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抛式文身针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5009发布日期:2018-12-22 08:2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可抛式文身针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可抛式文身针筒、生产可抛式文身针筒的方法、将可抛式文身针筒插入文身机驱动单元中的方法、用于可抛式文身针筒的文身机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可抛式文身针筒的针的针驱动器、以及操作文身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de102011120366a1描述了示例性文身机。创造文身艺术可能既耗时又费体力,因为墨水是永久性的,需要以高精度地递送到正确的位置。不同形状的针可以用于艺术品的不同部分。出于卫生原因,文身机在创造人体艺术时通常用可抛的塑料袋覆盖住。显然,文身设备面临着许多不同的要求,包括成本效率、人体工程学、多功能性和灵活性、效率、可靠性、精确度和卫生。人们不断努力提供改进的文身设备,使文身过程更安全、高效、可靠和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或至少减轻部分或全部上述问题。为此,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至文身机驱动单元上的可抛式文身针筒,该文身针筒包括筒壳体和针组件,该针组件包括针驱动器连接器和至少一个针,该针驱动器连接器可连接到该文身机驱动单元的针驱动器上以便接收往复运动,该针组件滑动地布置在该文身针筒中,以允许沿往复轴线的所述往复运动,其中该筒壳体具有:设有针管嘴的前端部,以便允许至少一个针从该文身针筒往复伸出;后端部,该后端部被配置为连接到该文身机驱动单元上,其中该针驱动器连接器包括针组件磁体,该针组件磁体用于在相对于该往复轴线的径向连接方向上以非接触方式连接到该针驱动器的配合驱动磁体上。针组件磁体与驱动磁体之间的磁性接合允许在针组件与驱动磁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中明确且明显的均衡位置。因此,针组件的往复运动将是明确的和受控的。

根据实施例,该针筒包括可释放的针组件保持器,该可释放的针组件保持器用于将该针组件保持在该至少一个针不从该针管嘴伸出的缩回保持位置,其中该针组件当释放所述针组件保持器后可从该缩回保持位置移动到该针自由往复运动而不与该针组件保持器接合的前进操作位置。这种保持器提供了一种安全装置,允许在将筒连接到驱动单元之前完全安全地处理该筒。

根据实施例,针组件保持器在文身针筒中是独立的。术语“独立的”应该被解释为整个保持器以不可移除的方式形成筒的一部分,这有助于例如在拆卸筒时重新启动保持器。

根据实施例,针组件保持器被配置为当朝着针管嘴作用在针组件上的力超过极限力时自动释放。这样的配置使得能够非常简单地释放保持器,例如在将筒连接到驱动单元上时。举例来说,保持器可以通过针组件与筒壳体的一部分之间的摩擦接合和/或磁性接合来形成。

根据实施例,针组件保持器被配置为当针组件到达缩回保持位置时自动地与针组件接合。当从驱动单元拆卸/拔出针时,通常可以达到这样的位置。

根据实施例,针组件保持器包括用于将针组件磁体保持在缩回位置上的铁磁元件。这种保持器很简单,只需要很少的零件。举例来说,铁磁元件可以被配置为位于筒壳体的后壁处或形成筒壳体的后壁的垫片。

根据实施例,针组件磁体具有在基本上平行于往复轴线的第一方向上对齐的磁矩。这种筒特别适合于由驱动磁体驱动,该驱动磁体具有在与第一方向基本上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对齐的磁矩,比如具有轴向极性的环形磁体。此外,这种设计将使磁体之间的轴向连接特别牢固,并且由于一旦接合就需要更高的渐变或非线性力来轴向分离磁体,从而提供更明显的轴向位置。当将筒连接到驱动单元上时,针组件保持器可以有助于防止至少一个针被推出针筒。应该承认,从严格的物理角度来看,磁体可以由磁矩相反的原子或微观区域组成,它们共同构成宏观磁矩。然而,在整个本披露中,磁体的术语“磁矩”仅指宏观现象,即与磁体的总体磁极性对应的集合的整体磁矩。

