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灌肠中药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93425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灌肠中药配方,属于传统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小儿腹泻病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是造成儿童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西医认为与个体体质、喂养、感染及气候等因素有关,治疗以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治疗。小儿腹泻病中医属“泄泻”范畴,原因以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为多见,其主要病变在脾胃,加上小儿有“稚阴稚阳”及“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特点,治疗一般从伤食、风寒、湿热、脾虚、脾肾阳虚、气阴两虚、阴竭阳脱等方面辩证论治。

传统中医及西医在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各种书籍及报道记载了多种治疗方法及多种中药配方,临床治疗效果各有特点。现如今对小儿腹泻的治疗以口服药和输液治疗为主,临床治疗效果不理想。口服中药治疗,患儿通常会因口感等原因抗拒服药。大多数患儿采用西药消炎输液的方式治疗,然而长时间的反复用抗生素治疗,易产生耐药性,导致肠内菌群失调,肠功能紊乱,使腹泻更加难以治愈,或者治标不治本,此种现象临床中较为常见,而且小儿输液极为不便,需要陪护,给家长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灌肠中药配方,每付药由以下中药材按质量配比制成:

黄莲8-13克,黄柏8-13克,黄芩8-13克,大黄8-13克,乌梅8-13克,柯子8-13克,五倍子8-13克,赤石脂30-40克,山楂30-40克,槟榔8-13克,石榴皮8-13克,木香8-13克,三七8-13克,血三七8-13克;

煎水成浓汁,作保留灌肠,每日三次至六次,腹泻次数多,可增加灌肠次数。

本发明特点:本发明配方系祖辈多年临床验证而来,不仅对小儿腹泻能彻底根治,而且能全面调整人体各器官,特别是脾虚泻和湿热泻疗效更佳。

本发明中药药理如下:

黄莲—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血三七—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大黄—泻热通肠,攻积导滞。

槟榔—泻热通肠,攻积导滞。

乌梅—涩肠止泻、生津止渴。

柯子—涩肠止泻、生津止渴。

五倍子—涩肠止泻、止血生肌。

赤石脂—涩肠止泻、止血生肌。

石榴—涩肠止泻、止血生肌。

山楂—消食化滞,促进消化。

木香—行气除满,调中止痛。

三七—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本中药配方通过各组份药材的合理配伍,具有燥湿、涩肠、消积、健脾、生津、活血的功效,可以有效地治疗或缓解小儿腹泻,一周为一疗程,一疗程的有效率为98%,一疗程的治愈率为95%。

配方中的黄莲、黄柏、黄芩等具有清热燥湿的作用,本组药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阳性球菌及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

配方中的乌梅、柯子、五倍子、赤石脂、石榴均能涩肠止泻,对肠道快速蠕动有很好抑制作用,对小儿腹泻能明显减轻症状;乌梅还有生津止渴、增进食欲功效。

配方中的大黄、槟榔具有泻下通肠的作用,能清肠道内的毒素,使肠道的功能恢复;有“通因通用”之意,与涩肠止泻中药联合配伍使用,敛而不滞。

小儿腹泻多由伤食引起,加上“脾常不足”的特点,配方中的山楂能消食健胃,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共凑行气消食止痛的功效。

配方中三七能促进血液循环,促使肠道炎症吸收,使肠道恢复自我调节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黄莲10克,黄柏10克,黄芩10克,大黄10克,乌梅10克,柯子10克,五倍子10克,赤石脂30克,山楂30克,槟榔10克,石榴皮10克,木香10克,三七10克,血三七10克;

煎水成浓汁,作保留灌肠,每次8至10毫升,每日三次至六次。

典型病例

1、吴某之子,男,6个月,1天前出现腹泻,水样便,量中等,每日5次,大便常规无明显异常;予本药方煎汁作留灌肠,2天症状缓解,4天后大便正常,复查大便常规无异常。

2、李某之女,女,5个月,3天前出现腹泻,蛋花样便,量少,每日6-8次,大便常规无明显异常;予本药方煎汁作留灌肠,治疗3天后大便正常,巩固治疗一周痊愈,复查大便常规无异常。

本发明经发明人通过多年临床应用验证,疗效显著,并有以下特点:易接受治疗;解除内服之困,特别是婴幼儿;起效快、疗效高,有效率达98%,总治愈率达95%;副作用少,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灌肠中药配方,每付药由以下中药材按质量配比制成:黄莲8‑13克,黄柏8‑13克,黄芩8‑13克,大黄8‑13克,乌梅8‑13克,柯子8‑13克,五倍子8‑13克,赤石脂30‑40克,山楂30‑40克,槟榔8‑13克,石榴皮8‑13克,木香8‑13克,三七8‑13克,血三七8‑13克;煎水成浓汁,作保留灌肠,每日三次至六次,腹泻次数多,可增加灌肠次数。本中药配方通过各组份药材的合理配伍,具有燥湿、涩肠、消积、健脾、生津、活血的功效,可以有效地治疗或缓解小儿腹泻,一周为一疗程,一疗程的有效率为98%,一疗程的治愈率为95%。

技术研发人员:欧秀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穗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7.03.29
技术公布日:2017.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