成大体积结远侧锚固件,所述递送装置利用短距离(shortthrow)部署顺序,该短距离部署顺序被配置以将针的远端部分和刺穿部件插入左心房比上面针对图6-10的实施方式所示和所述更短的距离。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针的远端部分用于穿刺小叶组织并且在小叶组织中形成开口,但是没有延伸到左心房中一样远(asfar)。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与针对图6-10的实施方式所示和所述的相比,针可以在递送装置的远端的外面延伸(例如,超过末端效应器)一半的距离。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针可以在递送装置的外面延伸约0.2-0.3英寸(例如0.25英寸)的距离。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针可以在递送装置的外面延伸约0.15-0.4英寸的距离。类似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针可以延伸通过心脏瓣膜小叶的近侧,例如距心脏瓣膜小叶的近侧约0.2-0.3英寸的距离或约0.15-0.4英寸的距离。作为短距离部署顺序的又一个例子,针可以被移动一定距离——其足以刺穿小叶的近侧并且距远侧小叶和向远侧小叶的远侧延伸约0.05-0.25英寸(例如,0.1英寸)的距离。然后使用推动器装置将缝线的远侧盘绕部分在针上向远侧移动并进入左心房。通过缩短针在末端效应器外面延伸并进入左心房的距离,可以减少或消除对周围组织损伤的可能性。此外,在一些情况下,这种短距离部署顺序可以帮助限制或防止针本身的损坏。例如,在某些情况下,如果针在外管外面向远侧延伸太远,则针可能会不必要地弯曲。图14a-14e是用于递送和部署远侧锚固件和被配置以提供这种短距离部署顺序的递送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示。

如图14a-14e所示,递送装置330包括远端部分332、近端部分336和中间部分334。如上所述,远端部分332可以包括末端效应器333,所述末端效应器333可以放置成与二尖瓣的小叶l接触。末端效应器333可以耦接到外管331的远端部分,并且外管331的近端部分在近端部分336处耦接到手柄335。末端效应器333可以将外管331的力分布在较大的区域上,以防止/消除部署期间递送装置330对小叶的穿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末端效应器333可以包括球囊。细长推动器337可移动地设置在外管331的管腔内并且耦接到推动器套339,推动器套339可移动地设置在柄335内并可释放地耦接到柱塞(未示出)。针341(参见图14c和14d)可移动地设置在推动器337的腔内并且耦接到也连接到柱塞(未示出)的针套243。柱塞用于在远侧锚固件340的部署期间致动或移动针341和推动器337,并且可以至少部分地可移动地设置在手柄335内,如下面对递送装置430更详细描述的。例如,手柄335限定了柱塞可以在其中移动的管腔。在操作期间,推动器337也在手柄335的管腔内移动,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递送装置330还可以包括锁定杆(未示出),该锁定杆可以用于防止柱塞在存储期间以及在执行部署远侧锚固件的程序之前在手柄335内移动。

缝线捕捉器346(也被称为“系索捕捉器”)也耦接到在递送装置330的近端处的柱塞。如上所述并且如下文参考递送装置430更详细地描述的,缝线捕捉器346可配置以在远侧锚固件340的递送期间可释放地保持或固定延伸通过递送装置330的缝线3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缝线捕捉器346可以用摩擦配合或用夹持力来保持缝线342,并且可以具有缝线锁定件,其可以在远侧锚固件340已部署/形成大体积结之后被释放。

缝线342(在本文中也被称为“系索”)形成为细长盘绕构型并且在递送装置330的远端部分332处设置在外管331内。如上面针对缝线242所述,两股缝线342从缝线342的远侧细长盘绕部分延伸,延伸通过针341的管腔,通过柱塞348的通道并且在柱塞的近端部分处离开柱塞和针341。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在致动递送装置330后,缝线342的远侧细长盘绕部分将形成到远侧锚固件340(例如,大体积结)中。如上面针对远侧锚固件140和240所讨论的,远侧锚固件340可以呈缝线242的一个或多个多匝线圈的形式,其可以通过使线圈的相对端朝向彼此接近而在递送期间从细长盘绕构型改变为结构型,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环。

为了在例如心脏的左心房内递送和形成远侧锚固件340以修复二尖瓣,递送装置330的远端部分332可以插入通过心脏的心尖部并进入左心室直到末端效应器333接触二尖瓣小叶l的近侧,如图14a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递送装置330抵靠二尖瓣小叶l定位并且缝线342的近端部分(例如,缝线342的两根缝线股)固定到缝线捕捉器346上时,柱塞(未示出)被致动以向远侧移动针套343、针341、推动器337和推动器套339以及缝线332的盘绕部分(例如,远侧锚固件340),直到柱塞接触手柄335内的止挡构件(未示出),这限制了柱塞在远侧方向的行进。当柱塞被致动时,针341的远侧刺穿部分347以及在一些情况下至少缝线332的盘绕部分的第一缠绕物穿刺小叶l并在小叶l中形成开口(参见例如,图14b)。针341的远端部分在小叶l的远侧上的左心房内延伸的距离由柱塞所允许的行进量决定。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与其中针延伸约1.0英寸的图6-10的实施方式相比,递送装置330被配置以将针341的远端部分向远侧推进超过递送装置330的远端(例如,超过末端效应器333)较短的距离,例如在约0.2-0.3英寸之间(例如,0.25英寸)或更小。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针可以在递送装置的外面延伸约0.15-0.4英寸的距离。当柱塞到达止挡构件时,推动器337和推动器套339从柱塞348释放并且进一步向远侧推进到手柄335内的远侧位置(参见图14c),其中推动器套339(和推动器337)可以任选地锁定到位。以下关于递送装置430描述推动器337和推动器套339如何在手柄335的管腔内移动的细节。

当推动器337向远侧移动时,推动器337的远端将缝线342的远侧盘绕部分(即,远侧锚固件340)移动或推动超过针341的远端并且进一步在二尖瓣小叶的远侧上的心脏的左心房内(参见图14c)。换句话说,推动器337的远端和缝线342的远侧盘绕部分延伸超过针341的远端。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缝线342的远侧盘绕部分的至少一半长度延伸超过针341的远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缝线342的远侧盘绕部分的至少四分之三长度延伸超过针341的远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缝线342的远侧盘绕部分的整个长度延伸超过针341的远端。为了允许缝线342的远侧盘绕部分(即,远侧锚固件340)相对于柱塞滑动,当缝线342被装载在递送装置330内时,在缝线342的远侧盘绕部分和缝线捕捉器346内的缝线锁定件之间存在缝线342中的松弛部分(slack)。

在缝线342的远侧盘绕部分移动到小叶l的远侧之后,然后释放柱塞以使得柱塞向近侧移动,这向近侧移动或推动针341和缝线捕捉器346,拉动缝线342(例如,从缝线的盘绕部分延伸的缝线股)通过推动器337,以通过使缝线342的细长线圈部分的线圈的相对端朝向彼此接近而形成远侧锚固件340的大体积结构型(如图14d所示),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环。如图14d所示,通过在缝线342的近端上拉动,将线圈抵靠推动器337的远端拉动以形成结。在远侧锚固件340已经形成结之后,缝线342的近端部分可以从缝线捕捉器346释放,并且递送装置330可以向近侧撤回,留下远侧锚固件340设置在小叶l的远侧上(如图14e所示),以及两段或股的缝线332延伸出心脏。换句话说,在缝线342从缝线捕捉器346释放的情况下,递送装置330可以在缝线342上滑动以移除。

如以上针对先前实施方式所描述的,可以调节远侧锚固件340与心脏中的开口之间的所述段或股的缝线342,直到建立期望的长度。然后可以用近侧锚固件(未示出)将缝线342的近端在例如心尖区域固定到心脏的外表面。近侧锚固件可以是例如小拭子、一个或多个结、或其它合适的锚固装置。如前所述,上述程序可以在同一小叶上多次进行,和/或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在其它二尖瓣小叶上进行。因此,结果可以是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锚固件-系索设备(例如,锚固件-系索设备145)每个用远侧锚固件锚定在小叶的远侧上,并用近侧固定件通过系索342固定到心脏的心尖。可选地,如果一个或多个锚固件-系索设备附接到两个二尖瓣小叶,则附接到每个小叶的锚固件-系索设备可通过用结或另一个合适的附接构件(未示出)将它们系在一起而在心脏中固定在一起,产生边到边修复以减小二尖瓣孔的隔-侧面距离。两个附接的锚固件-系索设备可以松动或拉紧以在用近侧锚固件固定到心脏的外表面之前产生“顺利的”边到边修复。

图15a-22c和23-27图示了递送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该递送装置可以用于利用短距离部署顺序来递送并形成设置在二尖瓣小叶的远侧上的大体积结远侧锚固件。如图15a和15b中的横截面所示,递送装置430包括远端部分432、近端部分436和中间部分434。如上所述,远端部分432可以包括末端效应器433(在图15c中最佳示出),该末端效应器可以放置成与二尖瓣的小叶接触。末端效应器433可以耦接到外管431的远端部分(也在图15c中显示),并且外管431的近端部分在近端部分436处耦接到手柄435。细长推动器437可移动地设置在外管431的管腔内(参见例如图15c)并且耦接到推动器套439,推动器套439可移动地设置在手柄435内并可释放地耦接到柱塞448。针441可移动地设置在推动器437的管腔内(参见例如图17b)并且耦接到也耦接到柱塞448的针套443。柱塞448用于在远侧锚固件440部署期间致动或移动针441和推动器437(参见例如,图19b和20b)并且可移动地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手柄435内。例如,手柄435限定了柱塞448可以在其中移动的管腔。在操作期间,推动器437也在手柄435的管腔内移动,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递送装置430还包括锁定杆449,该锁定杆449可用于在存储期间以及在执行部署远侧锚固件的程序之前防止柱塞448在手柄435内移动。

缝线捕捉器446(也被称为“系索捕捉器”)也在递送装置430的近端处耦接到柱塞448(在图15d中最佳地示出)。如上所述并且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缝线捕捉器446可经配置以在远侧锚固件的递送期间可释放地保持或固定延伸通过递送装置430的缝线4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缝线捕捉器446可以用摩擦配合或用夹持力来保持缝线442,并且可以具有锁定件,其可以在远侧锚固件440已部署/形成大体积结之后被释放。缝线捕捉器446包括臂480和耦接到臂480的接触构件481(例如,硅o形环)(参见例如,图12d)。臂480可以从其中接触构件481接合柱塞448中的槽483内的缝线股442的闭合位置(如图15a、15b、16、17a、18a和19a所示)移动到打开位置(如图15d和20a所示),从而允许缝线442的近端部分从缝线捕捉器446释放。如关于先前的实施方式所述,递送装置430然后可以向近侧撤回,留下远侧锚固件440设置在小叶l的远侧上,并且两段缝线442延伸出心脏。当处于闭合位置时,臂480和接触构件481夹紧或以其它方式固定缝线442以防止或以其它方式限制缝线442相对于装置430移动。当处于打开位置(例如,在递送远侧锚440之后以及在从心脏移除装置430期间)时,臂480和接触构件481允许缝线442相对于装置430移动,使得装置430可以与缝线442分离,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

