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敏止痒作用的复合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1752阅读:77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植物原料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敏止痒作用的复合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安全有效的抗敏止痒原料在化妆品中有广泛的需求,近年原料公司的研究热点都在植物性的抗敏止痒原料上,但目前的技术还存在一些不完美的地方,如专利CN201510487445.1采用乙醇提取,会得到大量的色素,并且有安全隐患;CN201410384962.1采用煮沸提取再醇沉工艺,色素和杂质较多,高温也容易破坏活性成分,此外上述的专利都没有考虑药效发挥时间的问题,对于抗敏止痒的活性原料,起效速度越快越好。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抗敏止痒作用的复合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选择特定的植物组合和配比,通过特定的工艺提取有效成分,实现较强的抗敏止痒效果,更快的起效速度,并且外观更加稳定颜色较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抗敏止痒作用的复合植物提取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药材:选取牡丹皮30~40份、洋甘菊20~30份、甘草10~20份、龙胆草10~30份;(2)混合粉碎:将步骤(1)中选取的药材按比例进行混合后粉碎;(3)超临界CO2提取:用超临界CO2对步骤(2)中粉碎的药材进行提取,提取压力为34~40MPA,提取温度为35~40℃,提取时间1~2h,提取流量为2000~3000L/h;(4)溶剂溶解:将步骤(3)的提取物加70~80%的丙二醇溶液,常温搅拌溶解1~2h,溶剂倍量为相当于干药材与提取液比例为1:3;(5)微滤:将步骤(4)的溶液进行微滤,微滤孔径为100mm,操作压力为2~3bar,微滤循环至剩余20~30%截留液时,补入20~30%丙二醇溶液,继续微滤循环至透过液量等于(4)投入料液量,即得有抗敏止痒作用的复合植物提取液。进一步地,所述步骤(2)中药材的粉碎颗粒度为40~60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不使用危险试剂,制备过程安全;(2)本发明的整个工艺在常温下进行,活性成分保留较好;(3)本发明采用超临界CO2提取,提取的小极性成分吸收快起效快;(4)本发明选取的组合物具有协同作用,能够增加抗敏止痒效果;(5)本发明得到的提取液外表美观,颜色浅,性质稳定。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但本发明包括但不限于该实施例。实施例1:牡丹皮30份、洋甘菊30份、甘草10份、龙胆草30份,药材按比例混合后粉碎至60目,用超临界CO2提取,提取压力为40MPA,温度为40℃,时间为1.5h,流量为2000L/h,提取物加80%的丙二醇搅拌溶解1h,溶剂倍量为相当于干药材与提取液比例为1:3,进行微滤,微滤孔径为100nm,操作压力为3bar,微滤循环至剩余20%截留液时,补入20%丙二醇溶液,继续微滤循环至透过液量等于加入80%丙二醇溶液量,相当于干药材与最终提取液的比例为1:3,得有抗敏止痒作用的复合植物提取液。实施例2:牡丹皮35份、洋甘菊25份、甘草15份、龙胆草25份,药材按比例混合后粉碎至40目,用超临界CO2提取,操作压力35MPA,温度35℃,时间1h,流量3000L/h,提取物加70%的丙二醇搅拌溶解2h,溶剂倍量为相当于干药材与提取液比例为1:3,进行微滤,孔径200nm,操作压力为2bar,微滤循环至剩余30%截留液时,补入30%丙二醇溶液,继续微滤循环至透过液量等于投入70%丙二醇溶液量,相当于干药材与最终提取液的比例为1:3,即得有抗敏止痒作用的复合植物提取液。实施例3:牡丹皮40份、洋甘菊30份、甘草20份、龙胆草10份,药材按比例混合后粉碎至60目,用超临界CO2提取,操作压力38MPA,温度38℃,时间1.2h,流量2500L/h,提取物加75%的丙二醇搅拌溶解1.5h,溶剂倍量为相当于干药材与提取液比例为1:3,进行微滤,孔径100nm,操作压力为2.5bar,微滤循环至剩余25%截留液时,补入25%丙二醇溶液,继续微滤循环至透过液量等于丙二醇溶液量,相当于干药材与最终提取液的比例为1:3,即得有抗敏止痒作用的复合植物提取液。