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替牙期上颌牙合垫式磨牙远移器。
背景技术:
牙齿的萌出和替换过程是多因素共同促进完成的。替牙期常由于第二乳磨牙的龋坏或早失导致第一磨牙近中移动,造成第二前磨牙阻生,影响牙齿的正常替换。应早期干预,远移近中移动的第一磨牙,促进恒牙的正常萌出,避免复杂错牙合畸形的发生。而替牙期能提供支抗的牙齿相对较少,矫治器固位不足,近中移动的第一磨牙不能有效地移动到正常的位置。故设计一种对支抗牙齿要求相对较少,固位要求不高,同时又能整体远中移动第一磨牙的矫治器刻不容缓。
对于近中移动的上颌第一磨牙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引导恒磨牙进入正常的位置,保持牙列的完整和行使咀嚼功能。在现有技术中,推磨牙向远中通常采用活动矫治器,活动矫治器的加力部位位于牙冠部,加力后牙冠远中移动,而牙根近中移动,牙齿倾斜移动,无法达到整体远中移动第一磨牙的目的;且对支抗牙要求较高,引起支抗牙在一定时间内的酸痛不适,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对除近中移动的上颌第一磨牙外的其他牙齿产生反作用力,从而引起其他牙齿不必要的移送,影响矫治效果;常不适用于替牙期患者。
磨牙远中移动的效果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影响磨牙远移量大小的因素有磨牙移动的方式和远中移动磨牙的治疗时机。现有的矫治器加力于第一磨牙牙冠部,难以引起第一磨牙整体远中移动;替牙晚期是远中移动第一磨牙的最佳时期,此期远移磨牙有利于第二前磨牙正常萌出,又可防止第二磨牙的阻生或异位萌出。现有的口内活动矫治器对固位的要求较高,固位不足,矫治效果得不到保障;对支抗的要求较高,易引起前牙唇倾,对于前牙唇倾的患者结果是灾难性的;远移磨牙会引起磨牙的伸长,不适用于下颌平面角较高的患者。针对这种现状,本发明设计了替牙期上颌牙合垫式磨牙远移器,以适用于替牙期患者第一磨牙早期的远中移动,并在保障远中移动效果的情况下少量压低上颌第一磨牙。
上述问题是在替牙期的牙齿矫治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替牙期上颌牙合垫式磨牙远移器,适用于替牙期、高效远中整体移动上颌第一磨牙,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活动矫治器由于固位和支抗不足而不适用于牙齿较少的替牙期阶段,延误治疗时机,治疗效果受限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替牙期上颌牙合垫式磨牙远移器,包括固定支点组件和用于移动待移位第一磨牙的远中移位组件,固定支点组件包括支点用基托、支点用邻间钩一、支点用邻间钩二和支点用双曲唇弓,支点用双曲唇弓的一侧包埋于支点用基托内,支点用双曲唇弓的另一侧设于牙列的唇侧,支点用基托包埋除待移位第一磨牙外所有牙列,支点用邻间钩一、支点用邻间钩二分别设于支点用基托的两侧,且支点用邻间钩一、支点用邻间钩二分别设于牙列的相邻牙齿间;远中移位组件包括移位用箭头卡、移位用基托、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和移位用腭侧螺旋扩大器,移位用基托包埋待移位第一磨牙,移位用箭头卡包埋于移位用基托中,且移位用箭头卡设于待移位第一磨牙上,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移位用腭侧螺旋扩大器的一侧分别设于移位用基托的两侧,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移位用腭侧螺旋扩大器的另一侧分别设于支点用基托的两侧,且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设于待移位第一磨牙的颊侧,移位用腭侧螺旋扩大器设于待移位第一磨牙的腭侧。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于腭中缝处的移位用中间螺旋扩大器,移位用基托包埋移位用中间螺旋扩大器的一侧,移位用中间螺旋扩大器的另一侧包埋于支点用基托内。
进一步地,支点用基托包裹除待移位第一磨牙和待移位第一磨牙的对侧第一磨牙外所有牙齿的切1/3及待移位第一磨牙的对侧第一磨牙全部牙冠。
进一步地,远中移位组件包括用于移位左侧待移位第一磨牙的左侧远中移位组件和用于移位右侧待移位第一磨牙的右侧远中移位组件,左侧远中移位组件的移位用基托包埋移位用中间螺旋扩大器的一侧,移位用中间螺旋扩大器的另一侧包埋于右侧远中移位组件的移位用基托,且移位用中间螺旋扩大器设于腭中缝处。
进一步地,支点用基托在除待移位第一磨牙外所有牙列处形成解剖式牙合垫,移位用基托在待移位第一磨牙处形成平面牙合垫。
进一步地,支点用基托由粘接剂粘接在牙齿上。
进一步地,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和移位用腭侧螺旋扩大器位于待移位第一磨牙根颈1/3与根中1/3交界平面处,施力于待移位第一磨牙阻抗中心平面,能起到待移位第一磨牙整体远中移动的作用。
进一步地,移位用箭头卡、支点用邻间钩一、支点用邻间钩二及支点用双曲唇弓分别采用0.7mm或0.8mm不锈钢丝弯制而成,移位用箭头卡的末端弯制固位圈一,固位圈一包埋在移位用基托内;支点用邻间钩一、支点用邻间钩二及支点用双曲唇弓的末端分别弯制固位圈二,固位圈二包埋在支点用基托内。
