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6674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湿性腰痛的主要的症状是腰痛,腰部发沉,象有重物下坠,劳累后或阴雨天加重,晴天或气候温暖时好转;腰部前俯后仰活动受限制,不能长时间坐立;易疲劳乏力,全身酸懒沉重,患部怕冷。普遍认为风湿性腰痛的原因是由于腰部遭受风寒湿邪的侵袭,导致血脉痹阻,运动不畅,从而引起腰部酸胀疼痛、麻木不仁等临床症状。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疲劳、受寒和潮湿有关,如久居湿地,劳累后冲风冒雨,不及时更换湿衣,夏秋季节睡觉不盖被子受风寒等。久而久之,可使受累的组织变性,造成缠绵难愈的慢性腰痛。风湿腰痛好发于肌肉、筋脉、韧带、脂肪和皮下组织。

本病一般采用推拿、药物止痛等方法治疗,但是一般病程长,缠绵难愈,易反复发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或缺陷,提供一种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膏,能够有效治疗风湿性腰痛,并方便使用,作用时间长,无副作用。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膏,其中,主要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秦皮8-12、萆薢8-12、海桐皮8-12、土茯苓16-20、薏苡仁15-18、蜈蚣1-3、桂枝10-14、桑枝8-12、狗脊14-16、杜仲8-12、桑寄生8-12、川芎8-12、鸡血藤5-7、双钩藤8-12、伸筋草8-10、白芷5-7、防风8-12、羌活5-7、油松节5-7、秦艽8-12、鹿衔草8-12、天山雪莲5-7、川牛膝8-12、菟丝子8-12、巴戟天8-12、焦白术14-16、炙甘草13-15、刺五加5-7、明胶40-100、二氧化硅20-40、聚丙烯酸钠10-30、聚维酮10-30、羧甲基纤维素钠6-16、卡波姆2-6、羟苯乙酯0.2-1以及甘油100-200。

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膏中,主要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秦皮9、萆薢9、海桐皮9、土茯苓18、薏苡仁16、蜈蚣2、桂枝12、桑枝11、狗脊15、杜仲10、桑寄生10、川芎10、鸡血藤6、双钩藤10、伸筋草9、白芷6、防风10、羌活6、油松节6、秦艽10、鹿衔草10、天山雪莲6、川牛膝10、菟丝子10、巴戟天10、焦白术15、炙甘草14、刺五加6、明胶80、二氧化硅30、聚丙烯酸钠20、聚维酮20、羧甲基纤维素钠13、卡波姆4、羟苯乙酯0.5以及甘油160。

一种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秦皮、萆薢、海桐皮、土茯苓、薏苡仁、蜈蚣、桂枝、桑枝、狗脊、杜仲、桑寄生、川芎、鸡血藤、双钩藤、伸筋草、白芷、防风、羌活、油松节、秦艽、鹿衔草、天山雪莲、川牛膝、菟丝子、巴戟天、焦白术、炙甘草以及刺五加粉碎研磨至80目以上,得到药粉,将所得药粉与20-30倍体积的70-80%乙醇混合提取,得到提取液。

步骤二、将提取液加热熬制成粘稠状,得到稠膏。

步骤三、将明胶加8-12倍水稀释,然后与稠膏及二氧化硅混合搅拌,得到混合药液。

步骤四、将聚丙烯酸钠、聚维酮、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羟苯乙酯、甘油混合后与所得混合药液混合加热,即得所述药膏。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本发明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认为风湿性腰痛的病因为居住地潮湿,或汗出当风、冒雨着凉,腰府失护,风湿之邪乘虚侵入,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以通为常,不通则痛引发腰痛。本发明中,秦皮,祛风寒湿痹、清热解毒;萆薢,能利湿而分清去浊、祛风湿、舒筋通络;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薏苡仁,既能渗湿,又能舒筋脉、缓和挛急;蜈蚣,息风止痉、通络止痛;桂枝,祛风寒湿邪、温经通络而缓解疼痛;桑枝,祛风通络、利关节;狗脊,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桑寄生,祛风湿、舒筋络、补肝肾;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双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伸筋草,祛风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白芷,解表、祛风燥湿、止痛;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油松节,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秦艽,祛风湿、退虚热、舒筋止痛;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天山雪莲,温肾助阳、祛风胜湿、通经活血;川牛膝,祛风湿、活血通经;菟丝子,补肾阳、强筋骨;巴戟天,补肾助阳、祛风除湿;焦白术,健脾补气、利湿;炙甘草,补气血、缓急止痛;刺五加,祛风湿、强筋骨、舒筋止痛。本发明通过以上多种中药合理配伍,祛风利湿、疏通经脉、舒筋止痛,使风湿性腰痛得以治愈,治愈率高,不易反复发作。

