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青光眼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90461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青光眼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光眼是指由于眼压增高而引起的视乳头损害和视功能障碍的一种眼病,正常眼压在10-21mmHg,超过24mmHg为病理现象。由于病理性眼压超过了视神经所能耐受的程度,引起视神经萎缩,导致视网膜节细胞(RGC)不可逆性的凋亡及视神经纤维的丢失,从而导致视功能损害,视野缺损,随时可能导致失明。青光眼发病迅速,危害性大,是目前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第二位致盲眼病。

现代医疗技术对青光眼的治疗,多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如虹膜周切术、小梁切除术、房水引流物植入术、前房角切开术、房角分离术、睫状体冷冻术、透热及光凝术等。但是费用较高,对手术的条件,尤其是医生的技术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另外手术治疗只是停留在对“症”的治疗上,没有解决“因”的问题,没有彻底改变眼部微循环,因此仍存在复发的可能。除手术疗法外,还有诸如补充胆碱、泛酸、芸香素、维生素B群、维生素C、维生素E等药物治疗方法。这些药物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通常并不能彻底治愈青光眼症状,并且有些西药的应用容易对心脏、肝肾造成损伤,副作用大,长期服用对身体危害很大。祖国医学认为青光眼属瞳神疾病,古代根据其发病时瞳神内颜色的改变象形描述为“绿风内障”、“黄风内障”、“青风内障”、“黑风内障”、“乌风内障”,列于“五风内障”范畴之内,或以常见证候命名为“瞳神散大”,或列于“雷头风”、“偏头风”等范畴,其基本病机是由风、火、痰、郁及阴阳失调,引起气血失和,经脉不利,目中玄府闭塞,珠内气血津液不行所致。发明人根据多年临床实践,提出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对于青光眼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青光眼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治疗青光眼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银杏叶5-10份、太白花5-10份、车前子5-10份、白芍10-15份、千里光7-12份、仙人掌10-15份、夏枯草10-15份、艾片2-5份、芡实7-12份、牵牛子3-6份、女贞子7-12份、密蒙花10-15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银杏叶8份、太白花7份、车前子8份、白芍11份、千里光10份、仙人掌12份、夏枯草11份、艾片4份、芡实10份、牵牛子5份、女贞子10份、密蒙花12份。

优选地,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银杏叶7份、太白花8份、车前子8份、白芍13份、千里光11份、仙人掌13份、夏枯草12份、艾片4份、芡实10份、牵牛子4份、女贞子9份、密蒙花14份。

治疗青光眼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银杏叶、白芍和仙人掌粉碎,加入已预热至110-120℃的加热炉中,翻滚加热30-40s,得物料Ⅰ;

2)将艾片进行研磨粉碎,得物料Ⅱ;

3)将太白花、车前子、千里光、夏枯草、芡实、牵牛子、女贞子、密蒙花混合,加入8-10倍质量的水,煎煮提取1h后,向其中加入步骤1)刚出炉未冷却的物料Ⅰ,继续煎煮1-2h,过滤,得滤液;

4)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05(60℃)的清膏,向其中加入物料Ⅱ,搅拌均匀,得混合液;

5)向混合液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相应的药物剂型。

优选地,所述剂型为片剂、颗粒剂、汤剂、胶囊剂或丸剂。

本发明中各原料的功效如下:

银杏叶:性平,味甘、苦、涩,归心经、肺经,具有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

太白花:性平,味淡,归肝、胃经,具有平肝和胃、调经止血的功效。

车前子:性微寒,味甘,归肾、肝、肺、小肠经,具有清热利尿、渗湿通淋、明目、祛痰的功效。

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具有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的功效。

千里光:性寒,味苦,归肝、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清肝明目、杀虫止痛之功效。

仙人掌:性寒,味苦,归胃经,具有行气活血、凉血止血、解毒消肿的功效。

夏枯草:性寒,味辛、苦,归肝经、胆经,具有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功效,用治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疠、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艾片:性寒,味苦、辛、涩,具有清热、消肿、止痛的功效。

芡实:性平,味甘,涩,归脾、肾经,具有补中益气、益肾固精、除湿止带的功效。

牵牛子:性寒,味苦,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的功效。

女贞子:性凉,味甘、苦,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功效。

密蒙花:性微寒,味甘,归肝经,具有清热养肝、泻火、明目退翳的功效。

本发明有益效果:本发明中各药物相互配伍,以补益肝肾为主,佐以清热、泻火、活血、清肝,不仅能够降低眼压,还能促进眼部周围的微循环,保护视神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对青光眼有很好的疗效,安全无副作用,有效率达97%,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青光眼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银杏叶8份、太白花7份、车前子8份、白芍11份、千里光10份、仙人掌12份、夏枯草11份、艾片4份、芡实10份、牵牛子5份、女贞子10份、密蒙花12份。

