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藿香正气中成药发泡水剂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5185阅读:75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制备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藿香正气中成药发泡水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藿香正气中成药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功效,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千古良方。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藿香正气类制剂有藿香正气中药汤剂、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滴丸等。其中藿香正气中药汤剂一般将藿香正气中药饮片以水为溶剂,经过高温直接煎煮制备而成,这种方法会使藿香正气中药饮片中许多有效的芳香性挥发成分损失而影响疗效,有效成分利用率很差,且药味苦涩,服用量大,容易发霉变质不宜久存。而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胶囊、藿香正气滴丸这类制剂通常是将原料添加酒精等化学物质后经提取工艺、共混煎煮工艺而成,该类制备方法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对人的副作用大,有效成分有损失,影响疗效。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藿香正气中成药发泡水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不会污染和破坏藿香正气中药粗粉的中药成分,可以提高中药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并显著改善藿香正气中药制剂的口感。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藿香正气中成药发泡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常温下,在日常饮用水中添加包含糖或者包含蛋白饲料和糖的培养基作为培养液;其中,蛋白饲料打成浆后再在所述日常饮用水中添加;其中,如果所述日常饮用水是普通净水,则需在添加培养基前将所述日常饮用水进行净化处理,或需将所述培养液进行灭菌处理。(2)常温下,在日常饮用水中添加藿香正气中药粗粉,得到藿香正气中药溶液;其中,藿香正气中药粗粉不限于粗粉状,也可以是中药片、中药块、中药颗粒等任何形态,其中粗粉状在浸泡时发酵更充分、更快;其中,如果所述日常饮用水是普通净水,则需在添加藿香正气中药粗粉前将所述日常饮用水进行净化处理,或需将所述藿香正气中药溶液进行灭菌处理。(3)将上述培养液和藿香正气中药溶液混合后自然冷却到室温,在培养液温度为室温时加入复合益生菌,并上下搅拌均匀进行发泡;(4)经过发泡后,再过滤去药渣等固体残渣,在所述培养液ph值在5.5~6.5时形成所需藿香正气中成药发泡水剂。其中,上述净化处理可以将普通净水通过纯净水制备工艺或者蒸馏工艺对普通净水进行净化处理,将其转化为高度净化的水:而灭菌处理可以是高温灭菌、射线灭菌。其中,如果所述日常饮用水是自来水等普通净水,也可以将上述培养液和藿香正气中药溶液加热到80摄氏度以上,最好是达到100摄氏度,可以持续2分钟左右,然后待培养液冷却恢复到常温,这样发泡液是洁净的,可以久存久放。为了得到更好的药效,根据备好的藿香正气中药粗粉所对应的病症确定所述病症的酸性需求,根据需求调节所述培养液的发泡时间。因发泡时间越长,发泡液的ph值会越小,也就是发泡液酸性会越强,而不同病症的酸性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发泡时间,例如:如果备好的藿香正气中药粗粉对应治疗的是胃病,则发泡液不宜过酸,否则会导致病情加重,发泡液的ph值应当为弱酸性,发泡时间就相应缩短。优选地,为了缩短发泡时间,糖为木糖、红糖、葡萄糖其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地,为了发泡更充分,蛋白饲料为黄豆、玉米、燕麦其中任意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的,所述培养液中包含糖或者包含蛋白饲料和糖的培养基与日常饮用水重量的最佳比例为1:2,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在该比例上下浮动。