缝线442(在本文中也被称为“系索”)的远端部分形成为细长的盘绕构型并且在递送装置430的远端部分432处设置在外管431内。例如,缝线442的线圈可以围绕针441设置或运输,其中最近的线圈抵靠缝线442邻接。如上所述针对缝线242和缝线342所述,两股缝线442从缝线442的远侧细长盘绕部分延伸,延伸通过针441的管腔,通过柱塞448的通道并在柱塞448的近端部分处离开柱塞448(参见例如图15d)。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在致动递送装置430时,缝线442的远侧细长盘绕部分将形成到远侧锚固件440(例如,大体积结)中。如上面针对远侧锚固件140、240和340所讨论的,远侧锚固件440(例如,大体积结)可以是缝线442的一个或多个多匝线圈的形式,其可以通过使线圈的相对端朝向彼此接近而从递送期间的细长盘绕构型改变成结构型,形成一个或多个环。

如图22a-22c详细所示,递送装置430还包括流体输送系统460。流体输送系统460被配置以促进冲洗递送装置430的一部分和/或促进在程序期间去除不希望的流体。在一些情况下,例如,流体输送系统460可用于将空气冲出递送装置430(例如,位于推动器437和外管431之间的空气)。作为另一个例子,流体输送系统460可用于在程序期间限制或防止血液从患者不期望地流入递送装置430。流体输送系统460包括流体路径461和设置在手柄435外部的连接口462。如在图22c中的横截面视图中最佳所示,流体路径461与连接口462以及外管431的管腔和推动器437的外表面之间限定的容积流体连通。此外,如图22c最佳所示,流体输送系统460包括流体密封构件465(例如o形环),该流体密封构件465围绕推动器437设置,并被配置为将流体路径461与流体输送系统460近侧的手柄435内的容积流体隔离。流体输送系统460还包括连接口密封构件463(例如,帽、塞子等),该连接口密封构件463被配置为耦接到连接口462以将流体路径461与流体输送系统460和/或递送装置430外部的容积流体地隔离。可选地,连接口密封构件463可通过索(皮带,leash)构件464(如图22a所示)邻近连接口462保持和/或存储。

为了制备递送装置430以在例如心脏的左心房内递送和形成远侧锚固件440以修复二尖瓣,锁定杆449从其锁定或接合位置(例如,在递送装置430的储存期间的其位置)——其中柱塞448被防止在手柄435内移动(例如,近侧地和远侧地)释放到其解锁或脱开位置——其中柱塞448可以在手柄内移动,如下面进一步详细描述的。

为了在例如心脏的左心房内递送和形成远侧锚固件440以修复二尖瓣,递送装置430的远端部分432可以插入通过心脏的心尖部分并进入左心室直到末端效应器433接触二尖瓣小叶l的近侧,如图23和24中的进展所示。在递送装置430抵靠二尖瓣膜小叶l定位(参见例如,图24)并且缝线442的近端部分(例如,缝线442的两根缝线股)固定到缝线捕捉器446的情况下,柱塞448被致动以向远侧移动针套443、针441、推动器437和推动器套439以及缝线432的盘绕部分(例如,远侧锚固件440),直到柱塞448接触手柄435内的止挡构件421(参见例如,图18a),其限制柱塞448沿远侧方向的行进。当柱塞448被致动时,针441的远侧刺穿部分447穿刺小叶l并在小叶l中形成开口(参见例如,图17b)。因为针441耦接到柱塞448并且与柱塞448一起移动,所以针441的远端部分在小叶l的远侧上的左心房内延伸的距离(参见例如,图17b)是由柱塞448允许的行进量决定。因此,在该实施方式中,与其中针延伸约1.0英寸的图6-10的实施方式相比,递送装置430被配置以将针441的远端部分向远侧推进超过递送装置430的远端(例如,超过末端效应器)较短的距离,例如在约0.2-0.3英寸之间(例如,0.25英寸)或更小。在其它实施方式中,针可以在递送装置的外面延伸约0.15-0.4英寸的距离。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针延伸直到针441的远侧尖端和盘绕缝线442的第一缠绕物或两个延伸通过小叶。当柱塞448到达止挡构件时,推动器437和推动器套439从柱塞448释放并且进一步向远侧推进至手柄435内的远侧位置,如图17a和18a中的进展中所示。下面参考图18a-21描述推动器437和推动器套439如何在手柄435的管腔内移动并从柱塞448释放的细节。

如图17a和18a所示,推动器套439被配置以与由柱塞448的远端部分限定并位于柱塞448的远端部分处的开口492互补地配合。在使用中,在部署之前,推动器套439的近端部分设置在由柱塞448限定的开口492内(参见例如,图16和17a)。在该位置中,耦接到推动器套439的弹性(弹簧,spring)构件486的一对翼片(键形物,tab)485设置在由柱塞448限定的槽487内。例如,弹性构件486可以具有偏置构型,其中翼片485设置在打开位置,并且当推动器套439耦接到柱塞448时,翼片485被手柄435的内壁压缩,其限定了手柄435内的通道的第一部分fp。当推动器套439向远侧移动时,弹性构件486将滑入手柄435的通道的第二部分sp中,该第二部分具有较大的尺寸,允许翼片485移动至其偏置的打开构型并使翼片485脱离柱塞448的槽487(参见例如,图17a和图18a中的进展)。

当柱塞448被致动(即,在手柄435内向远侧移动)时,推动器套439将随着柱塞448向远侧移动,直到柱塞448到达止挡构件421(参见例如,图18a),如上所述,在该点推动器套439被移动到手柄435的通道的第二部分sp中,允许弹性构件486上的翼片485使推动器套439与柱塞448分离或从其释放。当从柱塞448释放时,推动器437和推动器套439响应于由设置在柱塞448的管腔内的偏置构件490(例如,压缩弹簧)提供的力而进一步向远侧推进到手柄435内的远侧位置,如图18a所示。如图21所示,偏置构件490耦接到推动器套439和针套443之间并设置在推动器套439和针套443之间。以这种方式,通过使用偏置构件490,期望的和可重复的力可以被施加到推动器437和推动器套439,导致远侧锚固件440的期望且可重复的递送。

在推动器437和推动器套439从柱塞448脱离之前(例如,在使用递送装置430之前或者在使用期间,由于针441的远侧刺穿部分447穿刺小叶l并且在小叶l中形成开口),偏置构件490处于压缩构型(未示出),并且推动器437和推动器套439处于其就绪状态(参见例如,图16和17a),其中推动器套439的一部分设置在柱塞448的开口492内,如上所述。为了可释放地保持偏压构件490处于压缩构型并且推动器437和推动器套439处于其就绪状态,弹性构件486的一对翼片485设置在柱塞448的槽487内并且柱塞448设置在手柄435内的通道的第一部分中。

如图21所示,引导构件455设置在由偏置构件490限定的管腔内并且耦接到推动器套439。在推动器437和推动器套439在手柄435内的远侧推进期间,以及偏置构件490在其未偏置的压缩构型和偏置的未压缩构型之间的过渡期间,引导构件455可促进手柄435内期望的对准(例如,在手柄435内推动器437、推动器套439和柱塞448的对准)。另外,引导构件455可以向偏置构件490提供结构支撑(例如,在偏置构件490在其偏置和未偏置构型之间转换期间)。

尽管在该实施方式中手柄435的管腔显示为矩形,但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手柄的管腔可具有任何合适的形状(例如,圆形或半圆形)。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如上面相对于递送装置430所描述的,在手柄435内协作地(cooperately)起作用的部件(例如,推动器437、推动器套439、柱塞448)可以适当地调整尺寸和/形状以与为其中限定的特定手柄和管腔选择的任何形状和/或尺寸协作地起作用。

在使用中,当柱塞448被致动以在手柄435内向远侧移动推动器437和推动器套439时,柱塞448将到达止挡构件421,此时在该点弹性构件486将滑入手柄435的通道的具有较大尺寸的第二部分sp,允许翼片485移动到其偏置的打开构型并且使翼片485与柱塞448的槽487脱离。以这种方式,偏压构件490将从其压缩构型释放并向偏置的未压缩构型转换,从而导致推动器437和推动器套439在手柄435内向远侧行进。当推动器437向远侧移动时,推动器437的远端移动或推动缝线442的远侧盘绕部分(即,远侧锚固件440)超过针441的远端并且进一步在二尖瓣小叶的远侧上的心脏的左心房内(参见例如图18a、18b和25),使得缝线的盘绕部分向远侧延伸超过针441的远端。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缝线442的远侧盘绕部分的至少一半长度延伸超过针441的远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缝线442的远侧盘绕部分的至少四分之三的长度延伸超过针441的远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缝线442的整个盘绕部分延伸超过针441的远端。为了允许缝线442的远侧盘绕部分(即,远侧锚固件440)相对于柱塞448滑动,当缝线442装载在递送装置430内时,在缝线442的远侧盘绕部分与缝线捕捉器446内的缝线锁定件之间的缝线442中存在松弛sl(其一部分在图15d中显示)。

在缝线442的远侧盘绕部分移动到小叶l的远侧之后,释放柱塞448以允许柱塞448向近侧移动,这向近侧移动或推动针441和缝线捕捉器446,如图19a所示。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柱塞448可由使用者用例如拇指或手指手动地在手柄435内向远侧推动柱塞来致动。为了释放柱塞448,使用者可以释放他的拇指,其允许柱塞448向近侧移回。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使用者从柱塞448释放他的拇指时,偏置构件(例如弹簧)(未示出)可将柱塞448在近侧方向推回。当缝线捕捉器446向近侧移动时,这反过来向近侧牵拉缝线442(例如,从缝线的盘绕部分延伸的缝线股)以抵靠推动器437的远端形成远侧锚固件440的大体积结结构(例如参见,图18b、19b、25和26)。例如,如上所述,大体积结通过使缝线442的细长线圈部分的线圈的相对端朝向彼此接近来形成,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环,如图16b所示。在远侧锚固件440已形成结之后,缝线442的近端部分可以从缝线捕捉器446释放。然后递送装置430可以向近侧撤回,留下远侧锚固件440设置在小叶l的远侧上,如图20a和20b所示,以及两段或股的缝线432从小叶l的近侧(例如参见,图27)延伸并离开心脏。换句话说,在缝线442从缝线捕捉器446释放的情况下,递送装置430可以在缝线442上滑动以移除。