治疗青光眼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银杏叶、白芍和仙人掌粉碎,加入已预热至110℃的加热炉中,翻滚加热35s,得物料Ⅰ;

2)将艾片进行研磨粉碎,得物料Ⅱ;

3)将太白花、车前子、千里光、夏枯草、芡实、牵牛子、女贞子、密蒙花混合,加入8倍质量的水,煎煮提取1h后,向其中加入步骤1)刚出炉未冷却的物料Ⅰ,继续煎煮1.5h,过滤,得滤液;

4)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05(60℃)的清膏,向其中加入物料Ⅱ,搅拌均匀,得混合液;

5)向混合液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片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青光眼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银杏叶7份、太白花8份、车前子8份、白芍13份、千里光11份、仙人掌13份、夏枯草12份、艾片4份、芡实10份、牵牛子4份、女贞子9份、密蒙花14份。

治疗青光眼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银杏叶、白芍和仙人掌粉碎,加入已预热至115℃的加热炉中,翻滚加热35s,得物料Ⅰ;

2)将艾片进行研磨粉碎,得物料Ⅱ;

3)将太白花、车前子、千里光、夏枯草、芡实、牵牛子、女贞子、密蒙花混合,加入9倍质量的水,煎煮提取1h后,向其中加入步骤1)刚出炉未冷却的物料Ⅰ,继续煎煮2h,过滤,得滤液;

4)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05(60℃)的清膏,向其中加入物料Ⅱ,搅拌均匀,得混合液;

5)向混合液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汤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青光眼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银杏叶10份、太白花8份、车前子8份、白芍12份、千里光9份、仙人掌12份、夏枯草12份、艾片3份、芡实9份、牵牛子3份、女贞子8份、密蒙花13份。

治疗青光眼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银杏叶、白芍和仙人掌粉碎,加入已预热至120℃的加热炉中,翻滚加热30s,得物料Ⅰ;

2)将艾片进行研磨粉碎,得物料Ⅱ;

3)将太白花、车前子、千里光、夏枯草、芡实、牵牛子、女贞子、密蒙花混合,加入8倍质量的水,煎煮提取1h后,向其中加入步骤1)刚出炉未冷却的物料Ⅰ,继续煎煮1h,过滤,得滤液;

4)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05(60℃)的清膏,向其中加入物料Ⅱ,搅拌均匀,得混合液;

5)向混合液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胶囊剂。

实施例4:

一种治疗青光眼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银杏叶10份、太白花5份、车前子10份、白芍10份、千里光12份、仙人掌10份、夏枯草15份、艾片2份、芡实12份、牵牛子3份、女贞子12份、密蒙花10份。

治疗青光眼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银杏叶、白芍和仙人掌粉碎,加入已预热至110℃的加热炉中,翻滚加热40s,得物料Ⅰ;

2)将艾片进行研磨粉碎,得物料Ⅱ;

3)将太白花、车前子、千里光、夏枯草、芡实、牵牛子、女贞子、密蒙花混合,加入10倍质量的水,煎煮提取1h后,向其中加入步骤1)刚出炉未冷却的物料Ⅰ,继续煎煮2h,过滤,得滤液;

4)将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得相对密度为1.05(60℃)的清膏,向其中加入物料Ⅱ,搅拌均匀,得混合液;

5)向混合液中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备成丸剂。

实施例5:

一种治疗青光眼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银杏叶5份、太白花10份、车前子5份、白芍15份、千里光7份、仙人掌15份、夏枯草10份、艾片5份、芡实7份、牵牛子6份、女贞子7份、密蒙花15份。

治疗青光眼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4。

对本发明实施例制得的药物进行药理学检测,其中,采用小白鼠进行毒性药效实验,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说明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药物安全无毒副作用。将制备的药物进一步应用于临床,经临床检测,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临床效果最佳。

临床案例:

病例选择:选择确诊的青光眼患者100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在35-70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6岁,患者服药之前眼压平均值在30mmHg以上,24小时波动范围大于8mmHg。

1、诊断标准:反复发作视力下降(含术后视力仍下降或开角性青光眼视力下降缓慢,无明显症状患者)有时眼疼,发作性虹视,瞳孔散大,眼压32-75mmHg,视神经萎缩,反复发作失明不超过1个月。

2、治疗方法: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中药片剂,2g/片,每日2次,每次2粒,温水送服,7天为1疗程,治疗周期为3疗程。

3、疗效判断

显效: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主症和伴随症都消失;

有效:眼压控制在21mmHg以下,主症消失,伴随症减轻;

无效:眼压无变化,伴随症状没有改变。

4、治疗结果:

服用3疗程后,100例青光眼患者中,显效64例,有效3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7%。

典型病例:

张某,54岁,患青光眼已有三年,眼压有时高达50mmHg,24小时波动范围大于12mmHg,眼球胀痛、瞳孔扩大,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3个疗程后,眼球胀痛消失,随访一年未复发。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