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箭竹笋油的抗衰面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3859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护肤品研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有箭竹笋油的抗衰面霜。



背景技术:

面霜是基础护肤的重要步骤之一,面霜中的有效成分能够更好的被肌肤吸收。所以,拥有一瓶好的面霜是非常重要的。而现代社会空气污染日趋严重,不断威胁人们的皮肤健康。因此,如何更好的进行日常护肤已经成为现代人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的护肤产品,大多采用纯化学配方,针对皮肤老化问题治标不治本,不能够为肌肤提供全面的滋养,而且依赖性强。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072505.9公开的一种抗衰老面霜,面霜包含如下组分,20~40份保湿成分,20~40份抗老化成分,10~20份乳化剂,1~10份牛油果萃取液,1~10份月见草油,1~10份凡士林;其中保湿成分包括甘油、玻尿酸和氨基酸;抗老化成分包括胶原蛋白、维生素A、维生素C、茶多酚和多肽,还包括5~15份美白成分。其发明的面霜,包含多种保湿成分、美白成分和抗衰老成分,在抗衰老的同时具有美白和保湿作用,不但可以提高抗衰老的效果,还可以保湿补水,同时兼具美白的作用,效果多样化。

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10971056.6公开的一种去皱面霜,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辅料制成:脂质10%-40%、乳化剂1%-10%、防腐剂1%-4%、增稠剂1%-5%、维生素E1%-10%、纳豆精华0.5%-3%、桃仁提取液0.5%-3%、藏红花提取液0.5-3%、灵芝粉0.5%-3%、西洋参粉0.5-3%、薰衣草精油0.5%-3%、去离子水加至100%。其公开的祛皱面霜中脂质为纯天然动植物提取物,安全无刺激,去皱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抗衰面霜,其含有箭竹笋中提取的箭竹笋油,所制得的抗衰面霜其质量稳定,而且具有一定的抗衰功效,同时使得箭竹笋原料更好的被充分利用,使得原本被遗弃的笋壳和笋头变废为宝,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植物原料的利用率。

本发明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有箭竹笋油的抗衰面霜,所述抗衰面霜含有箭竹笋油的含量以质量百分比计为0.1%-0.5%。

具体的,一种含有箭竹笋油的抗衰面霜,由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

箭竹笋油:0.1-0.5%

甘油:1-10%

丁二醇:1-10%

聚乙二醇-8:1-10%

角鲨烷:1-5%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5%

鲸蜡硬脂醇:1-5%

聚二甲基硅氧烷:1-3%

牛油果树(BUTYROSPERMUM PARKII)果脂:1-3%

氢化霍霍巴油:1-3%

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1-3%

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0.5-2.5%

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0.5-2.5%

法国薰衣草(LAVANDULA STOECHAS)提取物:0.5-1.5%

聚丙烯酰胺、C13-14异链烷烃、月桂醇聚醚-7:0.1-1%

羟苯甲酯:0.1-0.3%

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0.1-0.3%

黄原胶:0.05-0.25%

羟苯丙酯:0.05-0.15%

透明质酸钠:0.005-0.015%

水:余量

所述箭竹笋油提取自箭竹笋的的笋肉、笋壳以及笋头整个笋。

所述箭竹笋油的提取方法按如下步骤制备:

将箭竹笋粉放于萃取釜中,先对萃取釜和分离釜进行预热,贮罐进行冷却,达到预定温度时,打开CO2气瓶送气,并打开高压泵升压,达到预定压力时,开始循环萃取,调节CO2流量,恒温恒压萃取预定时间后多次从分离釜1和分离釜2收集萃取物,至无萃取物为止,分离釜1的压力8MPa,温度35℃,分离釜2的压力5MPa,温度28℃,然后离心去除水分,计算萃取物得率,萃取得率=萃取的箭竹笋油质量(g)×100%/箭竹笋粉质量(g)。以萃取得率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佳工艺。单因素试验得出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箭竹笋油的较佳工艺范围为:萃取压力25~30MPa、温度45~50℃、CO2流量15~20L/h和时间2~2.5h。

所述抗衰面霜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B两相加热到80度,将A、B两相混合均质7分钟,再加入C相均质4分钟,保温10分钟,搅拌冷却至40度加入D相,抽真空出料。