根据实施例,筒壳体的后端部设有至少一个内部间隔元件,从而在该针组件磁体与该筒壳体的后端部的内壁表面之间引入径向间隙,以便在该针组件磁体后面的后部空间与该针组件磁体前面的前部空间之间限定空气逸出通道。通过允许空气在前后部空间之间相对自由地通过,当针组件高速移动时,针组件磁体的两侧积累的空气压力不会显著损害针组件的运动。间隔元件还可以为针组件提供径向稳定性。举例来说,间隔件可以被配置为从筒壳体径向向内伸出并沿着往复轴线延伸的一个或若干个内脊。这些脊可以与筒壳一体地形成。优选地,这些脊基本上是直的,和/或与往复轴线基本上平行。

根据实施例,筒壳体的后端部设有至少一个外部间隔元件,以便在筒壳体的后端部的外壁表面与驱动磁体之间引入径向间隙。通过允许空气在驱动磁体的前侧空间和后侧空间之间自由通过,当驱动磁体高速移动时,驱动磁体的两侧上积累的空气压力不会显著损害驱动磁体的运动。这与环形驱动磁体结合可能是特别理想的。举例来说,间隔件可以被配置为从筒壳体径向向外伸出并沿着往复轴线延伸的一个或若干个外脊。这些脊可以与筒壳一体地形成。优选地,这些脊基本上是直的,和/或与往复轴线基本上平行。

根据实施例,筒壳体的后端部由刚性壁密封。这种设计是卫生的,因为它可以防止体液被输送到文身机驱动单元,并且不会使外部活动部件暴露于文身机驱动单元。当从文身机驱动单元拆卸筒时,刚性壁还可以通过与驱动磁体的接合来防止针被拉出筒。

根据实施例,针组件可以以非弹性方式沿往复轴线自由滑动。这种设计降低了文身机驱动单元所需的驱动功率,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减少了振动并适当地延长了电池寿命。

根据实施例,针驱动器连接器的后端包括径向延伸的铁磁凸缘以及从铁磁凸缘向后延伸的针组件磁体对齐结构。这种设计有助于筒的组装,因为针组件磁体可以简单地放置在铁磁凸缘上,从而磁性地卡扣到铁磁凸缘上。对齐结构将使磁体在针驱动器连接器的后端上保持径向对齐。举例来说,对齐结构可以包括对齐销,例如,设有配合孔的磁体可以在该对齐销上滑动。

根据另一方面,通过生产可抛式文身针筒的方法解决或至少减轻了部分或全部上述问题,该方法包括:提供针驱动器连接器,该针驱动器连接器包括径向延伸的铁磁凸缘以及从该铁磁凸缘延伸的针组件磁体对齐结构;提供针组件磁体,该针组件磁体包括对齐结构,该对齐结构被配置为与从该铁磁凸缘延伸的该对齐结构配合;并且将该针驱动器组件磁体放置在该铁磁凸缘上,使得该针组件磁体的对齐结构与该铁磁凸缘的对齐结构配合。这种附接磁体的方式快速、简单并且不需要化学品。

根据又一方面,通过用于驱动如上所述的可抛式文身针筒的针组件的文身机驱动单元解决或至少减轻了部分或全部上述问题,该文身机驱动单元包括:用于接收该可抛式文身针筒的针筒插座;用于驱动该可抛式文身针筒的针组件沿往复轴线往复运动的针驱动器,该针驱动器被配置为沿着所述往复轴线轴向往复运动并且包括包围该针筒插座的环形驱动磁体,该驱动磁铁具有在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往复轴线的第一方向上对齐的磁矩,并且能够在相对于该往复轴线的径向连接方向上以非接触方式连接到该针组件的配合针组件磁体上,该针组件磁体具有在与该第一方向基本上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对齐的磁矩。这种驱动单元可以用于驱动如上所述的针筒。

根据又一方面,通过一种用于驱动可抛式文身针筒的针组件沿往复轴线往复运动的针驱动器解决或至少减轻了部分或全部上述问题,该针驱动器包括环形驱动磁体,该环形驱动磁体具有在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往复轴线的第一方向上对齐的磁矩并且能够在相对于该往复轴线的径向连接方向上以非接触方式连接到该针组件的配合针组件磁体上,该针组件磁体具有在与该第一方向基本上相反的第二方向上对齐的磁矩,该针驱动器进一步包括用于连接到文身机驱动单元的驱动活塞上的第二从动磁体。这种针驱动器可以容易地由操作者拆卸和更换,因为它可以通过磁性界面连接到驱动活塞。由此,使用者可以容易且快速地在具有相应驱动磁体的不同磁性的针驱动器之间切换,使得可以在驱动磁体与针组件磁体之间的接合中获得不同的弹性水平。

