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骨板的仪器引导组件以及骨板与这种仪器引导组件的套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4314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用于骨板的仪器引导组件以及骨板与这种仪器引导组件的套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骨板的仪器引导组件以及骨板与这种仪器引导组件的套件。仪器引导组件包括:插入件,该插入件设置成布置于骨板的孔中;以及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提供了用于钻头、导线或仪器的引导,该引导用于正确布置骨板。插入件和引导部件能够以防止损失的方式相互连接。仪器引导组件特别有利于具有在骨锚固件和骨板的板部件之间的多轴线联接的骨板。



背景技术:

ep1878394a2介绍了一种矫形术固定板系统,它包括:固定板,该固定板包括具有球形弯曲内表面的孔;以及多轴线衬套,该多轴线衬套设置于孔中。可拆卸的引导件设置于多轴线衬套中。该多轴线衬套使得外科医生能够在通过将引导件紧固至衬套内而将衬套锁定在一定方位之前将各引导件和衬套的角度变化成选定方位。

众所周知,在骨板具有在骨锚固件和板部件之间的多轴线联接的情况下,需要使得骨锚固件的球形部分恰好与板部件中的球形座对齐。骨锚固件的球形部分和板中的球形座的不对齐可能引起在骨中的应力,并可能阻止骨板的正确功能。

wo2012/046210a1介绍了一种骨板组件,该骨板组件包括:板部件,该板部件有至少一个孔,该孔从板部件的顶侧延伸至底侧;插入件,该插入件布置在孔中,该插入件有通孔;以及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可拆卸地布置在插入件的通孔中,引导部件具有引导槽道和外表面部分,该外表面部分与通孔的内壁部分接合,以便能够调节引导部件在插入件内相对于板部件的角度方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类型的仪器引导组件,它能够更容易地处理,并增加了使用安全性。而且,还提供了骨板与这种仪器引导组件的套件。

该目的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仪器引导组件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5的骨板与这种仪器引导组件的套件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形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仪器引导组件的引导部件和插入件以防止损失的方式相互联接。当引导部件从骨板的板部件上拆卸时,插入件保持与引导部件联接,而不会丢失。这增加了使用的安全性。在其它情况中,例如在消毒过程中,插入件保持与引导部件联接,这也方便装置的处理。

在插入件和引导部件之间的多轴线联接以及在插入件的孔中心的、对于钻孔的引导使得能够精确地确定钻头的方向,该钻头用于在骨中钻孔。这样,引导部件保证,通过使用导线、钻头等,它的轨迹完全与在板部件中的球形座对齐。这提供了可靠和准确的骨锚固件布置,以便保证板的合适功能。而且,当外科医生在使用钻头时意外滑到时,能够保护用于骨螺钉和骨的锁定机构。

在用于骨锚固件的孔已经使用引导部件而钻入骨内之后,仪器引导组件能够很容易地拆卸,骨锚固件能够插入孔中,且在某些用途中,能够通过锁定部件来锁定。

骨板与仪器引导组件的套件包括板部件和仪器引导组件。

套件可以提供为模块式系统,具有多种引导部件,例如用于钻头的引导部件,用于k线的引导部件或者能够引入其它仪器的引导部件,例如用于骨接合剂等的注射器。骨板还可以包括骨锚固件,该骨锚固件能够多轴线地保持在板部件的座中。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将清楚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

图1表示了骨板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仪器引导组件的透视图,该仪器引导组件布置在板部件的孔中。

图2表示了图1的板部件的一部分(该部分有孔)以及具有引导部件的插入件(形成仪器引导组件)的剖视图,其中,该剖视图沿包含孔的纵向轴线的平面。

图3表示了图1和2的仪器引导组件的插入件从顶部看时的透视图。

图4表示了图1和2的仪器引导组件的插入件从底部看时的透视图。

图5表示了图3和4的插入件的俯视图。

图6表示了插入件沿图5中的线a-a的剖视图。

图7表示了根据图1和2的仪器引导组件的引导部件从底部看时的透视图。

图8表示了根据图1和2的引导部件从顶部看时的透视图。

图9表示了图7和8的引导部件的俯视图。

图10表示了引导部件沿图9中的线b-b的剖视图。

图11a至11d表示了图1和2的仪器引导组件的装配步骤。

图12表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仪器引导组件的插入件从顶部看时的透视图。

图13表示了图12的插入件的俯视图。

图14表示了插入件沿图13中的线d-d的剖视图。

图15表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仪器引导组件的引导部件从顶部看时的透视图。

图16表示了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引导部件和插入件的装配步骤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图1至11d介绍仪器引导组件以及骨板与这种仪器引导组件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和2中所示,骨板包括板部件1,在该实施例中,该板部件1是基本细长体,具有顶侧1a和底侧1b。至少两个(优选是多个)孔2穿过板部件1从顶侧1a延伸至底侧1b。孔2的数目和布置能够根据板部件1的尺寸和形状而变化。孔2将用于接收骨锚固件(未示出),例如骨螺钉,以便将板部件1固定在骨表面上,例如骨折的骨部分上或者椎骨上。

