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痱子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5767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痱子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痱子是夏季或炎热环境下常见的表浅性、炎症性皮肤病。因在高温闷热环境下,大量的汗液不易蒸发,使角质层浸渍肿胀,汗腺导管变窄或阻塞,导致汗液潴留、汗液外渗周围组织,形成丘疹、水疱或脓疱,好发于皱襞部位。痱子初起时皮肤发红,然后出现针头大小的红色丘疹或丘疱疹,密集成片,其中有些丘疹呈脓性。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外用痱子粉或炉甘石洗剂,有继发感染者酌加抗生素药膏外用或口服抗生素进行治疗,其虽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使用易形成药物依赖性,治标不治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抗生类药物治疗痱子存在副作用大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伍科学、疗效显著、作用可靠、无副作用的治疗痱子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治疗痱子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滑石10-20份、白芷10-30份、珍珠粉5-15份、苦参10-20份、白花蛇舌草5-15份、冰片5-15份、野菊花10-20份、黄柏10-20份、天葵子10-20份、蛇床子5-15份、千里光5-15份、木槿花10-20份、毛草龙10-20份、凌霄花10-30份、地肤子5-15份、红藤10-20份、花椒5-15份、柳叶5-15份、雷公藤10-20份、薄荷脑5-15份、生甘草5-15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痱子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滑石15份、白芷20份、珍珠粉10份、苦参15份、白花蛇舌草10份、冰片10份、野菊花15份、黄柏15份、天葵子15份、蛇床子10份、千里光10份、木槿花15份、毛草龙15份、凌霄花20份、地肤子10份、红藤15份、花椒10份、柳叶10份、雷公藤15份、薄荷脑10份、生甘草10份。

痱子因暑热硖湿蕴结肌肤,毛窍郁塞所致。因此治疗痱子应以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为治则。

本发明所提供的中药组合物配伍科学,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按常规的水煎法制取药剂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作用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总有效率92%,治愈率达7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痱子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滑石15g、白芷20g、珍珠粉10g、苦参15g、白花蛇舌草10g、冰片10g、野菊花15g、黄柏15g、天葵子15g、蛇床子10g、千里光10g、木槿花15g、毛草龙15g、凌霄花20g、地肤子10g、红藤15g、花椒10g、柳叶10g、雷公藤15g、薄荷脑10g、生甘草10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痱子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滑石20g、白芷10g、珍珠粉15g、苦参10g、白花蛇舌草15g、冰片5g、野菊花20g、黄柏10g、天葵子20g、蛇床子5g、千里光15g、木槿花10g、毛草龙20g、凌霄花10g、地肤子15g、红藤10g、花椒15g、柳叶5g、雷公藤20g、薄荷脑5g、生甘草15g。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痱子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滑石10g、白芷30g、珍珠粉5g、苦参20g、白花蛇舌草5g、冰片15g、野菊花10g、黄柏20g、天葵子10g、蛇床子15g、千里光5g、木槿花20g、毛草龙10g、凌霄花30g、地肤子5g、红藤20g、花椒5g、柳叶15g、雷公藤10g、薄荷脑15g、生甘草5g。

下面结合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在本人所处医院进行临床疗效实验如下:

1、临床病例选择:挑选59例痱子患者,年龄1-50岁。

2、临床症状:痱子多发生在头皮、前额、颈部、胸部、腋窝、大腿根等处;皮肤先出现红斑,继之出现针尖大小的疹子或水疱,感到刺痒;痱毒起初是小米大小,渐渐形成玉米粒或杏核大小的脓包;脓包慢慢变软,最后破溃,流出黄稠的脓液;以上症状可认定为痱子。

3、用法用量:临床应用时,将本发明提供的中药原料按照传统水煎法煎煮两遍取汁约400ml,分早、晚两次温热服用,一天一剂,七天一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之物。

4、疗效标准:

(1)、治愈:止痒,皮肤恢复正常;

(2)、有效:基本止痒,皮肤得到一定恢复;

(3)、无效:痱子及临床症状无改善。

5、实验结果:

中药治疗效果:治疗3-5个疗程,治愈44例,有效10例,无效5例。经不良反应(ADR)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未发生毒副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