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疮口流脓的红升丹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13620阅读:3578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治一切疮疡溃后,疮口坚硬,肉暗紫黑,脓血淋漓,久不收口者的药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疮口流脓的红升丹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周围血管疾病和淋巴管病是人们生活当中经常见到的疾病,包括西医学的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和糖尿病足等,西医在治疗这类疾病中,一般选用消炎止痛,血管扩张剂以及其他对症治疗,效果不仅缓慢而且易复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治疗疮口流脓的红升丹药及其制备方法,主治疮疡溃后,疮口坚硬,肉暗紫黑,脓血淋漓,久不收口者,中医在治疗这类疾病当中效果显著,病程短,不易复发,优势明显,研制中药外用药以缩短疗程对治疗有重要意义。

一种治疗疮口流脓的红升丹药,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枯矾、火硝、水银、朱砂、皂矾、雄黄、制乳香、制没药、官粉、珍珠母粉。

优选的,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枯矾20-25g、火硝20-25g、水银25-30g、朱砂18-20g、皂矾25-30g、雄黄18-20g、制乳香8-10g、制没药10-15g、官粉15-25g、珍珠母粉15-25g。

优选的,是由以下原料药制成的:枯矾24g、火硝21g、水银30g、朱砂20g、皂矾30g、雄黄2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官粉20g、珍珠母粉20g。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治疗疮口流脓的红升丹药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入锅:先将枯矾研细,再将火硝为末加入矾面中研匀,最后加入水银研至不见水银星为度,再将朱砂、皂矾、雄黄、制乳香、制没药、官粉、珍珠母粉分别研细合一处,混合放入小锅底中央、压平,再以细瓷碗扣住锅中药面;

2)封口:把扣药的细瓷碗将锅内的药面扣严后,用一只手固定住锅碗,以另一只手取细盐面用水化开和煅石膏调和如泥抹于锅碗对合的周围缝上,厚约一公分以上,此时切勿移动,放阳光下晒干或烘干后,随即将净细砂压于锅碗对合缝(已封好)之上,厚约超过碗腰的中央部,压实,即可上炉;

3)上炉开练:将封好的药锅移于液化气灶上或火炉上开练,首先用文火烧40分钟,然后将备好的白纸包裹的铜币,放入倒置碗底的中央,以外裹白纸变为微黄色时,改为武火,此时定要保持稳定,继续观察火候,至外裹白纸变为棕黄色为度,火候转小,最后待第二步完成转为文火烧练40分钟,停火待冷;

4)冷后将锅移离火炉,去净封口的细砂和干石膏盐泥,开锅取出碗中的附着药,即红升丹。

所述步骤三首先应注意,经过多年的炼制经验,烧练过程中必须在极其安静的环境中进行,否则,将影响升丹药效。

本发明所用中药的药性如下:

枯矾:枯矾(又名:煅白矾、炙白矾、煅明矾)是一种非处方药,主要适用于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无湿热者忌服。取拣净的白矾,置砂锅内加热溶化并煅至枯干,取出,为不规则的结晶体,大小不一。无色,透明或半透明,表面略平滑或凹凸不平,具细密纵棱,有玻璃样光泽。质硬而脆,易砸碎。气微,味微甜而涩。以色白、透明、质硬而脆、无杂质者为佳。易溶于水或甘油,不溶于酒精。其味酸、性寒、有收涩燥湿、止血定痛的作用

火硝:味苦寒,有软坚散结、消肿止痛的作用。

水银:具有镇痛功毒的作用。

朱砂:【性味】甘,凉,有毒。【归经】入心经。【功能主治】安神,定惊,明日,解毒。治癫狂,惊悸,心烦,失眠:眩晕,目昏,肿毒,疮疡,疥癣。

皂矾:为棱柱状结晶或颗粒状半透明体,属硫酸盐类矿物水绿矾的矿石,采得后,除去杂质,生用或醋煅用,呈绿色,主含硫酸亚铁,质硬而脆、无臭、味涩而甜、性味归经、酸凉、归肝脾经。

雄黄:【性味】辛苦,温,有毒。【归经】入心、肝、胃经。【功能主治】燥湿,祛风,杀虫,解毒。治疥癣,秃疮,痈疽,走马牙疳,缠腰蛇丹,破伤风,蛇虫蟹伤,腋臭,臁疮,哮喘,喉痹,惊痫,痔瘘。

制乳香:取拣净的乳香,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见熔化点,略呈黄色,取出放凉;或炒至表面溶化时,喷洒米醋,继续炒至外层明亮光透,取出放凉。(每乳香100斤,用米醋6斤)。【功能主治】调气活血,定痛,追毒。治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制没药:取拣净的没药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表面稍见熔化点,取出放凉。或炒至表面稍见熔化时,喷洒米醋,继续炒至外层明亮光透,取出放凉。(没药每100斤,用醋6斤)。【功能主治】散血去瘀,消肿定痛。治跌损,金疮,筋骨,心腹诸痛,症瘕,经闭,痈疽肿痛,痔漏,目障,

官粉:又名铅粉,属于矿物颜料。在本方剂中亦属于君药,寒能解热毒,故疗怒疮毒螫寒。其性味甘辛。入足少阴经气分。其化学成分为用铅加工制成的碱式碳酸铅,以色白细腻无杂质为佳。