如上面针对先前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远端锚固件440与心脏中的开口之间的所述段或股的缝线442可以被调整直到建立所需的长度。然后可以用近侧锚固件(未示出)将缝线442的近端在例如心尖处固定到心脏的外表面。近侧锚固件可以是例如小拭子、一个或多个结、或其它合适的锚固装置。如前所述,上述程序可以在同一小叶上进行多次,和/或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在其它二尖瓣小叶上进行。因此,结果可以是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锚固件-系索设备(例如,锚固件-系索设备145)均用远侧锚固件锚固在的小叶的远侧上,并用近侧锚固件通过系索442固定到心脏的心尖。可选地,如果一个或多个锚固件-系索设备附接到两个二尖瓣小叶,则附接到每个小叶的锚固件-系索设备可通过用结或另一个合适的附接构件将它们系在一起而在心脏中固定在一起,产生边到边修复以减少二尖瓣孔的间隔-侧面距离。两个附接的锚固件-系索设备可以松动或拉紧以在用近侧锚固件固定到心脏的外表面之前产生“顺利的”边到边修复。如图27所示,在锚固件-系索设备固定到二尖瓣小叶l的情况下,当关闭时,小叶的自由边缘或边汇合并形成紧密连接,其弧形被称为接合ac的线、平面或区域,如前所述。

上面描述的图14a-14e图示了用于使用递送装置部署大体积结远侧锚固件的一个示例方法和装置,所述递送装置利用短距离部署顺序,该短距离部署顺序被配置以将针的远端部分和刺穿部件插入左心房比上面针对图6-10的实施方式所示和所述更短的距离。如关于图14a-14e所示和所述的,针的远端部分用于穿刺小叶组织并且在小叶组织中形成开口,但是没有延伸到左心房中一样远。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利用完全向前短距离部署顺序的递送装置部署/形成大体积结远侧锚固件。完全的向前短距离部署顺序类似于图14a-14e的短距离部署顺序,但是通过相对于针向远侧移动推动器而不是在缝线的近端上拉动以抵靠推动器的远端拉动线圈而使得大体积结远侧锚固件部署/形成。图28a-28e是用于递送和部署远侧锚固件并且被配置以提供这种完全的向前短距离部署顺序的递送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示。

如图28a-28e所示,递送装置530包括远端部分532、近端部分536和中间部分534。远端部分532包括末端效应器533,该末端效应器533可以放置成与二尖瓣的小叶l接触,如上面关于图14a-14e所述。末端效应器533耦接到外管531的远端部分,并且外管531的近端部分耦接到递送装置530的近端部分536处的手柄535。末端效应器533可以将外管531的力分布在更大的区域上,以防止/消除部署期间递送装置530对小叶的穿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末端效应器533可以包括球囊(未示出)。细长推动器537可移动地设置在外管531的管腔内并且耦接到推动器套539,推动器套539可移动地设置在手柄535内并且可释放地耦接到柱塞(未示出)。例如,柱塞可以构造成与上述柱塞448相同或类似,并以类似的方式起作用。针541(参见图28c-28e)可移动地设置在推动器537的管腔内并且耦接到也可释放地耦接到柱塞(未示出)的针套543。柱塞用于在远侧锚固件540的部署期间致动或移动针541和推动器537,并且可以至少部分地可移动地设置在手柄535内。例如,手柄535限定了柱塞可以在其中移动的管腔。在操作期间,推动器537也在手柄535的管腔内移动,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递送装置530还可以包括锁定杆(未示出),该锁定杆可以用于防止柱塞在存储期间以及在执行部署远侧锚固件的程序之前在手柄535内移动。例如,锁定杆可以与上述的锁定杆449相似或相同。

缝线捕捉器546(也称为“系索捕捉器”)可以在递送装置530的近端处耦接到柱塞。如上面针对前述实施方式所述,在递送远侧锚固件540期间,缝合捕捉器546被配置以可释放地保持或固定延伸通过递送装置530的缝线5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缝线捕捉器546可以用摩擦配合或用夹持力来保持缝线542,并且可以具有锁定件,该锁定件可以在远侧锚固件540已部署/形成大体积结之后被释放。

如上面针对先前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缝线542(在本文中也被称为“系索”)可以形成为细长盘绕构型,并且在递送装置530的远端部分532处设置在外管531内。如上例如针对缝线242所述,两股的缝线542可以从缝线542的远侧细长盘绕部分延伸,延伸通过针541的管腔,通过柱塞的通道并在柱塞的近端部分处离开柱塞和针541。如下文更详细描述的,在致动递送装置530时,缝线542的远侧细长盘绕部分将形成为远侧锚固件540(例如,大体积结)。如以上针对先前实施方式所讨论的,远侧锚固件540可以是缝线542的一个或多个多匝线圈的形式,其可通过使线圈的相对端朝向彼此接近而在递送期间从细长盘绕构型改变为结构型,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环。

为了在例如心脏的左心房内递送和形成远侧锚固件540以修复二尖瓣,递送装置530的远端部分532可以插入通过心脏的心尖部分或区域并进入左心室直到末端效应器533接触二尖瓣小叶l的近侧,如图28a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递送装置530仅抵靠二尖瓣小叶l的心室侧定位而不接触小叶的心房侧并且缝线542的近端部分(例如,缝线542的两根缝线股)固定到缝线捕捉器546的情况下,柱塞(未示出)可以被致动(例如,相对于手柄535在远侧方向移动或推动)。柱塞的致动将针套543、针541、推动器537和推动器套539、缝线捕捉器546以及缝线542的盘绕部分(例如,远侧锚固件540)向远侧移动直到针套543(和针541)和缝线捕捉器546到达手柄内的预设位置——其中针套543、针541和缝线捕捉器546与柱塞脱离,并且它们在远侧方向上的行进停止。推动器537、推动器套539和缝线542的盘绕部分继续通过柱塞向远侧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递送装置可以包括释放机构,该释放机构被配置以使针套、针和缝线捕捉器与柱塞脱离,使得柱塞可以继续向远侧前进并且使推动器、推动器套和缝线的盘绕部分向远侧移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释放机构可以被配置用于自动脱离,而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该机构可以被配置为由操作员致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递送装置还可包括手柄内的一个或多个止挡构件,其可接合或接触针套(和缝合捕捉器)以限制或停止针(和缝线捕捉器)在远侧方向的行进。

当柱塞被致动时,并且在针541与柱塞脱离之前,针541的远侧刺穿部分547以及在一些情况下至少缝线542的盘绕部分的第一缠绕物穿刺小叶l并且在小叶l中形成开口(参见例如,图28b)。针541的远侧刺穿部分547在小叶l的远侧上的左心房内延伸的距离可以例如通过上述针541的预设允许行进量来确定(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行进量可以至少部分地由手柄内的止挡构件和/或从柱塞释放针套的机构来确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递送装置530可以被配置以推进针541的远侧刺穿部分547进入左心房比如上面针对图6-10的实施方式所示和所述的更短的距离。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致动柱塞期间针套543可行进约0.25英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针541可以在递送装置的远端的外面延伸(例如,超过末端效应器)针对图6-10的实施方式所示和所述的距离的一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针541可以在递送装置的外面延伸约0.2-0.3英寸(例如0.25英寸)的距离。

如上所述,当针套543、针541和缝线捕捉器546与柱塞脱离时,柱塞继续向远侧移动,这反过来移动推动器537、推动器套539和缝线542的盘绕部分(例如,远侧锚固件540)。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动器537可在柱塞的致动期间向远侧移动约另外的0.25-0.65英寸(例如0.4英寸)。因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动器的总行进可以是例如,约0.40-0.90英寸(例如0.65英寸)。类似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动器可以从心脏瓣膜小叶的近侧延伸通过心脏瓣膜小叶的近侧约0.4-0.9英寸(例如,0.65英寸)的距离。作为短距离部署顺序的又一个实例,推动器可以从小叶的近侧移动通过小叶的开口并且可以从小叶的远侧和向小叶的远侧的远侧延伸约0.25-0.65英寸(例如,0.4英寸)的距离。

当推动器537向远侧移动时,缝线捕捉器546、针541和针套543相对于推动器537处于固定位置(即,缝线捕捉器546、针541和针套543与柱塞脱离)的情况下,推动器537的远侧移动或推动缝线542的远侧盘绕部分(即,远侧锚固件540)超过针541的远侧并进一步在二尖瓣小叶的远侧上的心脏的左心房内(参见图28c)。以这种方式,推动器537的远侧向远侧推动缝线542的盘绕部分(即,远侧锚固件540)离开针541。为了允许缝线542的远侧盘绕部分(即,远侧锚固件540)相对于针541滑动并最终离开针541,当缝线542装载在递送装置530内时,在缝线542的远侧盘绕部分和缝线捕捉器546内的缝线锁定件之间的缝线542中可形成松弛部分。如图28d所示,当推动器537继续相对于针541向远侧移动时,缝线542的盘绕部分通过使缝线542的细长盘绕部分的线圈的相对端朝向彼此接近而形成远侧锚固件540的大体积结构型,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环(在图28d中显示了两个环)。例如,在缝线542的相对端部分被固定在缝线捕捉器546内的情况下,当推动器537向远侧移动时,线圈被迫靠着推动器537的远端以形成结。

在使用中,在一些情况下,柱塞可以如上所述被致动以移动针套543,同时保持递送装置530的整个远端部分在小叶l的心室侧上。以该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在用针541刺穿小叶之前,远侧锚固件540可以被递送到小叶的远侧和/或被部署在小叶的远侧,而没有某种形式的机械固定到小叶l和/或捕获小叶l。与传统的开放心脏外科手术——其中心脏停止和外科医生可以看到并操纵静止的小叶——不同,在微创程序(例如心脏跳动)中,操作者不能直接看到小叶,而是必须依靠运动的小叶和装置的超声或其他图像。实际上,这个图像经常在稍微延时后显示在操作员的显示装置上。因此,固定以其它方式运动的小叶可能是具有挑战性的并且有可能进一步损伤小叶。能够递送和部署远侧锚固件而不必机械地固定和/或捕获以其它方式运动的小叶(例如,在刺穿小叶以形成远侧锚固件递送通过的开口之前)消除或至少限制了上面讨论的挑战。此外,能够使用单个装置(例如,不使用单独的装置来固定和/或捕获小叶)递送和部署远侧锚固件进一步减少了与这样的程序相关的挑战和风险。