根据又一方面,通过将可抛式文身针筒插入文身机驱动单元中的方法解决或至少减轻了上述问题的部分或全部,该方法包括:将筒的后端部插入该文身机驱动单元的针筒插座中,从而使该文身针筒的针组件与该文身机驱动单元的针驱动器接合;并且将该筒的后端部更深地插入该文身机驱动单元的针筒插座中,从而从将该针组件保持在缩回位置上的针组件保持器上释放该针组件。这种方法提供了一种非常简单、高效和安全的针筒处理方式。

根据又一方面,通过一种操作文身机的方法解决或至少减轻了部分或全部上述问题,该方法包括通过驱动磁体与针组件磁体之间的相对于往复轴线的径向且非接触式磁性接合使文身针沿着所述往复轴线往复运动。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另外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的说明性且非限制性的详细说明而更好地得到理解,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将用于相似的元件,在附图中:

图1a是文身机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1b是图1a的文身机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

图2展示了图1a-b的文身机的、如图1b中的虚线圆圈所示的下部的纵向截面;

图3是可抛式文身机筒的透视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可抛式文身机筒的纵向截面;

图5是沿图4的v-v线截取的图3-4的可抛式文身机筒的截面;

图6a是图1a-b和图2的文身机的针驱动器的透视示意图;

图6b是图6a的针驱动器的截面的透视图;

图7a是展示了图3-5的可抛式文身针筒插入图6a-b的针驱动器中的纵向截面;

图7b是展示了图3-5的可抛式文身针筒插入图6a-b的针驱动器并到达初始位置后的纵向截面;并且

图7c是展示了在文身机的操作期间图3-5的可抛式文身针筒和图6a-b的针驱动器的纵向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b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展示了示例性文身机10,该文身机包括驱动单元12和文身针筒14。文身针筒14是可抛的,即,它仅在单个受试人身上的单个文身过程中使用,然后出于卫生原因而丢弃。优选地,文身针筒在文身过程开始时也是无菌的;通常可以在筒14的生产期间进行消毒。具有大体笔的形状的文身机10被配置为使针组件往复运动,该针组件设有在文身机的下端从针管嘴18伸出的一组针16。针筒14设有开口20,该开口用于接收要递送到要通过往复运动的针16文身的受试者的皮肤中的墨水。驱动单元12设有电接口22,该电接口用于从文身机控制器(未示出)接收电驱动电流,并且包括电动机(未示出)和转换机构(未示出),该转换机构用于将电动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活塞的轴向往复运动。文身机驱动单元的这些功能和特征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并且这里将不再更详细地描述。

图2展示了文身机10的由图1b中的虚线圆圈ii指示的下部的纵向截面。由电动机和转换机构驱动的活塞24被配置为沿往复轴线a振动或往复运动,从而使针沿着轴线a往复运动。针筒14包括壳体26,其中包括针16的针组件28滑动地布置为允许沿着往复轴线a的所述往复运动。筒壳体26的后端30插入到驱动单元12的针筒插座32中,并且筒壳体26可拆卸且牢固地附接到驱动单元12的外壳34。

除了针16之外,针组件28还包括针驱动器连接器36,用于将针16连接到文身机驱动单元12的针驱动器38。针驱动器连接器36包括:焊接在附接板42上的销40,针16焊接在附接板上;以及针组件磁体44,用于相对于往复轴线a在径向连接方向上磁性连接到针驱动器46的配合驱动磁体46上。磁性连接是非接触式的,并且基于针组件磁体44与驱动磁体46之间通过筒壳体26的后端30的壁的磁性接合。针组件磁体44和驱动磁体46都沿着往复轴线被极化,但是方向相反,即,假设针组件磁体44的北极向上朝着活塞24,驱动磁体46的北极向下朝着针16。驱动磁体46与针组件磁体44之间的径向接合允许筒壳体26的整个后端部30一体形成、刚性且气密密封,从而完全消除由于任何活动或柔性部件的不紧密或故障而导致生物材料在此方向上渗漏的风险。

