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微量元素分布确定穴位位置与形态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089022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根据微量元素分布确定穴位位置与形态的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穴位位置与形态的确定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根据微量元素分布来确定肌肉组织穴位位置与形态的方法,属于生物物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穴位是肌肉组织中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炙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传统的穴位成像研究方法是:先根据中医理论确定穴位的位置,然后再进行成像研究,该方法需要对人体或动物的的穴位非常熟悉,对于类型不同、个子大小、胖瘦差异、形态不一的人体或动物要精准寻找穴位点就显得较为困难,如果反过来先对肌肉组织的微量元素分布进行成像,然后根据微量元素分布的情况来推断穴位的位置就非常容易,也非常精准,这种方法还在起步当中,虽然已有初步报道,但目前还没有成熟的系统的理论,也没有这方面的专利案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较为成熟较为系统的利用血管密度成像来确定肌肉组织穴位的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根据微量元素分布确定穴位位置与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其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工作:

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和实验室X射线荧光光谱仪获得动物肌肉组织的微量元素分布的高清影像图片。

(2)穴位与非穴位的确定:

根据获得的动物肌肉组织样品中微量元素分布的高清影像图片通过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出穴位区域的微量元素分布,依据穴位区域存在微量元素分布聚集、穴位处微量元素分布密度比非穴位区域高的特点作为穴位与非穴位的判断依据。

(3)穴位距离的确定:

通过微量元素分布影像图片和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出的穴位区域的微量元素分布数据,依据微量元素分布在穴位区域显著增加且呈周期性变化反映出穴位区域微量元素分布的分枝现象以及穴位区域微量元素分布聚集情况确定出穴位区域中心之间的距离为穴位的距离。

(4)穴位形态的确定:

根据沿着经络方向穴位的微量元素分布分析出多个穴位区域不在一条直线上,确定出经络不是直线而是曲线的形态。

(5)穴位深度的确定:

根据图像样品是三维结构的二维投影平面存在着样品内部结构的重叠现象即穴位区域图像清晰衬度有所不同的特点确定出深度不同的穴位。

(6)穴位大小的确定:

通过对穴位区域微量元素分布的计算分析出穴位区域的最大长度,依据区域内明显存在微量元素分布的节段性、各节段的宽度不相等、中间节段相对宽、穴位两边的节段相对狭窄、这些节段的宽度满足高斯分布的FWHM值,估算出穴位的中心范围的大小。

(7)根据上述步骤(2)至(6),进行分析和比较最终精准定位穴位的位置与形态。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肌肉组织穴位的寻找精准且有效,系统且全面,对穴位的物理学研究和中医学研究有促进作用。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1幅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1.一种根据微量元素分布确定穴位位置与形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其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工作:

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和实验室X射线荧光光谱仪获得动物肌肉组织的微量元素分布的高清影像图片。

(2)穴位与非穴位的确定:

根据获得的动物肌肉组织样品中微量元素分布的高清影像图片通过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出穴位区域的微量元素分布,依据穴位区域存在微量元素分布聚集、穴位处微量元素分布密度比非穴位区域高的特点作为穴位与非穴位的判断依据。

(3)穴位距离的确定

通过微量元素分布影像图片和图像分析软件计算出的穴位区域的微量元素分布数据,依据微量元素分布在穴位区域显著增加且呈周期性变化反映出穴位区域微量元素分布的分枝现象以及穴位区域微量元素分布聚集情况确定出穴位区域中心之间的距离为穴位的距离。

(4)穴位形态的确定:

根据沿着经络方向穴位的微量元素分布分析出多个穴位区域不在一条直线上,确定出经络不是直线而是曲线的形态。

(5)穴位深度的确定:

根据图像样品是三维结构的二维投影平面存在着样品内部结构的重叠现象即穴位区域图像清晰衬度有所不同的特点确定出深度不同的穴位。

(6)穴位大小的确定:

通过对穴位区域微量元素分布的计算分析出穴位区域的最大长度,依据区域内明显存在微量元素分布的节段性、各节段的宽度不相等、中间节段相对宽、穴位两边的节段相对狭窄、这些节段的宽度满足高斯分布的FWHM值,估算出穴位的中心范围的大小。

(7)根据上述步骤(2)至(6),进行分析和比较最终精准定位穴位的位置与形态。

2.实施例: 利用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北京同步辐射装置实验机时144小时)和实验室X射线荧光光谱仪研究足三里、关元等穴位区域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根据微量元素的富集来判断穴位的位置;探讨微量元素分布与穴位分布的相关性,大块的实验样品被用同步辐射的X射线荧光分析方法(SR-XRF)进行研究。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研究穴位与非穴位区域微量元素的差异,根据其差异性可以确定穴位和非穴位区域,结果与中(兽)医理论中的穴位分布图进行比较,两者基本一致。

对与关元穴位,标定的穴位区域测量范围为7×6.5 mm2,非穴位区域的测量范围为3.5 ×6.5 mm2,比中医理论中人体穴位的有效范围(约为5×5 mm2)稍大一点,但基本在针灸时的最大容许误差范围内。在穴位的有效区域内,微量元素的分布并不是完全一致的。另外,在微量元素的二维分布图上,微量元素的富集并不是在一个点上,而是出现在两个或者多个点上,这就说明穴位应该是一个区域而不是孤立的一个点。根据实验结果初步估计穴位区域的大小在5~7mm的直径范围。考虑到测量和定位的误差,实验中所确定的穴位区域基本准确。

为了避免因穴位定位不准确而导致结论的不准确性,我们采用对大块样品先进行微量元素测定,然后与中(兽)医理论进行对照的方法来研究微量元素的富集状况是否与穴位区域的分布具有相关性,从而判别利用中医理论确定的穴位的准确性。实验结果确定的关元、气海和气穴等三个穴位的微量元素的富集区域与中(兽)医中的穴位的分布基本是相对应的,也说明穴位区域存在着微量元素的富集现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