优选地,藿香正气中药粗粉为洁净的藿香正气中药粗粉,洁净的中药粗粉是指无污染的中药粗粉,例如可以是干燥的中药粗粉,也可以是通过高温蒸过的中药粗粉;这样可以防止发霉变质、利于长期保存。其中藿香正气中药粗粉与日常饮用水重量的最佳比例为1:5,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在该比例上下浮动。优选地,复合益生菌为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其中一种或几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复合益生菌的重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分别为所述日常饮用水重量的1%-2%,其中最佳比例比重为1.5%,此时整个发泡过程效果好,发泡时间短、发泡充分、发泡液的酸度最合适。优选地,发泡时间最佳为28~40天,特别是30天更为合适,发泡液口感为酸甜适宜:35天和40天的酸度会略强但口感不错,时间可以根据具体发泡情况来定,以口感酸甜为宜,提高中药制剂的口感。优选的,上述ph值为5.5、6、6.5时,口感酸甜;其中,培养液ph值为6时形成的发泡液,口感最好。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利用复合益生菌这种微生物发泡技术,能产生多种酶和多种营养物质,如淀粉酶、葡萄糖酶、蛋白酶、纤维蛋白溶解酶,氨基酸、维生素等,与中药中的有效成分相得益彰,并能充分溶解藿香正气中药中的各种有效成分,解决了高温煎煮对部分藿香正气中药有效成分的破坏和难溶于水的问题,增强药用疗效,提高药材利用率,从而节约中药材,减少服用量;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丰富的乙醇、有机酸等,药汁味酸甜口感好,改变了中药的苦涩味,有效解决中药饮片口感苦涩、服药量大等问题;防止霉变生腐,所以整个过程中不加任何防腐剂,不用特殊保存方法,久存久放不变质;另外,医院临床操作简便,容易接受,方便患者随诊带药,及时服用,利于推广,适用于各类急慢性病症。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取得的效果,下面结合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和完整的描述。实施例一日常饮用水以自来水为例,实验之前就将自来水作净化处理。1、常温下,将200g打浆后的黄豆和200g红糖形成培养基后加入800g自来水,得到培养液;2、常温下,在800g日常饮用水中添加160g藿香正气中药粗粉,得到藿香正气中药溶液;3、将上述培养液和藿香正气中药溶液混合后冷却到室温,然后添加24g[(800+800)×0.015]酵母菌进行发泡,一日均匀搅拌一次,经30天发泡,再过滤去豆渣等固体残渣,得到所需的复方藿香正气中成药发泡水剂,经测试该发泡水剂的ph值为6.5。表一为复方藿香正气中成药发泡水剂的酸碱度测试表酸碱度测试表实施例二1、常温下,将200g打浆后的黄豆和200g红糖形成培养基后加入800g自来水后得到培养液;2、常温下,在800g日常饮用水中添加160g藿香正气中药粗粉后得到藿香正气中药粉溶液;3、将上述培养液和藿香正气中药粉溶液混合后冷却到室温,然后添加24g酵母菌进行发泡,一日均匀搅拌一次,经35天发泡,再过滤去豆渣等固体残渣,得到所需的复方藿香正气中成药发泡水剂,经测试该发泡水剂的ph值为5.5。表二为复方藿香正气中成药发泡水剂的酸碱度测试表酸碱度测试表实施例三1、常温下,将200g打浆后的黄豆和200g红糖形成培养基后加入800g自来水后得到培养液;2、常温下,在800g日常饮用水中添加160g藿香正气中药粗粉后得到藿香正气中药溶液;3、将上述培养液和藿香正气中药溶液混合后冷却到室温,然后添加16g[(800+800)×0.01]酵母菌进行发泡,一日均匀搅拌一次,经30天发泡,再过滤去豆渣等固体残渣,得到所需的复方藿香正气中成药发泡水剂,经测试该发泡水剂的ph值为6。表三为复方藿香正气中成药发泡水剂的酸碱度测试表酸碱度测试表发泡5天发泡10天发泡20天发泡30天ph=7ph>6.5ph≥6.5ph≈6实施例四1、常温下,将200g打浆后的黄豆和200g红糖形成培养基后加入800g自来水,加热到100度,持续2分钟后得到培养液;2、常温下,在800g日常饮用水中添加160g藿香正气中药粗粉,加热到100度,持续2分钟后得到藿香正气中药粉溶液;3、将上述培养液和藿香正气中药粉溶液混合后冷却到室温,然后添加36g[(800+800)×0.02]酵母菌进行发泡,一日均匀搅拌一次,经30天发泡,再过滤去豆渣等固体残渣,得到所需的复方藿香正气中成药发泡水剂,经测试该发泡水剂的ph值为5.5。表四为复方藿香正气中成药发泡水剂的酸碱度测试表酸碱度测试表发泡5天发泡10天发泡20天发泡30天ph>6.5ph≈6.5ph=6ph≈5.5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