进一步地,支点用邻间钩一、支点用邻间钩二分别置于两侧的乳尖牙和第一双尖牙之间,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置于第二乳磨牙和待移位第一磨牙颊侧之间,移位用腭侧螺旋扩大器置于第二乳磨牙和待移位第一磨牙腭侧之间。
进一步地,移位用基托在待移位第一磨牙的颊侧向根方延伸,止于待移位第一磨牙根中1/3处,支点用双曲唇弓位于四颗上颌切牙的唇侧中1/3处,双侧末端从侧切牙远中转向舌侧,并包埋于支点用基托内,支点用基托覆盖上颌切牙的唇侧切1/3,且支点用基托覆盖乳尖牙、两侧第一双尖牙和第二乳磨牙的颊侧牙合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替牙期上颌牙合垫式磨牙远移器,能对上颌第一磨牙起到有效的远中整体移动作用。以支点用箭头卡、支点用邻间钩一、支点用邻间钩二、支点用双曲唇弓作为固定点,通过将支点用基托粘接于除待移位第一磨牙外所有牙齿的牙面加强固位,将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和移位用腭侧螺旋扩大器置于待移位第一磨牙阻抗中心平面处,逐步加力完成待移位第一磨牙整体远中移动的矫治;通过支点用基托稳固地附着于牙床上,提供最大的支抗力,以减少其他牙齿不必要的移动。本发明中,远中移动待移位第一磨牙的同时,扩大牙弓宽度,使上下牙弓更加匹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替牙期上颌牙合垫式磨牙远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固定支点组件和远中移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A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双曲唇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替牙期上颌牙合垫式磨牙远移器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支点组件,2-远中移位组件,3-待移位第一磨牙,4-乳尖牙,5-第一双尖牙,6-第二乳磨牙,7-待移位第一磨牙的对侧第一磨牙;
11-支点用基托,12-支点用邻间钩一,13-支点用邻间钩二,14-支点用双曲唇弓,15-固位圈一;
21-移位用箭头卡,22-移位用基托,23-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24-移位用腭侧螺旋扩大器,25-移位用中间螺旋扩大器,26-固位圈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一种替牙期上颌牙合垫式磨牙远移器,如图1,包括固定支点组件1和用于移动待移位第一磨牙3的远中移位组件2,如图2和图3,固定支点组件1包括支点用基托11、支点用邻间钩一12、支点用邻间钩二13和支点用双曲唇弓14,如图4,支点用双曲唇弓14的一侧包埋于支点用基托11内,支点用双曲唇弓14的另一侧设于牙列的唇侧,支点用基托11包埋除待移位第一磨牙3外所有牙列,支点用邻间钩一12、支点用邻间钩二13分别设于支点用基托11的两侧,且支点用邻间钩一12、支点用邻间钩二13分别设于牙列的相邻牙齿间。
如图2和图3,远中移位组件2包括移位用箭头卡21、移位用基托22、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23和移位用腭侧螺旋扩大器24,移位用基托22包埋待移位第一磨牙3,移位用箭头卡21包埋于移位用基托22中,且移位用箭头卡21设于待移位第一磨牙3上,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23、移位用腭侧螺旋扩大器24的一侧分别设于移位用基托22的两侧,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23、移位用腭侧螺旋扩大器24的另一侧分别设于支点用基托11的两侧,且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23设于待移位第一磨牙3的颊侧,移位用腭侧螺旋扩大器24设于待移位第一磨牙3的腭侧。
支点用基托11通过支点用邻间钩一12、支点用邻间钩二13和支点用双曲唇弓14固定在牙列上。移位用基托22通过移位用箭头卡21固定在待移位第一磨牙3上。如图2为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23和移位用腭侧螺旋扩大器24未加力时的状态,随着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23和移位用腭侧螺旋扩大器24的开大,支点用基托11与移位用基托22间的间隙越来越大。通过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23和移位用腭侧螺旋扩大器24的开大实现待移位第一磨牙3的整体远中移动。
该种替牙期上颌牙合垫式磨牙远移器,能对上颌第一磨牙起到有效的远中整体移动作用。以支点用箭头卡21、支点用邻间钩一12、支点用邻间钩二13、支点用双曲唇弓14作为固定点,通过将支点用基托11粘接于除待移位第一磨牙3外所有牙齿的牙面加强固位,将螺旋扩大器置于待移位第一磨牙3阻抗中心平面,逐步加力完成待移位第一磨牙3整体远中移动的矫治;通过支点用基托11稳固地附着于牙床上,提供最大的支抗力,以减少其他牙齿不必要的移动。
