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麻仁润肠水蜜丸外观光洁度的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1190阅读:1071来源:国知局



背景技术:
:水蜜丸型麻仁润肠丸产品的配方包括火麻仁、苦杏仁(去皮炒)大黄、木香、陈皮、白芍六味中药材,按配方比例,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按配方比例将药粉加炼蜜及水适量,制成水蜜丸,即得。

然而,产品外观光洁度存在着一些问题,依据麻仁润肠丸生产工艺,该产品使用有含油脂的三味中药材,药材火麻仁脂肪油主要含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在30.20%左右;药材苦杏仁(炒)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较高;药材陈皮含有一定量的挥发油。

火麻仁、苦杏仁、陈皮三味中药材,所含的脂肪油、挥发油,对麻仁润肠丸生产过程的抛光工艺环节影响很大,致使产品表面常常出现凹凸不平、带刺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该产品的外观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光亮平整的中成药麻仁润肠水蜜丸外观光洁度的加工方法,它解决了目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针对麻仁润肠丸工艺配方中火麻仁、苦杏仁、陈皮三味中药材,所含的脂肪油、挥发油的特性,我们在麻仁润肠丸生产工艺抛光技术环节,采取了一下方法:

第一步,在药丸抛光设备内加热50-70℃,加热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同时用雾化水加湿2-3次,湿度达到45-65%。

第二步,恢复到室温18-26℃,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

第三步,再次加热50-70℃,加热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同时用雾化水加湿2-3次,湿度达到45-65%。

第四步,恢复到室温18-26℃,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即可,产品表面达到了圆整、大小色泽均匀、无粘连现象。

本发明所达到的效果:对麻仁润肠丸生产工艺抛光技术的创新,成功解决了该产品工艺抛光时出现的表面凹凸不平、带刺问题,使产品表面达到了圆整、大小色泽均匀、无粘连现象;技术试验数据固定、完整记录。

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是针对麻仁润肠水蜜丸工艺配方中火麻仁、苦杏仁、陈皮三味中药材,所含的脂肪油、挥发油的特性,在麻仁润肠丸生产工艺抛光技术环节,采取了以下方法:

第一步,在药丸抛光设备内加热50-70℃,加热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同时用雾化水加湿2-3次,湿度达到55±5%。

第二步,恢复到室温18-26℃,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

第三步,再次加热50-70℃,加热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同时用雾化水加湿2-3次,湿度达到55±5%。

第四步,恢复到室温18-26℃,时间控制在20-40分钟即可,产品表面达到了圆整、大小色泽均匀、无粘连现象。

实施例2、本发明是针对麻仁润肠水蜜丸工艺配方中火麻仁、苦杏仁、陈皮三味中药材,所含的脂肪油、挥发油的特性,在麻仁润肠丸生产工艺抛光技术环节,采取了以下方法:第一步,在药丸抛光设备内加热55-65℃,加热时间控制在25-35分钟,同时用雾化水加湿2-3次,湿度达到55±5%;第二步,恢复到室温20-24℃,时间控制在25-35分钟;第三步,再次加热55-65℃,加热时间控制在25-35分钟,同时用雾化水加湿2-3次,湿度达到55±5%;第四步,恢复到室温20-24℃,时间控制在25-35分钟即可,产品表面达到了圆整、大小色泽均匀、无粘连现象。

实施例3、本发明是针对麻仁润肠水蜜丸工艺配方中火麻仁、苦杏仁、陈皮三味中药材,所含的脂肪油、挥发油的特性,在麻仁润肠丸生产工艺抛光技术环节,采取了以下方法:第一步,在药丸抛光设备内加热60℃,加热时间控制在30分钟,同时用雾化水加湿2-3次,湿度达到55±5%;第二步,恢复到室温20-24℃,时间控制在30分钟;第三步,再次加热60℃,加热时间控制在30分钟,同时用雾化水加湿2-3次,湿度达到55±5%;第四步,恢复到室温20-24℃,时间控制在30分钟即可,产品表面达到了圆整、大小色泽均匀、无粘连现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