图2展示了处于相对于彼此均衡的稳定位置的两个磁体44、46,其中针组件磁体44的北极与驱动磁体46的南极垂直对齐,反之亦然。即使是最轻微的偏离这个位置也会对所示的稳定位置产生强大的回复力;因此,在针驱动器38与针驱动器连接器36之间的接合中使用两个配合磁体在针组件磁体44与驱动磁体46之间的位置关系中提供了明确且明显的均衡位置。在所示实施例中,针组件磁体44具有圆柱形外罩面,并且驱动磁体46是环形磁体,该环形磁体具有包围针组件磁体44的圆柱形内表面。

针驱动器38的驱动磁体46限定朝向筒14的下驱动界面。针驱动器38还设有第二从动磁体48,该第二从动磁体限定朝向驱动活塞24的上从动界面。为此目的,活塞24设有驱动磁体50,吸引驱动磁体48以使其直接、实际接合或邻接。磁性界面允许非常容易地从驱动单元12拆卸针驱动器38。此外,针驱动器38与活塞24之间的轴向实际接触提供了针驱动器38相对于活塞24的运动的非常明确的运动。作为在针驱动器38与活塞24之间的界面中具有两个配合磁体的替代方案,磁体48、50中的任一个可以仅是铁磁部件而没有聚集磁矩。

现在转向图3,针筒壳体26的后端部30限定圆柱形横截面的圆筒,从而允许针组件磁体44(参见图2)沿其长度轴向移动。一对卡口翼52a-b限定卡口接头的第一部分,用于连接到设置在驱动单元12的针筒插座32(参见图2)中的所述卡口接头的第二部分(未示出),以允许将筒14牢固地附接到驱动单元12。外脊54从针筒壳体的端部30的外表面径向向外伸出并围绕其外周分布。脊54平行于往复轴线a延伸,并沿着沿轴线a的路径引导驱动磁体46。

图4的横截面更详细地展示了筒,并且是处于未插入文身机驱动单元12时所采取的状态(参见图1)。可以由例如铁或钢制成的铁磁垫片56被固定在针筒壳体26的后端部30内的最后的位置。垫片56将针组件28保持在缩回保持位置,从而保持针16的尖锐的针端被保护在针筒壳体26的前端部58内,直到筒14被插入到驱动单元12的针筒插座32中(参见图2)为止。图4还展示了针组件磁体44与铁磁垫片56之间的气隙57。气隙不是必需的,而是仅提供微调针组件磁体44与铁磁垫片56之间的吸引力的方式,将在下面进一步阐明其目的。可替代地,可以用非铁磁材料填充气隙;例如,气隙可以由塑料形成,并且气隙也可以与针筒壳体26成一体。针筒壳体26由最前面的壳体件26a和最后面的壳体件26b形成,从而允许针组件在组装筒14时被插入到筒14中。壳体26具有刚性后壁部分27,该后壁部分限定了针组件28的最靠后的停止位置。针组件磁体44通过仅磁性吸引力附接到销40,该销由比如铁磁钢等铁磁材料制成,这便于组装。壳体26可以由例如聚甲醛,即缩醛塑料制成,这种材料提供高耐久性水平以及低摩擦。

铁磁套环或凸缘60为磁体44提供轴向支撑,并且在凸缘60后面延伸的销40的最后面的部分提供径向对齐和支撑。

图5是沿图4的v-v截取的截面中看到的针筒14的透视图。内脊62从针筒壳体的端部30的内表面径向向内伸出并围绕其外周分布。脊62平行于往复轴线a延伸(参见图5),并沿着沿轴线a的路径引导针组件磁体44。

图6a更详细地展示了针驱动器38。空气逸出孔64允许空气在由针驱动器38和筒壳体26的后端部30限定的空间(图2)与针驱动器后面的空间之间通过。外脊65从针驱动器38的外表面径向向外伸出并围绕其外周分布。脊65平行于往复轴线a延伸(参见图3),并提供径向支撑,以便沿着平行于轴线a的路径引导针驱动器38。