在各孔2中可以设置插入件3,该插入件3与环绕孔2的板部件1内壁可拆卸地连接。引导部件4接收于插入件3中。在所示实施例中,多个引导部件4接收于相应的插入件3中。必须知道,插入件3与引导部件4(它们设置于板部件1中并在孔2内)的数目能够根据骨板的实际需要而变化。

特别如图2中所示,孔2包括:中心轴线c,该中心轴线c与顶侧1a和底侧1b相交;朝向底侧1b的开口20;以及邻近该开口20的座部分21,用于接收骨锚固件的头部,这样,当插入骨锚固件时,能够选择骨锚固件的锚固轴线相对于板部件1的多个角度方位。具有内螺纹部分23的柱形孔22设置于座部分21和顶侧1a之间。孔22的内径大于座部分21的内径。螺纹部分23能够有任意螺纹形式,例如公制螺纹。螺纹还能够是双头螺纹或者多头螺纹,以便使得板部件1能够设计成具有低型面,即较小厚度。孔22的底部22a形成用于插入件3的抵靠部分。座部分21表示为具有球形内表面部分的座。不过,座部分能够有任意其它形状,该形状允许骨锚固件在锚固件轴线和板部件1之间的多个角度的情况下插入骨内。座部分21完全布置在板部件1内,即在顶侧1a和底侧1b之间。

特别如图2至6中所示,插入件3是套筒状零件,具有顶侧3a和底侧3b。通孔30从顶侧3a穿过插入件3延伸至底侧3b。当插入件布置于孔2中时,通孔30的中心轴线与孔2的中心轴线c重合。在底侧3b附近,插入件3包括:第一部分31,该第一部分31有柱形外表面;以及外螺纹32,该外螺纹32设置成与柱形孔22的螺纹部分23的内螺纹配合。如图2中所示,第一部分31的轴向长度使得该柱形外表面的部分31能够完全插入柱形孔22内。通孔30还有第一锥形变宽部分33,该第一锥形变宽部分33朝向底侧3b变宽。锥形变宽部分33的内径使得插入件3能够布置在引导部件4上,并搁置在引导部件4的一部分上,如后面所述。具有柱形外表面的第二部分34设置于顶侧3a和第一部分31之间,该第二部分34有比第一部分31稍微更小的外径,并在插入件3的插入状态中凸出至板部件1的顶侧1a外部。沿周向方向相互间隔开并平行于中心轴线c延伸的多个纵向槽35设置于第二部分34的外表面中。槽35形成接合结构,用于插入件3与工具接合,以便将插入件3拧入板部件1的柱形孔22内,或者从孔2中松开和拆卸该插入件3。当纵向槽35与工具(未示出)接合时,该工具能够伸入在第二部分34和板部件1的柱形孔2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内。

通孔30还包括第二锥形变宽部分36,该第二锥形变宽部分36定向成使得它朝向顶侧3a变宽。选择锥角而使得引导部件4在它插入至插入件内时能够在预定角度范围内枢转。通孔30在第一锥形变宽内表面33和第二锥形变宽内表面36相互连接的轴向位置处具有最小的内径d。在通孔30的最小内径d周围的轴向区域中提供了呈内螺纹37形式的接合结构,该接合结构设置成与引导部件4的一部分接合。内螺纹37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优选是只有少量)螺纹圈,例如两个或三个螺纹圈。这方便插入件3快速安装至引导部件4上。内螺纹37可以是公制螺纹,但是也能够是任意其它螺纹形式。

特别如图2和7至10中所示,引导部件4形成为基本旋转对称件,具有顶端4a和相对的底端4b以及从该顶端4a延伸至底端4b的引导槽道40。引导槽道40的内径设置成允许钻头(未示出)或其它仪器通过。在底端4b附近,引导部件4包括具有球形外表面的头部部分41,该球形外表面定向成使得直径朝向底端4b增加。引导部件4还有轴部分42,当引导部件4插入孔2内时,该轴部分42伸出板部件1外,且该轴部分42能够用于抓住以便调节该引导部件4的位置。轴部分42有基本柱形外表面,但是它也能够有另外的设计,例如锥形外表面,或者具有不同直径的不同部分的柱形外表面。

