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癔症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73429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治疗癔症的药物,特别涉及以多种中药组合的治疗药物,属于医药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癔症(分离转换性障碍)是由精神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暗示或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癔病的主要表现有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两种。分离,是指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完全或部分不相符合。转换,是指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应,接着出现躯体症状,一旦躯体症状出现,情绪反应便褪色或消失,这时的躯体症状便叫做转换症状,转换症状的确诊必须排除器质性病变。

癔症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种。1、生物学因素:(1)遗传:最早的癔症遗传学研究是Kraulis在1931年完成的。他调查研究了1906~1923年期间被Kraepelin诊断为癔症患者的所有亲属,发现患者父母中有9.4%曾患癔症住院;兄弟姐妹中有6.25%曾患癔症住院。癔症患者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中分别有1/2和1/3的人有这种或那种人格障碍。(2)素质与人格类型:通常认为,具有癔症个性的人易患癔症。所谓癔症个性即表现为情感丰富、有表演色彩、自我中心、富于幻想、暗示性高。国外还有不成熟、要挟、性挑逗等特征的描述。(3)躯体因素:临床发现神经系统的器质性损害有促发癔症的倾向。多发性硬化、颞叶局灶性病变、散发性脑炎、脑外伤等均可导致癔症样发作。2、心理因素现代医学观点倾向于癔症是一种心因性疾病。3、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对癔症的影响作用较明显,主要表现在癔症的发病形式、临床症状等方面,有人认为也影响其发病率。

癔症发病机制:癔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较有影响的观点大致可归纳为两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癔症是一种原始的应激现象。所谓原始反应即人类在危机状态下所表现出的各种本能反应。包括:①兴奋性反应如狂奔、乱叫、情感暴发等精神运动性兴奋状态;②抑制性反应如昏睡、木僵、瘫痪、聋、哑、盲等;③退化反应如幼稚行为、童样痴呆等。

癔症发病机制第二种观点认为癔症是一种有目的的反应。临床实践发现癔症常常发端于困境之中或危难之时,而且癔症的发作往往能导致脱离这种环境或免除某些义务。

癔症的症状是功能性的,因此心理治疗占有重要的地位。心理治疗中,注意以下几点:①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给予适当的保证,忌讳过多讨论发病原因。②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尽快完成,只需进行必要的检查,以使医生确信无器质性损害为度。③以消除症状为主。主要采用个别心理治疗、暗示治疗、系统脱敏疗法等。个别心理治疗:首先详细了解患者的个人发展史、个性特点、社会环境状况、家庭关系、重大生活事件,以热情、认真、负责的态度赢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表达、疏泄内心的痛苦、积怨和愤懑。医生要耐心、严肃的听取,稍加诱导,和患者共同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暗示治疗是治疗分离转换性障碍的经典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急性发作而暗示性又较高的患者。暗示治疗的包括觉醒时暗示、催眠治疗、诱导疗法等。系统脱敏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是行为疗法之一。通过系统脱敏的方法,使那些原能诱使此病的精神因素逐渐失去诱发的作用,从而达到减少甚至预防复发的目的。分析性心理治疗:医生可采用精神分析技术或领悟疗法,探寻患者的无意识动机,引导患者认识到无意识动机对自身健康的影响,并加以消除。主要适用于分离性遗忘、分离性多重人格、分离性感觉和分离性运动障碍。家庭治疗:当患者的家庭关系因疾病受到影响,或治疗需要家庭成员的配合时,可采用此方法,用以改善患者的治疗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以中医学分析癔症,以“痰”、 “火”、 “虚”、作病因病机,以肝火过旺,阳升风动,灼津成痰、痰火上扰,重闭清窍,发为癔症;中医学中 “虚”因肾元不固、气血亏损免疫力低下;治疗癔症,应以平肝泻火、豁痰镇痉、祛风化痰、安神开窍的中药组合治疗。

一种治疗癔症的药物解决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按下面各中药质量份比组合而成:钩藤13份、石菖蒲12份、丹参12份、黑豆30份、生地12份、玄参10份、牛膝10份、郁金10份、黄芪15份、石膏9份、远志13份、川芎10份、胆南星10份、甘草8份。

下面逐一分析一种治疗癔症的药物中各中药的药性药效。钩藤,味甘、苦,性微寒;归肝、心经;清热平肝;熄风止痉。主小儿惊风;夜啼;热盛动风;子痫;肝阳眩晕;肝火头胀痛。中药石菖蒲开窍醒神,用于痰蒙清窍,神志昏迷;本品辛开苦燥温通,芳香走窜,不但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兼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中药丹参能活血祛瘀,安神宁心,排脓,止痛;治心绞痛,月经不调,痛经,经闭,血崩带下,癥瘕,积聚,瘀血腹痛,骨节疼痛,惊悸不眠,恶疮肿毒。黑豆有解表清热、养血平肝、补肾壮阴、补虚黑发之功效;古代李时珍曰:“黑豆入肾功多,故能治水、消胀,下气,治风热而活血解毒。”,黑豆对人神经有理疗作用以及降静电作用。生地具有养阴生津功效,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玄参的功效与作用: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口渴舌绛、烦躁、夜寐不安、神识不清或身发斑疹等症。石菖蒲是天南星科植物,入药用根茎部; 味辛,性温。芳香开窍,祛痰逐浊,有健胃,利尿,镇静,镇痛作用; 常以之治疗:消化不良,腹满胀痛,肠呜气滞,湿温病。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对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痈疽初起或溃后热毒尚盛等实证、以及阴虚阳亢者有辽效。石膏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消肿的功能,用于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神志恍惚,咳痰不爽,疮疡肿毒。牛膝补肾壮腰、散瘀化结、消痈肿。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经,气香升散,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胆南星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用于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 甘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药性。

一种治疗癔症的药物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治疗癔症的药物以中医学分析癔症,以“痰”、 “火”、 “虚”、作病因病机,以肝火过旺,阳升风动,灼津成痰、痰火上扰,重闭清窍,发为癔症;中医学中 “虚”因肾元不固、气血亏损免疫力低下;治疗癔症,应以平肝泻火、豁痰镇痉、祛风化痰、安神开窍的中药组合治疗;收到了明显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一种治疗癔症的药物作进一步的实施说明。

一种治疗癔症的药物适合于一个患者服用的一个剂量是按下面药物量组合而成:钩藤13克、石菖蒲12克、丹参12克、黑豆30克、生地12克、玄参10克、牛膝10克、郁金10克、黄芪15克、石膏9克、远志13克、川芎10克、胆南星10克、甘草8克。

一种治疗癔症的药物使用方法:重症患者日服一盒药量,连服一个星期后病情减轻可减量服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