图6b展示了针驱动器38的截面,示出了环形驱动磁体46和从动磁体48、以及气孔64。

图7a展示了将针筒14插入到文身机驱动单元12中(参见图2)。出于清晰的原因,图7a中所示的驱动单元12的唯一部分是针驱动器38。在图7a的位置,针组件磁体44的南极面向驱动磁体46的南极,并且对抗针组件磁体44与驱动磁体46之间的磁斥力插入针筒14。随着筒14向上移动,针组件磁体44通过铁磁垫片56保持缩回到保持位置,直到针组件磁体44已到达其在驱动磁体46的中心处的均衡位置。一旦针组件磁体44已经达到所述均衡位置,针组件磁体44与驱动磁体46之间的磁性接合的强度将超过针组件磁体44与铁磁垫片56之间的磁性接合的强度。此后,随着筒14被更深地压入到针驱动器38中时,针驱动器38将针组件磁体44从铁磁垫片56中拉出,使针驱动器38和针组件28到达图7b所示的前进位置。当由驱动磁体46施加在针组件磁体44上的向下轴向拉力超过由针组件磁体44与铁磁垫片56之间的磁性接合强度决定的极限力时,针组件磁体44从铁磁垫片56释放。在到达图7b的位置之后,筒14可以在插座32中扭动(参见图2),从而将筒14的卡口翼52a-b(参见图3)锁定到驱动单元壳体34(参见图2)上。

图7b展示了当筒14正确地连接到驱动单元12上时(参见图2)针驱动器38和针组件28处于相对于图7a的保持位置的前进操作位置。特别地,图7b展示了在前进操作位置的初始最后面的端点处的针组件28,在该端点处活塞24(参见图2)处于缩回位置,并且针16不从管嘴18伸出。在操作位置,针组件磁体44基本上不受到铁磁垫片56的磁吸引力,使得针组件28可以以非弹性方式沿往复轴线自由滑动。只要针组件保持在前进操作位置,针组件28就可以自由往复运动而不与铁磁垫片56接合。当针驱动器38通过活塞24沿往复轴线a(图2)往复运动时,针驱动器38和针组件28将在图7b和图7c中分别所示的操作位置端点之间振动。

为了便于自由运动,针筒壳体26的后端部30的外脊54(参见图3)在驱动磁体46与针筒壳体26的后端部30的外表面之间维持气隙。该气隙用于当驱动磁体46高速移动时允许空气在驱动磁体46前面的空间66(图7c)与驱动磁体46后面的空间68之间相对自由地通过。

类似地,针筒壳体26的后端部30的内脊62(参见图5)在针组件磁体44与针筒壳体26的后端部30的外表面之间维持气隙。该气隙用于当针组件28高速移动时允许空气在针组件磁体44前面的空间70(图7c)与针组件磁体44后面的空间72之间相对自由地通过。

针驱动器38的外脊65(参见图6a)在针驱动器38与驱动单元12(参见图2)的外壳34(参见图2)的内表面之间维持气隙。该气隙用于当针驱动器38高速移动时允许空气在针驱动器38前面的空间66(图7c)与针驱动器38后面的空间74之间相对自由地通过。脊54、62、65还用于减小摩擦并沿着它们的轴向运动引导相应的部件。当针驱动器38高速移动时,气孔64(图6a-b)允许空气在杯形针驱动器38内部的空间68(图7c)与针驱动器38后面的空间74之间相对自由地通过。

在从驱动单元12拆卸筒14时,铁磁垫片56将自动与针组件磁体44重新接合。在扭动以释放卡口接头之后,可以将筒14从针驱动器38中拉出,使得驱动磁体46将针组件磁体44拉回到缩回保持位置,该针组件磁体在该保持位置将再次与铁磁垫片56接合。一旦针组件磁体44的向后运动已经被刚性后壁部分27阻止,则从针驱动器38继续拆卸筒14将释放驱动磁体46与针组件磁体44之间的接合。显然,由针组件磁体44和铁磁垫片56形成的保持装置允许无限次地重新接合和重新释放。因此,文身师可以无限次地安全地拆卸和重新安装筒,并且每次针16将安全地缩回并保持住。这使文身师更容易在针类型/筒类型之间更频繁地切换。