在离头部部分41一定距离处提供了周向延伸的增厚部分43,该增厚部分43包括呈外螺纹43a形式的接合结构,该外螺纹43a设置成与插入件3的内螺纹37配合。在其余部分中,轴无螺纹。增厚部分43的轴向长度可以比插入件3的、具有内螺纹37的部分的轴向长度更大。换句话说,增厚部分43的螺纹圈数可以比插入件3的内螺纹37的螺纹圈数更多。轴部分42a的、在头部部分41和增厚部分43之间的长度大于插入件3的轴向长度。这使得插入件3能够在轴部分42a上在头部部分41和增厚部分43之间沿轴向方向滑动。而且,增厚部分43可以有沿轴向方向的圆形或凸出形状。这使得插入件3能够无干扰地安装在引导部件4上。

另一部分44可以形成于增厚部分43和顶端4a之间,所述另一部分44环绕轴42沿周向延伸,并可以用于使得仪器例如延伸装置与引导部件4连接。也可选择,部分44可以只是用于抓住引导部件4。增厚部分44的外径小于插入件的最小内径d,以使得该增厚部分44能够通过插入件3的通孔30。

板部件1、插入件3和引导部件4以及将与板部件一起使用的骨锚固件可以由可生物相容的材料来制造,例如钛或不锈钢、可生物相容的合金,如niti合金,例如镍钛诺,镁或镁合金,或者可生物相容的塑料材料,例如聚醚醚酮(peek)或聚-1-丙交酯酸(plla)。这些部件可由相同或不同的材料来制造。

下面参考图11a至11d介绍仪器引导组件的装配步骤。插入件3布置在引导部件4的轴42上,且底侧3b面朝引导部件4的头部部分41,如图11a中所示。引导部件的轴部分42穿过插入件的通孔30,直到插入件的内螺纹37与增厚部分43的外螺纹43a接合,如图11b中所示。插入件3越过增厚部分43进一步拧入,直到它位于轴42a上并在引导部件的增厚部分43和头部部分41之间,如图11c中所示。

图11d表示了装配状态,且双箭头表示插入件3可沿轴向方向在引导部件4的增厚部分43和头部部分41之间运动,特别是滑动。而且,在该结构中,插入件3不能够沿顶端4a的方向从引导部件4上意外地拆卸,因为增厚部分43用作第一止动器。只能够将插入件3主动地从轴42上拧开。因此,插入件3以防止丢失的方式而保持在轴上,这样,插入件3不能够沿引导部件4的顶端4a的方向滑离所述轴42。插入件3也不能够沿引导部件4的底端4b的方向滑离所述轴42,因为头部部分41用作第二止动器,并防止插入件3沿引导部件4的第二端或底端4b的方向而拆卸。因此,插入件3沿两个方向都以防丢失的方式保持在轴部分42上,并可以在第一止动器和第二止动器之间进行有限运动。在该结构中,仪器引导组件能够很容易地进行其它步骤,例如消毒,或者能够储存,而不会损失插入件3或引导部件4中的一个。

因为轴42的外径小于插入件3的通孔30的最小内径d,因此引导部件4还能够相对于插入件3枢转。

仪器引导组件的使用如下。当仪器引导组件装配时,如图11d中所示,插入件3与工具接合,该工具与插入件3的纵向槽35配合,且该插入件3螺纹连接至板部件1的柱形孔22内,而引导部件4也可以由工具(未示出)来保持。如图2中所示,插入件3能够再螺纹连接至柱形孔22内,直到它的底端3b抵靠柱形孔22的底部22a。引导部件4的头部部分41布置在板部件1的孔2的座21中。在该位置中,引导部件4可自由地枢转。钻头(未示出)可以被引导通过引导部件4的引导槽道40,且引导部件4能够被调节,以便采取相对于板部件1的正确角度位置,该角度位置对应于骨锚固件的角度位置,该骨锚固件将用于使得板部件1固定在骨上。一旦找到引导部件4的正确角度位置,就进行钻孔。用于该处理过程的仪器可以设置成用于插入该插入件3,也用于通过引导部件4和穿过该引导部件的钻头。

在钻孔之后,取出钻头,拧出插入件3。在该操作过程中,插入件3和引导部件4不能分离,因此插入件3或引导部件不会遗失在病人体内。

最后,骨锚固件的柄穿过孔2并拧入骨内,直到骨锚固件的头部抵靠在孔的座21中。应当知道,引导部件4还能够用于引导穿过k线或其它仪器至植入部位。

在可选使用方式中,插入件3可以通过使得头部部分41与变宽部分33的表面接触而在引导部件4的头部部分41上施加一定量的压力,从而在头部部分41和插入件3之间产生摩擦,因此,能够通过向引导部件4施加比摩擦力更大的力而调节引导部件4相对于板部件1的角度。在另一可选使用方式中,插入件3的尺寸能够设置成当插入件3紧固时使得该插入件3将引导部件4锁定在合适的角度位置。