在远侧锚固件540已形成结之后,缝线542的近端部分可以从缝线捕捉器546释放,并且递送装置530可以向近侧撤回,留下远侧锚固件540设置在瓣膜小叶l的远侧上(如图28e所示),并且两段或股的缝线532延伸出心脏。换句话说,在缝线542从缝线捕捉器546释放的情况下,递送装置530可以在缝线542上向近侧滑动以移除。使用上述完全的向前短距离部署顺序来形成/部署大体积结可以简化递送装置530的操作者的程序,因为操作者可以通过向柱塞施加单个远侧力来部署大体积结。此外,在柱塞被致动并且大体积结形成之后,操作者可以通过向近侧撤回递送装置530而从患者移除递送装置530,而不需要例如不得不等待柱塞向近侧移动以形成大体积结,留下大体积结设置在小叶l的远侧上。以这种方式简化程序,使得操作者可以通过例如向柱塞施加推力来植入人造腱索,然后通过向近侧撤回递送装置来移除整个递送装置,促进可重复和可预测的程序。

如上面针对先前实施方式所描述的,远侧锚固件540与心脏中的开口之间的所述段或股的缝线542可以被调整直到建立所需的长度。然后可以用近侧锚固件(未示出)将缝线542的近端在例如心尖区域固定到心脏的外表面。近侧锚固件可以是例如小拭子、一个或多个结、或其它合适的锚固装置。如前所述,上述程序可以在同一小叶上进行多次,和/或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在另外的二尖瓣小叶上进行。因此,结果可以是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锚固件-系索设备(例如,锚固件-系索设备145)每个用远侧锚固件540锚固在小叶的远侧上,并且用近侧锚固件通过系索542固定到心尖。可选地,如果一个或多个锚固件-系索设备附接到两个二尖瓣小叶,则附接到每个小叶的锚固件-系索设备可通过用结或其它合适的附接构件(未示出)将它们系在一起而在心脏中固定在一起,产生边到边修复以减小二尖瓣孔的间隔-侧面距离。两个附接的锚固件-系索设备可以保持松动或拉紧以在用近侧锚固件固定到心脏的外表面之前产生“顺利的”边到边修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缝线捕捉器可以相对于递送装置的手柄而被耦接在固定位置,而不是耦接到柱塞。因此,耦接到缝线捕捉器的缝线的近侧部分相对于手柄处于固定位置。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当柱塞向远侧推进时,在缝线的远侧盘绕部分和缝线捕捉器内的缝线锁定件之间的缝线中可以形成足够的松弛部分,以允许缝线的远侧盘绕部分(即,远侧锚固件)相对于针滑动并最终离开针。可选地或除了在缝线中提供松弛部分,弹簧可以设置在手柄中并且耦接到缝线的远侧盘绕部分(即,远侧锚固件)和缝线锁定件之间的缝线,当柱塞向远侧移动时该缝线锁定件可以纵向地展开。

上面描述的图28a-28e图示了用于使用递送装置部署大体积结远侧锚固件的一个示例方法和设备,所述递送装置利用完全的向前短距离部署顺序,所述完全的向前短距离部署顺序被配置成将针的远端部分和刺穿构件插入左心房比如上面针对图6-10的实施方式所示和所述更短的距离。这种完全的向前短距离递送顺序被配置以通过相对于针向远侧移动推动器而不是在缝线的近端上拉动以抵靠推动器的远端拉动线圈而使大体积结远侧锚固件部署/形成。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利用独立的完全的向前短距离部署顺序的递送装置来部署/形成大体积结远侧锚固件。独立的完全的向前短距离部署顺序类似于图28a-28e的完全的向前短距离部署顺序,除了推动器和针被配置成彼此独立地移动(例如,推动器和针可以均被耦接到致动器的不同部件和/或被单独致动)之外。例如,推动器和针可以在手柄和外管内独立于彼此并且在变化的时间段期间响应于单独的力提供机构而移动。图29a-29e是用于使用独立的完全的向前短距离部署顺序来递送和部署远侧锚固件的递送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示。

如图29a-29e所示,递送装置630包括远端部分632、近端部分636和中间部分634。远端部分632包括末端效应器633,该末端效应器633可以放置成与二尖瓣的小叶l接触,如上文关于先前的实施方式所述。末端效应器633耦接到外管631的远端部分,并且外管631的近端部分在递送装置630的近端部分636处耦接到手柄635。末端效应器633可以将外管631的力分布在更大的区域上,以防止/消除部署期间递送装置630对小叶的穿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末端效应器633可以包括球囊(未示出)。细长推动器637可移动地设置在外管631的管腔内并且耦接到推动器套639,该推动器套639可移动地设置在手柄635内并且耦接到致动器(未示出)。致动器可以用于在远侧锚固件640的部署期间致动或移动推动器套639和推动器637,并且可以至少部分地可移动地设置在手柄内。针641(参见图29b)可移动地设置在推动器637的腔内并且耦接到与致动器(未示出)和/或能量储存构件(未示出)耦接的针套643。致动器可用于在远侧锚固件640部署期间致动或移动针套643和针641(均独立于推动器套和推动器)并且可至少部分地可移动地设置在手柄635内。例如,手柄635可以限定管腔,致动器或致动器的一部分可以在该管腔中被致动和/或移动。递送装置630还可以包括锁定杆(未示出),该锁定杆可以用于防止致动器(一个或多个)和/或其一个或多个其构成部件在例如储存期间和/或在执行部署远侧锚固件的程序之前在手柄635内或者相对于手柄635致动和/或移动。例如,锁定杆可以与上述的锁定杆449相似或相同。

缝线捕捉器646(也称为“系索捕捉器”)可以耦接到递送装置630的近端。如上面针对之前的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缝线捕捉器646被配置以在远侧锚固件640递送期间可释放地保持或固定延伸通过递送装置630的缝线64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缝线捕捉器646可以用摩擦配合或夹持力保持缝线642,并且可以具有锁定件,该锁定件可以在远侧锚固件640已部署/形成大体积结之后被释放。

如上面针对先前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缝线642(在本文中也被称为“系索”)可以形成为细长盘绕构型,并且在递送装置630的远端部分632处设置在外管631内。如上例如针对缝线242所述,两股缝线642可以从缝线642的远侧细长盘绕部分延伸,并且延伸通过针641的管腔。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在致动递送装置630时,缝线642的远侧细长盘绕部分将形成到远侧锚固件640(例如,大体积结)中。如以上针对先前实施方式所讨论的,远侧锚固件640可以是缝线642的一个或多个多匝线圈的形式,其可以通过使线圈的相对端朝向彼此接近而在递送期间从细长盘绕构型该变为结构型,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环。

为了在例如心脏的左心房内递送和形成远侧锚固件640以修复二尖瓣,递送装置630的远端部分632可插入通过心脏的心尖部分并进入左心室直到末端效应器633接触二尖瓣小叶l的近侧,如图29a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递送装置630仅抵靠二尖瓣小叶l的心室侧设置并且缝线642的近端部分(例如,缝线642的两根缝线股)固定到缝线捕捉器646的情况下,致动器可被致动和/或移动以相对于手柄635、推动器套639和推动器637向远侧移动针套643和针641。针套643和针641(缝线642的盘绕部分与其耦接)向远侧移动,直到针套643和针641到达手柄635内的预设位置,在该点它们在远侧方向上的行进停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递送装置还可以包括在手柄内的一个或多个止挡构件,其可以接合或接触针套以限制或停止针在远侧方向上的行进。

当针641在手柄635内向远侧推进时,针641的远侧刺穿部分(未示出)以及在一些情况下至少缝线642的盘绕部分的第一缠绕物穿刺小叶l并在小叶l中形成开口(参见例如图29b)。针641的远侧刺穿部分在小叶l的远侧上的左心房内延伸的距离可以例如通过上述针641的预设允许的行进量来确定(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行进量可以至少部分地由手柄内的止挡构件和/或设置在手柄635内的机构来确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递送装置630可以被配置以将针641的远侧刺穿部分推进到左心房内比如上面针对图6-10的实施方式所示和所述更短的距离。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针套643可行进约0.25英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针可以在递送装置的远侧的外面延伸(例如,超过末端效应器)针对图6-10的实施方式所示和所述的距离的一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针可以在递送装置的外面延伸约0.2-0.3英寸(例如0.25英寸)的距离。

在针641的一部分设置在左心房内的情况下,致动器(未示出)(例如柱塞或其它类型的致动器机构)可以被致动和/或移动,以使推动器套639以及继而推动器637在手柄635内相对于针641和针套643向远侧移动,如图29c所示。以此方式,如本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推动器637可相对于针641进一步向远侧推动缝线642的盘绕部分(例如,远侧锚固件640)。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末端效应器633与二尖瓣小叶l的近侧接触的情况下,推动器637可以向远侧移动约0.65英寸。

当推动器637向远侧移动时,缝线捕捉器646、针641和针套643相对于推动器637在固定位置的情况下,推动器637的远端移动或推动缝线642的远侧盘绕部分(即,远侧锚固件640)超过针641的远侧并且进一步在二尖瓣小叶的远侧上的心脏的左心房内(参见图29c)。以这种方式,推动器637的远端向远侧推动缝线642的盘绕部分(即,远侧锚固件640)离开针641。为了允许缝线642的远侧盘绕部分(即远侧锚固件640)相对于针641滑动并最终离开针641,当缝线642被装载在递送装置630内时,在缝线642的远侧线圈部分和缝线捕捉器646内的缝线锁定件之间的缝线642中可形成松弛部分。如图29d所示,当推动器637继续相对于针641向远侧移动时,缝线642的盘绕部分通过使缝线642的细长线圈部分的线圈的相对端朝向彼此接近而形成远侧锚固件640的大体积结构型,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环(在图29d中显示了两个环)。例如,在缝线642的相对端部分被固定(fixedandsecured)在缝线捕捉器646内的情况下,当推动器637向远侧移动时,线圈被迫抵靠推动器637的远端以形成结。

在远侧锚固件640已形成结之后,缝线642的近端部分可从缝线捕捉器646释放,并且递送装置630可向近侧撤回,留下远侧锚固件640设置在小叶l的远侧上(如图29e所示),并且两段或股的缝线632延伸出心脏。换句话说,在缝线642从缝线捕捉器646释放的情况下,递送装置630可以在缝线642上向近侧滑动以移除。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远侧锚固件640已形成结并且缝线642的近端部分从缝线捕捉器646释放之后,针641和/或推动器637可在外管631内并相对于外管631向近侧撤回。在一些情况下,在递送装置630向近侧撤回之前,针641和/或推动器637向近侧被撤回到外管631中,而在其他情况下,在递送装置630向近侧撤回时,针641和/或推动器637向近侧被撤回到外管631中。