针组件磁体44和驱动磁体46的强度以及两者之间的径向距离、铁磁垫片56的尺寸和材料以及间隙57的宽度(图4)优选地被选择以满足以下关系

r44-46<a44-56<a44-46

其中,

r44-46是随着筒14逐渐插入到驱动单元12中,针组件磁体44与驱动磁体46之间的最大排斥力的轴向分量;

a44-56是当针组件磁体44处于缩回的最大保持位置时,针组件磁体44与铁磁垫片56之间的吸引力的轴向分量;并且

a44-46是当针组件磁体44从其在驱动磁体46内的均衡位置逐渐向上移动时针组件磁体44与驱动磁体46之间的最大回复力的轴向分量。

此外,活塞24的驱动磁体50、针驱动器38的从动磁体48以及它们之间的任何间隙优选地被选择为满足以下关系

a44-46<a48-50

其中,

a48-50是活塞24的驱动磁体50与针驱动器38的从动磁体48之间的吸引力的轴向分量。这防止了当拆卸驱动器筒14时针驱动器38被拉出驱动单元12。

由于针驱动器38仅通过磁体48、50之间的磁性接合附接到活塞24(图2),因此使用者可以容易且快速地在具有其相应驱动磁体46的不同磁性的针驱动器之间切换,使得在驱动磁体46与针组件磁体44之间的接合中可以获得不同弹性水平。换言之,通过更换针驱动器,可以轻松地改变文身机的“给予”,以获得更软或更硬的运行。在针16撞击不可穿透的物体的情况下,驱动磁体46与针组件磁体44之间的屈服接合还保护基座单元12免受损坏。

驱动磁体46优选至少为n48级,更优选至少为n52级。针组件磁体46也优选至少为n48级,更优选至少为n52级。

在径向上测量的针组件磁体44的宽度(即,所示实施例的示例性圆形对称几何形状的直径)优选地超过沿往复轴线a测量的高度(图2)。更特别地,针组件磁体44的宽度优选为其高度的至少1.5倍。优选的近似尺寸是高度约2mm-4mm,更优选约2.5mm-3.5mm;直径约5mm-9mm,更优选约6mm-8mm。

沿径向测量的驱动磁体46的宽度优选地超过沿往复轴线a(图2)测量的高度。更具体地,驱动磁体46的宽度优选为其高度的至少两倍,更优选为其高度的至少三倍。

优选的近似尺寸是高度约1.5mm-3.5mm,更优选约2mm-3mm;内径约7mm-12mm,更优选约8mm-11mm。

针组件磁体44与驱动磁体46之间的优选径向距离是约0.5mm-2.0mm,更优选为约1.0mm-1.5mm。优选地,脊54、62在径向上测量的高度至少为0.25mm。

较低的磁体高度在针组件磁体44和驱动磁体46之间的位置关系中提供了更明确和明显的均衡位置,代价是两者之间的接合强度。

以上已经参考几个实施例主要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除以上披露的实施例之外的其他实施例在由所附专利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内同样是可能的。

例如,已经描述了磁性类型的针组件保持器,包括磁体44和铁磁垫片56(图4)。显然,也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保持装置,比如磁体44与后端壳体部分30的逐渐变细的最后面的横截面之间的摩擦接合。实际上,在筒中不再需要保持器。当将筒14插入到驱动单元12中时,可以使用例如保持在针筒管嘴18处或穿过针筒管嘴插入的合适工具来防止针被推出筒。铁磁垫片不一定是垫片;它可以有任何形状。其可以是由例如钢制成的非磁极性部件,或者是具有其自身磁矩的永磁体。术语“垫片”旨在覆盖任何不需要设置通孔的片状金属盘或片。

已经示出了筒壳体26的磁体以及后端部30具有圆形横截面。这不是必要的;那些部件的横截面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形状,从而允许针组件磁体44和驱动磁体46沿径向方向接合。

已经描述了筒壳体的刚性后壁部分限定针组件28的向后停止位置。然而,这种停止位置可以由任何其他合适的结构提供,或者根本不提供这种停止位置。

针驱动器38已经被展示为单独的部件,或者至少作为可与驱动单元12的其余部分分离的部件(参见图6a-6b)。这不是必要的;关于驱动磁体如何进行轴向往复运动的细节与筒14的本身功能无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