下面将参考图12至16介绍仪器引导组件的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将以相同参考标号表示,且它们的说明将不再重复。插入件3’包括在限定通孔30的壁中的接合结构,该接合结构呈纵向槽或凹口38的形式,该纵向槽或凹口38基本平行于中心轴线c延伸,并有基本柱体段形状的轮廓。凹口38的轴向位置在最小内径d区域的周围。凹口38用于引导在引导部件处的相应凸起。引导部件4’包括呈柱形或环形凸起形式的增厚部分43’,该增厚部分43’有呈两个离散凸起43a’、43b’形式的接合结构,这两个离散凸起43a’、43b’向外凸出,并设置成与插入件3’的凹口38接合。凸起43a’、43b’沿周向方向相互偏离180o,还沿轴向方向相互偏离。第一凸起43a’定位得更接近引导部件4’的顶端4a(与第二凸起43b’相比)。凸起43a’、43b’沿轴向方向的距离大于插入件3’的凹口38的轴向长度。在所示实施例中,凸起43a’、43b’邻近增厚部分43’的上表面和下边缘。不过,它们也能够布置成远离上边缘和下边缘。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仪器引导组件的装配如下。插入件3’以这样的方位越过引导部件4’的轴42布置,在该方位中,第一或上部凸起43a能够与插入件3’的凹口38接合。一旦第一凸起43a’被引导通过凹口38并进入通孔30的第二变宽部分36,插入件3’就能够相对于引导部件4’旋转,以使得第二凸起43b’能够被引导通过凹口38。一旦安装,插入件3’以防丢失的方式保持在轴部分42上。当必须拆卸插入件3’时,它必须旋转,以使得第一和下部凸起43b’被引导通过凹口38,然后,在使得引导部件4’旋转180o之后,上部凸起43a’被引导通过凹口38。通过这样的步骤顺序,不可能意外地拆卸或丢失插入件3’

具有仪器引导组件的骨板组件的使用同样用于第一实施例。

还可以设想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形式。例如,能够使用在引导部件上的任意结构,该结构与在插入件上的结构配合,并允许插入件相对于引导部件沿一个方向进行轴向运动,但是并不自动沿相反方向。还能够设想在引导部件上提供具有两个不同弹簧力的弹簧部分,这能够通过克服第一弹簧力作用而很容易地沿一个方向安装插入件,但是防止插入件沿相反方向从引导部件上意外脱开,因为第二弹簧力大于第一弹簧力。

插入件的内表面部分可以有另外的形状。例如,第一锥形变宽内表面部分可以由球形表面部分来代替。第二锥形变宽部分也能够这样。插入件可以有用于工具的其它接合部分以代替在外表面处的驱动槽,或者另外有用于工具的其它接合部分。例如,内部驱动槽或者其它驱动结构可以设置于插入件的内表面处,更具体地说,第二锥形变宽部分可以由柱形表面代替,驱动部分可以布置在该柱形内表面处。

也可以设想驱动结构的形状和包括该驱动机构的插入件的表面形状的其它组合。

根据应用,轴能够有多个长度。特别是,轴能够有这样的长度,当引导部件和插入件装配时,它并不凸出至插入件外。而且,轴能够有这样的长度,当仪器引导组件安装在板部件上时,它并不凸出至板部件外。引导部件能够是单件零件或者多件零件。例如,轴部分能够是单独部件,它能够与头部部分连接。

骨板和仪器组件的套件可以包括板部件和仪器引导组件。模块式系统可以包括多个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能够与插入件装配,以便形成仪器引导组件。套件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骨锚固件。

在另一方面,第二止动器可以省略。这时,骨板与仪器引导组件的套件包括板部件,该板部件有顶侧和底侧,至少一个孔从顶侧延伸至底侧,其中,板部件包括在孔中的座,用于支承骨锚固件的头部,其中,仪器引导组件包括:插入件,该插入件设置成布置在孔中,该插入件有通孔;以及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可拆卸地布置在插入件的通孔中,引导部件有头部部分和从该头部部分伸出的轴部分,并有纵向轴线和引导槽道,该引导槽道穿过头部部分和轴部分延伸,用于引导钻头、k线或其它仪器通过,引导部件的头部部分设置成由座部分来支承,插入件的、面对引导部件的头部部分的内表面部分为锥形。

板部件能够有适合用于骨板的任意形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