其次,本发明通过把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中药膏的形式,可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长,使药物有效成分通过毛孔直接渗透入人体,方便使用。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一种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膏,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秦皮8-12、萆薢8-12、海桐皮8-12、土茯苓16-20、薏苡仁15-18、蜈蚣1-3、桂枝10-14、桑枝8-12、狗脊14-16、杜仲8-12、桑寄生8-12、川芎8-12、鸡血藤5-7、双钩藤8-12、伸筋草8-10、白芷5-7、防风8-12、羌活5-7、油松节5-7、秦艽8-12、鹿衔草8-12、天山雪莲5-7、川牛膝8-12、菟丝子8-12、巴戟天8-12、焦白术14-16、炙甘草13-15、刺五加5-7、明胶40-100、二氧化硅20-40、聚丙烯酸钠10-30、聚维酮10-30、羧甲基纤维素钠6-16、卡波姆2-6、羟苯乙酯0.2-1以及甘油100-200。

本发明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认为风湿性腰痛的病因为居住地潮湿,或汗出当风、冒雨着凉,腰府失护,风湿之邪乘虚侵入,阻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经脉以通为常,不通则痛引发腰痛。本发明中,秦皮,祛风寒湿痹、清热解毒;萆薢,能利湿而分清去浊、祛风湿、舒筋通络;海桐皮,祛风湿、通经络;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薏苡仁,既能渗湿,又能舒筋脉、缓和挛急;蜈蚣,息风止痉、通络止痛;桂枝,祛风寒湿邪、温经通络而缓解疼痛;桑枝,祛风通络、利关节;狗脊,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桑寄生,祛风湿、舒筋络、补肝肾;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鸡血藤,行血补血、舒筋活络;双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伸筋草,祛风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白芷,解表、祛风燥湿、止痛;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油松节,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秦艽,祛风湿、退虚热、舒筋止痛;鹿衔草,祛风湿、强筋骨;天山雪莲,温肾助阳、祛风胜湿、通经活血;川牛膝,祛风湿、活血通经;菟丝子,补肾阳、强筋骨;巴戟天,补肾助阳、祛风除湿;焦白术,健脾补气、利湿;炙甘草,补气血、缓急止痛;刺五加,祛风湿、强筋骨、舒筋止痛。本发明通过以上多种中药合理配伍,祛风利湿、疏通经脉、舒筋止痛,使风湿性腰痛得以治愈,治愈率高,不易反复发作。

本发明通过把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成中药膏的形式,可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长,使药物有效成分通过毛孔直接渗透入人体,方便使用。

所述的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膏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秦皮9、萆薢9、海桐皮9、土茯苓18、薏苡仁16、蜈蚣2、桂枝12、桑枝11、狗脊15、杜仲10、桑寄生10、川芎10、鸡血藤6、双钩藤10、伸筋草9、白芷6、防风10、羌活6、油松节6、秦艽10、鹿衔草10、天山雪莲6、川牛膝10、菟丝子10、巴戟天10、焦白术15、炙甘草14、刺五加6、明胶80、二氧化硅30、聚丙烯酸钠20、聚维酮20、羧甲基纤维素钠13、卡波姆4、羟苯乙酯0.5以及甘油160。

一种治疗风湿性腰痛的中药膏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秦皮、萆薢、海桐皮、土茯苓、薏苡仁、蜈蚣、桂枝、桑枝、狗脊、杜仲、桑寄生、川芎、鸡血藤、双钩藤、伸筋草、白芷、防风、羌活、油松节、秦艽、鹿衔草、天山雪莲、川牛膝、菟丝子、巴戟天、焦白术、炙甘草以及刺五加粉碎研磨至80目以上,得到药粉,将所得药粉与20-30倍体积的70-80%乙醇混合提取,得到提取液。

步骤二、将提取液加热熬制成粘稠状,得到稠膏。

步骤三、将明胶加8-12倍水稀释,然后与稠膏及二氧化硅混合搅拌,得到混合药液。

步骤四、将聚丙烯酸钠、聚维酮、羧甲基纤维素钠、卡波姆、羟苯乙酯、甘油混合后与所得混合药液混合加热,即得所述药膏。

使用时,可将所述中药膏直接涂抹于患处,也可在涂抹药膏后,外部包裹保鲜膜,以防止污染衣物,同时可使毛孔打开,便于药物吸收。也可涂抹药膏后,将涂抹又药膏的患处近热源高温炙烤20-40分钟,每日操作2-5次,每3-7天为一疗程,连续2-3个疗程。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