对比实施例1:牡丹皮30份、洋甘菊30份、甘草10份、龙胆草30份,药材按比例混合后粉碎至20目,加10倍水,浸泡1h,煎煮1h,过滤后滤渣重复2次前述操作,合并过滤液,浓缩后加乙醇至70°,过滤后挥醇,加丙二醇至丙二醇浓度为80%,溶剂倍量为相当于干药材与提取液比例为1:3,过滤,即得有抗敏止痒作用的复合植物提取液。对比实施例2:牡丹皮50份、洋甘菊5份、甘草40份、龙胆草5份,药材按比例混合后粉碎至60目,用超临界CO2提取,操作压力为40MPA,温度为40℃,时间为1.5h,流量为2000L/h,提取物加80%的丙二醇搅拌溶解1h,溶剂倍量为相当于干药材与提取液比例为1:3,进行微滤,孔径100nm,操作压力为3bar,微滤循环至剩余20%截留液时,补入20%丙二醇溶液,继续微滤循环至透过液量等于投入丙二醇量,相当于干药材与最终提取液的比例为1:3,得有抗敏止痒作用的复合植物提取液。实施效果对比稳定性天提取液颜色止痒抑制率%起效时间min透明质酸酶抑制率%实施例190浅棕色67.50.582.3实施例286浅棕色64.6175.3实施例395浅棕色66.0176.4对比实施例111深黑色21.53233.6对比实施例275浅棕色52.1445.1稳定性考察条件:-18~48℃交替、48℃、4℃、UV功效测试样品组: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实施例1、对比实施例2,样品组的提取液浓度均为1%。阴性对照组: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组及蒸馏水对照组。止痒抑制测试:右旋糖酐法(涂抹)健康小鼠70只,体重18~22g,雌雄各半,按性别体重随机均分为7组。实验时用1%硫化钠将动物背毛脱掉,脱毛皮肤区面积为1.5cm×1.5cm。2天后用于实验。实验时5组动物背部脱毛区分别局部涂抹相应药物(1ml/kg)。连续5天,于末次给药后30min,各小鼠尾静脉注射右旋糖酐0.95mg/kg。以小鼠前爪搔头部、后爪搔躯干、嘴咬全身各部位作为瘙痒指征,记录30分钟内小鼠瘙痒次数。瘙痒抑制率=(阴性对照组瘙痒次数-样品组瘙痒次数)÷阴性对照组瘙痒次数*100%止痒起效时间测试:取70只体重250-300g白色豚鼠,用脱毛剂将右后足脱毛(避免损伤皮肤),然后按性别、体重随机分成7组:实验组(5%的各提取液)、醋酸曲安奈德尿素软膏组及蒸馏水阴性对照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将右后足背部脱毛处皮肤用细砂纸轻轻摩擦使之发红,但以不出血为度,向每只豚鼠足背部涂抹组胺30ug。当豚鼠出现瘙痒反应后,然后再向创面涂抹所试药物0.2mL,记录老鼠从涂抹药物至停止舔咬右后足创面部位的时间,此时间即为提取液抗敏止痒的起效时间。抑制透明质酸酶试验:采用透明质酸酶体外抑制实验Elson-Morgan法(摩根埃尔森)进行。取0.1mL的浓度为0.25mmol/L的CaCl2溶液和0.5mL透明质酸酶液37℃保温培养20min;加入样品溶液0.5mL,继续37℃保温培养20min;加入0.5mL透明质酸钠液37℃保温30min,常温放置5min;加入0.1mL的浓度为0.4mol/L的NaOH溶液和0.5mL乙酰丙酮溶液,置于沸水浴中加热15min后立即用冰水进行冷却5min;加入埃尔利希试剂1.0mL并用3.0mL无水乙醇进行稀释,放置20min显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值。式中:A——对照溶液ABS值(用醋酸缓冲溶液代替样品溶液)B——对照空白溶液ABS值(用醋酸缓冲溶液代替样品溶液及酶液)C——试样溶液ABS值D——试样空白溶液ABS值(用醋酸缓冲溶液代替酶液)本发明具有较强的抗敏止痒效果,主要是通过植物组合物的协同作用以及整个工艺采用常温制备,活性成分保留好实现;本工艺的提取液抗敏止痒起效快主要是通过超临界CO2提取实现的,CO2的极性小,比乙醇或水提取出更多的小极性的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能更快的被皮肤吸收;本发明的制备全部常温进行,杂质和色素溶出少,更加的稳定美观。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