实施例一的替牙期上颌牙合垫式磨牙远移器,适用于替牙期患者,早期远中移动上颌第一磨牙,以免复杂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实施例一中,加力部位位于待移位第一磨牙3的阻抗中心平面,可以实现待移位第一磨牙3的整体远中移动。
实施例中,移位用基托22在待移位第一磨牙3的颊侧向根方延伸,止于待移位第一磨牙3根中1/3处,可以有效包裹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支点用双曲唇弓14位于四颗上颌切牙的唇侧中1/3处,双侧末端从侧切牙远中转向舌侧,并包埋于支点用基托11内,以加强支抗。支点用基托11覆盖上颌切牙的唇侧切1/3,且支点用基托11覆盖乳尖牙4、两侧第一双尖牙5和第二乳磨牙6的颊侧牙合1/3,以增加粘接面积。
实施例一包括设于腭中缝处的移位用中间螺旋扩大器25,移位用基托22包埋移位用中间螺旋扩大器25的一侧,移位用中间螺旋扩大器25的另一侧包埋于支点用基托11内。实施例一中,在远中移动待移位第一磨牙3的同时,通过移位用中间螺旋扩大器25,扩大第一磨牙间的牙弓宽度,以避免上下牙弓不匹配,使上下牙弓更加宽度更加协调。
实施例一中,支点用基托11在除待移位第一磨牙3和待移位第一磨牙3的对侧第一磨牙7外所有牙列处形成解剖式牙合垫,稳定后牙咬合关系,同时借助下颌提供少量支抗。移位用基托22在待移位第一磨牙3处形成平面牙合垫,解除后牙锁结关系,利于待移位第一磨牙3远中移动。平面牙合垫在待移位第一磨牙3远中移动的过程中阻止伸长,并进行少量的压低,避免增加不必要的面部增高。实施例一中,待移位基托圆钝化处理,以减轻患者不适感。
实施例一中,支点用基托11采用全牙列包裹,即支点用基托11覆盖包绕除待移位第一磨牙3外的全牙列的颊侧切1/3、牙合面和舌面。支点用基托11与移位用基托22在待移位第一磨牙3近中分开,在颊侧和舌侧分别设置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23和腭侧螺旋扩大器24,移位用基托22向根方延伸,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23和腭侧螺旋扩大器24置于待移位第一磨牙3根颈1/3与中1/3交界平面处,并包埋于基托内,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23和腭侧螺旋扩大器24位于待移位第一磨牙3阻抗中心水平平面,加力后使待移位第一磨牙3整体远中移动。
实施例一中,支点用基托11由粘接剂粘接在牙齿上。通过固定粘接于牙齿表面,将支抗牙连成一个整体,以提供待移位第一磨牙3整体远中移动所需支抗。粘接剂采用含氟的材料,并加强口腔卫生清洁,以免牙齿出现不必要的脱矿、龋坏。
实施例一中,支点用基托11包裹除待移位第一磨牙3外所有牙齿的切1/3及待移位第一磨牙3的对侧第一磨牙的全部牙冠,实施例一能够实现对单侧的待移位第一磨牙3的整体远中移动。
实施例一中,移位用箭头卡21用于加强固位,并包埋于移位用基托22内。支点用邻间钩一12、支点用邻间钩二13置于第一双尖牙5和乳尖牙4之间,支点用双曲唇弓14覆盖上颌切牙,支点用基托11包埋除待移位第一磨牙3外所有牙齿的切端,覆盖切/牙合1/3,移位用基托22在待移位第一磨牙3区向根方延伸至根中1/3处。移位用箭头卡21、支点用邻间钩一12、支点用邻间钩二13及支点用双曲唇弓14分别采用0.7mm或0.8mm不锈钢丝弯制而成,与牙面密贴就位,以加强支抗。移位用箭头卡21的末端弯制固位圈一15,固位圈一15包埋在移位用基托22内;支点用邻间钩一12、支点用邻间钩二13及支点用双曲唇弓14的末端分别弯制固位圈二26,固位圈二26包埋在支点用基托11内。
实施例一中,支点用邻间钩一12、支点用邻间钩一12分别置于两侧的乳尖牙4和第一双尖牙5之间,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23置于第二乳磨牙6和待移位第一磨牙3颊侧之间,移位用腭侧螺旋扩大器24置于第二乳磨牙6和待移位第一磨牙3腭侧之间。实施例一中,移位用颊侧螺旋扩大器23、移位用腭侧螺旋扩大器24便于患者调整和加力,根据上颌待移位第一磨牙3所要远中移动的距离选择合适的尺寸,如果移动距离超过了螺旋扩大器的极限,则取模重新制作。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的结构基本相同,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结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远中移位组件2包括用于移位左侧待移位第一磨牙3的左侧远中移位组件2和用于移位右侧待移位第一磨牙3的右侧远中移位组件2,左侧远中移位组件2的移位用基托22包埋移位用中间螺旋扩大器25的一侧,移位用中间螺旋扩大器25的另一侧包埋于右侧远中移位组件2的移位用基托22,且移位用中间螺旋扩大器25设于腭中缝处。
与实施例一适用于单侧待移位第一磨牙3的远中移位不同,实施例二中,通过左侧远中移位组件2和右侧远中移位组件2,分别实现两侧待移位第一磨牙3的远中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