如上面针对先前实施方式所描述的,远侧锚固件640与心脏中的开口之间的所述段或股的缝线642可以被调整直到建立所需的长度。然后缝线642的近端可以用近侧锚固件(未示出)在例如心尖区域固定到心脏的外表面。近侧锚固件可以是例如小拭子、一个或多个结、或其他合适的锚固设备。如前所述,上述程序可以在同一小叶上进行多次,和/或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在另外的二尖瓣小叶上进行。因此,作为结果,一个或多个锚固件-系索设备(例如,锚固件-系索设备145)可以用远侧锚固件640锚定在小叶的远侧上并且用近侧锚固件通过系索642固定到心尖。可选地,如果一个或多个锚固件-系索设备附接到两个二尖瓣小叶,则附接到每个小叶的锚固件-系索设备可通过用结或其它合适的附接构件(未示出)将它们系在一起而在心脏中固定在一起,产生边到边修复以减小二尖瓣孔的间隔-侧面距离。两个附接的锚固件-系索设备可以保持松弛或拉紧,以在用近侧锚固件固定到心脏的外表面之前产生“顺利的”边到边修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或除了在缝线中提供松弛部分,弹簧可以设置在手柄中并且耦接到缝线的远侧盘绕部分(即,远侧锚固件)与缝线锁定件之间的缝线,如上所述当远侧锚固件相对于手柄向远侧移动时缝线锁定件纵向扩展。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可以使用利用独立的短距离部署顺序的递送装置来部署/形成大体积结远侧锚固件。独立的短距离部署序列类似于图29a-29e的独立完全的向前短距离部署序列,除了通过在缝线的远端上拉动以抵靠推动器的远端拉动线圈而不是相对于针向远侧移动推动器来部署/形成大体积结远侧锚固件。类似于图29a-29e的实施方式,例如,推动器和针可以在外管内独立于彼此并且在变化的时间段期间响应于分开的力提供机构和/或分开的能量储存构件而移动。此外,类似于图14a-14e的实施方式,针可以在手柄内并相对于手柄向近侧移动,将缝线(例如,从缝线的盘绕部分延伸的缝线股)向近侧拉动通过推动器以形成远侧锚固件的大体积结构型。图30a-30e是用于递送和部署远侧锚固件和被配置为提供这样的独立短距离部署顺序的递送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示。

如图30a-30e所示,递送装置730包括远端部分732、近端部分736和中间部分734。远端部分732包括末端效应器733,该末端效应器733可以放置成与二尖瓣的小叶l接触,如上面关于先前实施方式所描述的。末端效应器733耦接到外管731的远端部分,并且外管731的近端部分在递送装置730的近端部分736处耦接到手柄735。末端效应器733可以将外管731的力分布在更大的区域上,以防止/消除部署期间递送装置730对小叶的穿刺。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末端效应器733可以包括球囊(未示出)。细长推动器737可移动地设置在外管731的管腔内并且耦接到推动器套739,推动器套739可移动地设置在手柄735内并且耦接到致动器(未示出)和/或能量储存构件(未示出)。致动器和/或能量储存构件可以用于在远侧锚固件740部署期间致动或移动推动器套739和推动器737,并且可以至少部分地可移动地设置在手柄内。针741(参见图30b)可移动地设置在推动器737的管腔内并且耦接到与致动器(未示出)耦接的针套743。致动器可以用于在远侧锚固件740部署期间致动或移动针套743和针741(均独立于推动器套和推动器)并且可以至少部分地可移动地设置在手柄735内。例如,手柄735限定了管腔,致动器或致动器的一部分可以在该管腔中被致动和/或移动。递送装置730还可以包括锁定杆(未示出),该锁定杆可以用于在储存期间以及在执行部署远侧锚固件的程序或其特定部分之前防止致动器和/或其一个或多个构成部件在手柄735内或相对于手柄735致动和/或移动。例如,锁定杆可以与上述的锁定杆449相似或相同。

缝线捕捉器746(也称为“系索捕捉器”)可以耦接到递送装置730的近端。缝线捕捉器746被配置以可释放地保持或固定在远侧锚固件740递送期间延伸通过递送装置730的缝线742,如以上针对实施方式所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缝线捕捉器746可以用摩擦配合或用夹持力保持缝线742,并且可以具有锁定件,该锁定件可以在远侧锚固件740已部署/形成大体积结之后被释放。

如以上针对先前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缝线742(在本文中也称为“系索”)可以形成为细长盘绕构型,并且在递送装置730的远端部分732处设置在外管731内。如上例如针对缝线242所述,两股的缝线742可以从缝线742的远侧细长盘绕部分延伸并且延伸通过针741的管腔。如下面更详细描述的,在致动递送装置730时,缝线742的远侧细长盘绕部分将形成到远侧锚固件740(例如,大体积结)中。如上面针对先前实施方式所讨论的,远侧锚固件740可以是缝线742的一个或多个多匝线圈的形式,其可以通过使线圈的相对端朝向彼此接近而在递送期间从细长盘绕构型该变为结构型,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环。

为了在例如心脏的左心房内递送和形成远侧锚固件740以修复二尖瓣,递送装置730的远端部分732可插入通过心脏的心尖部分并进入左心室直到末端效应器733接触二尖瓣小叶l的近侧,如图30a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在递送装置730仅抵靠二尖瓣小叶l的心室侧定位并且缝线742的近端部分(例如,缝线742的两根缝线股)固定到缝线捕捉器746时,致动器和/或能量储存构件可以被致动和/或移动以相对于手柄735、推动器套739和推动器737向远侧移动针套743和针741。针套743和针741(缝线742的盘绕部分与其耦接)向远侧移动,直到针套743和针741到达手柄735内的预设位置,在该点它们在远侧方向的行进停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递送装置还可以包括手柄内的一个或多个止挡构件,其可以接合或接触针套以限制或停止针在远侧方向的行进。

当针741在手柄735内向远侧推进时,针741的远侧刺穿部分(未示出)以及在一些情况下至少缝线742的盘绕部分的第一缠绕物穿刺小叶l并在小叶l中形成开口(参见例如图30b)。针741的远侧刺穿部分在小叶l的远侧上的左心房内延伸的距离可以例如通过上述针741的预设允许行进量来确定(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行进量可以至少部分地由手柄内的止挡构件和/或设置在手柄735内的机构来确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递送装置730可以被配置以将针741的远侧刺穿部分推进到左心房内比如上文针对图6-10的实施方式所示和所述的更短的距离。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针套743可行进约0.25英寸。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针可以在递送装置的远端的外面延伸(例如,超过末端效应器)针对图6-10的实施方式所示和所述的距离的一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针可以在递送装置的外面延伸约0.2-0.3英寸(例如0.25英寸)的距离。

在针741的一部分设置在左心房内的情况下,致动器(未示出)可以被致动和/或移动,以使得推动器套739以及继而推动器737在手柄735内并且相对于针741和针套743向远侧移动,如图30c所示。以此方式,推动器737的远端部分可推进、推动或以其它方式移动缝线742的盘绕部分(例如,远侧锚固件740)离开针741并在其远侧,如本文进一步详细描述的。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末端效应器733与二尖瓣小叶l的近侧接触并且针741相对于推动器737处于固定位置的情况下,推动器737可以向远侧移动约0.65英寸。

当推动器737向远侧移动时并且缝线捕捉器746、针741和针套743相对于推动器737处于固定位置的情况下,推动器737的远端移动或推动缝线742的远侧盘绕部分(即,远侧锚固件740)超过针741的远端并且进一步在二尖瓣小叶的远侧上的心脏的左心房内(参见图30c)。换句话说,推动器737的远端和缝线742的远侧盘绕部分延伸超过针741的远端。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缝线742的远侧盘绕部分的至少一半长度延伸超过针741的远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缝线742的远侧盘绕部分的至少四分之三的长度延伸超过针741的远端。在其它实施方式中,缝线742的远侧盘绕部分的整个长度延伸超过针741的远侧。为了允许缝线742的远侧盘绕部分(即,远侧锚固件740)相对于针741滑动并最终离开针741,当缝线742被装载在递送装置730内时,在缝线742的远侧盘绕部分和缝线捕捉器746内的缝线锁定件之间的缝线742中可形成松弛部分。

在缝线742的远侧盘绕部分移动到小叶l的远侧之后,针套743和针741相对于推动器737向近侧移动,拉动缝线742(例如,从缝线742的盘绕部分延伸的缝线股)通过推动器737以通过使缝线742的细长线圈部分的线圈的相对端朝向彼此接近来形成远侧锚固件740的大体积结构型(如图30d所示),以形成一个或多个环。如图30d所示,通过在缝线742的近端上拉动,将线圈抵靠推动器737的远端拉动以形成结。在远侧锚固件740已形成结之后,缝线742的近端部分可以从缝线捕捉器746释放,并且递送装置730可以向近侧撤回,留下远侧锚固件740设置在小叶l的远侧上(如图30e所示),并且两段或股的缝线732延伸出心脏。换句话说,在缝线742从缝线捕捉器746释放的情况下,递送装置730可以在缝线742上滑动以移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远侧锚固件740已经形成结并且缝线742的近端部分从缝线捕捉器746释放之后,针741和/或推动器737可以在外管731内并相对于外管731向近侧撤回。在一些情况下,在递送装置730向近侧撤回之前,针741和/或推动器737在近侧被撤回到外管731中,而在其他情况下,当递送装置730向近侧撤回时,针741和/或推动器737向近侧被撤回到外管731中。

如上面针对前述实施方式所述,远侧锚固件740与心脏中的开口之间的所述段或股的缝线742可以调整,直到建立所需的长度。然后可以用近侧锚固件(未示出)将缝线742的近端在例如心尖区域处固定到心脏的外表面。近侧锚固件可以是例如小拭子、一个或多个结、或其它合适的锚固装置。如前所述,上述程序可以在同一小叶上进行多次,和/或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在另外的二尖瓣小叶上进行。结果,如上所述的一个或多个锚固件-系索设备(例如,锚固件-系索设备145)每个用远侧锚固件740锚固在小叶的远侧上,并用近侧锚固件通过系索742固定到心尖。可选地,如果一个或多个锚固件-系索设备附接到二尖瓣小叶,则附接到每个小叶的锚固件-系索设备可通过用结或其它合适的附接构件(未示出)将它们系在一起而在心脏中固定在一起,产生边到边修复以减小二尖瓣孔的间隔-侧面距离。两个附接的锚固件-系索设备可以保持松动或拉紧以在用近侧锚固件固定到心脏的外表面之前产生“顺利的”边到边修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选地或除了在缝线中提供松弛部分,弹簧可以设置在手柄中并且耦接到缝线的远侧盘绕部分(即,远侧锚固件)和缝线锁定件之间的缝线,如上所述,当远侧锚固件相对于手柄向远侧移动时,缝线锁定件可纵向展开。