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立春后踩挖的笋,以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又被称为“山八珍”。因其种类较多,如毛竹、早竹、箭竹、淡竹、刺竹、绿竹、刚竹、麻竹等,可荤可素,做法不同,风味各异。国内外对竹笋综合开发和深加工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及日本,美国也有研究,研究开发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膳食纤维、蛋白、多糖和多酚等不溶性或水溶性成分上,而关于竹笋脂溶性成分(油)研究较少,其中陆柏益等、Kananbala-Sarangthem等研究发现竹笋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芸苔甾醇、胆甾醇、麦角甾醇和谷烷醇),箭竹春笋的笋壳具有最高的甾醇含量(2.796mg/g)。本发明将箭竹中提取的箭竹笋油应用的化妆品中,箭竹笋油提取自箭竹笋的笋肉、笋壳以及笋头整个笋。箭竹笋油中的植物甾醇对人体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具有能够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代谢、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等作用;可促进伤口愈合,使肌肉增生、增强毛细血管循环;植物甾醇对皮肤具有很高的渗透性,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水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抑制皮肤炎症,可防日晒红斑、皮肤老化,还有生发、养发之功效。可作为W/O型乳化剂,用于膏霜的生产,具有使用感好(辅展性好、滑爽不粘)、耐久性好、不易变质等特点。

优选的,一种含有箭竹笋油的抗衰面霜,由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

箭竹笋油:0.2-0.4%

甘油:3-8%

丁二醇:3-8%

聚乙二醇-8:3-8%

角鲨烷:2-4%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4%

鲸蜡硬脂醇:2-4%

聚二甲基硅氧烷:1.5-2.5%

牛油果树(BUTYROSPERMUM PARKII)果脂:1.5-2.5%

氢化霍霍巴油:1.5-2.5%

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1.5-2.5%

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1-2%

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1-2%

法国薰衣草(LAVANDULA STOECHAS)提取物:0.7-1.2%

聚丙烯酰胺、C13-14异链烷烃、月桂醇聚醚-7:0.3-0.8%

羟苯甲酯:0.15-0.25%

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0.15-0.25%

黄原胶:0.1-0.2%

羟苯丙酯:0.05-0.12%

透明质酸钠:0.008-0.012%

水:余量

最优选的,一种含有箭竹笋油的抗衰面霜,由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

箭竹笋油:0.1-0.5%

甘油:6%

丁二醇:5%

聚乙二醇-8:5%

角鲨烷:3%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3%

鲸蜡硬脂醇:2.5%

聚二甲基硅氧烷:2%

牛油果树(BUTYROSPERMUM PARKII)果脂:2%

氢化霍霍巴油:2%

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1.8%

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1.5%

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1.5%

法国薰衣草(LAVANDULA STOECHAS)提取物:1%

聚丙烯酰胺、C13-14异链烷烃、月桂醇聚醚-7:0.5%

羟苯甲酯:0.2%

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0.2%

黄原胶:0.15%

羟苯丙酯:0.1%

透明质酸钠:0.01%

水:余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对皮肤有抗衰和补水保湿的功效,长期使用可恢复皮肤白里透红的健康状态;

(2)本发明采用的功效成分主要为箭竹笋油,竹笋作为一种蔬菜营养价值高,但在化妆品中还未发现有所应用。尤其是笋壳以及笋头经常被浪费掉,但本发明将整个竹笋的提取物大胆运用到化妆品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3)本发明的配方原料来源广泛,且对被人们遗弃的竹笋壳和竹笋头再利用,制备方法简单易得,投入市场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这些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典型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可从常规市场等商业途径得到的原料和试剂。

本发明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有箭竹笋油的抗衰面霜,所述抗衰面霜含有箭竹笋油的含量以质量百分比计为0.1%-0.5%。

具体的,一种含有箭竹笋油的抗衰面霜,由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

箭竹笋油:0.1-0.5%

甘油:1-10%

丁二醇:1-10%

聚乙二醇-8:1-10%

角鲨烷:1-5%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1-5%

鲸蜡硬脂醇:1-5%

聚二甲基硅氧烷:1-3%

牛油果树(BUTYROSPERMUM PARKII)果脂:1-3%

氢化霍霍巴油:1-3%

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1-3%

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0.5-2.5%

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0.5-2.5%

法国薰衣草(LAVANDULA STOECHAS)提取物:0.5-1.5%

聚丙烯酰胺、C13-14异链烷烃、月桂醇聚醚-7:0.1-1%

羟苯甲酯:0.1-0.3%

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0.1-0.3%

黄原胶:0.05-0.25%

羟苯丙酯:0.05-0.15%

透明质酸钠:0.005-0.015%

水:余量

所述箭竹笋油提取自箭竹笋的的笋肉、笋壳以及笋头整个笋。

所述箭竹笋油的提取方法按如下步骤制备:

将箭竹笋粉放于萃取釜中,先对萃取釜和分离釜进行预热,贮罐进行冷却,达到预定温度时,打开CO2气瓶送气,并打开高压泵升压,达到预定压力时,开始循环萃取,调节CO2流量,恒温恒压萃取预定时间后多次从分离釜1和分离釜2收集萃取物,至无萃取物为止,分离釜1的压力8MPa,温度35℃,分离釜2的压力5MPa,温度28℃,然后离心去除水分,计算萃取物得率,萃取得率=萃取的箭竹笋油质量(g)×100%/箭竹笋粉质量(g)。以萃取得率为考察指标,筛选最佳工艺。单因素试验得出的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箭竹笋油的较佳工艺范围为:萃取压力25~30MPa、温度45~50℃、CO2流量15~20L/h和时间2~2.5h。

所述抗衰面霜的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A、B两相加热到80度,将A、B两相混合均质7分钟,再加入C相均质4分钟,保温10分钟,搅拌冷却至40度加入D相,抽真空出料。

竹笋,是竹的幼芽,也称为笋。竹为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立春后踩挖的笋,以其笋体肥大、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被誉为“菜王”。又被称为“山八珍”。因其种类较多,如毛竹、早竹、箭竹、淡竹、刺竹、绿竹、刚竹、麻竹等,可荤可素,做法不同,风味各异。国内外对竹笋综合开发和深加工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及日本,美国也有研究,研究开发的内容主要集中在膳食纤维、蛋白、多糖和多酚等不溶性或水溶性成分上,而关于竹笋脂溶性成分(油)研究较少,其中陆柏益等、Kananbala-Sarangthem等研究发现竹笋含有丰富的植物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芸苔甾醇、胆甾醇、麦角甾醇和谷烷醇),箭竹春笋的笋壳具有最高的甾醇含量(2.796mg/g)。本发明将箭竹中提取的箭竹笋油应用的化妆品中,箭竹笋油提取自箭竹笋的笋肉、笋壳以及笋头整个笋。箭竹笋油中的植物甾醇对人体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具有能够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促进胆固醇的降解代谢、抑制胆固醇的生化合成等作用;可促进伤口愈合,使肌肉增生、增强毛细血管循环;植物甾醇对皮肤具有很高的渗透性,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水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抑制皮肤炎症,可防日晒红斑、皮肤老化,还有生发、养发之功效。可作为W/O型乳化剂,用于膏霜的生产,具有使用感好(辅展性好、滑爽不粘)、耐久性好、不易变质等特点。

优选的,一种含有箭竹笋油的抗衰面霜,由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

箭竹笋油:0.2-0.4%

甘油:3-8%

丁二醇:3-8%

聚乙二醇-8:3-8%

角鲨烷:2-4%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2-4%

鲸蜡硬脂醇:2-4%

聚二甲基硅氧烷:1.5-2.5%

牛油果树(BUTYROSPERMUM PARKII)果脂:1.5-2.5%

氢化霍霍巴油:1.5-2.5%

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1.5-2.5%

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1-2%

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1-2%

法国薰衣草(LAVANDULA STOECHAS)提取物:0.7-1.2%

聚丙烯酰胺、C13-14异链烷烃、月桂醇聚醚-7:0.3-0.8%

羟苯甲酯:0.15-0.25%

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0.15-0.25%

黄原胶:0.1-0.2%

羟苯丙酯:0.05-0.12%

透明质酸钠:0.008-0.012%

水:余量

最优选的,一种含有箭竹笋油的抗衰面霜,由以下质量百分比计的原料组成:

箭竹笋油:0.1-0.5%

甘油:6%

丁二醇:5%

聚乙二醇-8:5%

角鲨烷:3%

辛酸/癸酸甘油三酯:3%

鲸蜡硬脂醇:2.5%

聚二甲基硅氧烷:2%

牛油果树(BUTYROSPERMUM PARKII)果脂:2%

氢化霍霍巴油:2%

PEG-20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1.8%

甲基葡糖倍半硬脂酸酯:1.5%

甘油硬脂酸酯、PEG-100硬脂酸酯:1.5%

法国薰衣草(LAVANDULA STOECHAS)提取物:1%

聚丙烯酰胺、C13-14异链烷烃、月桂醇聚醚-7:0.5%

羟苯甲酯:0.2%

双(羟甲基)咪唑烷基脲、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0.2%

黄原胶:0.15%

羟苯丙酯:0.1%

透明质酸钠:0.01%

水:余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对皮肤有抗衰和补水保湿的功效,长期使用可恢复皮肤白里透红的健康状态;

(2)本发明采用的功效成分主要为箭竹笋油,竹笋作为一种蔬菜营养价值高,但在化妆品中还未发现有所应用。尤其是笋壳以及笋头经常被浪费掉,但本发明将整个竹笋的提取物大胆运用到化妆品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3)本发明的配方原料来源广泛,且对被人们遗弃的竹笋壳和竹笋头再利用,制备方法简单易得,投入市场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