珍珠母粉:为珍珠贝科动物珍珠贝、马氏珠珠贝或蚌科动物几种河蚌贝壳的珍珠层。全年均可收集。将贝壳用碱水煮过,漂净,刮去外层黑皮,煅至松脆即成。市售品有采自制钮扣剩下的废蚌壳加工而成。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疮口流脓的红升丹药由包括枯矾、火硝、水银、朱砂、皂矾、雄黄、制乳香、制没药、官粉、珍珠母粉的原料制得,主治疮疡溃后,疮口坚硬,肉暗紫黑,脓血淋漓,久不收口者,中医在治疗这类疾病当中效果显著,病程短,不易复发,优势明显,该治疗疮口流脓的红升丹药采用较少的药味,通过合理配伍,使得各味药材在用于疥疮方面的效果相互增强,表现出了明显的协同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制备治疗疮口流脓的红升丹药

配方为:枯矾24g、火硝21g、水银30g、朱砂20g、皂矾30g、雄黄2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官粉20g、珍珠母粉20g。

制备方法为:1)入锅:先将枯矾研细,再将火硝为末加入矾面中研匀,最后加入水银研至不见水银星为度,再将朱砂、皂矾、雄黄、制乳香、制没药、官粉、珍珠母粉分别研细合一处,混合放入小锅底中央、压平,再以细瓷碗扣住锅中药面;

2)封口:把扣药的细瓷碗将锅内的药面扣严后,用一只手固定住锅碗,以另一只手取细盐面用水化开和煅石膏调和如泥抹于锅碗对合的周围缝上,厚约一公分以上,此时切勿移动,放阳光下晒干或烘干后,随即将净细砂压于锅碗对合缝(已封好)之上,厚约超过碗腰的中央部,压实,即可上炉;

3)上炉开练:将封好的药锅移于液化气灶上或火炉上开练,首先用文火烧40分钟,然后将备好的白纸包裹的铜币,放入倒置碗底的中央,以外裹白纸变为微黄色时,改为武火,此时定要保持稳定,继续观察火候,至外裹白纸变为棕黄色为度,火候转小,最后待第二步完成转为文火烧练40分钟,停火待冷;

4)冷后将锅移离火炉,去净封口的细砂和干石膏盐泥,开锅取出碗中的附着药,即红升丹。

实施例2 制备治疗疮口流脓的红升丹药

配方为:枯矾22g、火硝22g、水银28g、朱砂20g、皂矾30g、雄黄18g、制乳香10g 、制没药10g、官粉20g、珍珠母粉20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制备治疗疮口流脓的红升丹药

配方为:枯矾24g、火硝21g、水银30g、朱砂20g、皂矾30g、雄黄20g、制乳香10g、制没药10g、官粉20g、珍珠母粉21g。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具体病例疗效观察:

实验例1

患者张凤英,女性,65岁,丰县北关人。

主诉:右足足跟部溃烂半年加重一月余

现病史:患者素有糖尿病,半年前因洗脚时水过热致右足足跟部烫出以黄豆大小水泡,后溃破,一直不愈合,到徐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血糖检测16mmol/L,肌电图显示局部有神经功能障碍,诊断为糖尿病足,先后给予降糖和改善微循环治疗,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但溃烂处皮肤不仅未愈合反而扩大,为防止病情进一步扩展,随建议尽快做膝关节以下截肢术,家属因考虑患者年龄大不能耐受,放弃手术,经人介绍来我处治疗。

既往史:既往有糖尿病病史30年

个人史:无不良嗜好

家族史:有家族遗传病史

体检:T:36.3P:75次/分 R:20次/分 BP:135/85mmHg ,精神差,语言清晰,诊查合作,双瞳孔正大圆,周身浅表淋巴结无异常,双肺叩诊清音,呼吸正常,无啰音,心尖搏动及心浊音界正常,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叩击痛、反跳痛。未扪及肝、脾、肾。脾及双侧肾区无压痛、叩击痛。脊柱正常,右足足跟部皮肤有一元硬币大小溃疡面,患处皮肤有层叠状结痂,组织发白,色淡不鲜,压痛明显,轻微压痛。

入院后患者舌苔薄腻,脉虚细,患者素有消渴病史,久病体虚,气血亏损,运行无力,四肢失养,卫外不固,复感烫伤,致湿热蕴结肌肤,血闭不通而患病。辩证为热毒伤阴,治疗选用和营活血,养阴清热解毒方剂顾步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每日一剂,外用制剂红升丹外撒于疮面,后用制剂活血化瘀膏外抹包敷,每日三次,用药十日。十日后复诊,患处皮肤层叠状结痂逐渐脱落,触之较之前变软,周围有淡红色肉芽组织萌出,患者面容萎黄,身体消瘦,神情倦怠,畏寒自汗,方药选用益气养血,活血生肌的人参养荣汤加减,每日一剂,外用红升丹均匀涂撒至皮肤白色结痂部位,后用制剂活血生肌膏包敷,每日三次,用药十日。十日后复诊,患处结痂部位全部脱落,露处鲜红组织,有少量毛细血管出血,周围已生长肉芽组织被表皮覆盖,疼痛感消失,患者精神可,情绪稳定,原内服方剂加引经药川牛膝,每日一剂,外用药继用红升丹外撒疮面,活血生肌膏包敷,每日三次,用药十日。复诊,患处皮肤已基本长平于周围组织,颜色鲜红,有少许脓性分泌物,继服上方每日一剂,减外用红升丹,用活血生肌膏包敷,每天三次。一月后随访患处皮肤恢复正常无复发。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变化,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