图31显示了以细长盘绕构型显示的远侧锚固件840的示意图示。可以使用本文描述的任何递送装置将远侧锚固件840递送和部署在心脏内。为了便于解释,参照缝线842的第一区段860和缝线842的第二区段870显示并描述了远侧锚固件840。第一区段860具有第一部分861(如为了便于图示而以虚线显示)和第二部分862,第二部分862包括由围绕递送装置830的远端部分832的外部的多个圈(绕匝,turn)形成的第一线圈863。第一线圈863具有近端864和远端865。第一区段860的第二部分862在第一线圈863的远端865处具有第一端866。

第二区段870具有带有第一端876的第二部分872,并且从第一区段860的第一端866近侧地延伸通过第一线圈863的内部(并且通过递送装置830的远端部分832的管腔)到达第一线圈863的近端864。第二区段870还包括环形成节段877,环形成节段877在第一线圈863的近端864处从环形成节段877的第一端878沿着第一线圈863的外侧远侧地延伸到第一线圈863的远端865,并且近侧地延伸通过第一线圈863的内部(并且通过递送装置830的远端部分832的管腔)到达在环形成节段877的第二端879处的第一线圈863的近端864。

第二区段870的第二部分872包括邻近第一线圈863的由围绕递送装置830的远端部分832的外部的多个圈形成的第二线圈873,并且具有近端874和远端875。第二区段870的第二部分872从第二部分872的第一端876近侧地延伸通过第二线圈873的内部(并且如在图32a-32e中显示的,例如,通过递送装置830的远端部分832的管腔)到达第二线圈873的近端874。第二区段870的第二部分872的环形成节段877的第一端878从第二线圈873的远端875延伸。

第一区段860的第二部分862具有环形成节段867,环形成节段867从第一区段860的第二部分862的环形成节段867的第一端868从第一线圈863的近端864沿着第二线圈873的外侧近侧地延伸到第二线圈873的近端874,并且远侧地延伸通过第二线圈873的内部(并且如在图32a-32e中显示的,例如,通过递送装置830的远端部分832的管腔)在第一区段860的第二部分862的环形成节段867的第二端869处到达第二线圈873的远端875。第一区段860的第一部分861从第一区段860的第二部分862的环形成节段867的第二端869近侧地延伸。

图32a-32e顺序地图示了在递送装置(未示出)的针841的外部周围并且处于细长盘绕构型(图32e)的图31的远侧锚固件840的形成。针841限定了通过其中的管腔l和与管腔l连通的槽(未示出)。为了围绕针841形成远侧锚固件840,缝线842的第二区段870的第二部分872输送通过针841的管腔l(例如参见图32a)。接着,缝线842的第一区段860的第二部分862缠绕在针841周围以形成第一线圈863(例如参见图32b)。类似地,缝线842的第二区段870的第二部分872邻近第一线圈863缠绕在针841周围以形成第二线圈873(例如参见图32c)。

在第一线圈863和第二线圈873在针841周围形成之后,第一区段860的第二部分862的环形成节段867通过从第一线圈863的近端864和外部朝向第二线圈873的近端874近侧地输送缝线842的第一区段860的第二部分862(例如参见,图32c)并且然后远侧地延伸通过第二线圈的内部(例如参见图32d)来形成。以类似的方式,第二区段870的第二部分872的环形成节段877通过从第二线圈873的远端875朝向第一线圈863的远端865远侧地输送缝线842的第二区段870的第二部分872(例如参见,图32c)并且然后近侧地延伸通过第一线圈863的内部到达第一线圈863的近端864(例如参见,图32d)来形成。缝线842的第一区段860的第一部分861和缝线842的第二区段870的第一部分871(如为了便于图示而以虚线显示)从针841的管腔l延伸通过针841的槽(未示出)到达针841外部的区域,使得每个部分861、871可以操纵(例如,近侧地拉动)以形成结,如上面描述的。

图33a-33d图示制备递送装置930以递送远侧锚固件940(例如,和形成大体积结远侧锚固件)以设置在二尖瓣小叶的远侧上的示例方法。递送装置930可以与例如递送装置430或本文描述的任何其它递送装置相同或相似地构建,并且与其相同或相似地起作用。应该理解,对于没有关于递送装置930具体讨论的特征和功能,那些特征和功能可以与递送装置430或本文描述的任何递送装置相同或相似。

引导构件955被配置以如图33a中箭头a所示耦接到推动器套939的近端,并且设置在由图30b中所示的偏置构件990限定的管腔内。如图33b所示,偏置构件990被配置成在针941上滑动,针941耦接到设置在柱塞948内的针套(未示出)。

为了将推动器套939耦接到柱塞948,推动器套939在针941上朝向柱塞948的远端滑动,如图33c中的箭头b所示,直到引导构件955和偏置构件990插入到由柱塞948限定的管腔中并且推动器套939的翼片985与由柱塞948限定的对应槽(未示出)对齐。当推动器套939朝向柱塞948滑动并最终耦接到柱塞948时,偏置构件990被压缩或以其他方式加载有势能。尽管在图33a-33d中未显示,但是递送装置930可以包括手柄,并且类似于本文关于图17a和18a的翼片485和手柄435所描述的,当推动器套939耦接到柱塞948时(如图33d所示),翼片被手柄的内壁压缩。如图33e详细的视图中所示,针941可移动地设置在由推动器937限定的管腔内。

图34a-34h图示了在针941的外部周围形成处于细长盘绕构型(图34h)的远侧锚固件940的示例方法。远侧锚固件940(由缝线942形成)和针941可类似于或相同于本文关于先前实施方式描述的任何远侧锚固件和针被构建,并类似于和相同于本文关于先前实施方式描述的任何远侧锚固件和针起作用。针941限定内部管腔l,并且针941的远侧部分包括与管腔连通的槽sl。如在图34a中显示的,缝线942的第二区段970的第二部分972输送通过针941的槽sl且在结环980之间。结环980(例如,硅胶o形环)设置在缝线942和针941周围,以将缝线942固定到且在针941的槽sl内。以此方式,结环980限定远侧锚固件940的外边(或第一线圈963的远端965和第二线圈973的近端974),并且可以固定缝线942使得第一线圈963和第二线圈973可以形成在针941周围。

为了形成第一线圈963和第二线圈973,针941旋转使得缝线942的自由端(或第一区段960的第二部分962和第二区段970的第二部分972)围绕针941的外部形成多个圈,如在图34b中显示的。接着,第一区段960的第二部分962的环形成节段967通过从第一线圈963的近端964和外部朝向第二线圈973的近端974近侧地输送缝线942的第一区段960的第二部分962并且然后远侧地延伸通过第二线圈973的内部到达第二线圈973的远端975来形成,如在图34c中显示的。以类似的方式,第二区段970的第二部分972的环形成节段977通过从第二线圈973的远端975朝向第一线圈963的远端965远侧地输送缝线942的第二区段970的第二部分972并且然后近侧地延伸通过第一线圈963的内部到达第一线圈963的近端964来形成,如在图34d中显示的。

为了进一步准备远侧锚固件940用于递送到心脏,如在之前的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环形成节段可以通过拉动缝线942的第一区段960的第一部分961和缝线942的第二区段970的第一部分971而缩短和/或收紧。在图34e中显示了这样的构型。一旦环形成节段967、977形成,结环980就可以从针932和缝线942移除。在结环980移除后,环形成节段967、977可以进一步缩短或收紧,如在图34f和34g中显示的。接着,缝线942的第一区段960的第一部分961和缝线942的第二区段970的第一部分971可以近侧地输送到针941的内部管腔l的远端内并且近侧地通过内部管腔l,如在图34g和34h中显示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圈套993可以用来促进缝线942的输送和远侧锚固件942的形成,如在图34c、34d和34g中图示的。例如,圈套923可以用于将第一区段960的第一部分961和第二区段970的第一部分971输送到针的内部管腔l内并且近侧地通过内部管腔l。

在远侧锚固件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上面描述的结远侧锚固件940中的结的圆周缠绕由单个柔性管代替。在图35和36中图示了远侧锚固件的这种实施方式。图35图示了处于细长递送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040,并且图36图示了处于部署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040。在该实施方式中,柔性管1044具有远侧部分1045、和近侧部分1056、以及将远侧部分1045与近侧部分1056分开的缝(slit)1046。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代替单个柔性管1044,锚固件1040可以形成有由间隙分开的单独的远侧管和近侧管(未示出),而非如在图35中显示的单个柔性管的中间部分中的部分圆周缝。缝线1043输送到缝1046内并且通过缝1046,进入柔性管1044的管腔,从缝1045向远侧延伸通过管腔朝向并通过远侧部分1045的远端1065,然后沿着柔性管1044的外部向近侧延伸朝向并通过近侧部分1056的近端1074,然后向远侧延伸进入并通过柔性管1044的管腔朝向并通过远侧部分1045的远端1065,然后沿柔性管1044的外部向近侧延伸朝向并通过近侧部分1056的近端1074,并然后向远侧延伸通过柔性管1044的管腔,朝向并通过缝1045并且在柔性管1044的外面,如图35显示的。

类似于上面关于先前实施方式描述的结远侧锚固件,远侧锚固件1040可以使用上面关于先前实施方式描述的递送装置以类似的方式部署。例如,远侧锚固件1040可以以细长构型(图35)递送,并且通过近侧地拉动缝线股1042以相对于柔性管1044的远侧部分1045的近端1064横向地偏转柔性管1044的远侧部分1045的远端1065以朝向彼此牵引柔性管1044的远侧部分1045的近端1064和远端1065从而形成环l而移动成部署构型(图36),如在图36中显示的。类似地,缝线股1042可以近侧地拉动,以相对于柔性管1044的近侧部分1056的近端1074横向地偏转柔性管1044的近侧部分1056的远端1075,以朝向彼此牵引柔性管1044的近侧部分1056的近端1074和远端1075从而形成环l,如在图33中显示的。

在远侧锚固件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上面描述的结远侧锚固件240中的结的圆周缠绕由t形紧固件来代替,如在图37中的细长递送构型中显示的。类似于上面描述的结远侧锚固件240,远侧锚固件(或t形紧固件)1140可以使用在上面关于先前实施方式描述的递送装置中的任一个以类似的方式部署。例如,远侧锚固件1140可以耦接到一个或多个缝线1142,并且可移除地耦接到推动器1134或以其它方式与推动器1134可操作接触。远侧锚固件1140可以以细长构型递送,并且通过近侧地拉动缝线1142以旋转远侧锚固件1140使得远侧锚固件1140相对于推动器1134、递送装置1130的远端部分、和/或缝线1142不平行而移动成部署构型。同时,当推动器1134相对于递送装置的手柄(未示出)远侧地移动并且缝线1142近侧地拉动时,远侧锚固件1140可以与推动器1134分离或另外分开(未示出)。

在远侧锚固件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上面描述的结远侧锚固件240中的结的圆周缠绕由可扩展远侧锚固件代替,如在图38a-38d中显示的。图38a图示了处于细长递送构型的设置在由递送装置的远端部分1232限定的管腔内并且设置通过递送装置的远端部分1232的远侧锚固件1240。图38b图示了处于细长递送构型并且设置在递送装置的远端部分1232的外侧且远侧的远侧锚固件1240。图38c和38d分别以侧视图和透视图图示了处于部署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240。类似于上面描述的结远侧锚固件240,远侧锚固件1240可以使用在上面关于先前实施方式描述的递送装置中的任一个以类似的方式部署。例如,远侧锚固件1240可以耦接到缝线1242(或设置在缝线1242周围使得缝线1242延伸通过由远侧锚固件1240限定的管腔),缝线1242具有设置在缝线1242的远端处的止挡件1290。缝线1242可移除地耦接到推动器1234或以其它方式与推动器1234可操作接触。远侧锚固件1240可以以细长构型(例如参见图38a和38b)递送,并且通过近侧地拉动缝线1242和/或远侧地移动推动器1234而移动成部署构型,如在图38c和38d中显示的。以此方式,止挡件1290和推动器1234两者可以共同促进远侧锚固件1240从细长递送构型到径向扩展的部署构型的转变。

在远侧锚固件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上面描述的可扩展远侧锚固件1240由双可扩展远侧锚固件代替,如在图39a-39c中显示的。图39a图示了处于细长递送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340。图39b图示了处于部分部署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340。图39c图示了处于部署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340。类似于上面描述的可扩展远侧锚固件1240,远侧锚固件1340可以使用例如在上面关于先前实施方式描述的递送装置中的任一个以类似的方式部署。例如,远侧锚固件1340可以设置在缝线1342周围,使得缝线1342延伸通过由远侧锚固件1340限定的管腔,并且可移除地耦接到推动器(未示出)或以其它方式与推动器(未示出)可操作接触。远侧锚固件1340可以以细长构型(例如参见图39a)递送,并且通过近侧地拉动缝线1342和/或远侧地移动推动器(未示出)而移动成部署构型(例如参见,图39b和39c)。在该实施方式中,远侧锚固件1340包括两个缝。当缝线1342近侧地拉动和/或推动器(未示出)远侧地移动时,缝促进远侧锚固件1340的两个部分的扩展,如在图39b中显示的。在其部署构型中,如在图39c中显示的,使第一缝的末端和第二缝的末端彼此接触或几乎接触,以最大化远侧锚固件1340的两个部分的扩展。

在使用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远侧锚固件1340以细长构型(例如参见图39a)递送通过小叶(例如,天然二尖瓣小叶的脱垂节段)中的开口,直至远侧锚固件1340的中间部分1341设置在小叶的开口中,并且第一缝设置在心脏的左心房中,而第二缝设置在心脏的左心室中。远侧锚固件640然后移动成其部署构型(例如参见,图39b和39c),使得(由缝部分地限定的)两个部分径向地和/或横向地扩展。以此方式,远侧锚固件1340的两个部分可以共同将天然瓣膜小叶的一部分抓牢、夹紧、夹持或另外维持在其之间。除了将远侧锚固件1340可操作地耦接到天然瓣膜小叶,当部署时远侧锚固件1340提供跨过小叶的开口的密封,以防止或另外限制任何流体流过开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远侧锚固件1340的多个部分可以同时部署(例如,扩展),而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远侧锚固件1340的多个部分可以顺序地部署,例如,远侧部分可以第一次扩展,并且近侧部分可以在第一次之后第二次扩展,或反之亦然。

在远侧锚固件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上面描述的结远侧锚固件240中的结的圆周缠绕由可扩展远侧锚固件(或伞状锚固件)代替,如在图40a-37c中显示的。图40a图示了处于细长收缩递送构型并且邻近递送装置的远端部分1432的远侧锚固件1440。图40b图示了处于部分部署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440。图40c图示了处于部署或扩展构型并且设置在瓣膜小叶vl远侧的远侧锚固件1440。在该实施方式中,在远侧锚固件1440的递送期间,当远侧锚固件1440设置在由远端部分1432限的定管腔内时,远端部分1432的内壁可以保持远侧锚固件1440处于其细长递送构型。当处于细长递送构型时,远侧锚固件1440的开放末端部分1440a设置在远侧锚固件的圆形远端1440b近侧,如在图40a中显示的。类似于上面描述的远侧锚固件240,远侧锚固件1440可以使用在上面关于先前实施方式描述的递送装置中的任一个以类似的方式部署。例如,远侧锚固件1440可以耦接到缝线1442,并且可移除地耦接到推动器1434或以其它方式与推动器1434可操作接触。远侧锚固件1440可以在细长构型(例如参见图40a)中递送,并且通过近侧地拉动缝线1442和/或远侧地移动推动器1434而移动成部署构型(例如参见,图40b和40c)。当远侧锚固件1440远侧地移动并且开放末端部分1440a离开递送装置的远端部分1432时,允许远侧锚固件1440朝向其部署或扩展构型扩展(即,开放末端1440a打开),如在图40b中显示的。

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远侧锚固件可以配置为类似于远侧锚固件1440,除了远侧锚固件可以设置在缝线1442上使得伞状部分的开放末端在远侧锚固件的圆形远端的远侧。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圆形远端可以限定缝线可以延伸通过并且固定的孔。远侧锚固件可以用例如形状记忆材料形成,使得当约束在递送装置内时,远侧锚固件具有偏置的扩展或部署构型和细长收缩构型。远侧锚固件可以利用例如推动器装置从递送装置中推动或移动出来。当远侧锚固件离开递送装置的远端时,远侧锚固件可以从其细长收缩构型转变为其扩展、部署或偏置构型。换言之,当远侧锚固件离开递送装置的远端时,远侧锚固件的开放末端打开成其扩展或偏置构型。以此方式,当远侧锚固件离开递送装置时,远侧锚固件可以从其递送构型转变为其部署构型。

在远侧锚固件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上面描述的结远侧锚固件240中的结的圆周缠绕由可扩展远侧锚固件代替,如在图41a-41d中显示的。在该实施方式中,远侧锚固件1540包括具有自由端1540a的细长构件1540b和止挡件接收区段1591。图41a图示了处于细长递送构型并且设置在递送装置的远端部分1532限定的管腔内使得细长构件1540b的自由端1540a设置在远侧锚固件1540的止挡件接收区段1591近侧的远侧锚固件1540。图41b图示了处于细长递送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540。图41c和41d图示了处于部署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540。在该实施方式中,缝线1542的远端部分包括止挡件1590,并且远侧锚固件1540的止挡件接收区段1591被配置为与止挡件1590协作配合。在远侧锚固件1540的递送期间,当远侧锚固件1540设置在由远端部分1532限定的管腔内时,远端部分1532的内壁可以保持远侧锚固件1540处于其细长递送构型,如在图38a中显示的。类似于上面描述的远侧锚固件240,远侧锚固件1540可以使用在上面关于先前实施方式描述的递送装置中的任一个以类似的方式部署。例如,远侧锚固件1540可以耦接到缝线1542,并且可移除地耦接到推动器1534或以其它方式与推动器1534可操作接触。远侧锚固件1540可以在细长构型(例如参见图41a)中递送,并且通过近侧地拉动缝线1542和/或远侧地移动推动器1534(例如参见图41c)而移动成部署构型(例如参见图41b和41c)。以此方式,缝线1542的止挡件1590可以移动成与止挡件接收区段1591接触,并且止挡件1590和止挡件接收区段1591可以共同促进远侧锚固件1540从细长递送构型到扩展部署构型的转变。

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远侧锚固件可以配置为类似于远侧锚固件1540,除了远侧锚固件可以设置在缝线1542上使得细长构件的自由端在止挡接件收区段远侧。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远侧锚固件可以用例如形状记忆材料形成,使得当约束在递送装置内时,远侧锚固件具有偏置的扩展或部署构型和细长收缩构型。远侧锚固件可以利用例如推动器装置从递送装置中推动或移动出来。当远侧锚固件离开递送装置时,远侧锚固件的远端可以从其细长收缩构型转变为其扩展、部署或偏置构型。换言之,当远侧锚固件离开递送装置的远端时,细长构件的自由端可以朝向远侧锚固件的部署或偏置构型径向地扩展。以此方式,当远侧锚固件离开递送装置时,远侧锚固件可以从其递送构型转变为其部署构型。

远侧锚固件1540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例如可锻造不锈钢、形状记忆或超弹性合金、或聚合物。一种这样的聚合物例如可以包括聚芳基醚酮(paeks),诸如聚醚醚酮(peek)。可选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远侧锚固件可以包括或耦接到被配置为当远侧锚固件设置在心脏内时分布锚固件负荷、覆盖和/或密封在小叶中作出的孔、和/或促进向内生长或另外期望的生物学响应的材料(例如,织物和/或聚合物)。例如,如在图42a和42b中图示的,图41a-41d的远侧锚固件1540可以具有这样的耦接到其的材料1592。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材料1592可以在细长构件1540b之间延伸并且越过远侧锚固件1540的自由端1540a,如在图42a中显示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材料1592可以定尺寸并且成形为复制或几乎复制远侧锚固件1540的细长构件1540b的尺寸和形状,如在图42b中显示的。

在远侧锚固件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上面描述的结远侧锚固件240中的结的圆周缠绕由可扩展远侧锚固件代替,如在图43a-43c中显示的。图43a图示了处于部署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640的远端部分。图43b图示了处于部署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640的近端部分。图43c以部分横截面图示了处于部署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640。在该实施方式中,缝线1642的远端部分包括止挡件1690。径向支撑构件1694耦接到远侧锚固件1640的近端部分并且设置在远侧锚固件1640的近端部分近侧。径向支撑构件1694可以防止或另外限制远侧锚固件1640不期望地翻转或偏转(1)越过由止挡件1690限定的平面、和/或(2)向止挡件1690的远侧。径向支撑构件1694可以由足以提供径向支撑的任何合适的材料制作,诸如例如非弹性材料。此外,如在图43c中最佳显示的,远侧锚固件1640被预先配置为具有微小角度。

类似于上面描述的远侧锚固件240,远侧锚固件1640可以使用在上面关于先前实施方式描述的递送装置中的任一个以类似的方式部署。例如,远侧锚固件1640可以耦接到缝线1642,并且可移除地耦接到推动器(未示出)或另外与推动器(未示出)可操作接触。远侧锚固件1640可以在细长构型(未示出)中递送,并且通过近侧地拉动缝线1642和/或远侧地移动推动器(未示出)而移动成部署构型,如在图43a-43c中显示的。以此方式,缝线1642的止挡件1690可以移动成与远侧锚固件940的远端部分接触,并且因此可以共同促进远侧锚固件1640从细长递送构型(未示出)到扩展部署构型的转变。尽管未示出,但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除了或代替耦接到径向支撑构件1694,远侧锚固件1640可以包括径向加强构件。

在远侧锚固件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上面描述的结远侧锚固件240中的结的圆周缠绕由可扩展编织物代替,如在图44a-44e中显示的。图44a图示了处于细长递送构型的可扩展编织物远侧锚固件1740,图44b参照瓣膜小叶l图示了处于细长递送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740,图44c以横截面图示了处于细长递送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740。图44d参照瓣膜小叶l图示了处于扩展或部署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740,图44e以横截面图示了处于部署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740。在该实施方式中,可扩展编织物远侧锚固件1740具有远侧部分1745、近侧部分1756、和设置在其之间的远侧套环1795。远侧锚固件1740还包括设置在远侧锚固件1740的近侧部分1756近侧的近侧套环1796。类似于上面描述的结远侧锚固件240,远侧锚固件1740可以使用在上面关于先前实施方式描述的递送装置中的任一个以类似的方式部署。例如,远侧锚固件1740可以耦接到缝线1742。远侧锚固件1740可以在细长构型中递送,并且通过近侧地拉动缝线股1742以引起编织的远侧部分1745和编织的近侧部分1756径向地扩展而移动成部署构型,如在图44d和44e中显示的。

在可扩展编织物远侧锚固件1740的部署之前,远侧套环1795可以与在小叶l中形成的孔对准并且至少部分设置在小叶l中形成的孔内,如在图44b中显示的。以此方式,当部署(径向地扩展)时,远侧锚固件1740的远侧部分1745将会设置在小叶l的远侧上(例如,在心脏的心房内),并且远侧锚固件1740的近侧部分1746将会设置在小叶l的近侧上(例如,在心脏的心室内),如在图44d中显示的。远侧部分1745和近侧部分1746的部署可以分阶段地开始。例如,远侧部分1745的部署可以在近侧部分1746处于细长递送构型时开始,并且近侧部分1746的部署可以在远侧部分1745已经转变为部署构型之后开始。

另外对于该实例,在使用中,远侧锚固件1740可以插入到心脏的心房内,并且远侧部分1745可以部署在心房内。接着,缝线1742可以近侧地拉动,使得远侧锚固件1740的远侧部分1745的近侧侧表面与心脏瓣膜小叶l的心房侧接触。以此方式,在远侧锚固件1740的近侧部分1746部署之前,远侧部分1745可以操纵到期望的位置。一旦远侧部分1745合适地抵靠瓣膜小叶l定位,远侧锚固件1740的近侧部分1746就可以部署,使得近侧部分1746的远侧侧表面与瓣膜小叶l的心室侧接触,由此将小叶l固定在远侧部分1745与近侧部分1746之间。

尽管未显示,但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远侧锚固件1740可以包括配置为锁定、偏置或以其它方式维持远侧锚固件1740处于其扩展部署构型的锁定机构。另外,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远侧部分1745和近侧部分1746可以由形状记忆或超弹性材料形成,使得其扩展部署构型是其未偏置构型。

在远侧锚固件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上面描述的结远侧锚固件240中的结的圆周缠绕由单个柔性管代替,如在图45a-45c中显示的。图45a图示了处于细长递送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840,图45b和45c分别以侧视图和透视图图示了处于部署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840。在该实施方式中,柔性管1840具有远侧部分1845、和近侧部分1856、以及设置在其之间的中间部分1846。每个部分由铰链区段分开,即,第一铰链区段1897设置在远侧部分1845与中间部分1846之间,第二铰链区段1898设置在中间部分1846与近侧部分1856之间。缝线1842在其远端处包括止挡件1890,并且从那里延伸通过第一孔ap1、第二孔ap2和第三孔ap3,每个孔由柔性管1840限定,如在图45a-45c中显示的。

类似于上面描述的结远侧锚固件240,远侧锚固件1840可以使用在上面关于先前实施方式描述的递送装置中的任一个以类似的方式部署。远侧锚固件1840可以在细长构型中递送,并且通过近侧地拉动缝线股1842以围绕其各自的铰链区段1897、1898偏转部分1845、1846、1156而移动成部署构型,如在图45b和45c中显示的。以此方式,部分1845、1846、1856朝向彼此牵引(或折叠到彼此上),以形成扩展部署构型。

远侧锚固件1840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形成,例如,epfte或类似的生物相容性聚合物。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代替单个柔性管1844,锚固件1840可以由单独的部分形成,然后耦接在一起。另外,在替代性实施方式中,代替三个部分(即,远侧、近侧、中间),锚固件1840可以包括任何合适数量的部分(例如,单个部分或四个或更多个部分)。

在远侧锚固件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上面描述的结远侧锚固件240中的结的圆周缠绕由铰接的管代替,如在图46a和43b中显示的。图46a图示了处于细长递送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940,并且图46b示意地图示了处于部署构型的远侧锚固件1940。在该实施方式中,铰接的管1940具有远侧部分1945、和近侧部分1956、以及促进远侧部分1945和近侧部分1956在远侧锚固件1940的期望区段处的部署、偏转或弯曲的铰链区段hs。细长管1999的远端部分固定地耦接到远侧锚固件1940的远侧部分1945的远端,并且延伸通过由远侧锚固件1940限定的管腔,从远侧锚固件1940的近侧部分1945的近端中出来,并且然后耦接到缝线1942,如在图46a中显示的。类似于上面描述的结远侧锚固件240,远侧锚固件1940可以使用在上面关于先前实施方式描述的递送装置中的任一个以类似的方式部署。例如,远侧锚固件1940可以在细长构型中递送,通过近侧地拉动缝线股1942并且由此类似地利用缝线股1942近侧地移动细长管1999以相对于铰链区段hs横向地偏转铰接的管1940从而形成部署或扩展构型而移动成部署构型,如在图46b中显示的。

虽然一些远侧锚固件在上面描述为递送到心脏的左心室,从心室侧向心房侧刺穿天然二尖瓣小叶,将远侧锚固件部署在小叶的心房侧上,并且将远侧锚固件锚固到心脏的心尖区域,但是在其它实例中,上面描述的远侧锚固件可以经由其它合适的方法(例如,经股地、经心房地和/或经由下腔静脉(ivc))递送并且部署。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从心房侧向心室侧刺穿一个或多个天然瓣膜小叶,并且远侧锚固件可以从心房侧递送到心室侧并且部署在心室中。在此类实施方式中,在一些实例中,远侧锚固件可以附接或以其它方式耦接到(例如,经由缝线)第二远侧锚固件(例如,部署在第二小叶处)。在一些实例中,远侧锚固件可以通过从心房侧向心室侧输送附接到锚固件的缝线通过小叶之间的区域或空隙而锚固到心脏的心尖区域。

应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远侧锚固件可以使用本文描述的递送装置中任一个或任何其他合适的递送装置来递送和部署。尽管本文描述的一些实施方式已经包括被配置成部署大体积结远侧锚固件的递送装置,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那些递送装置可以被配置为递送和部署任何合适的远侧锚固件,例如35-46b中图示的远侧锚固件中任一个。

应该理解的是,尽管在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中,穿刺构件被显示和描述为限定人造腱索可以延伸通过的内部管腔,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文描述的递送装置中任一个可以包括具有人造腱索可沿其延伸的实心轴。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例如,人造腱索的近端部分可以耦接到递送装置的致动器。

虽然在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诸如例如参考完全的向前部署序列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缝线的一部分被图示和描述为耦接到致动器和/或缝线捕捉器,但是在替代实施方式中,缝线的一部分(例如,近端部分)可以耦接(例如,固定地耦接)到递送装置的任何合适的部分。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缝线的近端部分可以固定地耦接到递送装置的手柄。

在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中,为了允许远侧锚固件相对于致动器滑动,当缝线被装载在递送装置内时,在远侧锚固件和缝线捕捉器(或其他位置,在该位置缝线的近端部分固定地耦接)内的缝线锁之间的缝线中存在松弛部分。在替代实施方式中,除了或代替松弛部分,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机构。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簧等可以耦接到缝线和递送装置的手柄的一部分,使得远侧锚固件可以如本文进一步详细讨论的那样滑动。

应该理解的是,尽管在本文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中,递送装置包括外管和末端效应器,但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递送装置可以类似于本文描述的递送装置中任一个被构建并且可以类似于本文描述的递送装置中任一个起作用,除了递送装置不包括外管和末端效应器。在这样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在一些情况下,递送装置可以与被配置为与本文描述的外管和/或末端效应器类似或相同地起作用的单独的装置或多个装置协作地递送和部署远侧锚固件。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可以使用导入器瓣膜、鞘、导管等。在这种情况下,当穿刺构件和/或推动器装置用于递送和部署远侧锚固件时,穿刺构件和/或推动器装置可以可移动地设置在导入器瓣膜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末端效应器可以设置在导入器瓣膜的远端部分处。

尽管以上已经关于由操作员(例如外科医生)进行的程序描述了递送装置的各种实施方式,但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递送装置可以被配置为与例如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中施用的机器人结合地操作。类似地陈述,可以使用上述递送装置来执行机器人辅助程序。

尽管以上已经关于经心尖方法并且通过心脏的左心房描述了各种实施方式,但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经股地(例如,使用导管)递送锚固件-系索设备。在一些情况下,例如,天然二尖瓣小叶可以从小叶的心房侧被刺穿到小叶的心室侧,并且缝线的自由端可以固定在一起(例如边到边修复)。在其他情况下,作为另一个例子,在从心房侧至小叶的心室侧刺穿天然二尖瓣小叶之后,缝线的自由端可以延伸超过小叶的自由边朝向心室并固定至心室壁或通过心尖并固定在心脏外面,如关于前述实施方式所述。作为进一步的例子,在一些情况下,可以经股递送锚固件-系索设备,并且递送装置可以从心室侧到心房侧刺穿天然二尖瓣小叶,并且缝线可以固定在一起或定路线到心室并固定在心室壁。

虽然各种实施方式已经在上面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它们仅已经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进行呈现。在上面描述的方法指出某些事件以一定顺序发生的情况下,某些事件的顺序可以更改。此外,当可能时,某些事件可以在并行过程中同时执行,以及如上面描述的那样顺序地执行。

在上面描述的示意图和/或实施方式指出某些部件布置在某些定向或位置中的情况下,部件的布置可以更改。虽然实施方式已经具体地显示并描述,但是应理解可以进行形式和细节的各种改变。本文中描述的设备和/或方法的任何部分都可以以任意组合进行组合,除了相互排斥的组合。本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包括所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的功能、部件和/或特征的各种组合和/或子组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